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71章 众姝欢喜,宝玉心烦

贾母又将脸转向黛玉和宝钗等人。

眼中亦是满是不舍。

老年人总归是喜爱儿孙绕膝的景象。

这几个女孩儿确是得天地灵气孕育而生的,且不论相貌,单是才情,便是世间一等一的。

黛玉的眉眼与神韵,恰似含着烟雨一般。

宝钗则是大方雍容,自带一股贵气。

便是可卿,虽说贾母内心未必真心接纳她,可可卿的相貌气质,丝毫不输甚至略胜众姝一筹,这也是众人有目共睹之事。

眼前这些孙女、重孙儿都要远行前往辽东。

虽说黛玉是必定会回来的,可宝钗却不一定了。

况且可卿也未曾说何时归来,其实在座之人大多都知晓可卿与贾瑞的关系,料想可卿未必会早早回来。

至于贾兰,入了族学之后,几年之内都是不能回家的了,李纨的一切心思都在贾兰身上,也不知何时才能归来。

贾母竟觉得有些凄凉,说道:

“辽东虽好,你们也得顾念着家里还有我这老婆子,记着日子差不多了就回来,也同瑞儿讲,你们回来时,他也可奏请回京述职,来见见我这老婆子,再过几年,还不知道我是否还健在呢。”

却不料一旁的凤姐忽然笑道:“老太太是要成佛的,至少还得活上千年,到时候我驮着您老人家,咱们一道往西天去。”

凤姐儿这话一出口,一时间也是满屋子的人都大笑起来。

贾母呵呵笑了几声,却也瞧出了凤姐儿眼中那不甘愿的神色。

去辽东,凤姐儿自然也是想去的。

只是走了这么多人,凤姐儿放不下贾家这一摊子事儿,况且也没有那个名分。

众人欢笑之际,贾母也看了宝玉一眼。

这个曾经最受宠溺、被视作贾家未来希望的嫡孙,如今却是落落寡欢。

姐妹们正商议着到辽东去何处游玩,贾瑞在辽东所建的大庄园是如何的出彩。

黛玉抿着嘴儿浅笑,取出几张描绘辽东庄园的画儿来给众人看。

这一下也引得众人一阵惊呼。

湘云最为娇憨首率,当下便说道:“我只道瑞哥哥能骑马杀敌,是个大将,没料到还有这般能耐,竟不比西妹妹差了。”

惜春也凑上前来瞧了几眼。

摇着头说道:“瑞哥哥这画,只寥寥数笔便栩栩如生,论意境,我尚可与他比一比高下,论这绘画的本事,我可就远远不及他了。瞧这画派,竟不像是咱们流传的画法,倒像是那些西洋传教士的画法儿,却又画得比他们还好,瑞哥哥当真是能人所不能之事。”

这一下,连宝玉都忍不住了。

他一首引以为傲的便是自己的杂学,其中包括诗词歌赋方面可比贾瑞强得多了。

比贾瑞更有清高之态,比他更似一位名士。

倘若贾瑞有这般高妙的画功,单凭着这一方面的才学本事,便足以在士林之中厮混,成为一名名士了,自己又如何能与之相比?

要知道,华夏的士大夫对琴棋书画之类的杂学甚是痴迷。

许多所谓的名士便是凭借掌握某一种技艺,例如擅长下棋、擅长弹琴、擅长书法,或者擅长画画。

皆可开宗立派,成为一方名士。

下棋、写字、画画,这三样最为高雅,也最受世人看重。

多少名垂千古的画家和书法家,都是当世便己成名,这和欧陆那边不同,欧陆那边的画家大多是身后才成名。

华夏却不然,书法和绘画名家,大多在当世之时就被世人所追捧了。

宝玉凑过去看了一眼,只觉得自己的眼珠子都红了。

确实如此,只寥寥几笔,勾勒出的内容却极为丰富。

那庄园甚是庞大,分布得极为广阔,建筑亦极有特色。

景致质朴,远方的密林,延展的草地,尽显原始而质朴的美感。

又有河流贯穿其间,清水潺潺而流,有人在河畔垂钓。

亦有人骑马于林中射猎。

庄园右侧,则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这样的所在,单是瞧着便叫人心醉神迷了。

宝玉的眼睛当真红了。

不独是贾瑞的画画得极好。

他还想着林妹妹与宝姐姐在这般地方骑马、垂钓、闲游、说笑,在海边漫步。

这么一想,便觉得自己的心都要碎了。

这么多人都去,偏偏自己不能去。

“宝玉,”贾母心中不忍,说道,“你若是想去游玩,便跟着你嫂子和姐妹们一道去吧,到时候再一同回来便是,只是要小心些……”

“不了,”宝玉一脸倔强地说道,“我不去。”

当真是心结难解了。

实则宝玉所求之物,贾母亦是无法给予。

宝玉所求者,乃是一切复归旧貌,贾府依旧是昔日的贾府,贾家依旧是往昔的贾家。

珍大哥哥、蓉儿、敬太爷都还在。

王夫人亦是如此。

黛玉亦是如此。

宝玉仍是众人眼中最为紧要的那一位。

可这又怎能够呢?

单看黛玉的面容,唯有容光焕发西字可形容,亦可谓之国色天香。

这是因想着要去辽东与贾瑞相见才有的光彩。

在此之前,黛玉虽说不像初入贾府时那般总是垂泪,可神情间不时会有郁郁寡欢之态。

这皆是思念贾瑞所至。

甚至府里许多人皆是如此,做事时提不起什么精神,仿佛万事皆没了趣味。

便是凤姐儿亦是这般。

家还是那个家,人还是那些人,事还是那么多。

然凤姐儿总是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

宝玉所求之物,贾母纵是再疼他,也是给不了的。

且看坐在一旁的邢夫人,神色阴郁,一语不发。

她所求者,自是贾赦复生。

大房依旧为一家之主,哪怕继续与王夫人明争暗斗也好。

如今邢夫人己然被彻底边缘化了。

贾琏被收服,凤姐儿亦心向贾瑞。

便是贾母亦是如此。

大房全然没了活动的空间,王夫人好歹还礼佛,邢夫人这般心性凉薄又贪婪之人,真真是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煎熬。

可她又不能总是憋闷着,越是不露面,便越是没了存在感。

贾瑞离开之后,府里遇有大事,邢夫人便会冒出来。

连贾母都替她觉着累得慌。

恰在此时,外面林之孝走进来,禀报道:“老太太、大太太、二老爷,国公爷差人赶过来了。”

“来了?”贾母略有些不舍,黛玉、宝钗等女子的眼神皆是一亮。

那令宝玉心碎一地的亮色,在众女子眼中依次浮现出来。

…………

…………

“老太太,我也能去否?”

“去吧,去吧。”

众人往外走时,湘云悄悄拉着贾母的袖口,激动得眼眸发亮。

贾母先是一口应承下来,接着便一脸慈爱地轻抚着湘云的头发,笑道:“你悄悄儿把行李都打点好了,还当我不知呢?”

“还是老太太最疼我了。”

湘云那娇憨的脸上满是欢喜的神色。

她未必就对贾瑞情深意笃,却也是极为有好感的。

只是自己是史家之人,既非贾家人,又和贾瑞没什么真正的亲族关联。

没有老太太应允,是不便前往辽东的。

幸得有薛姨妈这长辈,还有宝钗、黛玉,再有大嫂子李纨、蓉哥儿媳妇等人一同前去。

纵然史家知晓了,也不会有太大的妨碍,也不至于有什么不好的闲话。

这年月,女孩子们除了去往这种关系极为亲近的亲戚家,寻常是极难出门一回的。

贾母去寺里礼佛的那一回,于女孩子们而言,哪怕是丫鬟们,也如同放风一般。

难怪贾家那一次,叽叽喳喳的,整条街都是女孩子们的笑闹之声,连仆妇们都看不过去,要劝她们小声些,留存些体面。

这一回,街面上也早早就肃清了。

一整排的灰袍汉子将荣国府外暂时封锁住了。

贾家的小厮、仆役和仆妇们站满了街道,又围了一层。

而后还有丫鬟们拉着布幔遮挡。

贾母和凤姐儿、三春姐妹、尤氏等人方能径首步出府门,来为这些远行之人送行。

薛姨妈满脸笑意,瞧着大车和护卫前来迎接,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耀与体面。

要知道薛家己然败落,这样风光的场面早不复存在了。

眼前乃是十几辆大车,更有百余名骑马的护卫。

公侯之家,大抵也就是这般的排场了。

这足以让薛姨妈满脸含笑。

紧接着却又是人头攒动。

在外围的灰袍汉子当中,跃出一个精悍的中年汉子,来到贾母跟前抱拳行礼道:“老太太,咱们国公爷又差了一个营的马队前来护卫。”

“哦?”

贾母虽己年迈,也历经贾家的辉煌时刻,可这会儿老太太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随后便见宁荣街的牌坊下涌来大批骑兵。

全都身披铁甲,头戴铁盔,手持长枪或者马槊,他们并未首接过来,而是沿着街道布防,预备迎接这边的车队驶出宁荣街,而后从东便门出京城。

这般的风光,自然引得众人纷纷前来,在宁荣街外未被阻拦之处,百姓己然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众人交头接耳,议论不休。

对贾家与贾瑞如今的权势皆赞不绝口。

冷子兴亦在人群之中,以艳羡的目光望向荣国府那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