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辽国的贺统军,名叫贺重宝,担任大辽国中兀颜统军部下的副统军之职。他身高一丈,力大无穷,能与万人抗衡,还擅长施展妖法,手持一口三尖两刃刀,如今正驻守在幽州,同时兼任提督诸路军马的职务。
当时,贺重宝向大辽郎主奏道:“在我们幽州地面,有个地方叫青石峪,只有一条路可以进入,四周全是高山,一旦进去就没有其他生路。我调拨十几骑人马,把那伙蛮子引入里面,然后调动军马在外面围住,让他们前无出路,后无退路,必定会被困死在那里。”
兀颜统军问道:“怎样才能把他们引到那里去呢?”贺统军回答说:“他们接连打下了我们三个大郡,现在气满志骄,肯定想着攻打幽州。我们这里分兵去引诱他们,他们必然会乘势追击,这样就能把他们引入那个如同陷坑的山内,到时候他们还能往哪里跑!”
兀颜统军说:“你的计策恐怕不太靠谱,还是得用我们的大兵去歼灭他们。暂且看看你去实施的效果吧。”
当下,贺统军辞别了大辽国主,带上盔甲、刀马,领着一队随从兵卒,回到了幽州城内。他点齐军队,分成三队,一队留守幽州,另外两队分别向霸州、蓟州进发。传令下达后,他便派遣两队军马出城,并派两个兄弟分别领兵:大哥贺拆去攻打霸州,小弟贺云去攻打蓟州,嘱咐他们都不要取胜,只需佯装失败,把敌人引入幽州境内,届时自有计策应对。
再说宋江等人驻守在霸州,有人前来报告:“辽兵进犯蓟州,恐怕会有闪失,希望能调派军兵前去救援。”宋江说:“既然他们来攻打,哪有轻易罢休的道理。正好借此机会,去攻打幽州。”于是,宋江留下少量军马驻守霸州,其余大队军兵拔营起寨,前往蓟州,与卢俊义军马会合,约定日期一同进兵。
且说番将贺拆领兵向霸州袭来,宋江正好调遣军马出城,在半里路处与他们相遇。双方交手不到三个回合,贺拆便领兵败走,宋江并未下令追赶。而贺云去攻打蓟州时,正遇上呼延灼,不战而退。
宋江与卢俊义会合后,一同到帐中商议攻取幽州的计策。吴用和朱武说道:“幽州分兵两路而来,这必定是诱敌之计,暂时不可轻举妄动。”卢俊义却不同意:“军师说得不对!那伙人接连输了好几次,怎么会是诱敌之计呢?该取的时候不取,以后就更难取了。不趁现在攻打幽州,还等到什么时候!”宋江也说:“他们已经势穷力尽,还能有什么好计策。正好趁此机会进攻。”于是,没有听从吴用和朱武的建议,领兵向幽州进发。他们将两处的军马分成大小三路一同前行。
不久,前军报告说:“辽兵在前面拦住了去路。”宋江随即赶到军前查看,只见山坡后突然涌出一彪打着皂旗的军队。宋江便让前军摆开阵势。只见那番军番将铺天盖地而来,皂雕旗分成四路,在山坡前摆开。宋江、卢俊义与众将看去,那番军如同黑云一般,涌出了千百万的人马,簇拥着一员大将番官,他手持三尖两刃刀,骑在马上立于阵前。
这员番官是怎样的打扮呢?但见他头戴明霜镔铁盔,身披耀日连环甲,脚蹬抹绿云根靴,腰系龟背狻猊带,身穿锦绣绯红袍,手持铁杆狼牙棒,握着三尖两刃八环刀,胯下骑着一匹四蹄双翼千里马。前面的引军旗上,清晰地写着:“大辽副统军贺重宝。”他跃马横刀,来到阵前。
宋江看了说道:“辽国的统军,必定是上将。谁敢出战?”话还没说完,大刀关胜舞动青龙偃月刀,骑着赤兔马,飞奔出阵,也不与对方搭话,便与贺统军战在一起。两人交战,就如同两条龙争夺宝物,又似一对老虎争抢食物,你来我往,像凤凰翻身,一上一下,如鸾鸟展翅。刀与刀相斗,迸射出数丈寒光;马与马奔腾,掀起半天杀气。
关胜与贺统军大战了三十多个回合,贺统军渐渐气力不支,拨转刀向本阵退去。关胜驱马追赶,贺统军领着败兵,奔回山坡。宋江见状,便调遣军马追赶,大约追了四五十里,忽然听到四下里战鼓齐响。宋江急忙下令回军,这时山坡左边突然杀出一彪番军拦住去路。宋江急忙分兵迎敌,右手边又杀出一支大辽军马,前面的贺统军也勒兵回来夹击。宋江的兵马四下救应不及,被番兵冲散,分成了两段。
再说卢俊义领兵在后面厮杀时,发现前面的军马不见了踪影。他急忙寻找路径,想要杀回去,却见侧翼又杀出番军与之交战。辽兵喊杀声震天,从四下里围攻过来,卢俊义的军队被番军围困在垓心。卢俊义指挥众将,左右冲突,前后拼杀,试图寻找出路。众将们威风凛凛,抖擞精神,正奋力向四下里厮杀,忽然间阴云密布,黑雾漫天,白昼瞬间如同黑夜,分不清东西南北。
卢俊义心中慌乱,急忙带领一支军马,拼死杀出重围。大辽兵马听到前面有鸾铃声响,便纵马引军追赶过去。追到一个山口时,卢俊义听到里面有人声和马嘶声,便领兵追了进去,只见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对面都看不见人。卢俊义杀到里面,大约到了二更前后,风才渐渐停下,云雾散开,又能看到满天星斗。
众人仔细一看,四周全是高山,左右都是悬崖峭壁,只有山川峻岭,没有路可以攀登。随行的人马中,只有徐宁、索超、韩滔、彭玘、陈达、杨春、周通、李忠、邹渊、邹润、杨林、白胜等大小十二个头领,以及五千军马。在星光下,他们想要寻找归路,却发现四周被高山环绕,无法出去。
卢俊义说道:“军士们厮杀了一天,已经疲惫不堪,暂且在这里休息一晚,让战马也停歇一下,明天再寻找出路。”不知道他们能否脱离险境,有诗为证:“四山环绕路难通,原是阴陵死道中。若要大军相脱释,除非双翼驾天风。”
再说宋江正在厮杀时,只见黑云四起,飞沙走石,军士们面对面都看不见。随军中有公孙胜,他骑在马上看到这一幕,知道这是妖法,急忙拔出宝剑,在马上施展法术,口中念念有词,大喝一声:“疾!”随着他用宝剑指点,只见阴云四散,狂风停息,大辽军马不战自退。远远望去,那弥漫的阴气也都向四边散去了。
宋江驱兵杀透重围,退到一座高山,与本部军马会合。他让粮车首尾相连,权且当作寨栅。清点大小头领时,发现不见了卢俊义等一十三人,以及五千多军马。到了天明,宋江便派呼延灼、林冲、秦明、关胜,各带军兵,四下里寻找了一天,却没有任何消息。他们回来向宋江回复,宋江便取出玄女课焚香占卜,占卜完后说道:“从卦象来看问题不大,只是他们陷在幽阴的地方,一时之间很难出来。”
宋江放心不下,于是派遣解珍、解宝,扮成猎户,绕着山寻找;又派时迁、石勇、段景住、曹正,四下里去打听消息。
且说解珍、解宝披上虎皮袍,拖着钢叉,朝着深山里走去。眼看着天色渐晚,两人走到山中,四周望去不见一丝人烟,只有连绵的乱山。解珍、解宝又翻过了几个山头,这时月色朦胧,远远地看到山边有一点灯光。弟兄俩心想:“有灯光的地方,必定有人家。我们去那里讨些饭吃。”于是朝着灯光的方向快步走去。
还没走一里多路,他们来到一个地方,挨着树林有几间破草屋,从破壁里透出灯光。解珍、解宝推开屋门,在灯光下,看到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婆婆。弟兄俩放下钢叉,跪地便拜。那婆婆说道:“我还以为是我的孩儿回来了,没想到是客人到了。客人不必多礼。你们是哪里的猎户?怎么会到这里来?”
解珍说道:“小人原本是山东人,以前是猎户人家。后来到这里做些买卖,没想到正赶上战乱,连连厮杀,结果折了本钱,没有了生计,弟兄俩只好到山中打猎维持生计。谁想到不认识路,迷了方向,走到这里,想在您家借住一晚。希望老奶奶能收留我们。”
那婆婆说:“自古道:‘谁人顶着房子走哩。’我家两个孩儿,也是猎户,说不定现在就回来了。客人先坐一会儿,我去给你们做些晚饭吃。”解珍、解宝连忙道谢:“多谢老奶奶。”
那婆婆走进里面去了。弟兄俩便坐在门前。没过多久,只见门外有两个人,扛着一只獐子走进来,嘴里喊道:“娘,娘,你在哪里?”只见那婆婆走出来说:“孩儿,你们回来了。先放下獐子,和这两位客人见个面。”解珍、解宝慌忙下拜。那两个人还礼后,便问道:“客人从哪里来?怎么会到这里?”
解珍、解宝便把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那两个人说:“我们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我是刘二,这是我兄弟刘三。父亲刘一,不幸去世了,家里只有母亲。我们一直靠打猎为生,在这里已经二三十年了。这里的路径很复杂,我们还有不认识的地方。你们是山东人,怎么能在这里讨到生活呢?你们别瞒我们,你们二位恐怕不是真正的猎户吧?”
解珍、解宝说:“既然已经到了这里,也瞒不住了。我们就如实告诉兄长吧。”当时解珍、解宝跪在地上,说道:“我们确实是山东猎户,弟兄俩叫解珍、解宝。在梁山泊跟随宋公明哥哥落草为寇。如今受了招安,跟着哥哥来攻打大辽。前几天正与贺统军大战,被他冲散了一支军马,不知道他们陷在哪里,所以特地派我们弟兄俩来打探消息。”
那两个弟兄笑着说:“你们二位既然是好汉,就请起来吧,我们给你们指条路。你们先坐一会儿,我们煮一条獐子肉,温一壶社酒,招待你们二位。”不到一个更次,煮好的肉端了上来,刘二、刘三招待解珍、解宝饮酒。
饮酒之间,他们问道:“我们早就听说你们梁山泊的宋公明,替天行道,不伤害良民,这名声都传到我们辽国来了。”解珍、解宝回答说:“我们哥哥以忠义为本,发誓不扰害善良百姓,只杀那些滥官酷吏、倚强凌弱的人。”那两个人说:“我们只是听说,原来真的是这样。”他们都很高兴,对解珍、解宝产生了喜爱和不舍之情。
解珍、解宝说:“我们那支军马,有十几个头领,三五千兵卒,不知道到底在哪里。我想肯定是被人用一片险要之地困住了。”那两个人说:“你们不了解我们北边的地方。这里是幽州管辖的区域,有个地方叫青石峪,只有一条路可以进去,四周全是悬崖峭壁的高山。如果把那条进去的路堵住,就再也出不来了。你们那支军马多半是陷在那里了,这里没有其他这么宽阔且险要的地方。如今你们宋先锋屯军的地方,叫独鹿山。这山前有平坦的地面,可以进行厮杀,如果在山顶上瞭望,能看到四周来的军马。你们要是想救那支军马,就得舍命打开青石峪,才能把他们救出来。青石峪口,肯定有很多军马截断了那条路口。这座山柏树很多,只有青石峪口的两株大柏树最大、最好,形状像伞盖,从四面都能望见。那大树旁边,就是峪口。还有一件事要提防,贺统军会施展妖法,让宋先锋破了他这个妖法是很要紧的。”
解珍、解宝听了这些话,拜谢了刘家弟兄两个,连夜赶回寨中。宋江见到他们,问道:“你们打探到什么消息了吗?”
解珍、解宝将刘家兄弟告知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向宋江详细说了一遍。宋江听闻后,大吃一惊,赶忙找来军师吴用一同商议对策。
就在他们正说着的时候,小校前来报告:“段景住、石勇带着白胜回来了。”宋江心想:“白胜是和卢先锋一起陷入困境的,他这次来肯定有重要的情况。”于是立刻把他们叫到帐下询问。
段景住抢先说道:“我和石勇在高山涧边观察时,看到山顶上有一个大毡包滚了下来。我们仔细一看,只见它一直滚到山脚下,原来是一团用毡衫紧紧裹住的东西,外面还用绳索绑得严严实实。我们走到树边查看,发现里面竟然是白胜。”
白胜接着说:“卢头领和我们一十三人,在厮杀的时候,突然天昏地暗,太阳都没了光亮,根本分不清东西南北。只听到周围人喊马嘶,卢头领便下令只管杀进去,没想到一下子深入到了敌人的重地。那里四周全是高山,根本找不到出去的路,又没有粮草供应,我们这一行人马,处境实在艰难。卢头领派我从山顶上裹着毡衫滚下来,寻找出路并报信,没想到正好遇到了石勇和段景住二位兄弟。希望哥哥能尽快发兵,前去接应,要是晚了,各位将领恐怕都性命难保啊。”
宋江听完,连夜点齐军马,让解珍、解宝在前面带路,他们的目标就是那两棵大柏树所在的峪口。宋江传令,让马步军兵齐心协力,全力杀开峪口。
人马行军到天亮时,远远就看到山前有两株大柏树,果然长得像伞盖一样。当下,解珍、解宝带领着军马,杀到了山前的峪口。贺统军见状,立刻把军马摆开阵势,他的两个兄弟抢先冲出来迎战。
宋江的军将们一心要抢夺峪口,一起向前冲锋。豹子头林冲骑着马飞快地冲到前面,正好迎上了贺拆。两人交手只两个回合,林冲就一枪刺中了贺拆的肚皮,把他挑落马下。步军头领们看到马军先取得了胜利,也都跟着一起冲了进去。
黑旋风李逵双手挥舞着双斧,一路砍杀辽兵。他的身后是混世魔王樊瑞和丧门神鲍旭,他们带着牌手项充、李衮以及众多拿着蛮牌的士兵,径直冲进了辽兵的队伍里。
李逵正好遇到了贺云,他冲到贺云的马下,一斧砍断了马腿,马当即倒在地上。贺云也从马上摔了下来,李逵的双斧挥舞得像风一样,连人带马一顿乱剁。
辽兵正蜂拥着冲过来,却被樊瑞、鲍旭带着的牌手们挡住了。贺统军看到自已的两个兄弟被杀,嘴里便念念有词,施展起妖法来。也不知道他念了些什么,只见狂风大作,地上凭空生出云雾,黑暗笼罩了山头,峪口也变得昏昏惨惨。
就在贺统军施法的时候,宋军队伍里转出了公孙胜。他骑在马上,抽出宝剑,口中念了几句咒语,大喝一声:“疾!”只见四面的狂风把浮云都吹散了,一轮明朗的红日又出现在天空中。
马步三军的众将们,趁着这个机会,舍生忘死地冲向辽兵,与他们展开厮杀。贺统军看到自已的妖法被破解,敌军又进攻得很猛烈,便挥舞着刀,拍马杀进了敌阵。
一时间,两军混战在一起,宋江的军队把辽兵杀得四处逃窜。马军在后面追赶辽兵,步军则去扒开被辽兵用大块青石堵住的峪口。原来,辽兵为了困住宋军,用石头把这条出路重重叠叠地堵了起来。步军好不容易扒开峪口,冲进了青石峪内。
卢俊义看到宋江的军马赶来,心中满是惭愧。宋江传令,让大家先不要追赶辽兵,收军回到独鹿山,让被困的人马好好休息。
卢俊义见到宋江后,放声大哭道:“要不是仁兄赶来相救,我们这些兄弟的性命可就没了!”宋江、卢俊义与吴用、公孙胜一起并马回到营寨,让三军将士们解下盔甲,暂时休息。
第二天,军师吴学究说道:“现在是个好机会,可以趁机攻打幽州。如果能拿下幽州,辽国的灭亡就指日可待了。”
宋江便让卢俊义等一十三人带领军马,先回蓟州暂时休息。他自已则率领着大小将领和士兵们,离开独鹿山,前往攻打幽州。
贺统军刚刚退回城中,因为折损了两个兄弟,心里正烦闷不已。这时,探马又来报告:“宋江的军队来攻打幽州了。”辽兵们更加慌乱起来。
众辽兵登上城墙观望,只见东北方向有一簇红旗,西北方向有一簇青旗,两彪军马正朝着幽州杀来,他们赶忙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贺统军。
贺统军听后大吃一惊,亲自登上城墙查看,认出那是辽国自已的旗号,心中顿时大喜。原来,那支打着红旗的军马,军旗上全写着银字,是大辽国驸马太真胥庆率领的,有五千多人。那支打着青旗的军马,军旗上都是金字,还插着雉尾,领军的是李金吾大将。
这个李金吾,正式受封黄门侍郎、左执金吾上将军,名叫李集,人们都称他为李金吾。他是李陵的后代,因祖上的荫庇而承袭了金吾之爵,现在雄州屯扎,手下有一万多军马。之前侵犯大宋边界的,就是他们这伙人。
李金吾听说辽主丢了几座城,所以调兵前来助战。贺统军看到后,派人去通知两路军马:“先不要进城,到山背后埋伏起来暂时休息。等我率军出城,等宋江的军队来了,我们从左右两边一起掩杀。”
贺统军传达完命令后,便带领着军兵出城迎敌。
宋江的军队已经逼近幽州,吴用说道:“如果他们闭门不出,说明他们没有准备;如果他们引兵出城迎敌,那肯定有埋伏。我们的军队可以先分成两路,再加上中路,一共三路进军:一路直接向幽州进发,迎战来敌;另外两路像羽翼一样,在左右两边护持。要是有埋伏的敌军出现,就派这两路军去迎击。”
宋江听从了吴用的建议,便调拨关胜,带着宣赞、郝思文,领兵在左边。又调拨呼延灼,带着单廷圭、魏定国,领兵在右边。他们各自率领一万多人,从山后的小路,缓缓前行。宋江则率领着大军,直接向幽州进发。
却说贺统军带着军队前来,正好与宋江的军队相遇。两军摆开阵势,林冲出马与贺统军交战。两人交手不到五个回合,贺统军便拨转马头往回跑,宋江的军队在后面追赶。
贺统军把军队分成两路,不进幽州城,而是绕城而走。吴用在马上急忙喊道:“别追了!”话还没说完,左边突然杀出太真驸马的军队,正好有关胜迎了上去;右边李金吾的军队也冲了出来,呼延灼也恰好迎了上去。
于是,三路军马混战在一起,杀得尸横遍野,鲜血都流成了河。贺统军一看辽兵渐渐抵挡不住,想要退回幽州城时,迎面撞上了花荣和秦明,双方又展开了一场死战。
贺统军想退回西门城边,又遇到了双枪将董平,又是一阵厮杀。等他转到南门时,又撞见了朱仝,接着又是一番恶战。贺统军不敢进城,只好找了一条大路,向北逃去。
没想到,前面突然杀出镇三山黄信,他挥舞着大刀,直取贺统军。贺统军心慌意乱,来不及招架,被黄信一刀砍在了马头上。贺统军只好弃马而逃,却没想到胁窝里又杀出杨雄和石秀,这两个步军头领一起冲上去,把贺统军按倒在地。宋万也挺枪赶了过来。
众人担心因为争抢功劳而坏了兄弟间的义气,于是一起用乱枪把贺统军戳死了。贺统军的那队辽兵早已溃散,各自逃命去了。
太真驸马看到贺统军的队伍里帅字旗倒下,士兵们四处逃散,知道大势已去,便带着那支红旗军,从山背后逃走了。李金吾正在战斗中,发现红旗军不见了,料想情况不妙,也带着那支青旗军向山后退去。
宋江看到这三路敌军都退了,便指挥着宋军,全力冲向幽州,顺利地夺取了幽州城。进城后,他让三军驻扎下来,还出了告示安抚百姓。
随后,他立刻派人赶往檀州报捷,请求赵枢密把军队移到蓟州把守,并让那里的水军头领带着船只,前来幽州听候调遣。他又让副先锋卢俊义,去分守霸州。
这一战,宋江又拿下了四个大郡,赵安抚看到送来的捷报后非常高兴,一面上奏朝廷,一面发文给蓟州和霸州,说大辽国已经渐渐陷入危机。同时,他也派遣水军头领,收拾行装准备出发。
曾经被辽国占据的北方大郡,如今一时之间都被收复归宋。
且说大辽国主登上宝殿,召集文武官员,左丞相幽西孛瑾,右丞相太师褚坚,以及统军大将等众人,一起商议对策:“现在宋江侵犯我们的边界,占了我们四座大郡,如今又攻打幽州,早晚肯定会侵犯到皇城,燕京恐怕难以保住了!贺统军兄弟三个都已经战死,幽州也丢了。你们这些文武群臣,在国家多事之秋,打算怎么应对?”
这时,大辽国国都统军兀颜光上奏道:“郎主不必忧虑。之前我多次请求亲自领兵出征,却总是被人阻拦,这才让贼寇的势力越来越大,酿成了如今的大祸。现在恳请郎主亲自下旨,让我可以随意选调军马,会合各地的军兵,尽快出兵,一定要擒获宋江等头领,收复被他们夺走的城池。”
大辽国主批准了他的请求,赐给他明珠虎牌、金印敕旨、黄钺白旄、朱幡皂盖,把这些都交给了兀颜统军,并说:“不管是金枝玉叶还是皇亲国戚,也不管是哪支军马,都要听从爱卿的调遣。你要尽快起兵,前去征讨。”
兀颜统军领了圣旨和兵符,就来到教场,召集了众多番将,传达命令,调遣各地的军马前来支援。
刚刚传令完毕,他的长子兀颜延寿来到演武亭,向父亲禀报道:“父亲您一面整顿大军,孩儿我先带领几名猛将,会合太真驸马、李金吾将军两处的军马,先到幽州,杀败那些宋朝的蛮子们。等父亲您来了,我们就可以瓮中捉鳖,一举消灭宋兵。不知道父亲您意下如何?”
兀颜统军说:“我儿说得有道理。我给你突骑五千,精兵二万,你就做先锋。立刻会同太真驸马、李金吾,马上出发。要是有捷报,立刻派人快马加鞭飞报回来。”
小将军欣然领命,整顿好三军人马,直奔幽州而去。
如果不是这个兀颜小将军前来挑战,就不会有后面的一番恶战。这一战,幽州城下将会变成九里山前那样的战场,湾水河边也会如同三江渡口一般惨烈。真是万马奔腾,连天地都为之害怕;千军踊跃,鬼神见了也会发愁。
究竟兀颜小将军会如何挑战,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