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兀颜延寿率领着两万多军马,与太真驸马、李金吾两位将领的军队会合,总共统领三万五千番军。他们精心整顿好枪刀、弓箭等一应器械,准备妥当后便出发了。
很快,就有探子赶到幽州城里,向宋江报告了这一消息。宋江随即找来军师吴用,商议道:“辽兵此前多次战败,这次必定挑选了精兵猛将前来与我们厮杀。我们该用什么计策来应对呢?”
吴用思考片刻后说道:“我们先调兵出城,布下阵势,等辽兵到来,再慢慢与他们挑战。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自然会退去。”
宋江点头称是:“军师的高见十分英明。”于是,他立刻调遣军马出城,在离城十里一个名叫方山的地方驻扎下来。这里地势平坦,靠山傍水,宋江便在此排下了九宫八卦阵势。
宋军在阵中静静等候。不久,只见辽兵分成三队,气势汹汹地杀来。兀颜小将军的兵马打着皂旗,太真驸马的军队举着红旗,李金吾的部队则是青旗。三军一同到达后,看到宋江摆成的阵势。
那兀颜延寿在父亲的教导下,曾学习过各种阵法,深知其中的玄妙。他见宋江摆下的是九宫八卦阵势,便下令让青旗和红旗的两支军队,分别在左右两边扎下营寨。自已则来到中军,竖起云梯,登上高处仔细观察。他看到宋兵果然摆出的是九宫八卦阵势,下了云梯后,不禁冷笑起来。
左右副将见状,好奇地问道:“将军,您为什么冷笑呢?”
兀颜延寿自信地说道:“就凭他这个九宫八卦阵,有什么难的,谁不了解?他用这样的阵势,根本瞒不过我,我倒要吓唬吓唬他。”
说罢,他命令众军擂响三通画鼓,竖起将台。自已站在将台上,用两把号旗不断招展,指挥着左右的军队列成新的阵势。布置完毕后,他走下将台,翻身上马,命令首将在前面开路,自已亲自来到阵前,与宋江对话。
这兀颜小将军的装扮十分威武:头戴一顶三叉如意紫金冠,身穿一件蜀锦团花白银铠,脚上穿着四缝鹰嘴抹绿靴,腰间系着双环龙角黄鞓带。身上挂着虬螭吞首的打将鞭,腰间佩着霜雪裁锋的杀人剑。左边悬挂着金画宝雕弓,右边插着银嵌狼牙箭。手中使着一枝画杆方天戟,胯下骑着一匹铁脚枣骝马。
兀颜延寿勒住马,直到宋江阵前,高声喊道:“你摆下这个九宫八卦阵,想要瞒谁呢!你可认得我的阵势?”
宋江听说番将要斗阵法,便让军中竖起云梯。他与吴用、朱武一同登上云梯,仔细观望辽兵的阵势,只见三队辽兵相互连接,左右相互照应。
朱武仔细辨认后,早已认出了这阵势,他对宋江说道:“这辽兵的阵势是太乙三才阵。”
宋江留下吴用和朱武在将台上,自已下了云梯,骑上战马,来到阵前,挺鞭直指辽将,大声喝道:“就你这太乙三才阵,有什么稀奇的!”
兀颜小将军不服气地说:“你虽然认识我的阵,看我变个法,让你认不出来。”说罢,他勒马回到中军,再次登上将台,挥动号旗,变换起阵势。
吴用和朱武在将台上观察着,只见辽兵的阵势变成了河洛四象阵。他们派人下了云梯,将这个情况回复给宋江。
兀颜小将军再次出阵,横戟问道:“你还认得我的阵吗?”
宋江答道:“这是变出的河洛四象阵。”
兀颜小将军摇着头冷笑,又回到阵中,登上将台,把号旗左招右展,阵势又发生了变化。吴用和朱武在将台上一看,朱武说道:“这是变成了循环八卦阵。”他们又派人向宋江报告了这个情况。
兀颜小将军再次出阵前,高声问道:“你还能认出我的阵吗?”
宋江笑道:“想来你也就是变出个循环八卦阵,没什么了不起的。”
小将军听了,心中暗自思忖:“我这几个阵势都是祖传的秘密阵法,没想到却被这个人识破了。看来宋兵之中,必定有厉害的人物。”
兀颜小将军又一次回到阵中,下马登上将台,挥动号旗,左右盘旋,变出一个新的阵势。这个阵势四边都没有明显的门路,里面还藏着八八六十四队兵马。
朱武再次登上云梯观察,对吴用说道:“这是武侯的八阵图,隐藏了首尾,一般人都不了解。”他连忙派人请宋公明到阵中,登上将台观看这个阵法,说道:“可别小瞧了辽兵,这些阵图都是有传承的。这四个阵法都出自同一派,而且没有什么变化。先是太乙三才阵,衍生出河洛四象阵,四象阵又生出循环八卦阵,八卦阵进而生出八八六十四卦,最终变成了八阵图。这是一个循环往复、无比精妙、绝高的阵法。”
宋江下了将台,骑上战马,来到阵前。小将军把戟插在地上,勒马阵前,高声大叫:“你能认出我的这个阵吗?”
宋江喝道:“你这小将年纪轻轻,见识短浅,就像井底之蛙,只以为这些阵法就已经是最高明的了。就你这个藏头八阵图法,能瞒得过谁?就算是瞒我们大宋的小孩子也瞒不过!”
兀颜小将军道:“你虽然识破了我的阵法,那你排一个奇异的阵势,看能不能瞒过我。”
宋江喝道:“就我这九宫八卦阵势,虽然看似普通,但你敢来攻打吗?”
小将军大笑道:“就这么个小阵,有什么难的!你们军中可别放冷箭,看我来攻打你这个小阵。”
且说兀颜小将军立刻传下将令,让太真驸马、李金吾各拨出一千军兵,说道:“等我打破这个阵势,你们就来接应。”传令完毕,众军擂响战鼓。
宋江也传下将令,让军中擂响三通战鼓,门旗向两边展开,放打阵的小将进入。那兀颜延寿带着本部二十来员牙将,一千披甲马军,用手掐算后,知道当日属火,便不从正南离位进攻,而是带着军马转向右边,从西方兑位,挥动白旗,杀入阵内。后面的军队被宋军的弓箭手射住,只有一半军马得以进入阵中,其余的都退回了本阵。
兀颜小将军进入阵中后,便直奔中军,只见中间白荡荡的,如同银墙铁壁一般,将他团团围住。兀颜延寿见了,惊得面如土色,心中暗想:“阵里怎么会有这样的城子?”
他连忙下令让四周的军队打通原来的道路,想要杀出阵去。众军回头一看,只见白茫茫一片,如同银海一般,只听到满地的水响,却找不到任何路径。
小将军十分慌张,率军杀向南门,只见千团火块,万缕红霞,在地上翻滚,却不见一个军马。小将军哪里敢从南门出去,便斜着杀向东门,只见带叶的树木、连枝的山柴,交错着塞满了地面,两边还都是鹿角,根本无路可进。
他又转过北门,却又见黑气遮天,乌云蔽日,伸手不见五指,如同黑暗地狱一般。
兀颜小将军在阵内,发现四门都无路可出,心中怀疑道:“这肯定是宋江施展的妖法。不管怎么样,只能在这里拼死冲出去了。”
众军接到命令,齐声呐喊,奋力杀了出去。这时,旁边突然杀出一员大将,高声喝道:“你这小子,想往哪里跑!”
兀颜小将军刚想迎战,却措手不及,脑门上早有一鞭飞来。他眼明手快,连忙用方天戟去拦,只听得双鞭齐下,早把戟杆打成两段。他正想挣扎,却被那将军扑入怀中,那将军轻舒猿臂,款扭狼腰,一下子就把兀颜小将军活捉了过去。同时,那将军拦住了后面的军队,让他们都下马投降。
众军在这黑天摸地的环境中,分不清东西,只好下马受降。原来,拿住小将军的不是别人,正是虎军大将双鞭呼延灼。当时,公孙胜在中军施展法术,看到报告说活捉了小将军,便收起了法术,阵中又恢复了原样,青天白日。
且说太真驸马和李金吾将军各引兵一千,在阵外只等阵中传来消息,便要进去策应。却一直不见什么动静,也不敢贸然杀过来。
宋江出到阵前,高声喝道:“你们那两军还不投降,还等什么!兀颜小将已经被我生擒在此。”说罢,他喝令群刀手把小将军押到阵前。
李金吾见了,骑着一匹马,拿着一条枪,直接冲过来想要救兀颜延寿。却有霹雳火秦明正守在前部,他飞起狼牙棍,直取李金吾。两匹马相交,两人的兵器同时举起,两军齐声呐喊。
李金吾心里先自慌了,出手的速度和力度都不如平时,被秦明当头一棍,连头盔带脑袋都被打得粉碎,李金吾翻身落马而死。
太真驸马见李金吾战败,便率领军队往回逃。宋江催兵掩杀,辽兵大败,四处奔逃。宋军夺得战马三千多匹,辽兵的旗幡、剑戟扔得满山遍野都是。
宋江带领军队径直朝着燕京进发,他一心想要长驱直入,收复大宋的疆土。
却说辽兵的败残人马逃回辽国,见到兀颜统军后,纷纷报告说小将军去攻打宋兵的阵势,被他们活捉了,其余的牙将也都归降了;李金吾被宋军中的一个叫秦明的人一棍打死,军卒们四散逃走,不知去向;太真驸马虽然逃得性命,但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兀颜统军听了大惊,说道:“我儿从小就学习阵法,对其中的玄妙很是了解。宋江那家伙用什么阵势捉了我的儿子?”
左右的人说道:“只是个九宫八卦阵势,也没什么特别的。我们小将军布了四个阵势,都被那蛮子识破了。最后,那蛮子对我们小将军说:‘你识我九宫八卦阵,你敢来打么?’我们小将军便领了千百骑马军从西门打了进去,却被他们用强弓硬弩射住,只有一半人马能够进去。不知怎么就被他们生擒活捉了。”
兀颜统军道:“就这个九宫八卦阵,有什么难打的,肯定是被他们变了阵势。”
众军道:“我们在将台上望见他们阵中队伍没有变动,旗幡也没有改变,只是上面有一派黑云笼罩着阵中。”
兀颜统军道:“这样看来,肯定是妖术。我若不出兵,这宋江也会打过来。如果这次不能取胜,我就自刎谢罪。谁敢做我的前部先锋,领兵前去?我随后率领大队人马就到。”
帐前有两位将领同时站了出来:“我们两个愿意做前部先锋。”一个是大辽番官琼妖纳延,一个是燕京番将寇镇远。
兀颜统军大喜,说道:“你们两个要小心行事,替我带领一万军兵做前部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我率领大军随后就到。”
暂且不说琼、寇二将出发做先锋开路的事。却说兀颜统军随即开始整点本部的十一曜大将、二十八宿将军,准备尽数出征。
先说那十一曜大将:太阳星御弟大王耶律得重,领兵五千;太阴星天寿公主答里孛,带领女兵五千;罗星皇侄耶律得荣,率领雄兵三千;计都星皇侄耶律得华,率领雄兵三千;紫气星皇侄耶律得忠,率领雄兵三千;月孛星皇侄耶律得信,率领雄兵三千;东方青帝木星大将只儿拂郎,领兵三千;西方太白金星大将乌利可安,领兵三千;南方荧惑火星大将洞仙文荣,领兵三千;北方玄武水星大将曲利出清,领兵三千;中央镇星土星上将都统军兀颜光,总领各飞兵马首将五千,镇守中坛。
兀颜统军又点了部下的二十八宿将军,分别是角木蛟孙忠、亢金龙张起、氐土貉刘仁、房日兔谢武、心月狐裴直、尾火虎顾永兴、箕水豹贾茂、斗木獬萧大观、牛金牛薛雄、女土蝠俞得成、虚日鼠徐威、危月燕李益、室火猪祖兴、壁水成珠那海、奎木狼郭永昌、娄金狗阿哩义、胃土雉高彪、昴日鸡顺受高、毕月乌国永泰、觜火猴潘异、参水猿周豹、井木犴童里合、鬼金羊王景、柳土獐雷春、星日马卞君保、张月鹿李复、翼火蛇狄圣、轸水蚓班古儿。
兀颜光精心整点好十一曜大将、二十八宿将军后,率领着大队军马,共有精兵二十多万,几乎是倾国而出。他还奉请大辽国主御驾亲征,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暂且不说兀颜统军浩浩荡荡地率领着大队人马,气势汹汹地杀奔而来。单说作为先锋的琼妖纳延和寇镇远两位将军,他们带领着一万军马,一路逢山开路,率先向宋军进发。
很快,就有细心的探子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宋江,说这场即将到来的厮杀规模可不小。宋江听闻后,心中大惊,急忙传下将令。一方面,他下令调集卢俊义部下的所有军马;另一方面,又把檀州、蓟州原有的人员都召集起来,听从调遣。此外,他还邀请赵枢密前来监督战事。同时,要求水军头目带领水手们全部上岸,到霸州集合,然后从陆路进发。水军头领负责护送赵枢密,跟随在大军后面。总之,所有能调动的军马都要汇聚到幽州。
宋江等人见到赵枢密后,连忙参拜行礼。赵枢密说道:“将军如此不辞辛劳,实在是国家的柱石之臣,您的英名必将流传万载,您的功德也将永垂不朽。等下官回朝之后,必定在天子面前为您重重保荐。”
宋江恭敬地回答道:“我不过是个无能的小将,实在不值得一提。能有一些小成就,全靠天子洪福齐天,以及元帅的虎威庇护,并非我个人的能力所致。如今有探子详细报来了敌军的情况,听说辽国的兀颜统军率领着二十万军马,倾全国之力而来。这一战,关系到国家的兴亡胜败,实在是至关重要。所以特请枢相在十五里外另立营寨,屯扎下来,看我宋江必定尽忠竭力,为国家效犬马之劳,与众弟兄齐心协力,与敌军决一死战。希望能托天子的盛德,早日取得胜利,以报答朝廷的恩典。”
赵枢密说:“将军要善于观察形势,抓住有利时机。孙子说过:‘多算胜,少算不胜。’一定要多加谋略,事事都要仔细考虑。”
宋江于是辞别了赵枢密,与卢俊义一起带领着大军,来到了幽州地面所属的永清县界,把军马驻扎下来,安下营寨。随后,他召集各位将领和头领来到帐中,一同商议军情大事。
宋江说道:“这次兀颜统军亲自率领着辽国的全部兵力倾巢而来,这一战绝非寻常。我们的生死胜负,都在此一战。你们众兄弟都要努力向前,不要产生退缩和后悔的念头。只要能立下一点微小的功劳,上报朝廷,天子的恩赏,我们必定共同分享,绝不会有独自享受的道理。”
众人都站起身来,齐声说道:“兄长的命令,谁敢不服从!我们一定会尽心竭力,报答您的大恩。”
正商议着,小校前来报告:“有辽国的使者送来了战书。”宋江让人把使者叫到帐下,使者呈上了战书。宋江拆开战书一看,原来是辽国兀颜统军帐前的先锋使琼妖纳延、寇镇远两位将军,他们作为前部兵马,约定在第二天进行决战。
宋江在战书的末尾批复,表示同意第二天决战。然后让人给来使准备酒食,吃完后将来使放回了本寨。双方约定,第二天天明时,准时一决胜负。
此时正值秋末冬初,将士们都披上了厚重的铠甲,战马也挂上了皮甲,一切都准备妥当,顺应了时节的需要。
第二天,五更时分,军中就开始做饭,天刚亮就拔营起寨,全体将士都出发了。走了不到四五里路,宋兵就与辽兵迎面相遇了。远远望去,在皂雕旗的影子里,闪出了两员先锋的旗号。一时间,战鼓喧天,门旗打开,琼妖纳延一马当先,出现在阵前。
这琼妖纳延的装扮十分威风:头戴鱼尾卷云镔铁冠,身披龙鳞傲霜嵌缝铠,身穿石榴红锦绣罗袍,腰系荔枝七宝黄金带,脚蹬抹绿鹰嘴金线靴,腰间悬挂着炼银竹节熟钢鞭。左边插着硬弓,右边挂着长箭。他骑着一匹能跨越崇山峻岭的宝马,手中拿着一把可翻江搅海的长枪。
宋江在门旗下看到琼妖纳延如此英勇,便问道:“谁愿意与这位将军交战?”
这时,九纹龙史进提刀跃马,出阵向琼妖纳延挑战。两匹战马相交,两人各自举起手中的兵器,鞍上的人相互拼斗,坐下的马也在相互较量。刀来枪往,刀光与枪影交织在一起,如同花团锦簇;枪来刀去,又好似锦绣一般绚烂。四条手臂上下翻飞,纵横交错,八只马蹄不停地奔跑,撩起阵阵尘土。
史进与琼妖纳延大战了二三十个回合后,渐渐感到气力不支,便拨转马头,向本阵逃去。琼妖纳延纵马在后面紧紧追赶。
宋江阵中,小李广花荣正在宋江背后,看到史进败下阵来,便迅速拈起弓,搭上箭,驱马来到阵前。等琼妖纳延的马跑近了,花荣飕的一箭射去,正中琼妖纳延的面门。琼妖纳延翻身落马。史进听到背后有落马的声音,猛地回身,上前补了一刀,结果了琼妖纳延的性命。可怜这位英勇的番官,就这样丢了性命。
那寇镇远看到琼妖纳延被砍杀,顿时怒从心起,恶向胆生,他跃马挺枪,直接冲到阵前,高声大骂:“贼将竟敢暗算我的兄长!”
这时,病尉迟孙立飞马而出,径直向寇镇远冲去。军中战鼓擂得震天响,耳边喊杀声此起彼伏。孙立的金枪使得神出鬼没,寇镇远见了,心中先自害怕了八分。
两人交手不到二十回合,寇镇远就勒转马头,转身逃跑。他不敢回本阵,生怕会冲乱了阵脚,于是绕着阵向东北方向逃去。
孙立一心想要建功立业,哪里肯放过他,纵马在后面紧紧追赶。寇镇远跑出去一段距离后,孙立在马上停住,左手拈弓,右手取箭,搭上箭,拉满弓,瞄准寇镇远的后心,一箭射去。
寇镇远听到弓弦响,连忙把身子一倒,那支箭正好射来,他顺手一抓,竟然把箭给接住了。孙立看到这一幕,不禁暗暗喝彩。
寇镇远冷笑道:“你这厮就会卖弄弓箭!”他把接住的箭咬在嘴里,把枪挂在马的了事环上,急忙用左手取出硬弓,右手搭上箭,扭过身来,朝着孙立的前心窝射了一箭。
孙立早已偷偷看到了,他在马上左躲右闪,当那支箭射到胸前时,他把身子向后一倒,那支箭从他身上飞了过去。可是他的马收勒不住,只顾向前跑去。
寇镇远把弓挂在臂上,扭回身去看孙立,只见孙立倒在马上。寇镇远心想:“他必定是中了箭。”
其实孙立两腿有力,紧紧夹住马镫,故意倒在马上,装作中箭的样子,却并没有从马上掉下来。
寇镇远勒转马头,想要来捉拿孙立。两匹马的马头正好迎在一起,相距不过咫尺。孙立突然跳将起来,大喝一声:“不这样把你抓住,你可就跑了!”
寇镇远吃了一惊,回应道:“你虽然能躲开我的箭,可躲不开我的枪!”说着,他用尽全身力气,朝着孙立的胸前刺了一枪。
孙立挺起胸脯,迎着这一枪,当枪尖刺到他的铠甲时,他轻轻一侧身,那枪从他的肋下刺了过去,而寇镇远却因为用力过猛,扑入了孙立的怀里。
孙立趁机提起手腕上的虎眼钢鞭,朝着寇镇远的脑袋狠狠砸了下去,一下子削去了他半个天灵骨。寇镇远在镇远做了半辈子的番官,就这样死在了孙立的手中,尸骸倒在马前。
孙立提枪回到阵前。宋江见状,立即指挥大军,掩杀过去。辽兵失去了主将,顿时乱作一团,纷纷向东西两个方向逃窜,各自寻找生路。
宋江正在追赶辽兵的时候,突然听到前面传来连珠炮响。宋江急忙命令水军头领率先挡住去路,又派一支军卒人马守住水口。他差遣花荣、秦明、吕方、郭盛骑着马登上山顶观望,只见密密麻麻的番军人马铺天盖地而来。这景象吓得宋江三魂出窍,七魄游离。
正所谓:饶君便有张良计,到底难逃白虎危。那么,这赶来的大队番军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