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二十七回 贾后逼杀皇太子

永康元年正月,京城的气氛略显压抑,皇太子司马遹看着贾谧依仗着贾后在宫中的权势,骄横显贵,心中的不满如涟漪般渐渐扩散开来。贾谧听闻太子对自已心怀怨恨,心中暗生毒计,便跑到贾后面前进谗言:“皇后娘娘,如今太子私下里积攒了大量钱财,还与一些小人结交,这一切都是因为对我们贾氏心怀不满啊。我们不如尽早想办法应对,以免日后连累我们贾氏三族。”贾后听后,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你说得有道理。”

于是,贾后派人将妹妹贾午召入宫中,忧心忡忡地对她说:“我近来听闻,太子似乎想要结党营私,图谋对我们贾氏不利,我必须要废掉他。只是可惜我没有亲生儿子,这可如何是好?”贾午轻轻一笑,自信地说:“姐姐,这事儿不难。您可以假装怀孕,等满了十个月,用袋子装些东西假装生子,以此瞒过朝中大臣。我如今怀孕足月即将生产,就暂时住在宫中。如果我生下男孩,姐姐就把他当作自已的儿子抚养,将来让他继承皇位,这有何不可?之后再宣扬太子的短处,趁机除掉他,这样我们贾氏三族就能安稳如泰山了。”贾后听了,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大喜道:“此计甚妙!只盼妹妹能生下男孩。”

从那以后,贾后便对外宣称自已怀孕,并向惠帝奏报。十月期满,贾午果然生下一个男孩,贾后毫不犹豫地将孩子冒认为自已所生,养在宫中。虽然朝野上下都心知肚明这孩子是韩寿的,但贾后却借此机会,日夜谋划着如何陷害太子。

左卫瓘率刘卞得知了贾后的阴谋,心急如焚地找到张华,说道:“如今皇后不仁不义,竟然想要废掉太子。太子若被废,这天下还能归谁所有?”张华神色凝重,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刘卞语气坚定地说:“东宫人才济济,我愿率领一万精兵。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们可以让皇太子趁着上朝的机会,掌管尚书事务,然后将贾后废黜,囚禁在金墉城,这不过是两个黄门的力量就能做到的事!”张华却摇了摇头,面露忧虑之色:“如今天子在位,太子是天子的儿子,我们突然采取这样的行动,这是无视君父,向天下人展示不孝之举啊。即便能够成功,我们也难免会获罪。况且如今朝中权贵众多,权力分散,我们又怎能确保一定能成功呢?”

贾后打探到刘卞想要废掉自已的消息,顿时惊慌失措,急忙找来贾午商量对策。贾午思索片刻后说:“不能杀他,这样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可以提升他的官职,然后将他调离京城。”于是,贾后便任命刘卞为雍州刺史。刘卞心中明白事情已经败露,自已无力回天,无奈之下,只得饮药自尽。贾后见刘卞已死,又急切地问贾午:“现在事情已经非常紧急了,必须尽快除掉太子,你还有什么计策?”贾午凑到贾后耳边,低声说出了自已的计划:“如此这般……”贾后听后,连连点头:“此计甚善!”

十二月,寒风凛冽,贾后精心策划的阴谋开始实施。她谎称惠帝身体不适,派黄门官去召皇太子司马遹入宫。太子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毫不犹豫地进入了宫中。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一场精心布置的陷阱。贾后派人将太子监留在别宫,随后让婢女陈舞前去,假称是圣上的旨意,赐给太子三斤酒,逼迫他全部喝完。太子心中疑惑,推辞不肯饮下。陈舞却严厉地说:“这是皇帝陛下赏赐的,你怎敢推辞?”太子无奈,只得勉强饮下,很快便酩酊大醉。

贾后见太子已醉,立刻召来黄门侍郎潘岳,让他撰写一份诬陷太子企图犯上作乱的书信,并让他起草好后,拿给太子抄写。太子此时醉得不省人事,迷迷糊糊地照着草稿誊写起来。那封书信的内容写道:“陛下您应该自行了断;如果您不自行了断,我将为您了断。中宫(贾后)也应该尽快自行了断;如果不自行了断,我将亲手了断。我会与谢妃共同安定天下,按照约定的日期行动,扫除一切祸患。”

由于太子醉酒,字迹写得半成半不成,贾后便派人将书信补充完整,然后让人把太子扶回东宫。第二天早朝,惠帝来到式乾殿。贾后假装悲痛地哭泣,将太子抄写的书信呈给惠帝阅览。惠帝看后,顿时龙颜大怒,立即召来公卿和诸王,将太子的书信展示给他们,愤怒地说道:“太子如此不仁不义,看这书信的内容,竟然想要弑杀朕,应当赐死。”在场的王公大臣们都被惠帝的怒火吓得不敢出声,唯有张华挺身而出,说道:“陛下,这可是国家的潜在祸患啊。自古以来,帝王因为废黜嫡长子,往往会导致天下大乱,还望陛下仔细斟酌。”裴頠也说道:“可以先检查校对传递书信的人,并且对比校对太子的手书,恐怕其中有诈。”

众人商议到太阳西斜,仍然没有得出结论。贾后担心事情会发生变故,急忙上表说:“太子虽然不仁不义,但还是请陛下赦免他的死罪,将他废为庶人吧。”惠帝最终下诏,听从了贾后的建议。贾后随即派人将太子司马遹以及他的儿子司马霖、司马臧、司马尚都幽禁在金墉城,又派人杀死了太子的母亲谢玖。不久之后,司马霖也不幸离世。

此时,太尉王衍上表请求让自已的女儿与太子离婚,惠帝下诏批准了他的请求。整个朝廷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一场更大的风波似乎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