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95章 婉拒银票,独迎王家

因是在宁府内宅,薛家所带之人不多。

仅有几个仆妇,同喜、同贵,还有莺儿、香菱等几个丫鬟相随。

见贾瑞迎将出来,一脸不安的薛姨妈这才放下心来。

薛蟠更是咧嘴一笑,还回头瞧了妹妹一眼。

宝钗双颊泛红,狠狠瞪了薛蟠一眼。

这兄长,整日价都在想些什么……

“见过姨妈、薛兄弟、宝妹妹。”

贾瑞将薛家众人迎入正堂。

命晴雯与麝月奉茶。

“瑞哥儿不必多礼……”

薛姨妈面上笑容仍显勉强。

不管如何,自己的亲姐姐被眼前这贾瑞下令软禁,两家之间总归是有些芥蒂的。

但相较姐姐而言,薛蟠这个儿子自是更为紧要些。

若非贾瑞在义康郡王府救出薛蟠。

现今薛蟠怕是要么早己殒命,要么薛家便要付出更为巨大的代价,方能将薛蟠救出。

不管怎样,今日原是该上门来致谢的。

“这是一张十万两的银票。”

薛姨妈让薛蟠从怀中取出银票,递与贾瑞。

银票于当下尚为稀罕之物,且无法异地通存通兑,唯有神京晋商所开设的大型银号方可提供此种大额银票。

在何处店家存够银两,银号依存银数额开具一张票,店家与客户各执一半,只认票不认人。

十万两,便是在神京之中,亦是极为罕见的大额银票。

通常主流银票不过一两、五两、十两。五十两至百两者便不多见。

千两己是相当罕见的大额银票。

万两银票,一年间也未必能开出一张。

十万两,只怕是自银号开设以来,所开具的最大额度的银票了。

薛姨妈面上亦隐隐有自得之态。

并非哪家皆有能耐拿出十万两的银票。

自然,薛家亦是将京师与诸多分号的流动资金耗尽。

薛姨妈母子三人乃是如今薛家的嫡脉,薛家内部亦是纷争激烈。

因薛蟠的不成器,丰字号与多家分号皆在亏损,本钱亏损不少。

幸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薛家的商号存货、存银,再加上各处宅邸所存器物、家私、奴仆、土地,这诸般加起来,想必仍能过百万之数。

然资产过百万,却不意味着有多少流动资金。

能凑出十万两银票,薛姨妈亦是诚意满满了。

亦能瞧出薛蟠于她心中的地位与分量。

薛家内斗甚是厉害,薛姨妈若是没了薛蟠这独子,恐也保不住嫡脉产业。

须得从分支家族里过继一个。

那过继来的,哪有贴心孝顺之人。

家业便如同换了主子一般。

贾瑞见了银票,先好奇地瞧了两眼。

上头有“和盛昌”三个大字,乃是银号之名。

正中写着“白银拾万两整”的字样。

左侧是“和字第一百七十三号”字样,右侧是“大周隆安七年”字样。

背面与下方,皆是水印与微雕文字。

拿于手中,那纸张感觉颇为硬挺,却不失柔软,还隐隐有些反光。

较之普通纸张,银票所用乃是上等桑皮纸,制造工艺繁杂,极难伪造。

再加上微雕字样与序列号,一式两份,另外取银票时还有诗号暗记,制银票时亦会将暗记交予持票之人。

如此一整套下来,银票的防伪功能甚是完备,几乎无被伪造之可能。

薛姨妈瞧着贾瑞端详银票,眼底深处便有了几分不屑。

到底是小门小户出身之人,不比贾、薛、王、史几家的嫡脉,出身高贵,哪有当着客人的面,便把玩银票的,实是大失身份。

宝钗眼中亦有探寻之意。

她却觉着贾瑞不会被这十万两银子给惊住。

以贾瑞如今食实封三千户,又有宁府庄园,一年的进项亦不算低了,至少不会少于十万之数。

薛蟠却大大咧咧说道:“瑞哥儿,这十万两也不算多。若妹妹出阁,至少也得这个数儿。”

说着伸出一只手掌。

宝钗羞得头都垂了下去。

薛姨妈也气得恨不能打死这个傻儿子。

薛家嫡脉总共百万家私,哪有闺女出阁便带走一半的道理。

况且薛姨妈亦知晓,薛家如今与贾瑞结亲,乃是处于劣势。

贾瑞与林家往来甚是密切。

难道要让宝钗带着几十万的陪嫁做妾室?

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贾瑞听了这话,微微一笑。

轻轻一送,把银票推了回去。

十万两着实不少,便是亲王、郡王也未必能一下子拿得出。

薛家这手笔确是不小,用来酬谢自己救出薛蟠的恩情也足够了。

只是贾瑞意不在此。

薛姨妈面露惊愕之色,还隐隐带着几分恼怒。

十万两还不满足不成?

“瑞哥儿……”薛姨妈说道:“如今薛家只能拿出这么多……”

“姨妈误会了。”贾瑞爽朗一笑,说道:“其一,营救薛兄弟本是我分内之事,两家乃是姻亲,薛兄弟也是因我牵累才被义康郡王所拘拿,我若不救,谁来救呢?”

“其二,我欲与薛家合作,车马行的布局己然妥帖,京师总号不日便要开业,而后沿着道路往开封、长安、甘肃等地逐一铺开,薛家在各地的分号能予我些许协助便足矣。银票还请姨妈收回,薛家这些年也颇为不易,抽出这些银子,恐怕会波及薛家的日常经营,你我两家的交情,不至于此。”

薛姨妈面上神情,亦是极为难堪。

自己当真是做了小人之举。

薛蟠咧着嘴笑,眼神还往宝钗那边瞟。

宝钗首想跳将起来,掐死这个混账哥哥。

哪有这般当着外人的面出卖自家亲妹妹的……

薛姨妈尴尬过后,眼中又有了浓浓的警惕。

十万两都不要……

只要薛家的一些协助?

哄鬼呢!

想的是财色双收吧,这小子!

一念至此,薛姨妈赶忙起身告辞。

宝钗面色红润,愈添几分艳丽。

单说相貌,宝钗与黛玉各有千秋。

只是宝钗看似热情,实则内心有些清冷。

唯有在此刻,才见得她那小女儿情态,令贾瑞又多了几分欣赏。

薛姨妈恨不能背后生出双翼,带着女儿飞奔而去。

薛家刚告辞离去。

贾瑞却不得歇息。

荣府那边,又有事情发生了。

…………

…………

荣禧堂内。

贾瑞方至未久,便闻得一个妇人以尖刻的嗓音质问着尤氏与李纨等人。

凤姐儿想必是躲起来了。

“我要见见孩儿他姑母,有何不可?贾家如今便是这般规矩?”

“说的好!贾家也是世家大族,如今怎的就和那些小门小户一般,成了没规矩礼法之地了?这才几日?说出去真真叫人耻笑!”

妇人言罢,便有一个青年男子跟着开腔。

妇人言语尖刻无礼。

男子则是阴阳怪气。

隐隐暗讽贾瑞得势之后,宁荣二府的格调己然低落。

话语亦是阴毒。

荣禧堂内外,贾府众人皆有些愤懑与尴尬,却也无可奈何。

贾瑞一到,林之孝等人赶忙迎上前来。

不知不觉间,贾瑞己然成了宁荣二府的主心骨。

“来者乃是王家的李氏夫人与长公子王礼。”林之孝满面忧心地道:“一来便要见老太太,老太太称身子不适不见,随后又要见二太太,说是正在佛堂礼佛不见外客,于是便在荣禧堂吵闹起来了。此刻堂中尚有南安太妃与北静王妃……”

堂中显然并无足以出面劝解之人。

贾家出了个贾瑞,势头过盛。

以西王八公为首的开国勋贵一脉亦非铁板一块,内部亦是矛盾重重。

侯孝康以及诸多侯伯家族被扫荡殆尽,更令开国一脉中不少家族敌视贾家与贾瑞。

诛除义康郡王,逼迫宗室清偿亏空。

贾家携镇国公府等诸家还钱,更使开国一脉的其余家族被迫偿还亏空,对贾家和贾瑞的怨愤愈发深重。

今日前来的王家,便是此等家族中的代表。

其余家族的代表人物,有些是忌惮王家权势,有些则是未能赶来。

更多的却是心中暗藏不满。

只等着瞧王家打头阵,让贾家难堪。

有戏可看,又有茶果点心。

进入旁观模式岂不快哉?

原本王家与贾家关系甚是紧密。

贾家于军中有深厚的人脉。

因自家无出众子弟在军中站稳脚跟。

贾家于二十多年前便选定在军中效力的王子腾作为扶持对象。

王子腾亦是稳扎稳打,自身能力尚可,又有贾家扶持。

半年多前,王子腾由京营节度使擢升为九省都统制,即九边都统制,外出巡边去了。

此职位,看似升官,实则明升暗降。

开国勋贵这一脉,于隆安帝心中,多是向着太上皇那边之人。

况且其中庸碌之人甚多,有才干者稀少,实难与景和一脉相较。

王子腾遭受明升暗降,亦是隆安帝拉拢赵国公姜铎之手段。

九边都统制虽有巡阅之职,却不能独掌一地大权。

论及真正实权,尚不及一镇总兵。

首至九省都点检,才算稍有实际权力,不过是监察弹劾之权罢了。

王子腾后来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奉旨返京入阁,于半路偶感风寒,错服一剂汤药,便一命呜呼。

恐亦是隆安帝在其中有所作为。

到得那时,开国一脉己然彻底失势,只能任由皇帝着手铲除。

如今有了个贾瑞,加之开国一脉改换门庭,方才有了一线生机。

这其中的关窍。

便是为官多年之人,亦未必能全然知晓。

荣禧堂里的那妇人与那发话的纨绔子弟,哪能懂得其中的玄机?

在他们眼中,贾瑞不过是个侥幸晋升的小人。

靠着贾家的祖荫与王家的威名侥幸得势。

于是便自行脑补出贾瑞得志便猖狂,在贾家宁荣二府抢夺权势。

如此一来,此次上门吵闹,倒也在情理之中了。

贾瑞走进之时,除了南安太妃与北静王妃之外,其余众人皆站起身来。

镇国公牛继宗的继室夫人,一脸苦笑。

石光珠、马尚、陈瑞文等人的夫人或者太夫人,身份地位皆不够。

虽是焦急,却也没有资格劝解调和。

南安太妃神色恬淡安详,眼中有好奇与探寻之意。

北静王妃脸上则有明显的幸灾乐祸之情。

这些能够在内宅安坐的贵妇人们,好歹也知晓一些内中情由。

北静王水溶自是对贾瑞深恶痛绝。

其王妃自是怀着恶意来看这一场热闹……

东平王府与西宁王府的太妃并未前来。

南安王府本与贾家交谊深厚,然贾母避而不见,南安太妃也不会为了贾家强自出头去得罪王家。

说到底,贾家虽有贾瑞,王家亦有王子腾,两家的实力皆不弱。

南安王府偏向哪一方都非明智之举。

贾瑞进门之际,宝玉正跃跃欲试。

那说话的王礼,还有一旁的王仁、王德,皆是宝玉的嫡亲表兄弟。

宝玉原打算带着李氏夫人,还有王礼、王仁、王德几人,一同前往佛堂去见王夫人。

如此,佛堂的禁锢便可解除。

只是贾瑞一进来,宝玉脸色一变,神色讪讪地往后退了两步。

经过这许多次的交道,宝玉也晓得有些惧怕了。

只是在有心人眼中。

宝玉的作态,更是贾瑞打压贾家嫡脉的明证。

王礼等人己冷笑起来。

几个男子尚未言语,坐在南安太妃身旁的一个少女霍地站了起来。

贾瑞冷眼瞧了一下。

相貌甚是姣好。

五官精致之中透着一丝英气,眉宇开阔,先前脸上带着笑意,亦能看出其明媚洒脱,且毫无机心。

寻常女子,没有这般气质。

只是,这女子对着贾瑞,却是横眉怒目。

“二哥哥,你好好的一个男儿,怎的这般胆小怕事,难道有人能吃了你不成?”

少女说话发音不准。

这“二哥哥”,听着像“爱哥哥”。

贾瑞一听,便知是谁了。

保龄侯史鼐、忠靖侯史鼎的侄女,亦是十二钗正册中的一人,史湘云。

闻得史湘云之言,宝玉似得了些底气,缓缓地便欲起身。

贾瑞冷眼觑了觑,沉声道:“宝玉,你若不想好好的,尽可任意施为。”

宝玉面色一凛,双眸中隐有怒意,然他性子实在是怯懦惯了。

自荣府大开中门迎贾瑞入内之后,贾家亦是正式接纳了贾瑞。

如今之贾瑞,己非宝玉可公然与之相抗之人。

贾瑞可以留宝玉安然无恙。

前提是,这个猪队友莫要总是给自己招惹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