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宋江站在高处,望着那如潮水般涌来的辽兵,见他们声势浩大,心里顿时慌乱起来。他急忙掉转马头,赶回本阵。回到阵中,他立刻下令将军马撤回到永清县山口,在那里屯扎下来。
随后,宋江在帐中与卢俊义、吴用、公孙胜等人商议道:“今日虽然我们赢了一阵,还斩杀了他们两个先锋,但我登上高处观望辽兵时,发现他们的兵力极其庞大,铺天盖地地涌来。这显然是大队的番军人马,明日我们必将与他们展开一场大战。我担心我们兵力薄弱,寡不敌众,这可如何是好?”
吴用从容地说道:“兵力微薄、将领稀少,然而古代善于用兵的人,能够以少胜多,这才是真正的厉害之处。昔日,晋朝的谢玄仅用五万人马,就战胜了苻坚的百万雄兵,像这样以寡敌众的例子还有很多。先锋何必如此惧怕呢!我们可以传令给三军众将,明日务必让旗幡整齐严整,弓弩上好弦,刀剑拔出鞘,多多埋设鹿角,严密警戒守护营寨,濠堑要完备,各种军器都要准备好,预先安置好云梯、炮石之类的攻城器械。我们还是摆出九宫八卦阵势,如果他们来攻打我们的阵势,就按照预先的安排依次应对。纵然他们有百万之众,又怎敢轻易冲犯我们!”
宋江点头称是:“军师说得非常妙。”随即,他便传令下去,各位将领和三军将士都领命而去。
第二天五更时分,军中就开始做饭,天刚亮便拔营出发。大军前行,抵达了昌平县界,宋江立刻指挥将军马摆开阵势,扎下营寨。
在前面摆列的是马军,虎军大将秦明在最前方,呼延灼紧随其后,关胜在左边,林冲在右边,东南方向是索超,东北方向是徐宁,西南方向是董平,西北方向是杨志。宋江亲自镇守中军,其余众将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后面是步军,单独列为一阵,在后方驻扎,由卢俊义、鲁智深、武松三人负责统领。这数万将士之中,全都是能征善战的猛将,每个人都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入到厮杀之中。阵势布置完毕后,众人便静静地等待着番军的到来。
没过多久,远远就望见辽兵朝着这边行进。前面有六队番军人马,他们既是哨路的先锋,又起着压阵的作用。这六队番兵,每队各有五百人,左边设置三队,右边设置三队,队伍循环往来,阵势变化不定。
先看前面的游兵,随后大队人马铺天盖地而来。前军全部打着皂纛旗,一字排开有七座旗门,每个旗门都有千匹马,并且各有一员大将。这些大将头戴黑色头盔,身披黑色铠甲,上身穿着黑色长袍,骑着黑色的战马,手中拿着一样的兵器,正好对应着北方的斗、牛、女、虚、危、室、壁七星。
在这七门之内,总设有一员把总大将,对应着上界北方玄武水星。这员大将头披青丝细发,黄色的抹额紧紧束着如乌云般的头发;身穿秃袖皂袍,银色的铠甲散发着阵阵冷气。狮蛮带紧紧扣在乌油甲上,锦雕鞍稳稳地架在乌骓马上。他挂着一副走兽飞鱼沙柳硬弓和长箭,手中拿着一口三尖两刃四楞八环刀。他就是番将曲利出清,率领着三千披发黑甲的人马,对应着北辰五气星君。皂旗下的军兵多得数不清,只见那阵势仿佛冻云截断了东方的太阳,黑气仿佛要平吞北海的狂风。
左军全部是青龙旗,同样有七座旗门,每个旗门有千匹马,各有一员大将。这些大将头戴四缝盔,身披柳叶甲,上身穿着翠色的战袍,下骑着青鬃马,手中拿着一样的兵器,对应着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星。
七门之内的把总大将,对应着上界东方苍龙木星。他头戴狮子盔,身披狻猊铠,身上穿着堆翠绣青的战袍,系着缕金碧玉的腰带。坐在雕鞍上,腰间悬挂着弓箭,脚上穿着鹰嘴花靴。手中拿着月斧金丝杆,身下骑着龙驹玉块青马。他就是番将只儿拂郎,率领着三千青色宝幡的人马,对应着东震九气星君。青旗下左右围绕着数不清的军兵,那阵势就像翠色打开了黄色的道路,青霞截断了紫云的根基。
右军全部是白虎旗,也有七座旗门,每个旗门有千匹马,各有一员大将。这些大将头戴水磨盔,身披烂银铠,上身穿着素罗袍,骑着雪白马,手中拿着各自的兵器,对应着西方的奎、娄、胃、昴、毕、觜、参七星。
七门之内的把总大将,对应着上界西方咸池金星。他头顶兜鍪凤翅盔,身披花银双钩甲,腰间的玉带闪烁着寒光,身上的素袍如同飞雪一般洁白。骑着一匹照夜玉狻猊马,手中拿着一枝纯钢银枣槊。他就是番将乌利可安,率领着三千白缨素旗的人马,对应着西兑七气星君。白旗下前后护御的军兵多得数不清,那阵势恰似征驼卷尽了阴山的白雪,番将斜披着玉井般的寒冰。
后军全部是绯红旗,同样有七座旗门,每个旗门有千匹马,各有一员大将。这些大将头戴箱朱红漆笠,身披猩猩血染的征袍,桃红的锁甲如同鱼鳞一般,骑着名叫赤兔的冲阵龙驹,手中拿着各自的兵器,对应着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七星。
七门之内的把总大将,对应着上界南方朱雀火星。他头顶着绛冠,朱缨灿烂夺目;身穿绯红的战袍,茜色的光辉耀眼。身上披着一片红霞般的铠甲,靴子上刺着数条花缝。腰间系着宝带红鞓,臂上挂着硬弓长箭。手中拿着八尺火龙刀,身下骑着一匹胭脂马。他就是番将洞仙文荣,率领着三千红罗宝幡的人马,对应着南离三气星君。红旗下朱缨绛衣的军兵多得数不清,那阵势就像离宫走了六丁神,霹雳震开了三昧火。
在阵前的左边,有一队五千人的猛兵,这些人马全部头戴金缕弁冠,身穿镀金铜甲,上身穿着绯袍,系着朱缨,举着火焰红旗,骑着绛鞍赤马。他们簇拥着一员大将,这员大将头戴簇芙蓉如意缕金冠,身披结连环兽面锁子黄金甲,身穿猩红烈火绣花袍,系着碧玉嵌金七宝带。他使用两口日月双刀,骑着一匹五明赤马。他就是辽国御弟大王耶律得重,对应着上界太阳星君,那气势就像金乌从扶桑国升起,火伞刚刚离开东海洋。
在阵前的右边,设置了一队五千人的女兵,这些人马全部头戴银花弁冠,身穿银钩锁甲,上身穿着素袍,系着素缨,举着白旗,骑着白马,手持银杆刀枪。她们簇拥着一员女将,这员女将头上凤钗对插在青丝之间,红罗抹额上乱铺着珠翠,云肩巧妙地衬托着锦裙,绣袄深深笼着银甲,小小花靴稳稳地踩在金镫上,翩翩翠袖中玉鞭轻扬。她使用一口七星宝剑,骑着一匹银鬃白马。她就是辽国天寿公主答里孛,对应着上界太阴星君,那模样恰似玉兔从海角升起,冰轮皎洁地照耀着瑶台。
在两队阵中,一圈一圈地簇拥着的全部是黄旗,军将们都骑着黄马,身穿金甲。衬甲袍仿佛涌起一片黄云,绣包巾仿佛散出半天黄雾。在黄军队中,有四员军马大将,各领兵三千,分别位于四个角落。每个角落有一员大将,团团守护着。
东南方向的一员大将,身穿青袍金甲,头戴三叉金冠,系着兽面束带,背着全副弓箭,手持青缨宝枪,骑着粉青马,站在阵前,对应着上界罗星君,他是辽国皇侄耶律得荣;西南方向的一员大将,身穿紫袍银甲,头戴宝冠束带,背着硬弓长箭,手持一口宝刀,骑着海骝马,站在阵前,对应着上界计都星君,他是辽国皇侄耶律得华;东北方向的一员大将,身穿绿袍银甲,头戴紫冠宝带,腰间悬挂着龙弓凤箭,手持方天画戟,骑着五明黄马,站在阵前,对应着上界紫气星君,他是辽国皇侄耶律得忠;西北方向的一员大将,身穿白袍铜甲,红抹额上青丝乱撒,金厢带由七宝妆成,腰间悬挂着雕箭画弓,手持七星宝剑,骑着踢雪乌骓马,站在阵前,对应着上界月孛星君,他是辽国皇侄耶律得信。
在黄军阵内,簇拥着那员上将,对应着上界中央镇星。他左边有执青旗的,右边有持白钺的,前面有擎朱幡的,后面有张皂盖的。周围的旗号按照二十四气、六十四卦排列,有南辰、北斗、飞龙、飞虎、飞熊、飞豹等,明分阴阳左右,暗合璇玑玉衡乾坤混沌之象。
这员上将头戴七宝紫金冠,身披耀日黄金龟背甲,身穿西川蜀锦绣征袍,系着蓝田美玉玲珑带。左边悬挂着金画铁胎弓,右边带着凤翎鈚子箭。脚上穿着鹰嘴云根靴,身下骑着铁脊银鬃马。锦雕鞍稳稳地踏在金镫上,紫丝缰牢牢地绊着山鞒。腰间挂着剑,用以驱赶番将,手中挥动着鞭,用来统领大军。马前有一将,擎着朱红画杆方天戟。这簇军马光辉耀眼,四边如同金色一般,对应着中宫土星一气天君。他就是大辽国都统军大元帅兀颜光上将军。
在黄旗之后,中军是凤辇龙车,前后左右被七重剑戟枪刀紧紧围绕。在九重之内,又有三十六对黄巾力士推着车驾。前面有九骑金鞍骏马驾辕,后面有八对锦衣力士随阵。辇上中间坐着大辽郎主,他头戴冲天唐巾,身穿九龙黄袍,腰间系着蓝田玉带,脚上穿着朱履朝靴。他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大臣,左丞相幽西孛瑾,右丞相太师褚坚,他们都头戴貂蝉冠,身穿火裙朱服,系着紫绶金章,手持象简玉带。龙床两边,有金童玉女执简捧圭。龙车前后左右两边,簇拥着护驾的天兵。大辽国主对应着上界北极紫微大帝,总领镇星。左右二丞相,对应着上界左辅右弼星君。整个阵势仿佛是一天的星斗离开了乾位,万象森罗降临到了世间。
那辽国番军摆列的天阵已经完成,整个阵势看起来就像鸡卵的形状,屯扎好之后,又团团地如同覆盆之状。旗排在四角,枪摆在八方,循环往复没有固定的规律,进退之间却有一定的法则,如此便摆下了这威力强大的阵势。
宋江见辽军摆下如此浩大的阵势,心中谨慎,连忙下令让强弓硬弩手稳住阵脚,轻骑压阵。同时,在中军竖起了云梯将台,带着吴用、朱武登上高台,向辽军阵势观望。
宋江一看,惊讶得合不拢嘴,这阵势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远超他的想象。吴用看了,也皱起眉头,一时认不出这是什么阵法。朱武仔细观察后,认出这是天阵,便对宋江和吴用解释道:“这是太乙混天象阵。”
宋江急切地问:“那该怎么攻打?”朱武面露难色,说道:“此天阵变化无穷,局势交错复杂,难以预测,不能轻率地发起攻击。”
宋江有些着急,说道:“若不打破这阵势,怎么能让他们退兵呢?”吴用也表示:“现在急切之间不了解阵内的虚实情况,怎么能贸然进攻呢?”
正商议着,那边兀颜统军在中军传令:“今日五行属金,可派亢金龙张起、牛金牛薛雄、娄金狗阿哩义、鬼金羊王景四将,跟随太白金星番将乌利可安,离阵攻打宋兵。”
宋江众将在阵前,远远望见对阵右军的七座旗门,有的打开,有的关闭,军中传来如雷般的响声,整个阵势团团转动,那引军旗在阵内从东转向北,再从北转向西,最后往西南方移动。
朱武见状,在马上说道:“这是天盘左旋的迹象。今日属金,天盘向左转动,必定有敌军来攻。”话还没说完,只听五声炮响,就见对阵涌出大量敌军。中间是代表金星的将领,四周是四位星宿对应的将领,他们率领着五旗军马,如潮水般卷杀过来,那气势如同山崩一般,力量强大得难以抵挡。
宋江的军马一时措手不及,急忙向后退去,后面的大队人马努力稳住阵脚。辽兵从两面夹攻,宋军难以抵挡,大败而逃,急忙退回本寨。辽兵见宋军已退,也没有追赶。
宋江回到寨中,清点军中头领和士兵的伤亡情况,发现孔亮被刀砍伤,李云中箭,朱富被炮伤到,石勇中枪,受伤的军卒更是不计其数。宋江赶忙安排他们上车,送到后寨让安道全医治。同时,他下令前军在营寨前布下铁蒺藜,深深埋下鹿角,加强防守,坚守寨门。
宋江在中军心里十分烦闷,与卢俊义等人商议:“今日吃了败仗,这可如何是好?要是再不应战,辽军必定会来攻打我们。”
卢俊义思索了一番,说道:“明日我们派两路军马去牵制住他们的压阵军兵,再调两路军马去攻打他们正北的七座旗门,同时让步军从中间杀进去,看看里面的虚实情况。”
宋江觉得有道理,说道:“也只能这样了。”
第二天,宋江按照卢俊义的计策,收拾营寨,带领军队来到阵前准备迎战。他大开寨门,引兵前进。远远望见辽兵已经逼近,六队压阵的辽兵正慢慢靠近。
宋江立即派关胜在左,呼延灼在右,带领本部军马去抵挡压阵的辽兵,大队人马随后前进,与辽兵展开交战。接着,宋江又派花荣、秦明、董平、杨志在左,林冲、徐宁、索超、朱仝在右,两队军兵去攻打辽军的皂旗七门。
宋军果然撞开了皂旗阵势,击败了皂旗人马,辽军正北的七座旗门,队伍变得混乱不堪。宋江阵中,李逵、樊瑞、鲍旭、项充、李衮带着五百牌手冲在前面,背后鲁智深、武松、杨雄、石秀、解珍、解宝等步军头目也跟着冲杀进去。
然而,混天阵内突然四面炮声响起,东西两边的辽军,以及正面的黄旗军,一起向宋军冲杀过来。宋江的军马抵挡不住,转身就跑,后面的军队也难以招架,最终大败,退回了原来的营寨。
宋江急忙清点军队,发现折损了大半兵力。杜迁、宋万受了重伤,而且在混乱中不见了黑旋风李逵。原来,李逵杀得兴起,只顾着往辽军阵中猛冲,结果被辽军的挠钩搭住,活捉了过去。
宋江在寨中得知这个消息,心中十分烦闷。他传令先把杜迁、宋万送到后寨,让安道全治疗,受伤的马匹则牵去给皇甫端照料。
宋江又与吴用等人商议:“今日又折损了李逵,吃了败仗,这可怎么办才好?”
吴用说道:“前日我们活捉的那个小将军,是兀颜统军的儿子,正好可以用他去换回李逵。”
宋江有些犹豫,说道:“这次换了,以后要是再折损将领,拿什么去解救?”
吴用劝道:“兄长何必如此固执,先顾好眼前的事要紧。”
正说着,小校来报:“有辽将派使者来传话。”
宋江把使者唤入中军。那番官见到宋江后说道:“我奉元帅之令,今日活捉了你们的一个头目,送到我们总兵面前,他没有杀害,还好好地用酒肉招待着。我们统军想把这个头目送还给你,换回他的儿子小将军。如果将军答应,就把那个头目送来交换。”
宋江说道:“既然这样,我明日把小将军带到阵前,双方交换。”
番官领了宋江的话,上马回去了。
宋江又与吴用商议:“我们实在没有办法破这个阵势,不如把小将军送回去,趁机与辽军和解,两边各自罢战。”
吴用说道:“先让军马暂时休息,再想别的良策破敌,也不算晚。”
到了第二天拂晓,宋江派人星夜去接兀颜小将军,同时也派人前往兀颜统军那里,说明交换的事情。
且说兀颜统军正在帐中坐着,小军来报:“宋先锋派人来传话。”
统军传令把来人叫进来。来人到帐前,见到兀颜统军后说道:“我们宋先锋向统军致意,如今送小将军回来,换回我们的那个头目。现在天气严寒,军士们作战辛苦,两边暂时罢战,等到来年春天再做商议,这样可以避免人马冻伤,还请统军下令。”
兀颜统军听后,大声喝道:“我那不争气的儿子被你们生擒,即便活着回来,还有什么脸面见我!不用交换,把他拿下给我斩了。要是想罢战休息,就让你家宋江绑了自已来投降,饶他一死;如果不这样,我带领大兵一到,让你们寸草不留!”说罢,大喝一声:“退下!”
使者飞马回寨,把这些话告诉了宋江。
宋江十分慌张,生怕救不回李逵,赶忙拔寨起兵,带着兀颜小将军,直奔前军,隔着阵势大喊:“快把我们的头目放过来,我就还你小将军。不罢战也可以,我自然会与你对阵厮杀。”
只见辽兵阵中,很快就把李逵骑着一匹马送出阵来,这边也牵出一匹马,把兀颜小将军送出阵去。双方一言为定,同时交换。李逵回到寨中,小将军也骑马回到了辽军那边。
当天,两边都没有再厮杀,宋江退兵回寨,还为李逵平安归来庆贺。
宋江在帐中与各位将领商议:“辽兵势力强大,我们没有办法破阵,让我忧心忡忡,度日如年,这可怎么办呢?”
呼延灼说道:“我们明日可以分十队军马,两路去抵挡压阵的军兵,八路一起发动攻击,与辽军决一死战。”
宋江道:“全靠众弟兄们同心协力,明日一定要行动。”
吴用却说道:“前两次攻击都没有成功,不如守在这里,等他们来交战。”
宋江道:“等他们来也不是好办法,只要众弟兄们全力作战,哪有一直连败的道理。”
当天,宋江传令,第二天一早拔寨起军,分作十队迅速向前冲去。两路先去截住辽军后背的压阵军兵,八路军马也不与辽军搭话,呐喊着摇着旗,冲进了混天阵。
只听到阵内雷声大作,四七二十八个门一齐分开,变成了一字长蛇阵,辽军便从阵中杀了出来。宋江的军马又一次措手不及,急忙下令回军,结果大败而逃,军旗和长枪都杂乱无章,金鼓也歪斜了,狼狈地退回了本寨。这一路下来,折损了许多军马。
宋江传令,让军将们紧守山口的寨栅,深挖濠堑,牢固地栽下鹿角,坚守不出,暂且熬过这寒冷的冬天。
却说副枢密赵安抚多次向京城上奏文书,请求朝廷送来衣袄等物资。于是,朝廷特地派遣御前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现任郑州团练使的王文斌,此人能文能武,智勇双全。他带领着京师一万多人,征调了民夫和车辆,押运着五十万领衣袄,前往宋先锋的军前交割;同时,他还负责催促军将们向前交战,尽快取得胜利,不能有丝毫懈怠,否则将受到惩处。
王文斌领了圣旨和文书,带着随行的军器,整理好衣甲鞍马,催促着民夫和军马,押运着车仗,从东京向陈桥驿进发。一路上,所经过的地方,当地官府都会供给口粮。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行程,王文斌来到了边庭,拜见了赵枢密,呈上了中书省的公文。
赵安抚看了公文后,十分高兴,说道:“将军来得正好!如今宋先锋被大辽的兀颜统军摆下混天阵势,接连吃了几场败仗。许多头目和士兵都受伤了,现在正在这里调养,由安道全负责医治。宋先锋把营寨扎在永清县,不敢轻易出战,正烦闷不已。”
王文斌禀道:“朝廷因此派我来催促军士们前进,尽快取得胜利。如今宋军已经连败多次,我要是回京师见省院的官员,实在难以向圣上复命。我虽然不才,自幼也读过一些兵书,略懂一些阵法,想到军前,略施小计,打一场仗,为宋先锋分忧。不知枢相意下如何?”
赵枢密听了非常高兴,设酒宴款待王文斌,还在军中犒劳了押车的民夫,同时让王文斌把衣袄转运到宋江的军前,分发给将士们。赵安抚先派人去通知宋先锋这个消息。
且说宋江在中军帐中烦闷不已,听说赵枢密派人来,还转达了东京差教头郑州团练使王文斌押送五十万领衣袄,并且前来催促他们努力作战的消息。
宋江派人把王文斌接到寨中,下马后请入帐内,摆酒为他接风。喝了几杯酒后,宋江询问事情的缘由,说道:“我自从受朝廷派遣来到边境,托天子的洪福,拿下了四个大郡。如今到了幽州,没想到被大辽的兀颜统军设下这个混天象阵,屯兵二十万,阵势整齐,按照周天星象布置,还请来了大辽国主御驾亲征。我接连吃了几场败仗,只能坚守不出,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屯驻在这里,不敢轻举妄动。如今幸好将军到来,希望能得到您的指教。”
王文斌说道:“这个混天阵有什么稀奇的!我虽然不才,愿意同到军前观看一番,或许会有不同的见解。”
宋江大喜,先让裴宣把衣袄分发给军将们。众人穿上衣袄后,望着南方谢恩,口中高呼万岁。当天,中军摆下酒宴,热情地招待王文斌,同时也犒劳了三军将士。
第二天,宋军五军将士整装待发。王文斌取出自已带来的头盔和衣甲,全副武装后跨上战马,跟随大军一同来到阵前。
对面的辽兵看到宋兵出战,立刻将消息传入中军。霎时间,辽军金鼓齐鸣,喊杀声震天,六队骑兵呼啸着冲出阵来。宋江指挥分兵迎击,奋力将辽军的这波攻势杀退。
王文斌登上将台,仔仔细细地观察了辽军阵势一番,然后走下云梯,说道:“这个阵势看起来也不过如此,没什么特别惊人的地方。”实际上,王文斌自已并不识得此阵的玄妙,只是企图通过这种说法来欺骗他人,博取名声。随后,他便下令前军擂鼓,向辽军挑战。辽军那边也擂响战鼓,敲响铜锣,回应挑战。
宋江骑在马上,大声喝道:“不要搞那些狐朋狗友的把戏,有谁敢出来堂堂正正地挑战?”话刚说完,黑旗队里第四座门内冲出一员辽将。只见这员番官披头散发,头上系着黄罗抹额,身上衬着金箍乌油铠甲,穿着秃袖皂袍,骑着一匹乌骓马,手中挺着三尖刀,直直地冲到阵前。他的身后,跟着数不清的牙将。辽军的引军皂旗上写着银字“大将曲利出清”,曲利出清跃马阵前,向宋军叫阵。
王文斌心中暗自思量:“我要是不在这里展示一下自已的本事,还能在什么地方施展呢?”于是,他挺枪跃马,出阵迎战,与那番官也不搭话,驱马向前便战。王文斌挺枪刺去,番将舞动大刀相迎。两人交手不到二十回合,番将转身就跑。王文斌见状,以为对方不敌,便催马挺枪,紧紧追赶。
原来这番将并非真的战败,而是故意卖个破绽,引王文斌来追。待王文斌追得近了,番将猛地轮起大刀,瞅准时机,翻身朝着王文斌砍去。这一刀又快又狠,一下子将王文斌连肩带胸脯砍成了两段,王文斌当场死于马下。
宋江在阵中看到这一幕,急忙下令收军。辽兵趁势掩杀过来,宋军又吃了一场败仗,慌慌张张地收拾残兵退回营寨。众多军将看到王文斌被当场斩杀,都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骇然之色。
宋江回到寨中,写了一份文书,向赵枢密禀报说:“王文斌自愿出战,不幸身死,已安排他带来的人返回京城。”赵枢密得知此事后,心中辗转忧闷,十分烦恼,只能写了申呈奏本,通报省院,打发王文斌带来的人伴返回京城。
且说宋江独自在寨中烦闷不已,想尽了各种办法,却始终找不到破解辽兵阵势的方法。他寝食难安,日夜忧心,坐立不宁。
这天夜里,正值严冬,天气格外寒冷。宋江关闭了帐房,点着蜡烛,坐在那里沉吟。时间到了二更,他只觉得神思困倦,便和衣靠在几案上睡着了。
迷迷糊糊中,宋江感觉寨中突然狂风大作,一股冷气扑面而来。他起身一看,只见一个青衣女童走上前来,向他行了个稽首礼。宋江问道:“童子,你从哪里来?”童子回答说:“小童奉娘娘的法旨,前来有请将军,请您移步。”宋江又问:“娘娘在哪里?”童子指了指方向,说:“离这里不远。”
宋江便跟随童子走出帐房。只见眼前上下天光一片,金碧辉煌,空气中弥漫着细细的香风,瑞霭飘飘,仿佛是二三月间的宜人天气。他们走了不过两三里路,便看到一片大林子,里面青松郁郁葱葱,翠柏挺拔森严,紫桂亭亭玉立,石栏若隐若现,两边都是茂密的竹林和高大的树木,垂柳摇曳,夭桃盛开,还有曲折的阑干。
转过一座石桥,前方出现了一座朱红棂星门。宋江抬头望去,四周是萧墙粉壁,画栋雕梁,大门上钉着金钉,户是朱红色的,碧瓦重檐,四边的帘子卷起,如同虾须一般,正面的窗户横竖交错,如同龟背。
女童引领着宋江从左廊下进入,来到东向的一个阁子前,推开朱红色的门,让宋江在里面稍作休息。宋江举目望去,只见四面云窗寂静无声,台阶上洒满了霞彩,天花纷纷飘落,空气中弥漫着奇异的香气。
童子进去后又出来,传旨说:“娘娘有请,星主请即刻前往。”宋江还没坐热乎,便立刻起身。这时,又有两个仙女从外面走进来,她们头戴芙蓉碧玉冠,身穿金缕绛绡衣,面容如同满月般姣好,体态轻盈,双手如同春笋般纤细,向宋江施礼。宋江心中敬畏,不敢抬头直视。
两个仙女说道:“将军何必如此谦虚?娘娘换好衣服就会出来,与将军商议国家大事。请将军一同前往。”宋江恭敬地答应着,跟随她们前行。
这时,只听到殿上金钟声响,玉磬音鸣,有青衣前来迎接宋江上殿。两位仙女在前面引路,引领着宋江从东阶向上走去。走到珠帘之前,宋江只听到帘内隐隐传来玎珰之声,玉珮锵锵作响。青衣请宋江进入帘内,跪在香案之前。
宋江举目观望殿上,只见祥云缭绕,紫雾升腾,正面的九龙床上坐着九天玄女娘娘。她头戴九龙飞凤冠,身穿七宝龙凤绛绡衣,腰间系着山河日月裙,脚上穿着云霞珍珠履,手中拿着无瑕白玉圭璋。两边侍奉的女仙大约有二三十个。
玄女娘娘对宋江说:“我传给你天书,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你能够坚守忠义,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如今宋天子命你破辽,战况如何?”
宋江俯伏在地,拜奏道:“臣自从承蒙娘娘赐予天书,从未轻易泄露给他人。如今奉天子敕命破辽,没想到被兀颜统军设下这个混天象阵,我军连败数次,臣实在没有办法破解此阵,如今正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
玄女娘娘问道:“你了解混天象阵的阵法吗?”宋江再次拜奏道:“臣是一介凡夫俗子,不了解其中的奥秘,还望娘娘赐教。”
玄女娘娘说:“这个阵法,聚集的是阳象。仅仅从正面攻打,永远无法破解。若想要破阵,必须采用相生相克的原理。比如,前面皂旗军马内设有水星,对应上界北方五气辰星。你宋兵中可以挑选七员大将,让他们身穿黄旗、黄甲、黄衣,骑着黄马,去撞破辽兵的皂旗七门。随后,命一员猛将,身披黄袍,直取水星,这就是土克水的道理。
“接着,挑选八员大将,率领白袍军马,去打透大辽左边的青旗军阵,这是金克木的道理。再挑选八员大将,率领红袍军马,去打透大辽右边的白旗军阵,这是火克金的道理。然后,挑选八员大将,率领皂旗军马,去打透大辽后军的红旗军阵,这是水克火的道理。
“再命一支青旗军马,挑选九员大将,直取中央的黄旗军阵主将,这是木克土的道理。另外,再挑选两支军马,一支让绣旗花袍军马扮作罗睺,去独破辽兵的太阳军阵;一支让素旗银甲军马扮作计都,去直破辽兵的太阴军阵。
“还要再造二十四部雷车,按照二十四气布置,上面放置火石火炮,直接推入辽兵的中军。让公孙胜施展风雷天罡正法,直奔大辽国主的驾前。按照这个计策行事,必定能够大获全胜。而且,白天不宜行军作战,必须在黑夜中进军。你要亲自领兵,掌握中军,催动兵马,一鼓作气,便可成功。我所说的这些,你要秘密接受,以此保国安民,不要产生退缩和后悔的念头。天凡有别,从此我们就要永别了,他日在琼楼金阙,我们或许还会重逢。你应该速速回去,不可在此久留。”
说完,玄女娘娘特命青衣献上茶来。宋江喝完茶后,青衣便按照吩咐送他回寨。
宋江再次拜谢娘娘,离开殿庭。青衣在前面引导着宋江下殿,从西阶而出,转过棂星红门,又踏上了来时的路。才过石桥松径,青衣用手指着前方说:“辽兵就在那里,你可以按照我说的方法破阵。”宋江回头张望,青衣突然用手一推,宋江猛然惊醒,这才发现自已在帐中做了一个梦。
他静静地听着军中的更鼓,已经敲到四更了。
宋江立刻让人请军师吴用前来解梦。吴用来到中军帐内,宋江问道:“军师,你有办法破解混天阵吗?”吴用回答说:“还没有想出什么好的计策。”
宋江说:“我刚刚梦到玄女娘娘传授了破解的秘诀,我仔细思量过了,特请军师来商议。我们可以召集各位将领,按照这个计策来分拨行事。要破这一阵,必须动用大将。”
吴用说:“愿闻其详,究竟如何破敌?”宋江随后便将梦中玄女娘娘所授之法详细说了出来。这一番话,似乎预示着大辽国主将会拱手归降,兀颜统军也将死于非命。正所谓:动达天机施妙策,摆开星斗破迷关。那么,宋江究竟会如何运用这些计策,怎样攻打辽军的阵势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