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苏、李两位书生,都入了北监,为了科举,来到京城。他们想着在这里参加科举更容易中榜。一到京城,发现离考试时间已经很近了,就赶忙在贡院旁边租了房子,想着这样参加考试方便,也就没再找别的住处。
然而京城的习俗,每到科举之年,靠近贡院的房子,房租贵得离谱,没有近十贯钱根本租不下来,而且物价也跟着飞涨。苏、李二人考完试一算,离放榜时间还早,在这儿住花费又太大,就商量着换个地方,等放榜消息。
有个浙江来的僧人,在京城落脚,还是他们的老乡,两人就托僧人帮忙找住处。僧人说:“东城外离城三里左右,有个白石精舍,那地方清净。二位要是想去,我先去帮你们打个招呼。”两人一听很高兴,就拜托僧人去办。僧人去了半天就回来了,苏、李二人也收拾好行李,跟着他去了。
到了白石精舍,只见松花瓣铺满小路,竹影映在半扇窗户上,确实是个清幽雅致的佛门好地方。他们选了东边走廊的一间屋子住下。僧人要回去的时候,小声叮嘱:“这儿偏僻荒凉,可别出去乱逛。一定记住!”说完就走了。
苏、李二人正为找到这么好的地方高兴,想着这下能好好游玩一番,僧人这话他们可不爱听,嘴上答应,心里却不当回事。第二天吃完饭,他们在寺里逛了一圈,就向其他僧人打听好玩的地方。僧人们都不吭声,只有一个年纪小的回答:“离这儿一里多地,有个留云观,还挺值得去看看的。你们去不去?”其他僧人都用愤怒的眼神瞪他,好像怪他多嘴,苏、李二人也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午后,两人就请小僧人带他们去留云观。住持知道了,赶忙跑来对徒弟说:“你可别带两位相公去观后面,那可关乎性命啊!”苏生心里一惊,忙问为什么,小僧人只是笑,也不回答,还是带着他们往前走。在茂密的树林里转了好一会儿,才到地方。只见围墙都塌了,荆棘丛生。有三间房,看着像个大门,仔细一看,旧的匾额还在,正是之前说的留云观。
小僧人带着他们进去,里面古树半倒在地上,像一条条发怒的巨龙在草丛里翻腾。草有两尺多深,几乎没有路。他们摸索着往前走,到了台阶前,抬头一看,五间正殿,金碧辉煌的装饰都剥落了,门窗歪歪斜斜,里面空荡荡的,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殿里的神像都狰狞恐怖,而且黑乎乎的,都看不清原本的样子。
苏、李二人转了一圈,忍不住笑起来,说:“这就是你说的好玩的地方?和你之前说的差太远了吧!”小僧人红着脸说:“好地方不在这儿,不过我师父交代过,不敢私自带二位进去。”两人又笑着说:“进去也不一定就好。要是你师父不在,就带我们去看看呗,也让我们见识见识。”小僧人想证明自已没说谎,就带着他们去了。
从殿后没走几步,就看到一扇门,小僧人推开门,眼前豁然开朗,像是到了另一个世界。只见花草繁茂,亭台楼阁若隐若现,还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好像有池塘。两人很高兴,抬脚就要往前走,小僧人急忙拦住说:“在这儿远远看看就够了,再往里走就大祸临头了!”两人觉得他是胡说,刚要迈步,突然听到亭子里有人说话,声音像破瓦罐似的,大声问道:“哪家的傻小子,敢偷看我家院子?是想当小偷吗?”仔细一听,像是个壮年妇人的声音。两人吓得不轻,小僧人赶紧拉着他们说:“快走!狐夫人要作怪了,不能待在这儿!”两人吓得脸色发白,急忙转身,顺着原路匆匆跑了回去。
路上,两人问小僧人是怎么回事,小僧人回答:“这是某个贵人废弃的园子,被妖怪占了,一直封着不让进。要是狐夫人不在,还能进去逛逛。今天碰上她,可就完了。”两人听了,惊恐了好一会儿。回到住处,住持问:“你们去后花园了吗?”两人都不好意思承认,就隐瞒了。
晚上,两人和住持闲聊,到二更天才散。回去的时候,月光照满窗户,就没再找灯。进了屋,脱了衣服就上床睡觉。没想到住持突然来了,隔着窗户问:“二位白天出去游玩,要是听到什么,可一定要告诉我,别耽误了自已。”两人还是坚决说没有。住持这才走了。
两人躺在床上,笑着说:“这和尚怎么这么胆小?这世上就算有妖怪,还敢靠近我们这些准备考功名的人不成?”说完就睡着了。
苏生先醒了,感觉怀里暖乎乎、软绵绵的,好像抱着个娇柔的人。他还以为是李生,可李生平时不是爱开玩笑的人。伸手一摸,只觉肌肤光滑得抓不住,他一下子惊醒了。睁眼一看,竟然是个二十来岁的,两人正同睡在一个被窝里。苏生摇醒,质问她。只是说:“我来伺候你,问那么多干嘛?”苏生单身已久,没再多问,不一会儿,两人就翻云覆雨起来。
过了一会儿,苏生昏昏沉沉地睡过去了。睡梦中,他听到李生的呼喊声,觉得很奇怪。等醒来,怀里的美人早已不见踪影。他忙问李生为什么大惊小怪。李生说:“我刚睡醒,就闻到枕边有股女人的香气,好像有个女人和我一起睡。一看,还真是。我心里有点动摇,可又想到功名重要,而且也不知道这女人从哪儿来的,就正了正心思,拒绝了她。她却一直缠着我,想尽办法要和我亲热。我根本不理她,突然,窗户缝里出现一双像灯笼一样的大眼睛,直直地照进屋里,还喊道:‘小珍珠,别打扰正人君子,还不回来!’这声音就是白天我们听到的那个。我害怕极了,大声喊你,结果人和声音一下子都没了。”
苏生听了,叹息道:“我怕是要死了!我没能像你一样正心,已经被这妖怪迷惑了,这可怎么办?”接着,他把自已的事详细说了一遍,眼泪止不住地流。李生只好先安慰他,两人又躺下了。
天亮了,李生起来洗漱,叫苏生,没人答应。凑近一看,苏生眉垂目闭,已经断气了。李生又惊又怕,急忙喊住持。住持来了,看到苏生突然去世,跺着脚说:“不早说,大祸果然还是来了。不过还保住一个,也算幸运。”李生问是怎么回事。
住持说:“二位去游玩的那个废弃园子里,有个妖怪叫狐夫人。其实她不是狐狸,因为能驱使狐狸,所以大家这么叫她。狐狸里有叫小珍珠、小珊瑚的,都能迷惑人,碰上的人没有能活下来的。听说它们吸取人的精血,去供养狐夫人,狐夫人就帮着它们找目标。要是碰到年轻男子去游玩,没遇上狐夫人,还能活命,要是偶然碰上,就必死无疑。”
李生这才把昨晚的事全说了出来。住持说:“你心正,以后肯定有后福。要是早点告诉我,在屋里放一卷经书,苏生也不至于死。”两人都感慨不已。
李生买了棺材埋葬了朋友,当天就搬到了南城。这一年,他凭借才华考中了举人。第二年,他带着苏生的灵柩回到浙江,人们听说这件事,都惋惜不已。
外史氏说:邪不压正,古人的话确实有道理。何况对于读书人来说,关键就在于正心。心正了,连三藏灵经都用不着,还怕什么妖怪?要是心不正,就会被温柔乡迷惑,最后丢了性命,与功名无缘。一死一生之间,读书养气的功夫深浅,就看得清清楚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