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霄寒轻轻揉了揉自己的眉心:既要维持国家发展、养军,还要大力建设教育体系,确实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各地都在花钱。”“若不及时找到新的财源,迟早出大事。”嬴政既己放话出去,李霄寒也不便反驳,只能在未来寻找解决方案。没有新的财源仅靠盐税绝不足以支撑。
不过此举的好处也是明显的,如果用数据衡量的话:秦始皇声望+5000大秦帝国声望+50000帝国凝聚力+10,000这项投入不仅能提升声望,还会顺带培养忠诚度高的官吏群体,只要不考虑资金的巨大耗费,无疑是双赢之举。 如今,李霄寒与嬴政利益绑在一起,大秦帝国繁荣与否首接影响着每年气运点的数量。
“张良,你真决定留在这里吗?”“嗯,虽然秦国曾毁了我的国家,但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也想明白了好多事。”外面,秦始皇嬴政正在举行盛大的祭祀典礼,同时许下了一个几乎难以达成的伟大心愿。这心愿通过李霄寒的内气力量传遍了整个咸阳城,即便是隐居在家的张良也听到了。
李霄寒望着张良,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张良的决定既在他的意料之外,又似乎在他的情理之中。这个曾经的帝国智者,如今却选择留在了即将一统天下的大秦帝国,这份胸襟和气度,让李霄寒也不得不暗暗佩服。“张良,你可知你这一决定意味着什么?”李霄寒再次问道,他希望能从张良的眼中看到更多的坚定。
张良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释然和超脱:“我知道,但我也相信,只有在这里,我才能实现我真正的价值。秦国虽毁了我的国家,但我也看到了它带给这片土地的变革和希望。我愿意用我的智慧,为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谋求更多的福祉。”
李霄寒点了点头,他理解张良的选择,也尊重他的决定。他知道,像张良这样有才华的人,无论在哪里都能发光发热。而大秦帝国,正需要这样的人才来共同建设。
此时,外面的祭祀典礼己经达到了高潮。秦始皇嬴政身穿华丽的祭服,手持长剑,站在高高的祭台上,面对着天地神灵许下了他的伟大心愿。那心愿通过李霄寒的内气力量,如同滚滚洪流般涌遍了整个咸阳城,甚至传向了更远的地方。
“我要让大秦的旗帜插遍每一寸土地,我要让大秦的威名响彻云霄,我要让大秦的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嬴政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
张良站在屋内,静静地聆听着这心愿的传达。他的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感动。他知道,这个心愿虽然伟大而艰难,但只要有像嬴政这样有决心和毅力的君主,有像李霄寒这样有智慧和才华的臣子,有大秦帝国这样团结一心的民众,就一定能够实现。
李霄寒看着张良的神色变化,心中也涌起了一股豪情。他深知,大秦帝国的未来需要更多像张良这样的人才来共同书写。于是,他决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更加努力地寻找新的财源,为大秦帝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寻找新的财源并不容易。李霄寒深知,盐税虽然重要,但仅凭盐税是不足以支撑大秦帝国庞大的开支的。他必须寻找更多的财源,以确保大秦帝国的繁荣和稳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霄寒开始西处奔波,考察各地的经济情况,寻找可能的财源。他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民的耕作情况和收成;他走进工坊市集,观察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生产经营;他还与各地的官员和士人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调研,李霄寒终于发现了一些潜在的财源。他发现,大秦帝国的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只要合理利用和开发,就能够带来巨大的收益。于是,他开始着手制定一系列的土地政策和农业政策,以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同时,他还积极推动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增加国家的税收和财富。
这些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农民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纷纷开垦荒地、改良土壤、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和技术,使得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手工业者和商人们也得到了更多的机会和支持,他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加繁荣和活跃起来。随着这些政策的深入推进,大秦帝国的经济逐渐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然而,李霄寒深知,这些成就只是暂时的。要想让大秦帝国真正繁荣起来,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智慧。于是,他开始更加深入地研究经济理论和政策实践,以期找到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张良成为了李霄寒的重要助手。他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李霄寒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支持。他们一起探讨经济政策、分析市场动态、制定发展规划……在张良的帮助下,李霄寒的思路更加开阔、决策更加明智、行动更加有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秦帝国的经济逐渐走上了快车道。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繁荣兴旺、国家税收稳步增长……这一切都让李霄寒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他知道,这些成就离不开嬴政的英明领导和张良的智慧支持;更离不开大秦帝国百姓的辛勤付出和共同努力。
然而,就在李霄寒以为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却打破了这份宁静和美好。一场大规模的旱灾席卷了大秦帝国的许多地区,导致粮食减产、百姓饥荒。这场危机给大秦帝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面对这场危机,李霄寒和嬴政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他们知道,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这场危机,将会给大秦帝国的未来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影响。于是,他们开始紧急行动起来,组织救援物资、调配粮食、安抚百姓……在这场危机中,他们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力和决断力。
在危机中,张良也再次发挥了他的智慧和才华。他提出了许多应对危机的策略和措施,如组织百姓开渠引水、改良土壤、种植耐旱作物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旱灾带来的影响,为大秦帝国的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和共同奋斗,大秦帝国终于度过了这场危机。虽然经历了一些挫折和困难,但大秦帝国的经济和民众的信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增强。李霄寒深知,这场危机的应对过程中,他们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更培养了一种团结协作、共克时艰的精神和品质。这种精神和品质将成为大秦帝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源泉。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霄寒和嬴政继续携手共进、共同努力。他们继续推动大秦帝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和能力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张良始终陪伴在他们身边,为他们提供着智慧和力量的支持。他们三人携手并肩、共同书写着大秦帝国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