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4章 “上上签。”

京城二皇子府。

入夜,书房燃着灯,楚宣祺着墨绿衣袍,剑眉星目,唇色嫣然,坐在案前出神地看着手里的画卷。

他领口微开,露出一对匀称如玉的锁骨。形状精致舒展,光泽温润如玉,难怪温垚会喜欢。

“像,太像了……”

“不,不对,简首是一模一样!”他语气激动,眉毛微扬,眼底是明明灭灭的喜色。

案上灯光摇曳,煌煌映照着他手里的画,笔墨简练勾勒却己是传神。

画上是抱着白糖的李常宁。

“殿下有何打算?”

他面前站着一个眉目冷峻的黑衣青年,垂首恭敬站着。

楚宣祺放下手里的画,看向青年:“赤衡那边先不要盯着温垚了,让他去跟着这位李姑娘。”

赤衡,玄均是他的亲信侍卫。

他南下赈灾留了赤衡盯着温垚,没想到会有意外收获。

带着薄茧的食指轻轻摩擦着画卷,低语道:“能让不近女色的他如此惦念,定然不只是空有美色的简单人物。”

他垂了睫羽,唇角上扬,必要的时候,她说不定有大用处。

玄均躬身抱拳,“属下明白。”

*

辞别了柳锦、桑府一众,甩掉了狗皮膏药似的温垚,去往晋阳的路上,路过一座山下名为天祈的小镇。

这半山腰上有个天祈庙,不知道是镇随庙名还是庙随镇名。

此时正值庙会,镇上山上都热闹的很。

人流如织,马车走不开,李常宁与宋长安下了车徒步前行。

“娘,天祈庙的签真的很准吗?”耳边响起孩童咬着糖葫芦,含糊不清的稚嫩声音。

妇人弯腰慈爱地刮了一下他的鼻子,惹的小孩眯眼咯咯笑,她柔声回答:“当然啦,很准的,我们现在就去为爹爹祈福,好不好?”

小孩眼睛弯成月牙,“好!”

妇人牵着小孩走远,话语却犹在耳旁。

宋长安怀抱白糖,眉目微动,看着前面人流之中左顾右盼的白衣少女,叫住她:“常宁。”

声音嘈杂,李常宁没听见。

她正站在一个卖锦袋的摊前。竹子编制的一块席子被阳光晒出好闻的味道,上面摆着颜色款式各异的锦袋。

摊主是个面容和蔼的老妇人,笑呵呵招呼道:“姑娘,这些都是时新款式。”

宋长安走过来,就见少女一脸认真地挑选着。

莹白如葱的指尖拿起一个青色绣着百合花的锦袋,月色的穗子落在她泛着淡淡粉色的手心,少女偏头看他,语气自然,“这个怎么样?”

他目光微怔,道:“还不错。”

少女拿着在他腰间比划了一下,满意地点了点头。

宋长安垂眸看着,发现她好像很喜欢打扮他,而且她很喜欢青色。

之前送过他一件淡青色衣裳,今日这锦袋也是青色。

“阿婆,这个也要了。”李常宁伸手付钱,宋长安拦住了她,她面带疑惑抬眸。

“为什么要送我?”

“送东西需要理由吗?”

李常宁不解拧眉,她拨开少年的手,把钱给了老妇人。

她指着自己腰间,“我也有一个,你那个顺带的。”

她又补充,有点赌气道:“和之前买衣服一样,都是顺带的。”

李常宁只是觉得合适,并且看起来赏心悦目罢了。

少女腰间浅粉锦袋绣着洁白的六月雪,同是粉色的穗子垂在白色裙摆之间,显得少女像另一朵亭亭的六月雪。

宋长安也不知自己方才怎么回事,只是想知道她到底如何想的。

他收回目光,“谢谢。”而后抬头看着不远处人潮拥挤的山路,“要去天祈庙看看吗?”

他不着急去晋阳李常宁也就不急。

少年语气真挚并且主动邀请,她方才那点恼火顿时烟消云散,“去,走吧。”

半个多时辰,两人才走到庙前。

结灯挂彩,投福祈签,香烟袅袅。

祈平安,求姻缘,盼子嗣,望高中,奢富贵。

人们的期盼与心愿也不过这些。

李常宁从宋长安怀里接过白糖,看他去取了两条红绸,问:“你还信这个?”

少年清亮的眼睛明净的能望见底,轻嗯一声。

他骨节分明的手拿着毛笔,好半晌都没落下。

“写啊。”李常宁催促道。

这么久了都没想好要写什么吗?

少年耳根微红,良久,面带尴尬地憋出几个字:“我不会写字。”

他识得大部分字,会写几个,但不多。还有一点,他的字不好看。

李常宁稍微错愕地瞪圆了眼,随后明白过来。

小村落里哪里有博学多识的先生教授这些。

她莞尔一笑,将白糖放下,拿过红绸与笔,“我来。”

“写什么?”

少年不自然地清咳一声,道:“愿我们所念皆如愿……”思考了一会儿,又接着说:“平安回来。”

李常宁字迹秀丽之中几笔潦草,很是好看。

写完这条,她抬手递给少年,问:“还有一条呢?”

宋长安拿过红绸,看了又看,指尖轻触,答道:“那条是你的。”

李常宁顿了片刻,潦潦写下:愿宋长安一世长安。

她没什么愿望。

不如再给他写一个。

宋长安自然认得自己的名字,虽然她手里那条的字迹比他手里的这条潦草许多。少年拿了两条红绸系在树上。

九月初一,季秋之初,枝叶稀疏的一棵树上挂的满满的全是红绸,随风飘荡,是人们的美好愿景开出了这一树红花。

秋风清爽,宋长安转身之际看见了方才山下那对母子。

妇人手持一支签,眉眼欣喜。

“娘,这是什么?”

“这啊,是上上签,说明爹爹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宋长安眸似星河。

上上签。

李常宁百无聊赖地拨弄着栏杆上垂挂着的小灯笼,抬眸就见宋长安往摇签那处去了。

她望着他的背影,他的背好像宽了些?

风卷起地上落叶,哗哗作响,鬓边发丝微扬,一时间迷了眼睛,乱了视线。

她理了头发再看过去时,少年己经拿到了一支签。

宋长安垂眸看着手里的签,不知在想什么。

“宋长安。”

少年回头,白衣少女站在挂满红绸的树下,衣袂飘飞,朝他挥手,“如何?”

她身后阳光倾洒,为她镀上一层朦胧的光晕。

他握紧手里的签,轻笑回答:“上上签。”

他笑了。

虽然离得远,可她还是看清了他唇角上扬的弧度。

李常宁有些意外。

这好像是宋奶奶下葬后他第一次笑。

不过她也很开心,人不能总拘泥于过去,沉于早己逝去、无法挽回的伤痛之中,能看开总是好的。

“那我们走吧。”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