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五十回 吴学究双用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话说当时,军师吴用郑重地拜托戴宗说:“贤弟,你帮我回山寨一趟,把铁面孔目裴宣、圣手书生萧让、通臂猿侯健、匠金大坚这四位兄弟请来。让他们带上特定的行头,连夜下山,我有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们帮忙。”戴宗领命而去。

就在这时,寨外的军士前来报告:“西村扈家庄的扈成,牵着牛,挑着酒,特地前来求见。”宋江吩咐将他请进来。扈成来到中军帐前,恭恭敬敬地拜了两拜,恳切地说道:“我小妹一时鲁莽,年纪小不懂事,冒犯了将军的威严,如今被擒,希望将军能够宽恕她。只因为小妹原本已许配给祝家庄,她一时冲动,逞了匹夫之勇,结果陷入了困境。如果将军能够饶恕她,只要是您需要的东西,我一定遵命奉上。”

宋江和气地说:“先请坐下说话。祝家庄那帮人实在太无礼了,无缘无故就欺负我们山寨,所以我们才出兵报仇,这和你们扈家并没有冤仇。只是令妹带人捉了我的兄弟王矮虎,所以我们才还礼,抓了令妹。你把王矮虎放回来还给我,我就把令妹还给你。”

扈成面露难色,回答道:“没想到王矮虎已经被祝家庄的人抓走了。”吴学究追问道:“那我们的王矮虎现在在哪里?”扈成无奈地说:“如今被锁在祝家庄,我哪敢去把他带回来啊?”

宋江有些不悦地说:“你不把王矮虎带回来还给我,怎么能把令妹带回去呢?”吴学究赶忙说道:“兄长别这么说。依我看,今后只要祝家庄有什么动静,你们庄上千万不要派人去救援;要是祝家庄有人逃到你那里,你就把他们抓起来。如果能抓到人,到时候就把令妹送回你家。只是令妹现在不在我们寨中,前几天已经派人送到山寨,由宋太公照顾着。你放心回去吧,我们自有办法。”

扈成连忙说道:“这次我绝对不敢去救他们。要是他们庄上真有人来投奔我,我一定把人绑了送给将军。”宋江点头道:“你要是能做到这样,可比送我金银财宝强多了。”扈成拜谢之后,便离开了。

且说孙立把旗号换成了“登州兵马提辖孙立”,带着一行人来到了祝家庄的后门前。庄上的人从墙里看到是登州的旗号,赶紧报进庄里。栾廷玉听说登州的孙提辖前来拜访,就对祝氏三杰说:“这个孙提辖是我的好兄弟,我们从小就跟同一个师父学艺。今天也不知道他怎么突然来了?”说着,他带着二十多个人马,打开庄门,放下吊桥,出来迎接。

孙立等人都下了马,双方互相行礼。栾廷玉好奇地问道:“贤弟,你在登州好好地守着,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孙立回答道:“总兵府发下文书,把我调到郓州来镇守城池,防备梁山泊的强寇。我正好路过这里,听说仁兄在祝家庄,就特地来探望。本来想从前门进来,可看到村口和庄前都驻扎着很多军马,没敢过来,只好在村里找路,从小路绕到庄后,进来拜见仁兄。”

栾廷玉高兴地说:“最近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和梁山泊的强寇厮杀,已经抓了他们好几个头领关在庄里了,就等抓住宋江那个贼首,一起押到官府去。幸好今天贤弟你来这里镇守,就像锦上添花,旱地里下了场及时雨啊。”孙立笑着说:“小弟不才,一定尽力帮忙捉拿这些贼人,帮兄长成就大功。”

栾廷玉听了十分欢喜,当下就带着孙立一行人进了庄里,随后又拉起吊桥,关上庄门。孙立他们安顿好车仗和人马,换了身衣服,都来到前厅和祝家庄的人相见。祝朝奉和祝龙、祝虎、祝彪三兄弟都出来迎接,大家在厅前一一见过。

栾廷玉带着孙立等人上了厅,互相行礼之后,栾廷玉向祝朝奉介绍说:“我这个贤弟孙立,绰号病尉迟,是登州的兵马提辖。现在奉总兵府的命令,调到这里镇守郓州。”祝朝奉客气地说:“老夫以后也在你的治下了。”孙立谦逊地说:“我这职位微不足道,以后还得仰仗朝奉多多提携指教。”

祝氏三杰请众人入座。孙立关切地问道:“这几天一直在打仗,大家都很辛苦吧。”祝龙回答道:“到现在也没分出个胜负。各位远道而来,鞍马劳顿,也不容易啊。”孙立随后让顾大嫂带着乐大娘子叔伯姆两个,去后堂拜见祝家的女眷。又把孙新、解珍、解宝叫过来参见,介绍说:“这三个是我的兄弟。”接着指着乐和说:“这位是郓州派来办事的公吏。”指着邹渊、邹润说:“这两位是登州送来的军官。”

祝朝奉和他的三个儿子虽然精明,但看到孙立他们带着老小,还有那么多行李、车仗和人马,而且孙立又是栾廷玉的兄弟,也就没有起疑心。他们只顾着杀牛宰羊,摆下丰盛的宴席招待众人,大家一起喝酒吃饭。

过了一两天,到了第三天,庄兵来报告说:“宋江又带着军马杀到庄上来了。”祝彪一听,气势汹汹地说:“我亲自去会会这个贼子。”他马上出了庄门,放下吊桥,带着一百多骑马军冲了出去。没走多远,就迎面碰上了一彪军马,大约有五百来人,最前面的那个头领,弓插在腰间,手拿长枪,正是小李广花荣。

祝彪毫不畏惧,跃马挺枪,冲上去和花荣交战。两人在独龙冈前大战了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花荣假装不敌,卖了个破绽,拨转马头就跑,引诱祝彪追来。祝彪正要纵马追赶,背后有认识花荣的人提醒道:“将军别追,小心他的暗器,这人的弓箭可厉害着呢。”祝彪听了,便勒住马,不再追赶,带着人马回了庄,拉起吊桥。再看花荣,也带着军马回去了。

祝彪回到厅前下了马,到后堂去喝酒。孙立见状,问道:“小将军,今天抓到什么贼人了吗?”祝彪有些懊恼地说:“他们那边有个叫小李广花荣的,枪法非常厉害。我们斗了五十多个回合,那家伙跑了。我本来想追他,军人们说他擅长弓箭,所以就收兵回来了。”孙立自信地说:“明天看小弟的,一定抓他几个。”

当天的筵席上,大家让乐和唱曲,众人都很开心。到了晚上,宴席结束,又休息了一夜。

到了第四天中午,庄兵又来报告:“宋江的军马又到庄前了。”祝龙、祝虎、祝彪三兄弟立刻披挂整齐,来到庄前门外。远远望去,就听到鸣锣擂鼓,呐喊摇旗的声音,对面已经摆好了阵势。

祝朝奉坐在庄门上,左边是栾廷玉,右边是孙提辖,祝家三杰和孙立带来的人都排列在两边。就见宋江阵上豹子头林冲高声叫骂,祝龙听了十分生气,大喊着放下吊桥,绰枪上马,带着一二百人马,气势汹汹地直奔林冲阵上。庄门下鼓声擂响,两边都用弓弩守住阵脚。

林冲挺起丈八蛇矛,和祝龙展开激战,两人连斗三十多个回合,难分胜负。两边鸣锣,各自退回了本阵。祝虎见状,怒火中烧,提刀上马,跑到阵前高声大叫:“宋江,出来决战!”话刚说完,宋江阵上没遮拦穆弘便一马当先,出阵来战祝虎。两人斗了三十多个回合,还是没有分出胜负。

祝彪看到后,也大怒,绰枪飞身上马,带着二百多骑兵冲到阵前。宋江队里病关索杨雄立刻拍马挺枪,冲出来迎战祝彪。孙立看到两队在阵前厮杀,心里按捺不住,对孙新说:“把我的鞭枪拿来,再把我的衣甲头盔袍袄也拿过来。”他披挂整齐,牵过自已的乌骓马,上好鞍子,扣好三条肚带,手腕上悬着虎眼钢鞭,绰枪上马。

祝家庄上锣声一响,孙立骑马出现在阵前。宋江阵上的林冲、穆弘、杨雄都勒住马,站在阵前。孙立催马向前,大声说道:“看我来捉这些贼人!”他把马兜住,喝问道:“你们贼兵阵上有本事的,出来和我决战!”

宋江阵内鸾铃响处,拼命三郎石秀骑马跑了出来,与孙立展开战斗。两匹马交错,双枪并举,四条手臂挥舞,八只马蹄翻飞。两人大战五十回合,孙立假装不敌,卖了个破绽,让石秀一枪刺来,他虚闪躲过,然后一把将石秀从马上轻轻捉了过来,直接挟到庄前扔了下去,喝道:“把他绑了!”祝家三兄弟趁机冲上去,把宋江的军马冲散了。

祝家三兄弟收兵回到门楼下,见到孙立,众人都拱手表示钦佩。孙立问道:“一共捉了几个贼人?”祝朝奉回答道:“起初先捉了一个时迁,后来又抓住一个探子杨林,还捉了一个黄信。扈家庄的一丈青捉了一个王矮虎。在阵上又拿了两个,秦明和邓飞。今天将军又捉了这个石秀,这家伙就是烧了我们店屋的人。一共七个了。”

孙立说:“一个都别伤害他们,赶紧做七辆囚车把他们装起来,给他们些酒饭,让他们养好身体,别饿着了,不然不好看。等哪天抓住了宋江,一起押到东京去,让天下人都知道祝家庄三兄弟的威名。”祝朝奉感激地说:“多亏提辖相助,看来这梁山泊是气数已尽了。”随后邀请孙立到后堂赴宴。石秀也被装进了囚车。

各位看官有所不知,石秀的武艺并不比孙立差,他是为了骗取祝家庄的信任,故意让孙立捉了自已,好让庄里的人更加相信孙立。孙立还偷偷地让邹渊、邹润、乐和去后房查看了房屋的门窗和进出的路线。杨林、邓飞看到邹渊、邹润,心中暗自高兴。乐和瞅准周围没人的时候,就把计划透露给了大家。顾大嫂和乐大娘子在里面,也摸清了房屋的出入路径。

总之,一是祝家庄气数已尽,注定要失败;二是他们作恶多端,恶贯满盈。而此时的祝家庄还毫无察觉,对孙立等人坦然不疑。

到了第五天,孙立等人在祝家庄里四处闲逛,看似悠闲,实则各怀心思。一大早,辰牌时分,大家刚吃完早饭,就有庄兵慌慌张张地跑来报告:“今天宋江分兵四路来攻打我们庄啦!”

孙立表面上镇定自若,大声说道:“就算分十路又能怎样!你们手下的人别慌,提前做好准备就行。先准备些挠钩套索,尽量要抓活的,抓个死的可不算数!”庄里的人听了,纷纷赶紧披挂整齐,准备迎战。

祝朝奉亲自带着一帮人登上门楼查看情况。只见正东方向,一彪人马气势汹汹地杀来,领头的正是豹子头林冲,他身后跟着李俊、阮小二,大概有五百多号人马;再看正西方向,同样有五百来人,当先的头领是小李广花荣,张横、张顺紧随其后;往正南门楼上望去,也有五百多的人马,打头的三个头领分别是没遮拦穆弘、病关索杨雄,还有黑旋风李逵。四周都是密密麻麻的兵马,战鼓敲得震天响,喊杀声此起彼伏,场面十分吓人。

栾廷玉听了,神情严肃地说:“今天这些贼人来势汹汹,咱们可不能轻敌。我带一队人马从后门出去,杀退正西北方向的敌军。”祝龙也不甘示弱,说道:“我从前门出去,迎战正东方向的贼兵。”祝虎接着说:“我也从后门出去,收拾那正南方向的人马。”祝彪则急切地说:“我从前门出去,一定要抓住宋江那个首要的贼寇!”祝朝奉听了,满心欢喜,给每个人都赏了酒。众人纷纷上马,各自带着三百多骑兵,气势汹汹地奔出庄门。剩下的人则留在庄里守护,在门楼前大声呐喊助威。

此时,邹渊、邹润早已把大斧藏好,悄悄守在监门的左侧;解珍、解宝也藏好了暗器,紧紧守在后门附近;孙新、乐和则稳稳地守在正门的左右两边;顾大嫂先安排好人手保护乐大娘子,自已则手拿两把双刀,在堂前走来走去,只等时机一到,便要动手。

祝家庄上擂响了三通战鼓,放了一声炮,前后门大开,吊桥放下,庄里的人一窝蜂地杀了出去。四路军兵出了门,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厮杀而去。最后,孙立带着十几个军兵,站在吊桥上观察局势。门里的孙新趁机把他们原来带来的旗号插在了门楼上。乐和提着枪,一边大声唱着歌,一边大摇大摆地走进庄里。

邹渊、邹润听到乐和的歌声,立刻吹了几声唿哨,然后挥舞着大斧,如猛虎下山般砍向守监房的庄兵,眨眼间就砍翻了几十个人。他们迅速打开陷车,放出了被关在里面的七个好汉,这七人就像七只猛虎出笼,各自找了兵器,大喊一声,朝着庄兵冲去。

顾大嫂也毫不示弱,抽出两把刀,直奔房里,见着妇人就一刀一个,把里面的妇人全部杀光。祝朝奉看到形势不妙,想要投井自尽,还没等他跳下去,就被石秀眼疾手快地一刀剁翻在地,割下了首级。

那十几个好汉分散开来,四处追杀庄兵。后门的解珍、解宝跑到马草堆旁,放了一把火,顿时浓烟滚滚,黑焰冲天。外面四路的人马看到庄里起火,士气大振,齐心协力地向前猛攻。

祝虎看到庄里火光冲天,心里一慌,急忙往回赶。当他跑到吊桥边时,孙立大喝一声:“你这小子,想去哪里!”一下子拦住了吊桥。祝虎心里一紧,连忙拨转马头,朝着宋江的阵中奔去。可刚跑没多远,吕方、郭盛两人同时举起画戟,猛地一刺,就把祝虎连人带马刺翻在地。众军一拥而上,将祝虎剁成了肉泥,他带来的前军吓得四处逃窜。

孙立、孙新则在这时迎接宋公明进入庄里。再看东路,祝龙和林冲交战,渐渐支撑不住,骑着马拼命往庄后跑。到了吊桥边,看到后门的解珍、解宝正把庄客的尸首一个个扔下来,火焰熊熊燃烧,祝龙吓得急忙调转马头,向北逃窜。可没跑多远,就迎面撞上了黑旋风李逵。李逵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去,轮动双斧,一斧头就砍翻了马脚。祝龙措手不及,从马上倒撞下来,李逵紧接着又是一斧,将他的脑袋劈翻在地。

祝彪听到庄兵来报,吓得不敢回庄,直接朝着扈家庄逃去。没想到,刚到扈家庄就被扈成叫庄客给抓住绑了起来。扈成正押着祝彪来见宋江,半路上恰好遇到了李逵。李逵二话不说,一斧头就砍翻了祝彪,庄客们吓得四处逃散。李逵杀得兴起,又轮起双斧,朝着扈成砍去。扈成一看形势不对,赶紧拍马逃跑,一路逃到了延安府,后来在中兴年间还做了个军官武将。

再说李逵,他杀得正痛快,直接冲进了扈家庄,把扈太公一家老小一个不留,全部杀光。他还让小喽啰牵走了庄里的马匹,把庄里的财物装了四五十驮,最后一把火烧了庄院,才回来向宋江献功。

此时,宋江已经在祝家庄的正厅坐下,众头领纷纷前来献功。这次战斗,他们生擒了四五百人,夺得了五百多匹好马,活捉的牛羊更是数不胜数。宋江看了,满心欢喜,可又有些惋惜地说:“只可惜杀了栾廷玉那个好汉。”

正感叹着,有人来报:“黑旋风烧了扈家庄,还砍了人头来献功。”宋江听了,皱着眉头问道:“前日扈成已经来投降了,是谁让他去杀的人?为什么要烧了人家的庄院?”

这时,黑旋风李逵浑身是血,腰里插着两把板斧,大大咧咧地走到宋江面前,唱了个大喏,得意地说:“祝龙是我杀的,祝彪也是我砍的,扈成那小子跑了,扈太公一家我杀得干干净净,兄弟我特来请功!”

宋江生气地喝道:“祝龙有人看到是你杀的,可其他的怎么能说是你杀的?”李逵满不在乎地说:“我杀得顺手,就往扈家庄追去,正好撞见一丈青的哥哥押着祝彪出来,我一斧就砍了,只可惜让扈成那小子跑了。他们庄上被我杀得一个不剩。”

宋江怒喝道:“你这小子!谁让你去的!你也知道扈成前日牵牛担酒来投降了,怎么不听我的话,擅自去杀他一家,违抗我的将令!”李逵嘟囔着说:“你都忘了,我可没忘!那家伙前日让那个婆娘追着哥哥要杀,你现在又要卖人情。你又没和他妹子成亲,就想着认阿舅、丈人了。”

宋江大声喝道:“你这铁牛,别胡说!我怎么会要那个妇人?我自有安排。你这黑厮,抓了几个活的?”李逵满不在乎地答道:“谁耐烦抓活的!见着活的我就砍了。”

宋江生气地说:“你这小子违抗了我的军令,本来应该斩首,看在你杀了祝龙、祝彪的份上,这次就将功抵过了。下次再违抗军令,绝不轻饶!”李逵却笑着说:“虽然没了功劳,可我杀得真痛快!”

这时,军师吴学究带着一行人来到庄上,向宋江敬酒贺喜。宋江和吴用商量着,打算把祝家庄的村坊全部洗劫一空。石秀赶紧禀说道:“那个钟离老人可是个仁德之人,之前给我们指路,帮了大忙,像他这样的善心良民还有不少,可不能伤害了他们。”

宋江听了,让石秀去把老人找来。石秀没一会儿就带着钟离老人来到庄上,拜见宋江和吴学究。宋江拿出一包金帛赏给老人,说道:“要不是看在你老人的份上,就把这个村坊都荡平了,一家不留。因为你一家善良,所以饶了这一境的村坊百姓。”钟离老人听了,连忙下拜感谢。

宋江又说:“我这几天在这里打扰了百姓,今天打破祝家庄,也算为村里除了害。每家赐粮米一石,略表心意。”还让钟离老人带头去分发。同时,把祝家庄多馀的粮米都装上了车,金银财赋用来犒赏三军众将,剩下的牛羊骡马等物,都运往山中使用。这次打破祝家庄,收获了五千万石粮食,宋江高兴极了。

大小头领整顿好军马,准备起身回山。这次又多了不少新头领,孙立、孙新、解珍、解宝、邹渊、邹润、乐和、顾大嫂,还救出了七个好汉。孙立等人带着自已的财物,还有老小乐大娘子,跟随大队军马上山。

一路上,村坊的乡民们扶老携幼,拿着香花灯烛,在路边拜谢。宋江等众将纷纷上马,将军队分成三队,有序前行。前面的士兵鞭敲金镫,后面的军队高唱凯歌,场面十分壮观。只见云开雾散,阳光明媚,就像旱苗遇到了及时雨,枯树迎来了春风。士兵们喜气洋洋,骑着如龙的骏马奔赴梁山;将领们满面笑容,带领着似虎的雄兵返回大寨。车上装满了粮草,军中都是投降的士兵。风卷旌旗,将领们纷纷敲着金镫,发出清脆的声响;春风拂面,人人都唱着凯歌,兴高采烈地往回走。

宋江把祝家庄的士兵都收归部下,一行人马走出村口。乡民百姓们则自发地把祝家庄的村坊拆成了一片白地。

咱们话说两头。先说说扑天雕李应,他之前被祝彪射了一箭,箭伤好不容易才刚刚痊愈,这段时间一直闭门不出,待在庄上养伤。不过,他暗中常常派人去打探祝家庄的消息,已经得知祝家庄被宋江攻破了,心里既惊讶又有些高兴,情绪颇为复杂。

正想着这事呢,庄客突然跑进来报告说:“本州的知府带着三五十个手下,到咱们庄上来了,一开口就问祝家庄的事情。”李应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慌忙吩咐杜兴打开庄门,放下吊桥,把知府一行人迎接进庄。

李应把一条白绢搭膊缠在受伤的手上,赶紧出来迎接,将知府请到庄里的前厅。知府下了马,大摇大摆地来到厅上,在正中间坐了下来。他旁边坐着孔目,下面站着一个押番和几个虞候,台阶下则站满了节级和牢子。

李应恭恭敬敬地拜了拜,站在厅前。知府板着脸问道:“祝家庄被人杀得七零八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应赶紧回答:“小人我因为被祝彪射伤了左臂,一直闭门养伤,不敢出门,所以并不清楚实际情况。”

知府一听,大声喝道:“胡说!祝家庄已经递了状子,告你勾结梁山泊的强寇,还引诱他们的军马打破了祝家庄。而且,前还收受了他们的鞍马、羊酒、绸缎和金银,这些你怎么能抵赖?你肯定是知情的!”

李应急忙辩解道:“小人是懂法度的人,怎么敢收受他们的东西呢?”知府根本不听他的解释,说道:“你说的话可难让人相信。先把你押到府里去,你自已跟他们当面对质,把事情说清楚。”说完,就喝令狱卒和牢子把李应抓起来,“带到州里去,和祝家的人分辨清楚。”

两个押番和虞候上前,把李应绑了起来。众人簇拥着知府上了马。知府又问道:“哪个是杜主管杜兴?”杜兴回答道:“小人就是。”知府说:“状子上也有你的名字,一起带走。”说着,也让人把杜兴锁了起来。

就这样,一行人出了庄门,押着李应和杜兴,马不停蹄地往州里赶去。

走了还不到三十多里路,突然,林子边闯出宋江、林冲、花荣、杨雄、石秀等一班人马,拦住了他们的去路。林冲大声喝道:“梁山泊的好汉在此!”

知府等人一听,吓得魂飞魄散,哪里敢抵抗,慌忙扔下李应和杜兴,自顾自地逃命去了。宋江见状,喝令道:“给我追!”众人追了一段路后回来,说道:“我们要是追上了,非把这个狗知府杀了不可。可他跑得太快,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众人回到李应和杜兴身边,解开了他们身上的绳索和枷锁,牵来两匹马,让他们俩骑上。宋江笑着说:“李大官人,要不您上梁山泊躲些日子,怎么样?”李应连忙拒绝:“那可使不得。知府是你们杀的,跟我没关系。”

宋江笑着解释道:“官司可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你。我们走了,他们肯定会找你麻烦,到时候你可就脱不了身了。既然大官人不愿意落草为寇,那就在山寨里先住几天,等打听着没事了,再下山也不迟。”

李应和杜兴哪里由得自已做主,在大队军马的包围下,根本没办法回去。于是,一行三军人马,缓缓地回到了梁山泊。

山寨里的头领晁盖等人听到消息,擂鼓吹笛,下山来迎接。他们摆上接风酒,大家一起上到大寨里的聚义厅,像扇子一样围坐在一起。

众人请李应和各位头领都互相见了面,行了礼。李应向宋江禀道:“我和杜兴已经把将军您送到大寨了,也和各位头领都见过了。在这里伺候各位也无妨,只是不知道家中的老小怎么样了,能不能让小人下山去看看?”

吴学究笑着说:“大官人,您就别操心了。您的家眷都已经接到山寨来了,您的庄子也被一把火烧成了白地,您回去也没地方可去了。”

李应一开始还不信,不一会儿,就看到一队队的车仗人马往山上赶来。李应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家的庄客和老老少少。李应连忙跑过去询问,他的妻子说道:“你被知府抓走后,随后又有两个巡检带着四个都头,领着二百来个土兵,到家里来抄家。他们把我们都赶上车子,把家里的所有箱笼、牛羊、马匹、驴骡等东西都拿走了,还放火把庄院烧了个精光。”

李应听了,心里暗暗叫苦。晁盖和宋江都从座位上下来,向李应赔罪道:“我们弟兄们早就听说大官人您的为人,所以才想出了这个计策,实在是对不住了,还望大官人能够原谅!”

李应看到这情形,也没有办法,只好顺从了。宋江说:“请您的家眷到后厅的耳房里休息吧。”李应又看到厅前厅后有这么多头领,他们也都带着家眷老小,便对妻子说:“看来我们也只能依着他们了。”

宋江等人把李应请到厅前,一起叙说闲话,大家都很高兴。宋江笑着说:“大官人,您看看,我把那个知府和两个巡检都叫过来了。”原来,扮知府的是萧让,扮巡检的两个是戴宗和杨林,扮孔目的是裴宣,扮虞候的是金大坚和侯健。宋江又叫来那四个都头,原来是李俊、张横、马麟和白胜。

李应一看,顿时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宋江赶紧吩咐小头目,快杀牛宰马,向李应赔礼道歉,同时庆贺新上山的十二位头领,他们分别是李应、孙立、孙新、解珍、解宝、邹渊、邹润、杜兴、乐和、时迁,还有女头领扈三娘、顾大嫂,以及乐大娘子和李应的家眷。他们在正厅大摆宴席,大吹大擂,众多好汉一直饮酒到很晚才散去。

第二天,又摆了宴席。宋江提议,让一丈青扈三娘和王矮虎结成夫妇。众头领都称赞宋江是仁德之人。

大家正喝得高兴的时候,山下有人来报告:“朱贵头领的酒店里来了个郓城县的人,说要见头领。”晁盖和宋江听了,十分高兴,说道:“要是这位恩人上山入伙,那可真是了却了我们的一桩心愿。”

不知道来的这个人是谁,这一来,又会引出什么样的故事呢?或许会有激烈的冲突,或许会有意外的惊喜。到底来的是郓城县的什么人呢?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