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卷五之考勘司

刑部有位多公,掌管着好几个部门的事务,他断案明察秋毫,十分敏捷。在本朝那些善于断案、公正贤明的大臣里,他可是首屈一指的人物。

有一年,多公判决了一起重大案件。行刑之后,他回到家中休息。半夜时分,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那声音听起来特别像衙门里的差役。他刚要开口询问,仆人就拿着一封信进来了。多公看完信,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随即索要衣帽,吩咐仆人备马,骑上马就出了门。差役在前面带路,走得飞快,奇怪的是,他们不是往西走,而是朝东去,多公心里感到十分诧异。因为多公的宅子在京城东边,平时他去衙门都是往西走,现在却往东,他满心疑惑,却又不好询问。

没过多久,他们来到一扇门前。只见高楼耸立,气势不凡,城墙上的女墙巍峨壮观,原来是京城的齐化门。多公越发感到震惊,而且他担心城门紧闭,无法通过。可等他们到了城门附近,发现门锁依旧,差役却带着他直接从门缝中骑马穿了过去,竟然毫无阻碍,这让多公更加震惊不已。

出了城又走了一里多地,来到一座大衙门,金碧辉煌,看起来就像岳庙一样。差役说:“到了!” 多公下了马,差役领着他进了门,向南走到一处地方,那里就像刑部的各个部门一样。差役让多公在门外等候,然后进去通报。不一会儿,就有人出来迎接,请多公进去。多公刚走到门屏处,就有十几个官员走下台阶迎接他,这些官员的穿戴和他差不多,态度也十分谦逊,但他一个都不认识。众人行礼后请多公进入大厅,还把他让到贵宾席上,多公再三推辞,才坐了下来。他抬头看向大堂的匾额,白色的底子,朱红色的字,上面写着 “考勘司”,他也不明白这是什么衙门。

众人分坐两旁,献上茶喝完后,多公询问这些官员的身份,以及把自已叫来的原因。东侧首位坐着一位官员,官职和多公相当,回答说:“您是阳间的官员,我们都是阴间的官吏,在阴间我们和您是同僚,至今已有多年了。我们曾经查阅案卷,看到您的断案才能,十分钦佩。如今因为一起死刑案件有点不太公平,所以特意请您来,希望您不要惊讶。” 多公听了又惊又怕,怀疑自已是不是已经死了,急忙站起来请求明示。众人请他重新坐下,笑着说:“您的寿命还很长,怎么突然想到这个呢?” 接着命令小吏拿一卷文书给多公,正是他最近判决的那个案子。

这个案子是这样的:一个官宦人家的妾室和仆人私通,被主人发现了。主人非常生气,狠狠地鞭打了他们,但又不忍心立刻赶走他们。没想到,这个仆人竟然在夜里持刀进入主人房间,把主人夫妇都杀害了。而开门放这个仆人进来的,是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小丫鬟。多公审理这个案子时,将仆人和妾室处以凌迟之刑,并且也杀了这个小丫鬟。小丫鬟死后向地府的狱帝告状,所以才有了这次考勘,阴间的官府因此把多公拘了过来。

多公看完后,微笑着说:“爱惜生命虽然是上帝的美德,但违背常理的行为实在是人和神都忌讳的。小丫鬟的死确实有些严苛,然而按照春秋时期的法律来衡量,也不算过错。” 于是他背诵自已的判词:“门如果不开,主人就不会死,怎么能说引狼入室没有关系呢?小时候就像恶兽,长大了也会是恶人,难道能因为年纪小就饶恕吗?” 话还没说完,众人都点头说:“这确实是她的罪过!我们虽然没有想到这一点,但也知道她并非无辜,之前已经让她去投胎转世了。只是这个案子还没有彻底了结,所以麻烦您来做个见证。如今听了您的明断,更让人无话可说。”

说完,多公起身致谢,准备告辞回去。众人也没有挽留,只是说:“这里以后也会有您的位置,您可要好好为官啊。” 多公恭敬地答应,走下台阶。众人想要相送,多公极力推辞才作罢。

多公出了衙门,差役已经牵着马在等候了。他沿着来时的路返回,到了城门依旧从缝隙中进去。快到自家宅子的时候,已经五更天了。这时,马突然想要排泄,还在地上拉了粪便。多公下马进了屋子,突然一下子惊醒了,原来刚才的一切都是一场梦。他急忙叫仆人去查看,只见街道寂静无声,马排泄的痕迹还清晰可见,粪便还冒着热气。再看那匹马,身上微微渗着汗血,多公不禁惊叹不已。

外史氏说:做刑官真是不容易啊!一个女孩的死,连鬼神都如此关注,更何况那些比这更严重的案件呢?多公具备老到官吏的才能,审理案件极其谨慎,尚且免不了被考勘一番。那些断案全凭自已的喜怒,随意判定是非曲直的人,恐怕只能从阳间进入阴间,却再也回不来了。考勘司中如果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那么他们的魂魄就很难像杜鹃鸟一样归来,这难道不让人害怕吗?难道不值得引以为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