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安有个叫王立猷的人,才华出众,多次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副榜的成绩,但都三十岁了,还没有中举,平日里总是郁郁寡欢。庚午年,他又参加了科举考试,考完后,因为母亲生病,他急忙赶回家,都没来得及等考试结果。回到家,母亲的病也好了些。王立猷亲自照顾母亲,给她煎药喂汤,可心里还是惦记着科举的事。
一天晚上,母亲睡了,妻子也累得躺下了,王立猷独自坐在那里诵读自已头场考试的三篇文章,读得津津有味,十分得意。他感慨地说:“这么好的文章,扔在地上都能发出金石般的声音,难道主考官还不认可吗?” 话还没说完,就听到墙角传来 “咥咥” 的笑声,好像有人在偷偷笑他。他吓了一跳,怀疑是有小偷。可那笑声娇细,又不像是男人发出的。他赶紧起身去查看,只见一个二八年纪的少女,眉目如画,穿着绿色的衣服、红色的裙子,手里拈着一枝菊花,慢慢地走了过去,忽然就不见了。王立猷觉得这肯定是妖怪,心里害怕极了,不敢再读文章,赶忙上床睡觉。
过了两天,快到放榜的日子了,王立猷又兴致勃勃起来。他点着灯,展开书卷,一个人在屋子里,悠然地吟诵着,说个不停。那个少女突然又来了,笑着进了屋,径直走到他面前,用柔软的手按住他的书卷说:“像你这样的文章,只配用来盖酱坛子罢了。还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吵人好梦呢!” 王立猷大吃一惊,在灯下一看,少女容光焕发,鬓发如云,真是个绝色佳人。他心里虽然害怕,但一向以名流自负,竟然被一个女子嘲笑,心里很是不服气。于是起身作揖说:“你也懂文章吗?恐怕那些连盖酱坛子都不配的文章,还比不上我的呢。” 少女微笑着说:“依我看,恐怕差不多。” 王立猷更加生气了,直接拉住她的衣袖,让她坐下,说:“你看看我的文章。这么绝妙的文章,如果不能中举,那主考官真是瞎了眼。” 少女坦然地坐下,还是笑着说:“主考官不瞎,是你自已看不清自已。” 说完就拿起桌上的朱笔,开始批阅文章。她眼睛专注地看着,纤细的手腕不停地挥动,又是圈点又是批语,不一会儿,三篇文章就批完了。最后她写了八个字:“桂林半枝,掇取为幸。” 王立猷看了,心里难过,脸色都变了。他拿过文章仔细一看,少女的评语句句切中要害,不由得心悦诚服。他急忙问少女的名字,少女笑着说:“你应该拿着礼物来拜我为师,干嘛这么着急问我姓名呢?” 王立猷又再三追问,少女才说:“我姓成,小字弱翠。我家其实和你家离得不远。”
接着,弱翠就和王立猷谈论起古今的文学作品,对每一篇都能指出优点和不足。王立猷心里更加佩服了,就向她索要诗作,弱翠就以手中的菊花为题,提笔很快写了一首律诗:“采菊东篱学隐沦,指尖犹带露华新。奇擎掌上鸦黄淡,笑数风前凤嘴匀。摘去秋光寒翠袖,分来佳色艳罗巾。不因把玩香盈手,错认金钗欲赠人。” 王立猷反复看了好几遍,称赞道:“清新秀艳,《香奁集》里都不曾有这样的好诗。” 弱翠又笑着说:“这诗和你的文章差不多,没想到都承蒙你夸奖。” 王立猷听了,十分惭愧,想留弱翠过夜,弱翠推辞说:“和你做文字上的朋友还可以。要是涉及其他的,你家床头本来就有人,谁能保证你妻子不会吃醋皱眉呢?” 说完就走了,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王立猷心里暗自爱慕弱翠,每天晚上一个人待着,等着她来,可她却再也没有出现。几天后,全县都在传,某州的某人中举了,某县的某人也考中了,固安只有一个中副榜的,一问,竟然是自已,王立猷越发佩服弱翠的眼光准确。到了晚上,他偷偷准备了酒菜和水果,屏退众人,一个人在屋里,祈祷说:“翠娘子能来光顾吗?” 话刚说完,身后就传来吃吃的笑声。他回头一看,弱翠已经在屋里了。他请弱翠坐下,道歉说:“你的眼光真准,你真是我的老师。” 弱翠说:“只是碰巧罢了,哪里真有先见之明呢?” 于是两人一起坐下喝酒,弱翠渐渐没了拘束,夜深了,还没说要走,王立猷就拉着她上床。欢好的时候,弱翠还像个一样羞涩。弱翠感叹说:“本来只想和你做个知音,现在却成了夫妻。笔墨之中也有魔障,真是女子不可多事。” 到了天亮,弱翠才离开,从那以后,她每晚都来,行踪十分隐秘。王立猷不说,家里人也没人察觉。
有一天,弱翠对王立猷说:“我家离这儿只有几步路,可你竟然一次都没去拜见我的父亲,好像有点不合适。” 王立猷说:“是该去。” 就请弱翠带他去。弱翠说:“你明天早上就说去访友,走到村东,我来给你带路,才能去。” 王立猷答应了。第二天早上,他穿戴整齐,来到村外,弱翠果然在野外等着。看到王立猷就问:“来了?” 王立猷说:“来了!” 赶紧跑过去。弱翠从袖子里拿出红巾,给王立猷蒙上脸,笑着说:“请郎君移步。” 王立猷抬脚走路,感觉像踩在棉花上,软绵绵的,心里很害怕,勉强跟着她走。过了一会儿,听到弱翠说:“到了。” 揭开红巾,只见竹篱茅屋,环境十分清幽,早有一个老翁,拄着拐杖在门外等候。看到王立猷,拱手作揖说:“远道而来,辛苦了。” 弱翠指着老翁告诉王立猷:“这就是我父亲。” 王立猷看老翁,面容慈祥,穿着古朴的衣服,精神矍铄,就行了女婿的礼节。老翁请王立猷进屋,几间草堂,非常整洁,好像没有人间烟火气。寒暄过后,就有一个扎着垂发的女童端着茶过来,喝一口,清香扑鼻。喝完茶,老翁道谢说:“小女儿从小没了母亲,孤孤单单的。现在拖累你了,老夫很是惭愧。” 王立猷连连谦逊。弱翠起身进了里屋,亲自下厨做饭,不一会儿,菜肴就摆满了桌子。王立猷起身举杯给老翁敬酒,老翁也回敬他。两人互相敬酒刚结束,老翁就叫女童说:“请姐姐来,王郎不是外人。” 弱翠果然笑着来了,大家挨着坐下一起喝酒。老翁问王立猷考试时写的文章,王立猷怕被弱翠嘲笑,吞吞吐吐不敢说。弱翠笑着说:“父亲别问了,再好也还是没中。” 老翁瞪了她一眼说:“这哪是对待丈夫的礼节?” 弱翠这才不说话了。
酒喝得有点微醺的时候,老翁指着庭院里的芭蕉,请王立猷作诗。王立猷酒后兴致很高,一下子忘了有个才女在旁边,就随口吟道:“清阴如柳碧如苔。” 弱翠皱着眉头说:“比喻不恰当,想法妙就妙在太俗气。” 王立猷不理她,又吟道:“伴尽纱窗翠色裁。” 弱翠捂着嘴说:“前一句已经像掉进泥沟里了,这一句真像往水面扔石头,毫无韵味!” 这是在嘲笑他不通文墨。王立猷满脸羞愧,就不再作了。老翁非要他继续,他沉思了很久,才接着说:“剪剪春衣秋雨里。” 最后一句怎么也想不出来,弱翠马上说:“我已经替你想好了。” 于是大声吟道:“绿毛狮子到阶来。” 说完大笑起来,老翁也忍不住笑了。王立猷受不了她的嘲笑,变了脸色,起身说:“妻子不把我当丈夫,我怎么能待在这里?” 老翁急忙道歉,王立猷不听,拂袖出门,只见四周都是青山,茫茫一片,没有路,也认不出自已来时的路了。
正在慌张的时候,突然有个放牛的孩子,独自赶着一头健壮的小牛,吹着笛子走来,王立猷赶紧迎上去问路。孩子说:“你不是我家新女婿吗?怎么这么慌张?” 王立猷就气愤地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孩子说:“回家不难,只要骑上我的牛背就能回去。” 王立猷勉强答应了。孩子让王立猷闭上眼睛,他感觉好像在云雾中行走,不一会儿就到了家。王立猷睁开眼睛,才发现已经到了村外,就下了牛,孩子就走了。王立猷拉住他问这是什么地方,孩子回答说:“你去的地方是四川峨嵋山。” 说完就送给他一包川连,人和牛都不见了。王立猷很惊讶,回到家也没说这件事。他暗自气愤地说:“连个女子都比不上,真让人羞愧,何况还是个仙女般的女子呢?” 于是他下定决心,刻苦读书。一年后,学业大有进步。他拿出以前的文章,仔细品味,笑着说:“我自已看以前的文章,就像射箭时发出的第一箭,毫无准头。” 他更加努力,可还是常常思念弱翠,她却始终没有再来。
壬申年,王立猷终于在乡试中夺魁,癸酉年又在会试中高中。他在京城等官职的时候,正觉得无聊,弱翠忽然掀开门帘进来了。王立猷又惊又喜,起身迎接。弱翠恭敬地行礼,严肃地道歉说:“我仗着夫妻的情分,偶尔开个玩笑,惹你生气了,又让你迷失在深山里,差点回不来,我真是罪大恶极,不敢再来见你。现在听说你连中两榜,我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已,不得已才厚着脸皮来祝贺。从这以后,我就回故乡去了,没脸和你白头偕老了。” 说完就要走。王立猷笑着拉住她说:“别装了!我日思夜想,怎么会怪你呢?” 弱翠笑着说:“想是肯定想的,你不怪我,怎么能考中呢?” 王立猷很奇怪,问她原因。弱翠说:“我其实每天都在你身边,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两人坐下来,弱翠给王立猷讲述:“父亲怪我羞辱了你,把我赶到野外,我就变成了放牛的孩子,把红巾变成牛,送你回家。又因为没地方住,就和你住在书房,只是不敢现形,哪有一天离开过你呢?” 王立猷还是不太相信,弱翠就说出他哪天读了什么文章,哪天作了什么诗,一点都不差,都是分别后的事。王立猷这才不再怀疑,也对她说:“要不是你嘲笑我,我也不会有今天。现在我飞黄腾达,全靠你激励的力量,乐羊子的妻子都不能独占这样的美名了。” 弱翠也谦逊地表示不敢当。
到了晚上,久别胜新婚,两人比以前更加恩爱。弱翠随口作了一首诗祝贺王立猷:“一声胪唱展蛾眉,忘却临岐双泪垂。今日与君重举案,御香好向皒边吹。” 第二天,弱翠和王立猷搬到别的地方住,假称是新娶的妾,这样弱翠白天也能露面了,大家也没觉得奇怪。后来王立猷以二甲的成绩进入官场,就在京城安了家。王立猷的妻子不久后去世了,他就把弱翠续弦为妻,两人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几年后,弱翠说想念父亲,要回娘家,就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外史氏说:成仙的人中姓成的,只有智琼,这个弱翠大概是狐仙吧。她诙谐幽默的妙处,有着东方朔一样的才华。而且能在戏谑中,帮助丈夫,让他青云直上,这哪里是那些爱唠叨的妇人能比的呢?她的父亲也很风雅,从他们的住处就能看出来。再说,怎么知道不是父女俩一起谋划,让这世间的王郎因为激励而成为如今的杰出人才呢?所以我不敢把她看作狐仙,而把她当成真正的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