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62章 赐婚

底下跪着的人颤声道:“回殿下,这谣言最开始便是出自市井之中,鱼龙混杂,现在一时半会儿怕是......轻易追查不到来源。”

赵恒心中怒气交加,他苦心钻营,筹谋许久,好不容易布的局可不能因此毁于一旦。

“罢了,如今再去追查这些也无多大用处,各方面的人手都安排得如何了?”

原本他还担心此谣言一经散播,到时候会打乱他所有的布局。

现在既然有人已经洞察先机,想要浑水摸鱼,他干脆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将计就计。

冯寅之见二殿下面上尽是狠戾之色,不由有些担心,出声劝道:“殿下,我知道你筹谋许久,可是现在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咱们还是应该沉住气,不能自乱阵脚。”

冯寅之表面上是爱好风花雪月的浪荡公子,其实背地里他是二皇子一党,正是由于他的身份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所以很多事都是交由他去做。

赵恒以手轻扣桌面,摇了摇头:“本来我们就是要借势而为,现在已经接连下了两个月的雨,天时地利已经到位,如今便是最好的时机,而且......”他顿了顿,过了好半晌才说道:“父皇已经给我和老三赐婚了。”

见他眸中尽是不屑,冯寅之便猜到了,估计两人的正妃人选背景差距很是悬殊。

明明他是嫡长子,可是父皇却只将一个光禄寺少卿之女许给他为正妃,而赵朔的正妃却是堂堂兵部尚书之女,两人之间的差距可谓是云泥之别,父皇心中对谁亲疏远近,一目了然。

从小到大,他都对自已不喜,正是因此,他才刻苦读书,勤练武功,三九酷暑,未有一日懈怠。

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得到父皇的青睐,后来他被寄养到了皇后名下,他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哪一点做的不好,惹了皇后的厌恶。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他算是明白了,就算他做的再好,父皇也不会高看他一眼,而他之所以突然记起了他,也不过是将他当成是自已平衡朝局的一颗棋子,他这一生从出生那一刻便注定了是要卑微到尘埃里去的。

可他不甘心,他宁可争得头破血流,也不愿意就这样仰人鼻息卑微地苟活于世。

“本殿知道你的顾虑,可是现在不动手,谁又能保证什么时候才是一个好时机,与其这样无止境的等下去,还不如放手一搏,自古以来富贵都是险中求。”

赵寅之从二皇子的眼中看到了坚毅嗜血之色,知道这次他是打定了主意,索性就不再相劝,最后只问道:“敢问殿下准备何时行事?”

“等父皇的赐婚圣旨下了就动手吧!”

老二这次平白得了兵部的力量,肯定沾沾自喜,到时候他就让他乐极生悲。

果然第二日上朝的时候,陛下的圣旨就下来了。

除了赐婚圣旨还有就是二三皇子的封王圣旨。

二皇子赵恒封为慎王,赐慎王府,正妃就是光禄寺卿郑守业之女郑程程。

三皇子赵朔封为宸王,赐宸王府,正妃就是兵部尚书秦寂阳之女秦雨柔。

婚礼的一应事宜都交由礼部和钦天监去全权办理。

储秀宫内,越贵妃听到宫人从外面打听到的消息,高兴得合不拢嘴,鬓边的鎏金宝石步摇也跟着轻轻晃动,在寂静的宫殿内沙沙作响,她娇美的菱唇微启:“吩咐御膳房熬一盅百合莲子汤,然后再做几个清淡的可口小菜和绿豆粥,待会儿随本宫去一趟御书房。”

每到这个时节,皇帝就会胃口不佳,平日里他本就脾胃虚弱,加上天气炎热,经常是没有胃口,也只有她细心,会注意到这些细节,总是能想一些新花样,变着法儿的哄着他多进一些食。

到了御书房门口,太监进去通禀后,万良笑脸盈盈地迎了出来,“越贵妃安,陛下正等着呢,您快请进。”

进去后,见美人因为冒着烈日而来,额头上沁出了一层薄汗,皇帝从御案起身,心疼地说道:“天气这么热,也不说坐软轿过来。”

将越贵妃扶起来,然后又用手给她擦了擦额角的汗,两人这才一起坐过去。

“多谢陛下关心,臣妾不累,再说臣妾知道陛下公务繁忙,肯定忘了用膳,所以就想快点过来,我做了开胃的小菜和绿豆粥,您快尝尝。”

说罢,就让丫鬟将膳食摆在桌案上,然后她又盛了一碗百合莲子汤出来,让其放在一旁晾凉。

皇帝对于她的这些妥帖之处,甚是满意。

这么些年,他身边女人无数,可是只有越贵妃最深得他心,除了在鱼水之欢上两人是最为契合之外,便是她这个人从来都很识大体,懂得适可而止,而且在生活上确实将他照顾的面面俱到。

比如他喝茶只喝七分热的,洗澡喜欢用热水,夏日没有胃口的时候喜欢喝点滋润的甜汤,后宫里这么多女人,他的这些小细节也只有这个女人记得。

这个女人出身不高,又给他生了一儿一女,所以只要不是特别过分的要求,他也愿意满足她,宠着她。

前几日,她突然给将军府罗通的夫人下了帖子,后来听御医回来禀报说是她的女儿出了疹子,而且还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这事便不了了之了。

听说她知道了这个消息,心下闷闷不乐很久,但是也只是自已生闷气,并没闹到他面前来。

要是换做皇后肯定一早就跑到自已面前哭唧唧控诉来了,这个女人却知道什么话该跟他说,什么话不该跟他说,从来不会主动给他添堵。

这也是他最喜欢她的一点。

刚下帖子,将军府的人就病了,恐怕天下没有这么巧的事。

罗通那个老匹夫心中打的什么算盘,别人不知道,他却是知道得清清楚楚,就他如今的将军府,不过是个空壳子,还摆谱不愿意给自已当亲家,真以为自已是根葱。

加上前一次玉禾的婚事,也确实是让他们母子几个跟着受了委屈,所以这次他干脆就直接给老三指了门婚事,兵部尚书的嫡女,不比那武将家的女儿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