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三十七回 七弦琴忧愁万种 朱砂记天神托梦

胡发在母女俩的恳求下,勉强收下了那十两银子,让她们留在了家中。然而,胡发的妻子刁氏为人十分刁钻刻薄,她看文氏母女不顺眼,每天指桑骂槐,还把各种粗重的活儿都派给她们做。文氏母女为了有个安身之所,只能忍气吞声,像奴婢一样干活,这事儿暂且不提。

再说太子李旦,他化名马隐,在通州的街头四处乞讨。有一天,他遇到了胡发。胡发看李旦的举止神态,觉得他不像个普通的乞丐,便开口问道:“你这个年轻人,是哪里人,姓什么叫什么,为什么要在这里乞讨呢?”李旦回答道:“小人姓马名隐,是长安人。因为遭遇兵荒马乱,父母都不幸离世,我只好流落到这里。”胡发又问:“那你会写字和算账吗?”李旦说:“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写字算账,这些我都会。”胡发一听,心中盘算,便说道:“我店里正好缺一个会写字算账的人,你要是愿意,就留在我家做事吧。”李旦正愁无处可去,连忙说道:“能得到您的收留,我愿意在这里为您效力。”胡发说:“你既然愿意留下,从现在起就改名叫进兴吧,平时就负责捧茶送饭,在店里帮忙料理事务。”李旦点头答应,从此就以进兴这个名字在胡家生活。

一天,进兴到厨房去取茶。文氏见他言行举止和一般的下人不同,便叫住他,问道:“你是哪里人,怎么会到这里来做事呢?”进兴回答道:“大姆,我姓马名隐,是长安人,父母都不在了。因为战乱,我逃难到这里,实在没有地方安身,所以才在这儿当差。”文氏听了,同情地说:“可怜啊,可怜!”

两人正说着,忽然听到一个娇柔的声音喊道:“母亲。”文氏抬头一看,原来是凤娇。进兴看到凤娇的容貌,心中也暗自惊讶,他心想:“如此美丽的女子,真可谓天下无双,叫她母亲,肯定是她的女儿。”进兴取了茶,便回到外边的店里去了。

文氏对凤娇说:“可怜这个进兴,听他说起来,原本也是好人家的子弟,只是一时落魄,才沦为下等人。他和我们母女俩一样,都是苦命之人啊。”

到了晚上,文氏对凤娇说:“自从你来到这里,心里就没有一天是畅快的。今晚时间还早,你何不去把琴取来弹一弹,也能消消愁闷。”凤娇听了母亲的话,便取出瑶琴,整理好丝弦,弹奏起来。此时进兴还没有睡觉,他住的柴房离厨房很近。进兴听到了悠扬的琴声,心想:“这琴声是从厨房传出来的,肯定是大姆的女儿在弹奏。”他越听越入神,便悄悄地走到厨房,站在窗前,侧耳倾听。从琴声中,他听出了无尽的凄凉,不禁感同身受,心中一阵悲伤。他忍不住推开门走进了厨房。

凤娇看到进兴进来,便停住了弹琴的手。文氏问道:“进兴,你到这里来做什么?”进兴说:“大姆,小姐,原谅我冒昧。我听到小姐弹琴,就忍不住过来听听。这琴声中充满了凄凉,让我想起了自已的遭遇,一时没忍住就进来了。敢问小姐,为什么要弹奏这样的曲调呢?”文氏说:“原来进兴也懂琴音啊。自从孩子他爹去世后,我们家道中落,现在寄人篱下,在她叔叔家受尽了苦楚,所以小女弹这首曲子,抒发一下心中的感慨。”进兴说:“原来是这样,请小姐把这首曲子弹完吧。”凤娇没有推辞,又重新调整琴弦,继续弹奏起来。她的琴声高低起伏,节奏时紧时慢,听起来十分凄楚。

弹完后,进兴连连称赞。文氏说:“进兴,你也来弹一曲,给我解解闷吧。我儿,你过来,让进兴弹。”凤娇起身走到母亲身边坐下,进兴也没有推辞,便开始弹奏起来。凤娇仔细地打量着进兴,只见他面容白净,嘴唇红润,生着龙眉凤目,两耳垂肩,举止优雅,气质不凡。凤娇心想:“他这样的相貌,虽然现在落魄,但日后必定会有大出息。”

进兴弹完琴,起身告辞,回到了柴房。文氏和凤娇也关上门睡觉了。

到了三更时分,文氏迷迷糊糊中,看见一个身穿金甲的神仙走进房间,对她说道:“文氏,你听好了,我有四句话,你一定要记住:蟠桃会上结姻缘,玉女真龙下九重。入胎曾印朱砂记,速定婚姻切莫迟。”说完,金甲神就消失了。文氏从梦中惊醒,心中觉得十分奇怪。凤娇被母亲的动静吵醒,问她怎么了。文氏便把刚才做的梦详细地说了一遍,还说:“我儿啊,我记得你右手有半个朱砂印记,晚上进兴弹琴的时候,我看到他左手也有半个朱砂印记。明天进兴来了,你可以和他比对一下。说不定你的姻缘就在他身上呢。”

等到天亮,母女俩正说着话,忽然看到绣娘杨氏匆匆忙忙地走进来。她为何如此匆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