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有个跛脚的老人,医术精湛,妙手回春,经他救治活下来的人数都数不清。老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甲已经娶妻成家,小儿子乙还是单身。
老人去世后,甲听信妻子的话,把弟弟乙赶了出去,不让他一起居住。乙愤怒不已,将哥哥告到官府。甲的岳父家是当地的大家族,他们暗中贿赂官员,结果官府不主持公道,斥责乙是个傲慢无礼的弟弟,还打了他十几板子。
乙心中更加愤愤不平,夜里他带着利刃,打算去杀了哥哥和嫂子。走到哥哥家附近时,他看见父亲拄着拐杖走来,父亲严厉地呵斥他:“你这畜生想要干什么?难道男子汉就不能自立吗?你父亲我幸好还有些积蓄,你们却为了这点财产闹到这种地步。要是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你们又该怎么办?”
乙见到父亲,悲痛万分,哭着拜倒在地,哽咽得说不出话来。老人抚摸着他的后背说:“孩子,别哭。往西走几百里,有个翠微娘子,曾经受过我的救命之恩。你去投靠她,以后的生活肯定不止是温饱。” 说完,老人就消失不见了。
乙擦干眼泪回到家,打消了拼命的念头。第二天,他收拾好行李就出发了,也没有去和哥哥嫂子告别,而哥哥嫂子也没在意他去了哪里。
乙走了好几天,向路人打听翠微娘子,可大家都不知道翠微娘子是谁。乙心想父亲是在骗自已,这世上肯定没有这个人,于是他在一家旅店住了下来,不再往前走。然而,他的盘缠很快就用完了,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正在他焦急万分的时候,他听到旅人们交谈说:“明天晚上住宿的地方有大戏可看,咱们赶紧赶路吧。” 旅人们还不停地夸赞戏中的声音和容貌,说得绘声绘色。乙当时正烦闷,顿时想去看看,排解一下心中的郁闷。于是,他一大早又踏上了行程,又走了将近一百里路。
到达那个地方时,天还没黑。乙也没先找地方住下,就直接去看戏了。正好在演《千金记》,舞台上霸王挥舞着长戈,韩信调兵遣将,场下几乎没有空隙。锣鼓声如雷鸣般响亮,喧闹声震耳欲聋,倒也能发泄心中的郁闷。乙站在人群中,一直看到终场。
他刚想去找个客栈,忽然有个人向他作揖,对他说:“你不是跛脚老人的儿子吗?翠微娘子让我等你很久了!” 乙又惊又喜,简直喜出望外。他看这个人,穿着青色衣服,戴着矮帽子,样子像个仆人。乙也来不及仔细询问,只是问道:“娘子在哪里?我是奉老父亲的命令来拜见她的。” 那个人也很高兴,请乙和他一起走。
从村子后面大约走了半里路,有一座巨大的宅院,大门高大险峻,房屋宏伟壮观。门外站着十几个健壮的士兵,都穿着坚固的铠甲,手持锐利的兵器,站得整整齐齐,戒备森严。还有小型的仪仗队,各种颜色的旗帜飘扬,华丽的车子簇拥在一起,大家都说娘子要去参加盛会。乙顿时感到震惊害怕,不敢往前走,那个人先进去禀报。
过了一会儿,那个人又出来了,立刻拜倒在地,不肯起来,道歉说:“娘子没有明确的命令,我们这些下人擅自用平常的礼节对待您,冒犯了您的尊严,希望您能饶恕我们。” 乙很惊讶,不知所措,只好微微点头。
那个人又跪着说:“娘子刚才正要去别的地方,车子已经准备好了,不能因为有贵客就不走了。请您暂时住在别馆,马上就给您送上晚餐。娘子一回来就会立刻见您。” 于是,他带着乙进了门。
他们七拐八拐来到一个院子,房屋华丽整齐,四周有高高的围墙。院子里灯火辉煌,陈设富丽堂皇,不是大户人家根本做不到。院子里放着一张绳床,上面铺着厚厚的锦被。那个人请乙坐下,乙觉得脚下软软的,不像砖石。低头一看,原来是用华丽的地毯铺地,五彩斑斓,乙更加惊讶不已。
没过多久,外面传来车马的喧闹声,辘辘声渐渐远去,娘子已经出门游玩了。乙刚坐下不久,就有十几个美丽的丫鬟都来拜见他,之前带他进来的那个人,也告辞离开了。
等到吃饭的时候,伺候的丫鬟更多了,而且在台阶下演奏音乐,箫管声悠扬动听,不知道是什么曲子。席前点着巨大的蜡烛,每上一道菜,丫鬟就报出菜名,菜的种类很多,都是极其珍贵的佳肴。乙到了这个时候,反而不知道该从哪里下筷子了,自已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乙从小就不怎么喝酒,稍微喝了一点,就有点微醺了,于是他让人盛饭,吃饱后刚起身离开座位,就听到丫鬟们喧哗道:“娘子回来了!”
过了一会儿,有人来邀请乙说:“娘子请您去相见。” 乙跟着这个人走,从院子往东,走过曲折的长廊,蜿蜒的花径,很久才到达内宅。到处都挂着灯笼,亮如白昼,宅子里的一草一木都看得清清楚楚。接着又走进闺阁,更是另一番景象,香雾弥漫,灯光交相辉映。
有五间宽敞的屋子,都垂着绣帘,台阶是用漂亮的石头砌成的。红色的栏杆环绕四周,两边的走廊上都挂着珍珠灯,亮得能照清人的眉目。乙还没进去,娘子已经在帘外迎接他了,她轻声细语地说:“之前承蒙您父亲不弃,用宝钗作为聘礼,答应让我做您的妻子。我守着这个婚约已经很久了,可您一直没来,差点让我有了白头之叹。如今幸好您来了,希望不要辜负您父亲的安排。”
乙一头雾水,完全不明白她在说什么。只是定睛一看,娘子美得像画里的人一样,戴着五凤冠,穿着七宝衣,打扮得如同仙子一般。而且她提到父亲的意思,和父亲之前说的话相符,于是乙只好连连点头,走上台阶,径直进了屋子。
乙呆呆地站在那里,四处张望,屋里的陈设都是新的,而且光彩奇异,很多东西他都叫不上名字。屋子中间摆着一张沉香小榻,娘子请乙相对而坐,又道歉说:“刚才本地的各位官员用美妙的戏班邀请我,突然遇到您来,我又不能推辞,所以没能立刻迎接您,失礼的地方,还望您能谅解。”
乙还是连连点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丫鬟们都捂着嘴偷笑。
过了一会儿,外面传来通报声:“土地神和谷神都聚集在堂上,等候拜见新贵人。” 乙这才大惊失色,娘子站起身来说:“您不要惊慌,我因为没有合适的人帮我主持婚礼,就告诉了各位神灵,希望他们来帮忙。这些都是您父亲的朋友,您应该以礼相见。”
她立刻吩咐丫鬟中年纪稍大的一个说:“你带郎君去,让他沐浴更衣,稍微学习一下行礼的礼节。我出去到前庭陪侍各位宾客,一会儿就来请你们。”
丫鬟答应了,带着乙来到屏风后面。七拐八拐来到一个房间,推开门进去,香气扑鼻,热水散发着芬芳。丫鬟伺候乙脱衣服,看到他的某个部位,不禁笑出声来:“乡下人果然壮实,就是太不文雅了。” 乙也跟着笑了起来。
洗完澡,丫鬟拿来衣服和鞋子,都非常华美。乙穿上后,觉得浑身不自在,过了很久才适应。丫鬟又把他带到内堂,教他行礼,一边说一边亲自示范。反复教了好几遍,乙的步子才从急促变得稍微舒缓,腰也从僵硬变得稍微柔软,丫鬟拍手说:“这也可以算得上是风流佳婿了!” 于是,周围观看的丫鬟们都笑得直不起腰来。
礼仪熟练之后,已经到了三更天,娘子已经多次派人来催促,丫鬟们这才簇拥着乙出去。大厅上,红烛高高燃烧,乙也来不及仔细看。娘子让乙和各位宾客见面,这些宾客的穿着打扮和普通人差不多,完全没有官员的那种服饰。
一共有四个人,娘子一一介绍,一个是掌管农业的神,一个是土地神,另外两个是社神和山神。众神稍微说了些客套话,就请乙和娘子并排站好,轻柔的音乐接连奏响,两人交拜成礼。宾客们马上就告辞了,娘子也没有挽留,只是送到屋檐下说:“夜里招待不周,明天早上再当面致谢。”
宾客们都走了之后,娘子才和乙来到之前见面的房间。东边的一间屋子,早已摆好了宴席等候。乙觉得这里比之前更加深邃,而且华丽得难以形容。床帐是用鲛绡制成的,席子是蜀锦做的。被子和褥子又香又软,兰花和桂花的香气弥漫,这里简直就像人间仙境。
稍微喝了点合卺酒,丫鬟就把酒杯撤了下去,娘子忽然变得娇羞起来。乙拉着她走进帷帐,慢慢解开她的绣带,接着又解开里衣,娘子迅速钻进被子里。乙也脱了衣服上床。两人正要亲热,突然听到丫鬟们大声叫嚷:“妖怪要进来了!” 一时间,哭喊声、呼救声、哀号声嘈杂混乱,从远处传了过来。
乙大惊失色,想要起身逃跑,可又舍不得离开这个美丽的女子,娘子也紧紧地抓住他的手臂,浑身颤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乙不得已,只好背着娘子往外跑。娘子这才喊道:“往左!” 乙就往左跑。娘子又说:“往右!” 乙又往右跑。幸好房间里都有门,他们七拐八拐地跑了出去。
来到一个花园,那里有一扇双开门,乙打开门出去,只见四周草木葱茏,对面好像有山峦。娘子还说:“快跑!快跑!” 乙就用力背着娘子,爬上那座大山才停下来。回头望去,只见宅院里火光冲天,打斗的声音在几里外都能听到。
娘子流着泪说:“丫鬟们都为我死了!” 乙惊魂未定,询问这是怎么回事。娘子回答说:“我不是凡人,是本省城隍的三女儿。我父亲在世的时候,曾经在你们那个地方任职,当时全家都染上了瘟疫,我的病情尤其严重,多亏了你父亲给我吃了良药,我才得以活命。这份恩情我一直铭记在心。后来我父亲升任到某个地方,经过大江的时候,遭遇了水灾,船翻了,全家都掉进了水里。上帝念我父亲忠诚正直,又是因公殉职,就让他做了神。而我因为生前喜欢修道,偶然遇到一个女道士,她教了我降伏狐狸的法术,于是我就奉父亲的命令,镇守这里,不让群妖作恶。我的侍从都是狐狸,家里的用具也是狐狸为我弄来的,现在竟然被妖怪占据了,我实在不甘心。”
乙又问:“那妖怪是什么?它难道不怕你吗?” 娘子回答说:“它也是一只狐狸,怪不得人们常说同类相欺。这只妖怪盘踞在山谷里,已经有一千多年了,道行很深。我来到这里后,其他小妖怪都害怕我,只有它不服管教,还口出狂言,说要向我父亲求婚,和我结为夫妻。我听了之后更加愤怒,用法术惩治它,可它还是不服。正好你父亲经过北方,用宝钗为你向我求婚,说你不久就会来。我感激你父亲的救命之恩,一时忘了忌讳,就跑去告诉了父母,提前准备了喜宴。没想到这只妖怪趁机而来,大肆作恶。不过它也快要被消灭了。”
乙又询问自已父亲的下落,娘子说:“你父亲现在是某个地方的社神,之前已经去赴任了,你不用思念他。”
话还没说完,忽然听到空中有人说:“父亲知道姐姐遭遇了强盗的袭击,已经派人去捉拿惩治了。但是姐姐既然已经陷入了之中,就不适合再做神了,可以和郎君一起回到家乡,建立家庭,不要辜负跛脚老人的好意。” 说完,有一个包裹凭空扔了下来,还笑着说:“没有衣服怎么过冬呢?我可受不了和没穿衣服的人相对,我也从此离开了。”
乙非常害怕,问娘子这是谁,娘子说这是她的妹妹玉华小姑。娘子笑着说:“因为和你说了这么多话,都忘了我们俩一丝不挂。现在被妹妹看到了,以后见面可就羞死了。” 于是,她打开包裹拿出衣服,两人分别穿上。
天刚蒙蒙亮,娘子对乙说:“我们走吧!这里已经一片废墟,不能再依靠了,我和你一起回你的家乡。” 于是,她拉着乙的衣袖就要走。乙虽然娶到了妻子,但是为她失去家园感到难过,又担心自已也没有家,只好勉强跟着她走。
没走几步,娘子说:“我们的脚力有限,恐怕走不到,必须要骑马才行。” 她刚说完,田间就有两头驴子奔跑出来,马鞍和缰绳都齐全。娘子让乙和她一起骑上驴子,驴子跑得像风一样快,转眼间就跑了几百里,已经能看到家乡的城门了。乙非常惊讶。
到了城外,娘子拦住他说:“这里既不是城里也不是乡下,正好可以在这里定居,不用再往前走了。” 于是,他们下了驴子,一起寻找合适的住所。路边有一所房子,被雨水冲坏了,里面的人都搬到别的地方去了。娘子说:“就这里吧。”
他们进去一看,只见屋顶没有了,只能席地而坐,幕天而居,只有四面墙壁还完好无损,乙忍不住大笑起来。娘子严肃地说:“这里可以住。等我的丫鬟们来了,这里马上就会变成华丽的房子。”
翠微娘子让乙把驴子牵到集市上卖掉,换了几两银子用来维持生活。等乙卖驴回来,发现他们居住的屋子一下子变了样。虽然比不上之前翠微娘子宅院的壮丽,但也整洁一新,和从前大不相同,乙心里十分高兴。
走进屋子,果然有两个婢女站在娘子身旁伺候。只是她们都穿着朴素的白衣黑巾,不再有之前那种艳丽的模样。乙询问起之前的事,两个婢女一起回答说:“妖怪已经被消灭了,我们舍不得娘子,所以一路寻到了这里。其他人还住在原来的宅子里,幸好都平安无事。”
于是,乙和娘子相对而坐,愉快地吃着饭,有说有笑。到了晚上休息时,床铺、帐子和卧具都是崭新的,乙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第二天早上起床,娘子告诉乙,让他去找到这房子的主人,用一百两银子买下房产。屋主很乐意成交,娘子便召集工匠,大兴土木,将房子重新修建。仅仅一个月,房子就焕然一新。虽然工匠们负责施工,但房屋结构的奇妙,建成速度的飞快,大家都无法猜测其中的缘由。
娘子平日里的言行举止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起初,她也是穿着朴素的粗布衣衫,和乙一起规划房屋的建造。旁人看她,就像一个普通的农家。等到宅第建成,她就深居家中,享受着精美的食物和华丽的衣裳,家中仆人婢女多达上百,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奇怪的是,他们既不购置田地,也不操心生计,钱财却总是用之不竭,就连乙也暗自觉得十分神奇。
起初,乙的哥哥甲知道乙回来了,还听说他在外地娶了媳妇,和妻子都嘲笑他。后来又听说他购置了产业,感到十分惊奇。几个月后,整个县城都在传言,说乙成了巨富,甲对此半信半疑。他和妻子商量,借着赠送礼物、问候的名义,派婢女前去打探情况。
婢女去了一整天才回来,告诉主人说:“我奉命去打探二娘子的情况,到了他们家门口,守门的人不让我进去。我就说出主人的姓名,守门的人恍然大悟,说:‘原来是主人的哥哥。’让我稍等片刻,他来回跑了好几趟,我才得以进去。他们家的房屋华丽,是我们家的十倍,仆人众多,也是我们家的十倍。我进去见到二娘子时,她正坐在一张榻上,用绿色手帕逗弄着雪白的猫儿,在红色的地毯上悠闲地玩耍。她看到我就笑着说:‘嫂嫂也太费心了,大老远派你来,大概是想窥探我们夫妇吧。’我赶紧行再拜之礼,恭敬地转达了主人的心意,二娘子便不再说话。我偷偷打量她的容貌,城里实在很少有能比得上她的,而且她的衣饰艳丽,是我从未见过的。我忍不住失声说道:‘叔叔真是好福气,竟然娶到了天仙般的女子。要是在本地娶妻,哪能有这样的好事?’二娘子听了,似乎很高兴,便留我吃饭。那些菜肴精美无比,我都叫不出名字。吃完饭,叔叔从外面回来,和以前截然不同。他神态阔绰,面容丰美,衣服轻柔细软,光彩照人。跟在他身后的都是十三四岁的小童,穿着鲜艳的衣服,容貌清秀。到了中门,小童们都散去了。叔叔看到我,好像不认识我似的,我赶忙起身拜见。二娘子在一旁提醒,叔叔冷笑着说:‘哥哥是富翁,嫂嫂是贵家女,何必劳烦你们来看望我?以前那几间小屋都容不下我,如今又为什么要送食物给我?难道以为我苏季子会一直贫贱下去吗?请把东西带回去吧,不用再赶我走了。’说话时,他的脸色十分愤怒。二娘子连忙阻止他说:‘你别这样!要是论起兄嫂之前的做法,理应和他们断绝往来。但公公的画像还在呢。你身为儿子,结婚了却没有告知父母;我身为媳妇,嫁人了却没有拜见公婆,心里难免愧疚。我正打算和你一起去宗庙祭拜,完成大礼,如今要是断绝往来,能不让九泉之下的公公痛心吗?’叔叔听了,沉默不语,脸色也稍微缓和了一些。在我看来,他们就像我们家的夫妻一样。叔叔这才笑着问我:‘你看看我家的东西,和兄嫂家比起来怎么样?’我便极力夸赞,叔叔非常高兴,留我多待了一会儿,我得以参观他们的住处。他们家有一百多间屋子,还有足以赏心悦目的园林亭台。到了晚上,又赐给我酒食,才让我回来。临走时,叔叔说:‘替我告诉兄嫂,三日后我会带着新妇前去拜访。’”
婢女一五一十地说完,甲和妻子都十分惊讶,心想他们肯定会来,于是邀请了所有的亲戚族人,准备了音乐,摆下酒席。到了约定的那天,他们在门外恭敬地等候。不一会儿,就看到骏马香车,乙和娘子一同到来,男女随从有几十人。到了门口,娘子从车上下来,率先走进门,看到的人都惊叹不已,把她当作神仙。乙看到哥哥,下了车就上前拜见,甲不禁感到惭愧,拉着乙的手一起走进家门。
乙和妻子参拜了父亲的遗像,乙顿时触景生情,心中悲痛万分,许久之后,才哭着站起身来。娘子又参拜了各位长辈,送上见面礼,珠宝锦绣装了十几箱。还另外给兄嫂准备了礼物,甲和妻子红着脸收下了。
事情办完后,娘子立刻告诉乙说:“我向来娇贵,受不了繁杂的应酬,想先回去。” 乙便同意了。甲的妻子也挽留不住,娘子登车离去。乙也不再停留,滴酒未沾,辞别了父亲的遗像,和妻子一起返回。
从此,邻里乡亲都认为甲的做法不对,纷纷议论指责,甲夫妇几乎无地自容。乙回到家后,娘子说:“今天的事情,足以告慰公公的在天之灵,也能让你出一口气了。然而世人见识短浅,总是疑神疑鬼,我和你不能再在这里居住了。日后可以把兄嫂叫来,把这里的一切都送给他们。我想和你遨游天下,像陶朱公一样经商,你觉得怎么样?” 乙听了,欣然同意。
于是,乙写了一封请帖,邀请甲和他的妻子。他们果然来了,乙也准备了丰盛的酒席款待。酒喝到尽兴时,乙站起来说:“我的妻子其实是仙人,她不愿长久居住在这尘世之中,我打算跟随她远游。我想把这里的一切都送给兄嫂,希望你们不要推辞。” 甲和妻子听了,十分震惊,连忙极力挽留。
乙突然抽出一把一尺多长的利刃,扔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感慨地说:“要不是父亲的慈爱,这把刀早就沾满了兄嫂的鲜血。” 接着,他详细地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甲和妻子听了,吓得不敢出声。
娘子对乙说:“收拾行李吧!” 乙便大笑着和娘子一起出门,带着之前的两个婢女,一共四人骑上马,朝南飞驰而去,不知去向。
甲看乙留下的住所,虽然没有金银财宝,但仓库里粮食充足,衣物器具华丽,价值不下千镒,于是搬进去住了下来。乙的仆人和财物,都归了甲。后来,甲的儿子不成器,只知道游手好闲,甲夫妇都被气得去世了。儿子便把房子卖给了别人,重新以行医为生,家境勉强维持。人们都认为,这是跛脚老人留下的恩泽,还没有完全消失。
外史氏说:兄嫂忘记亲情,弟弟心怀杀意,老人的在天之灵大概也感到悲痛。所以他为弟弟远订婚约,暗中结成眷属,让这个受委屈的儿子得以平息心中的不平。如果不是正直的人成为神灵,怎么能做到这一点呢?而翠微娘子也是女子中的佼佼者。她不嫌乙出身粗鄙,只看重恩义,让天下那些恶劣的兄嫂听了,无不感到心灰意冷。所以,虽然乙资质平庸,曾被康成的婢女嘲笑,却能在分别之时,拔剑击地,慷慨陈词,也算得上是豪迈之人了!我认为兄弟之间如果感情破裂,就不应该再用兄弟的称呼,所以用甲乙来区分他们,这也是私下里借鉴了《春秋》中纠正名分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