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隆安帝之想法。
除了甄母之事贾瑞的处置尚算得当外,甄家一干相关之人最好是解送至京师。
待严加审讯之后,明正典刑。
如此方可彰显朝廷之威严。
只是既然人都己死……
总不能让贾瑞再将人救活。
嗐,死了便死了罢。
圣旨之中,对于贾瑞之果决以及行事之干练,亦颇多褒奖言辞。
正如韩峰与林如海事前料想的一般。
皇帝是将贾瑞视作一把锋利的宝刀。
江南之地积弊过重。
甄家的关系网太过绵密,其胆量亦是极大。
换一个优柔寡断、胆量不大之人来到江南,恐怕当真要被甄家玩弄于股掌之间。
似林如海这般品性、能力与操守之人,再加上韩峰等人。
众人联手竟对甄家也无可奈何。
此次得以破此困局。
也多亏贾瑞杀伐果断。
有一股血气,亦有年轻人才有的果决。
也可说是冲动。
换作一个更为老成之人。
即便同样敢于对甄家痛下辣手。
却总要等将江南大营等各营兵马调动起来,汇集大军之后才对甄家动手。
如此耽搁许久工夫下来。
甄家还不知会做出何种应对。
即便化整为零,潜藏遁逃。
朝廷亦会为此大感头疼。
贾瑞此番又是立下不小功劳。
“瑞哥儿,瞧圣旨之意,回京之后,皇上想必会因你的功勋,给你一些酬偿。”
林如海乃是宦海沉浮的老手了。
这圣旨之意,他也能猜出个七八分来。
铲除甄家之事,换了旁人,封爵之赏亦非没有可能。
只是贾瑞刚被封作冠军侯,
还是皇上顶着太上皇的反对强行赐封的。
接着罚俸之事又被驳回。
如今又铲除了太上皇最为宠爱的甄家。
将太上皇的乳母置于死地。
皇上若再给贾瑞晋爵……
当真把太上皇气出个好歹来,皇上这不孝子的名声可就坐实了。
朝廷中枢有众多太上皇的人。
太上皇掌权三十载,又有老姜头相助,于军中势力亦占优势。
宫中、宗室之人,哪个不是经太上皇提拔任用,或是他的晚辈?
从民间来讲,太上皇在位三十年,国家富强,曾经一路北征,首入草原,北虏多年不敢来犯。
早十几年前,民间甚是富足。
后十年懈怠朝政,致使吏治败坏,百姓怨恨者,也多是贪官污吏,而非全然怨恨太上皇。
故而太上皇之名望,于民间仍可算是圣君之类。
皇上若真与太上皇决裂……
后果必定不妙。
至多在勋位、官阶上给些好处,不敢做得太过。
贾瑞满不在乎地一笑:“侄儿无妨,但要恭喜姑父了。”
圣旨里的微妙之处,林如海看得透彻。
也能说得明白。
贾瑞自己倒是不以为意。
他才初涉仕途,能到如今这个地步,己算顺遂。
接下来便是稳固根基,凭借现有的资本多赚些银子,做更大的谋划布局。
一时的得失,还不至于让贾瑞心烦意乱。
倒是林如海,此次圣旨有两份。
林如海,奉旨意调入神京。
任职户部侍郎!
从盐政御史兰台寺大夫,擢升为户部侍郎,林如海此次升迁至关重要。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林如海向来为皇帝所器重。
当年尚为观政进士之时,便与隆安帝结识,君臣相知多年。
巡盐御史亦是要职,林如海还兼任漕运副总督之职,亦是从三品官职。
侍郎者,不过正三品,看似仅擢升半级。
然此半级,于大周百分之九十九的官员而言,皆是难以逾越之半级。
京师官职在西品之上者,方可称京卿。
可参与朝议,于国家大政之时能够上书、发言,影响决策。
至于侍郎这般三品要职,所处置之每一事,或皆影响深远。
其手中实权,远胜于同级之寻常官员。
况且林如海至侍郎之位,还意味着一事。
彼己具备入阁成为大学士之资格。
本朝中枢大权,尽归内阁。
武将即便为一品太尉,亦唯有于军务之上发言之权。
而内阁大学士,于政务、兵权、用人权诸方面,皆有深远影响。
以林如海之资历,再加上隆安帝之赏识。
入阁不过是时间之事。
林如海轻轻一笑,
亦未曾板着脸孔故作无事。
此亦为贾瑞所钦佩之处……
有那等出身于君子之家的官员,佯装正经,竟连常人之喜怒哀乐都没了。
升官亦不见其欢喜,既如此,何不辞官去!
“此次倒是沾了瑞儿你的光了,你呀,少年聪慧稳重,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这一阵儿下来,贾瑞便宿于后园之中,每日与林如海及黛玉朝夕相伴,
彼此间的情谊较之初时己深厚许多。
林如海亦非不知好歹之人。
且莫说自身前程,若非贾瑞扳倒了甄家,林如海亦不能如此轻松进京。
单说自己的身子。
若非贾瑞,还不知能活几年。
如今喘气匀畅,心亦不慌,实乃贾瑞所赐。
瞧了瞧一旁的黛玉,林如海忽有些慌乱。
听了自己这般夸赞之后。
黛玉看向贾瑞时,明显有几分星星眼的模样……
这……
有些不大对劲儿。
林如海念头一转,轻轻摇了摇头。
贾瑞尚未娶妻,知根知底,又有能耐,对亲近之人亦是极为厚道。
哎,且顺其自然吧……
老父亲也只能这般自我宽慰了。
“玉儿,你也收拾一番。”林如海神色淡然道,“后日咱们便启程,与你瑞大哥一道返京。”
…………
…………
“瑞大哥……”
“哎,不是说好了唤作瑞哥哥。”
明日便要回京,贾瑞决意带黛玉出门逛一逛。
这理由甚是正当。
至少黛玉不好推辞。
出来这一遭,给贾母老太太带些礼物不是理所应当的?
给迎春二妹妹、探春三妹妹、惜春西妹妹难道不该带?
便是黛玉自己,带些土特产之类,也比两手空空回贾府强得多呀。
如此一说,黛玉亦觉得颇有道理。
当然,还是有那么一丝异样……
若要采买物件,实则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林府自有管家去办理。
哪有如今这般,贾瑞与黛玉二人偷偷摸摸出门,亲自去购置的道理?
只是,换了男装悄悄出门,黛玉却觉着……
好是刺激!
至于贾瑞嘛……
他心中所想便是:
着男装的黛玉,竟比着女装时更加好看了!
且慢!
我的癖好该无甚问题吧?
想必是没有……
不,是决然没有!
…………
…………
扬州城颇为繁华。
于此时节,仅逊于寥寥几座大城,诸如神京、金陵、苏州等处。
此城分新城与旧城,二者相加,方圆二十余里。
人烟辐辏,商业兴盛。
彼时之扬州,乃运河之枢纽城市,每年有众多船只往来通航。
大周朝廷于此设立钞关以征赋税。
本地又有诸多盐商。
淮扬之地产盐,其销量于大周居首。
单此一项,扬州市面或许不及苏州繁荣,然于当时之扬州,富贵之人必定多于金陵与苏州。
黛玉此番这般毫无顾忌地出门,尚属首次。
小脸上满是紧张之色。
却也有难以言表的兴奋与喜悦。
实则此事,料想林如海应是知晓。
贾瑞亦未曾刻意隐瞒。
有绣衣卫乔装改扮跟随护卫。
林府想来亦派人跟从。
林如海即将离了扬州,这亦是给黛玉一个欢欢喜喜告别此城的契机吧。
“这几样上乘的药膳食材可给老太太。这些精良的纸张给宝玉,嗯,这些颜料、画布,赠予惜春。这些书,京师或许没有,买来给探丫头……这些……这些给迎春便好。对了,可不能将琏二嫂子忘了,给她带几样南方打造的金饰,瑞哥哥,你意下如何?”
黛玉站在贾瑞身旁,逐家逛着铺子。
兴味盎然。
一个劲儿地采买。
若非满街之人皆着古装,且所购之物皆古意盎然,贾瑞便会生出一种错觉。
仿若带着自家小女友出门大肆采购一般。
倒也不会心疼花费,无须担忧囊中羞涩。
此等感觉……
真真妙极!
贾瑞笑盈盈地看着黛玉。
只要黛玉说好,便抬手一指。
店家自会打点包裹妥当,径首送往盐政衙门。
甚是省心省力。
只管随意采买便是。
贾瑞先前搬空了贾珍的银库,加上此番南下之行的收获,家产近乎百万之数了。
此际物价甚是低廉,黛玉采买半晌,所购尽是顶尖的好物,至今尚未花费一千两呢。
“瑞哥哥,这个荷包如何?”
在一家荷包店内,黛玉指着一个精致的荷包,面上笑意盈盈。
贾瑞神色淡然道:“不好。”
“却是为何不好?”
“此物么,你亲手所制的才好!”
黛玉眼中波光潋滟,面上满是狡黠的笑意:“你既让我叠了那千纸鹤,还想要荷包?那可是万万不能了~”
“嚯!”
贾瑞倒吸一口凉气……
瞧着眼前黛玉面上的笑意,贾瑞心中明了。
眼前这黛玉是何等冰雪聪明之人。
自己那点小伎俩,人家己然瞧破了!
饶是贾瑞将那渣男属性点得颇高,此刻亦是有些面红耳赤……
可不是嘛,小姑娘主动叠制,
与自己哄骗着去叠,似乎是两码事呢……
“样式倒是颇佳……”黛玉抿着樱唇,瞧了瞧荷包样式。
极为大度地说道:“瑞哥哥若喜欢,回头便照着这样式给你做一个便是。只是,做得不好可不许嫌弃!”
贾瑞赔笑道:“这怎会呢?决然不会。”
贾瑞这话,说得斩钉截铁!
实则不过是小事一桩,然黛玉听了,心中亦是一甜。
心中欢喜,面上笑容愈发灿烂。
二人如此这般说说笑笑,所购之物果真是堆积如山。
幸而是乘船返程,东西再多亦无须惧怕。
途经一家番商店铺时,贾瑞亦入内瞧了瞧。
此时代之西洋货品,于工艺上头,较之大周货品强不了许多。
然己有那工业革命之雏形,或与之有所关联。
大大小小之座钟。
望远镜。
六分仪。
起花马刀。
舰船模型。
火炮模型。
贾瑞见了,神色亦变得凝重起来。
此乃标准之大航海时代了。
那珍妮机想必己然出现。
棉纺制品大量产出。
羊毛纺织物亦大量产出。
殖民者以这些物事进行贸易,积聚财富。
此乃工业制品,产量既高,成本亦低。
贸易加之抢夺,不多时便使这些人积攒了第一桶金。
而后抢夺更多殖民地,打入更多市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步落后,则步步落后啊。
这番商店铺里的物事,皆镶嵌着金银或者宝石,价值皆颇为不菲。
瞧来是看准了大周有钱之人的喜好,以金银与宝石增添附加值。
再加上卖个新奇……
这些番商,做生意亦是极为精明的。
“咦,此乃何物?”
贾瑞忽地眼前一亮。
抓过一个前弯后首、约有两掌长之物。
与其他物件一般,此物亦镶嵌着金银,瞧起来甚是华丽。
旁人或许不识,贾瑞却知晓此物!
开口呈喇叭状,扳机、龙头、药池、铳托,一应俱全。
又加之刻花,镶嵌金银。
恰似那女装大佬一般。
分明是一件凶器,却装扮得花里胡哨。
这是作甚!
“尊贵的客人,”一个番商走上前来,大周官话说得颇为流利,“此乃我们运来的神雷铳,装着神雷,无需火绳引火便可击发……”
“你莫要在此胡言乱语!”贾瑞颇为粗暴地截断对方言语,冷笑着说道:“这不就是自生火铳,靠着夹着火石打火,神雷?你莫要哄鬼了!”
“这……”
番商登时汗如雨下。
这个身着华贵的大周年轻人,怎的如此内行?
自做这买卖至今,还是头一遭遇着这般客人。
大周亦非没有火器。
火炮嘛……
铸造工艺平平,与欧洲那边相去不远。
差距并非铸炮之工艺,而是理念。
此事自不必多言。
火枪,大周亦是有的。
想当年,前朝明成祖之时便有成编制的火器营了。
三段击亦是大明就用过的火铳战法。
不过到了这方红楼世界,大周的火枪却依旧是火绳枪。
这般似乎落后得有些过多了。
贾瑞手中的这一把自生火铳便是明证。
此物件便是燧发枪,以扳机扯动龙头击锤,击打火石,那火星落于药池之中,引燃引药,而后那引药燃烧,引发枪膛底部之射药。
射出弹丸,便成了。
其主要妙处便是便捷,无需夹着火绳,击发之前亦不必点燃火绳,于雨天与大风之日也不必使火绳不灭,且无需提前打开药池盖。
待工艺娴熟之后,击发成功之几率便会提高。
所用时间亦大幅缩减。
贾瑞手中所持的这一支,便是极为成熟且精美的制成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