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年,也就是元康元年。且说皇后贾氏,名南风,是平阳人贾充的女儿。当初,晋武帝立惠帝为太子的时候,本想为太子迎娶卫瓘的女儿作为太子妃,然而元后听信了贾氏、郭氏、霍氏亲族的进言,坚持要让太子与贾南风联姻。晋武帝对元后说:“卫公的女儿有五个优点,而贾公的女儿有五个缺点。卫家的人贤良且多子,女儿美丽、身材修长又皮肤白皙;贾家的人善妒且子嗣少,女儿容貌丑陋、身材矮小又皮肤黝黑。”但元后执意请求让太子与贾氏联姻,还让荀勖、周顗在武帝面前称赞贾南风的好处,晋武帝最终还是定下了这门婚事。泰始八年,贾南风被册封为太子妃。
贾南风成为太子妃后,性格妒忌心极强,还十分善于权谋诈术,太子对她既畏惧又忌惮,因此宫中的嫔妃很少有机会得到太子的宠幸。而且贾南风生性残酷暴虐,她曾亲手杀害宫人,甚至用戟投掷怀孕的妾室,致使胎儿随之一同坠地。晋武帝听闻这些事后,想要废除贾南风的太子妃之位。杨太后出面劝解道:“贾公多次为国家立下大功,怎么能因为他女儿的妒忌就忘记他的功劳呢?”贾南风这才没有被废黜。此后,杨太后多次劝说贾南风收敛自已的行为。可贾南风不仅不知道太后曾帮助过自已,反而心生怨恨,从那以后,便不再以儿媳的礼数侍奉太后。
晋惠帝即位后,贾南风被立为皇后。她不仅不知道太后从前对自已的救助之情,还对太后的告诫和劝导心怀不满,对待太后愈发没有礼数。贾南风生活放荡,与太医程据等人私通,丑事在朝廷内外传得沸沸扬扬。她还让宦官用箱子装着年轻男子带入宫中,与他们一同寝处,对于那些让她不满意的男子,就会将其杀害。
没过多久,洛阳盗尉部有个小吏,原本生得端正秀丽,但一直从事杂役,穿着破旧,浑身污垢。忽然有一天,他容貌光彩照人,身着华丽鲜艳的衣服。其他官吏都怀疑他的衣服是偷来的,便暗中告知了盗尉部。盗尉部也起了疑心,于是对他进行审讯。小吏说:“我并非故意盗窃。上个月的一个夜晚,我在路上行走,遇到一位老妇人,她说家中女儿病得很重,术士说‘必须找城南的少年来压制邪气,病才能好’。她想麻烦我走一趟,还说一定会重重报答我,我就跟着她去了。我上了车,车帘放下,她把我装进箱子里。感觉车走了十多里路,经过六七道门槛后,才打开箱子让我出来。我看到眼前楼阁壮丽非凡,比天宫还要华美。我问这是什么地方,他们回答说是天上。接着就让我用香汤沐浴,拿出鲜艳的衣服给我换上,还准备了珍馐美食,让我尽情享用。过了一会儿,他们带我去见一位妇人,年纪大约三十五六岁,身材矮小,面色青黑,眉毛上长有赘瘤。我与她一同寝处,欢宴了好几个晚上。临行时,她把这些衣服送给我,然后又把我装在箱子里送了出来。我遇到的就是这样的事,怎么敢去偷盗呢?”盗尉部的人听完后,便知道此事与贾后有关,于是笑着把小吏放走了。原来贾后经常用这种方法将人载入宫中,那些让她不满意的人大多都死了。只有这个小吏,得到了贾后的喜爱,得以保全性命出来。这件事因此泄露出去,洛阳城内的人都知道了贾后的丑事。
贾后性格凶悍,又极富权谋策略。每次惠帝临朝听政,贾后必定坐在珠帘后面。如果大臣所奏的政事,贾后不等惠帝做出决断,就会直接进行干预。当时太傅杨骏进宫进谏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百姓没有两个君主。如今陛下正值壮年,治理政务能力出众,哪里需要垂帘听政,扰乱正常的政治体制呢?还请皇后速速回宫。”贾后听了,羞得满脸通红,低头返回宫中。她虽然没有回应,但心中十分愤恨,暗自盘算着要如何报复杨骏,只是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当时殿中中郎将盂观、李肇二人,之前曾被杨骏当面羞辱,心中对他极为厌恶。他们听说贾后与杨骏结怨后,便去见黄门董猛,一同进宫向贾后献计,谋划诛杀杨骏。贾后听后非常高兴,问道:“你们有什么计策可以除掉这个老贼?”盂观、李肇说:“我们有一计可以杀掉杨骏这个老贼。”董猛却说道:“不行。满朝都是他的心腹,不能和他们一起谋划。娘娘应该派人拿着书信去告知楚王司马玮,让他率兵在外接应,这样才能够成功诛杀杨骏;否则,反而会引发内乱。”贾后说:“你说得对!”于是贾后派遣孟观拿着书信去见楚王司马玮,信中说:“我也早就对杨骏这个老贼心怀怨恨了,此事必须由我亲自率兵入朝,才能行事。”孟观说:“请殿下率兵驻扎在城外,等待内应。我这就回宫向娘娘禀报,娘娘会派人来迎接您。”
孟观回到宫中,向贾后报告楚王答应率兵驻扎在司马门外,等待内应的事情。贾后说:“这件事很好,你们应该秘密向皇帝启奏,说杨骏谋反,请求速速下诏逮捕他。如果再拖延,恐怕很快就会生出祸端。等皇帝应允并颁布诏书后,你们就率领禁兵去讨伐他,这样杨骏就可以被诛杀了。”孟观等人领了贾后的旨意,走出内殿。等惠帝退朝后,孟观进宫向惠帝奏报:“杨骏谋反,想要夺取皇位,陛下应该尽早谋划应对,不然我们也难以平定叛乱。”惠帝说:“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孟观说:“我知道这件事已经很久了,不得不冒死向陛下禀报,希望陛下火速降诏,委派我们与楚王一同讨伐他,再拖延的话必然会生变故。”惠帝这才大惊失色,骂道:“这个老贼竟然想效仿王莽!”于是立即命令黄门董猛起草诏书,诬陷杨骏谋反,命令东安公司马繇率领殿中四百士兵,以及楚王司马玮入朝,与孟观等人一同讨伐杨骏。孟观拿到诏书后,出城迎接楚王玮,让他率兵驻扎在司马门,又拿着诏书召东安公繇入宫,带领禁中的四百士兵设下埋伏。一切计策安排妥当,众人都各自率兵埋伏起来。
第二天,孟观入宫,对贾后说:“计策已经安排好了,必须由娘娘伪造皇帝的手诏,去宣召杨骏入宫,将他抓住并诛杀。然后,我们再率兵诛灭他的三族。”贾后十分高兴,当即伪造了惠帝的手诏,派人拿着诏书去宣召杨骏入宫商议军国大事。使者拿着诏书来到杨骏府中,说圣上在宫内下诏让太傅入宫,共同商议军国大事。杨骏听到诏书后想要前往,他的弟弟杨济、杨珧劝阻他说:“前日兄长当面抑制贾后,今日无缘无故宣召您入宫,一定有诈,千万不能去,去了必定会有祸患。等明天大朝会的时候,兄长可以和我们一起告老还乡,这样也能避免连累三族。”杨骏说:“皇帝现在有诏书在此,能有什么祸患呢?如果宫内有变故,皇太后一定会有密旨,何必如此担忧?”杨济等人说:“矛盾已经激化,您还想入宫,为什么不早点做决断呢?”杨骏这才有所醒悟,立即召集属官,说:“我一直尽忠报国,如今圣上在宫内有手诏,召我入宫一同商议军国大事,我的两个弟弟杨济、杨珧认为其中有诈,所以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这时主簿朱振说:“我猜测楚王玮无缘无故入朝,一定有谋害明公的心思,这肯定是宦官为皇后出谋划策,对明公不利。如今之计,应该迅速烧毁云龙门来胁迫他们,索要制造事端之人的首级,引领外营的士兵簇拥着皇太子入宫,擒拿奸人,到那时殿内的人必然会震惊恐惧,一定会斩杀奸人并将其首级送出来,不然的话,就难以避免灾祸了。”
杨骏向来性格怯懦,迟迟不能做出决断,他说:“魏明帝建造的云龙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怎么能说烧就烧呢?”他正在犹豫之时,皇太后杨氏在宫中得知了此事,急忙亲自写了一封信,让人射出城外,信中写道:“有人能救得杨太傅的,赏千金,封万户侯。”这封信被贾后宫中的人拾得,呈给了贾后。贾后于是宣称太后与杨骏一同谋反,立即命令孟观催促东安公率领殿中的士兵出击,放火烧了杨骏的府邸。杨骏大惊失色,逃进马厩中,被士兵们找到并杀害。随后,杨济、杨珧以及张劭、段广等人都被逮捕,他们的三族也都被诛灭。杨珧临刑前,向东安公繇求情说:“我从前曾有表章,收在石函之中,可以去问张华。”东安公繇不听,呵斥左右将他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