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老子《道德经》中的第十三章,这一章虽篇幅不长,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与智慧,犹如一盏明灯,能够在我们的人生之路上给予启迪和引导。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老子开篇便提出了这样惊人的论断。何为“宠辱若惊”呢?老子解释道:“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追求荣耀与赞美,渴望被宠爱、被认可。然而,老子却将宠视为低下之物。当我们得到宠爱、赞美之时,心中往往会涌起一种惊惶之感。这是因为宠爱是外在的、不稳定的,它的到来可能并非源于我们真实的本质,而是由于外在某些因素的促使,比如说一时的运气、迎合他人的喜好或者是名利场上的逢场作戏等。所以我们在得到的时候,内心会有一种不安,担心这只是短暂的、虚幻的,随时可能失去。而当真的失去这份宠爱之时,我们又会陷入恐慌、失落、懊恼等负面情绪之中。这种对于宠辱的患得患失,反映出我们内心的脆弱和不坚定。
而言及“贵大患若身”,老子又作了深刻的阐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里老子从一个非常宏观和深邃的角度探讨了祸患与自身的关系。我们之所以会有诸多的忧患与烦恼,根源就在于我们太过关注自身的存在、自身的利益、自身的欲望。这个身,不仅仅是指肉体的身体,还包括附着在这个身上的各种欲望、名誉、地位、财富等。当我们以自我为中心不断地去追求物质、符号性的东西时,烦恼就接踵而来。比如说,我们想要赚更多的钱,于是拼命工作,失去了休息和陪伴家人的时间,身体逐渐垮掉,精神也变得疲惫不堪;或者我们追求名誉地位,在官场或者职场上勾心斗角,在这个过程中结仇结怨,内心时刻充满了紧张与焦虑。而如果能够超越对自我的那种狭隘的执着,摒弃过于浓重的私欲,把自已融入到更大的宇宙或者群体之中,做到无身般的豁达与超脱,那么我们的烦恼和忧患自然会大大减少。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前面观点的升华和总结。如果一个人能够珍视自已的身体,像珍视天下一样,也就是把自已对待自身的价值观拓展到对待整个天下,将自身的道德修养、胸怀视野提升到与天下相匹配的高度;怀着怜爱、包容、奉献的精神去面对世界。那么这个人就能够被托付天下。这并不是说只要珍惜自已就能管理天下这么简单的字面理解,而是要求统治者或者领导者能够像对待自已一样,谨慎地对待天下大事,怀着无私的大爱来维护天下万物的和谐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老子的这些思想依然熠熠生辉。让我们先从宠辱若惊说起。在社交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人都陷入了追逐网络流量、点赞、关注的怪圈。一个博主如果得到了大量的粉丝关注和点赞,他可能会兴高采烈,但同时会担心如何保持这种关注度,如何继续迎合粉丝的喜好以得到更多的赞美,这就是在“得宠”的时候感受到的惊惶。一旦他的某条内容不受欢迎,粉丝掉了不少,他便垂头丧气,这便是“失宠”带来的厄运。其实,这些所谓的宠,都是外在的评判标准,并不能真正代表一个人的价值。一个真正有内涵、有自我价值的人,不应该被这些外在的宠辱所左右,应该坚守自已的内在品质,做真实的自已。比如说那些与世无争却默默耕耘于科研、艺术领域的学人、艺术家们,他们沉浸在自已的创作世界里,不以世间的宠辱来衡量自已的努力成果,最终他们往往能创作出流芳千古的伟大作品。
再看“贵大患若身”相关的智慧,现代人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但人们的困扰和压力却没有减少。很多人都感觉自已在忙碌的漩涡中无法自拔,原因就是被自身的各种欲望所挟持。我们总是想要更多的房子、车子、名牌产品等等,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不断地去竞争、去打拼。在企业界,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一些企业甚至不择手段,不顾环保、不顾员工权益,最终导致声誉受损面临更大的危机。如果企业能够像老子所说的那样,放下对利益的过度贪求,从更长远、更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将自已视为社会的一部分,与社会和谐共生、共同发展,那么很多危机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同时,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我们能够降低自已的物欲,珍惜已有的幸福,关注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精神追求,比如说更多地投入到家庭关系、自我修养提升、帮助他人等积极的活动中去,那我们就能跳出烦恼的怪圈,收获真正的幸福。
关于“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的当代意义。如果从执政者的角度看,那些好的领导者总是能够以身作则,像对待自已一样对待民众的利益。他们把民生工程当作已任,为民众的福祉殚精竭虑。就像话题经常涉及的那些亲民的市长、县长等基层领导者,深入群众,不怕吃苦,这种尊重生命、热爱人民的态度,就是一种将自已与天下视为一体的表现。而在社会层面,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从自我出发,关心他人、讲究公德、关爱环境等,共同建立一个和谐、包容、充满爱的社会,这也是以大爱的方式在履行世间之责。
可以说,《道德经》第十三章就像一面镜子,在我们贪婪、迷茫、彷徨的时候,它照见我们内心的弱点,引导我们走向更加智慧、豁达、高尚的生活境界。它的思想跨越了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面前,值得我们深入钻研并将其发扬光大。
这便是《道德经》第十三章带给我们的智慧宝藏,希望您在听过之后能够反复回味、深入思考,将这些古老而又常青的智慧融入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让我们的人生之旅更加精彩而从容。当然,这只是莫沅对经文的一种解读,也许每个人品读过之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欢迎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与大家一同探讨这始源智慧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