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80章 静妃(一)

“母后。”

太后听到呼唤,撑着身子从榻上坐了起来,见她的儿子如今越发有天子威仪,心中甚是欣慰。

“来,快过来,让母后瞧瞧。”她朝着面前的少年招手。

虽然她不喜欢那个男人,可是儿子是与她血脉相连的,也是她在这个世上最亲的人,她自会尽已所能疼他爱他。

“今日跟着太傅和侯爷都学了什么?”

赵琮站在她面前,一副板正乖巧模样,答道:“太傅教了战国策,侯爷教了练箭。”

“嗯,他们两个人一文一武,都是我们大晋朝最厉害的人,你跟着他们一定要用心学习,除了学习治国之道,更要学习他们身上为人处世的那种光风霁月的品质。”

自古以来,凡是坐到了那个位子上的人都是孤家寡人,满腹算计和猜疑,最后君臣离心。

可是她不想她的儿子最后落得这个下场。

在那万人之巅的位置本来就孤独寂寞,只是这是他生来就注定了的命运,她改变不了,只能让他的身后可以多一些依靠。

日后觉得累了,或是迷惘了,至少还有个可以请教的人。

赵琮点了点头。

母后曾经一再告诫过他,侯爷是大晋朝最忠勇的人,他日后若是有不懂的都可以去问他,他是自已在这个世上除了母后以外第二个可以全心信赖的人。

“母后告诉你,做一个皇帝除了要选贤举能,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颗赤子之心,时刻把天下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如此你的皇位才能坐的稳。”

“母后放心,皇儿都知道的。”

太傅有教过,他都记着了。

陪着他用了膳,又叮嘱他平日里课业繁重记得注意身体,赵琮这才退下了。

太后揉了揉额头,只觉得自已好累,她朝着一旁的素心说道:“素心,哀家累了,你扶哀家去休息。”

她睡着了,只觉得自已做了一个梦,梦到她进宫以前的日子。

……

淮州,安府。

安意如坐在床前,正端着碗给母亲喂药,小声说道:“娘,既然爹离开这么久没有消息,与其在这里傻等着,不如我们自已去长安找他。”

床榻上的女人面色苍白,眉宇之间尽是疲惫之色,她哑着嗓子说道:“我们孤儿寡母的去长安,这一路上若是遇到了坏人怎么办?而且当初你爹走的时候可是嘱咐了,让我们在这里等着他,等他在长安落脚了就会过来接我们。”

安意如把碗放在一旁的凳子上,又从罐子里取了一颗糖渍话梅递了过去。

“娘,我们都等了这么久,爹还没传来消息,许是他公务繁忙忘了,我们还不如自已过去,再说到时候上路我们可以走官道,白天赶路,夜里就宿在客栈,应该没事。”

她觉得她爹这么久没有消息,十有八九是飞黄腾达了,把她们母女俩给忘了。

可是母亲本就是思念成疾,这种话她不敢说出来戳她心窝子。

但是听她母亲的一直在这里傻等下去,她又不甘心。

当初她爹只是一个微末小官,若不是靠她外祖家接济,又怎么能一步一步高升。

若是他真的见异思迁,她定要找他问个清楚,向她娘讨个公道。

最后在她的一再要求下,王氏还是答应了,把路上需要用到的行李都收拾好了,她们带了两个会拳脚功夫的小厮就上路了。

顾虑到她娘的身体,一路上她们走走停停,终是在半个月后到了长安。

安意如带着她娘只能先去找了一间客栈,然后她再慢慢打听他爹的下落。

她爹当年还只是淮州的一个县令,说是得了朝中某个贵人赏识,这才有了升迁的机会。

只不过当初他走马上任的时候,对家里人的说辞说是他刚去长安,人生地不熟,恐出差错,所以只等在那边一切安定好了,再把家里妻女带过去。

王氏心善,从来没觉得他这个说法有什么问题,只一味傻傻等着。

若不是这次她的病情严重了,安意如也不会想着带着她娘上长安来。

心病还需心药医,她娘的病只要见到了她爹一切都能好。

不管那个结果是好是坏,她都希望她能尽早知道,认清现实,如此日后才能活的清楚明白,省得一直这样自欺欺人。

将她娘安顿好了,她又给了银钱让店小二帮忙请了一个大夫来,那人的说辞跟之前的大夫也是差不多。

不过她还是让人给开了几副调养身子的药,到时候见到她爹,她可不希望她娘是这样一副病歪歪的样子。

服侍她娘把药吃了,安意如就带着素心坐在了外面,商量接下来该如何做。

“小姐,长安这么大,我们要怎么才能找到老爷?”

安意如之前确实是一点头绪都没有,不过刚才见那跑堂的店小二对于外面的各色人等似乎都很熟悉,她想着不如自已出钱让他帮忙打听,如此既省事也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