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 71章 大秦帝国统一四海。

李霄寒神色凝重,声音中带着几许严厉:“但你可曾想过,有多少平民百姓因你们的一次决定而再次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丧失了来之不易的和平?”

他环视四周,语气转为深沉:“大秦帝国统一四海。

此时最急需的是治理国家的人才,而不是那些只会制造混乱的反叛者。”

他的目光如刀锋般射向张良:“张良!”

李霄寒顿了一顿,继续道:“你空有满腹经纶,却不顾百姓的福祉,一心只想破坏这份安稳与太平,这又是出于何种心思?”

他冷笑道:“难道你是异族派来的密探吗?”

……

李霄寒的话让空气中都弥漫着沉重的气息。

内部的斗争已经削弱了民族的力量。

原本大秦帝国有足够的实力可以压制住匈奴。

但经过一场楚汉之争后,新建的大汉国几乎被匈奴打得惨败,这是多大的耻辱!

造成这一切局面的人,这些执意内斗者正是罪魁祸首。

张良辩解说:“我不是什么异族探子。

我乃是韩国名将之后,张家子孙。”

然而李霄寒并不因此软化态度:“既然如此,你又为何屡次三番削弱民族力量?是不是在等待我们自损其身之时,好让外来势力有机可乘?”

就连虞姬和虞子期的脸色也因为这些话变得十分不好看。

要不是李霄寒在这,他们可能早已出手痛击这位搅弄风云的智者。

“我……”

面对自已的双手,张良陷入了深深的迷茫——自已坚持的道路究竟是否正确?

如果真如对面之人所言,自已的作为等同于消耗国力,那万一未来真是外敌入侵,自已岂不成了害人匪浅之人?

见状,李霄寒站起身,轻声道:“说来说去不过至此。”

说完,他将陷入困惑中的张良安置到了自已的马车上。

花费了五十点气运值救下张良,并非为了看他再次一错再错。

为保险起见,还是让他保持在视线范围内比较好,以便随时监督和指导。

张良有的是时间仔细反省,在一个强者如虎豹的世界里若能轻易逃脱,也算是其本事之一吧。

大秦帝国,咸阳城。

经历一夜白昼的奔行后,李霄寒和他的随从们终抵达此地。

此刻的张良显得格外低沉孤僻,整日冥想反思过去的行为,一边是他多年坚守的理想主义;另一边是李霄寒入木三分的质问,两者令他左右为难,难以取舍。

但这无关紧要。

毕竟在咸阳城还有足够的时间供他思考。

若是不行,便将其带回更安全的地方供养,绝不会让他缺少一日食粮。

“大人,已到咸阳城。”

“嗯,你们先找个落脚处休息,我则需见些旧相识。”

“是,大人。”

部下恭敬地答应。

随着这几句对话,李霄寒等人便开始分头行动起来。

两名秦军士兵恭敬地答道。

作为簪袅爵位的持有者,即便在客栈中也能享受优越的待遇,因此他们并无任何不便。

虞子期和虞姬追随李霄寒一同而来,也只得暂时落脚在此。

虞子期十分清楚自已的身份。

李霄寒独自走向城中一处幽静庭院。这里住着他昔日的师父,一位隐居许久的高人。推开门,只见师父正在修剪花枝。“师父,徒儿前来拜见。”李霄寒行礼道。师父微微抬眼,“你来啦,想必是有心事。”李霄寒便将张良之事细细说来。师父听后,轻轻放下剪刀,“这张良执念太深,不过你强行改变他想法亦非上策。”

与此同时,在客栈里,张良似有所悟。他找来纸笔开始书写,列出自已所作所为的利弊。虞姬好奇走近,看到纸上密密麻麻的分析。张良抬头,“姑娘,或许我之前确实太过莽撞。”

李霄寒告别师父回客栈途中,遇到一群刺客。刺客显然训练有素,但他武艺高强,很快就击退了刺客。当他赶到客栈,看到张良有了转变,心中稍感欣慰。他知道,只要张良肯重新审视自已的道路,那就能避免许多悲剧发生。至于刺客背后是谁指使,他决定慢慢追查,当下最重要的,是引导张良走上正确的道路,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

李霄寒走到张良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看来你已有觉悟。”张良起身作揖,“多亏兄台提醒,我虽仍心系复国,但不会再以损耗国力为代价。”李霄寒点点头。

几日后,李霄寒收到线报,刺杀他的刺客乃朝中某位重臣暗中培养,此人为争权夺利,欲阻止他干预张良之事。李霄寒决定进宫面圣,揭露此人阴谋。

朝堂之上,李霄寒呈上证据,皇帝震怒,当即下令惩处那位重臣。处理完此事,李霄寒回到客栈。

张良表示愿辅佐朝廷,用自已的才学为大秦百姓谋福。李霄寒大喜,带着张良四处走访民间,了解百姓需求。

在他们的努力下,一些利民政策得以推行,百姓生活逐渐改善。而虞子期和虞姬看到天下有望太平,也决定留下帮忙。曾经对立的众人,如今为了同一个目标齐心协力,共同为打造一个繁荣昌盛、不受外敌侵扰的大秦帝国而奋斗。随着时间推移,大秦帝国日益强盛。边境的匈奴眼见无机可乘,便派人前来议和。李霄寒建议皇帝接受议和,一来可避免战争伤亡,二来可借此机会发展贸易,互通有无。皇帝欣然应允。

张良在朝廷中的地位也日渐稳固,他提出诸多改革方案,涉及农业、商业、教育等各个领域。李霄寒则负责监督执行,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然而,平静之下暗潮涌动。西方的一个神秘国度听闻东方大秦的繁荣,心生嫉妒,企图联合周边小国对大秦发动战争。

消息传来,朝野震动。李霄寒镇定自若,召集张良、虞子期和虞姬商议对策。张良认为当务之急是巩固边防,同时派出使者分化敌方联盟。

众人依计行事。虞子期负责训练新兵,增强边防兵力。虞姬则协助张良安抚民心。李霄寒亲自出使几个摇摆不定的小国。

最终,敌军联盟土崩瓦解。大秦成功化解危机,继续向着盛世迈进,而这些英雄人物的名字也永远被铭记于大秦史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