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玲珑的父亲魏古恩,可是个狠角色,生意场上不择手段,没什么禁忌,连烟土都敢碰。
白家能压他一头,还是因为有霍家这棵大树。
但两家若是成了亲家,有些事情就不太好办了。
潜移默化,温水煮青蛙,慢慢的,白家就成了空壳子。
承璟这傻小子又深爱着魏玲珑,到时候,说不定还会感谢岳父为他分忧。
白宝婵吃了一惊,“......不能吧?”
心中有些不屑。
嫡母就是如此,总把人往坏处想。
魏家伯伯、魏大哥、魏二哥都是极好的人,她每次去魏家,都受到热情的招待。
白大太太:“为何不能?魏家早已觊觎白家。”
白宝婵沉默了会儿,怔怔道,“可是,可是三哥喜欢魏玲珑!”
嫡母真狠心,连亲生儿子的心愿都不能成全,又怎会成全她的?
白大太太语气中有些无奈,“是啊,承璟喜欢她。”
所以她告诉承璟,如果魏玲珑答应嫁给他,那她就帮他说服老太爷,取消与赵家的婚事。
如果魏玲珑不答应,那他就得履行婚约。
承璟自信满满,高高兴兴地去找魏玲珑,失魂落魄地回家来。
不出她所料,魏玲珑婉拒了。
拒绝的理由很动听,说什么年纪还小,还没过够无拘无束的日子,不想那么早结婚。
又说承璟身上有婚约,她不能破坏另一个女子的幸福。
听起来道貌岸然,可她如果真是那么想的,平日里就不该跟承璟拉拉扯扯,给承璟希望。
也不该在承璟婚后还若即若离,像钓鱼一样钓着他,也钓着众多青年才俊。
现在的魏玲珑,一定很得意。
白宝婵不知道魏玲珑曾拒婚,此时听说,很是诧异,“什么?魏玲珑不想嫁给三哥?!”
魏玲珑曾在她面前暗示过,没能嫁进白家,是因为老太爷和大太太强烈反对,没说过三哥曾求婚。
如果说这件事的不是嫡母,她肯定怀疑是骗她的。
可嫡母这个人,从来不撒谎,也不屑于撒谎。
想了一想,不解地道,“您刚才不是说,魏家觊觎白家?那为何魏玲珑又拒婚?难道这是她自已的意思,魏伯伯不知道?”
白大太太微微冷笑,“魏古恩能耐着呢,什么不知道。”
顿了顿,道,“那是因为,魏家心大了。”
刚开始,承璟确实是魏家眼里的金龟婿,但随着魏玲珑渐渐长大,出落得越来越美貌,且聪明伶俐,在少年男子间游刃有余,魏家就有了别的想法。
送魏玲珑去留学,无非是想抬高她的身价。
经常往海城跑,意在那几位公子哥。
说句大俗话,这叫广撒网,钓大鱼。
小小白家,也就被放到了后面,是魏家的备选。
这也是她不能容忍的地方,她捧在手心的儿子,却是魏家最后一个选择。
白宝婵听完,义愤填膺地道,“魏家真可恶,魏玲珑也可恶!”
心里却有些想笑,嫡母将儿子看得如珠如宝又如何?
魏家看不上。
又见白大太太并不是很气愤的样子,不由问道,“妈,你不生魏家的气?”
白大太太笑道,“有什么气好生?我都能看明白的事儿,别的掌家人、大家主母当然也看得明白。”
魏家想凭着魏玲珑一飞冲天,很难。
谁会真把交际花当回事?
白宝婵担心地道,“万一有人迷上魏玲珑,非她不娶呢?”
白大太太不以为然,“这么蠢,接不了家业,魏家纵能获利,也有限。”
以她推测,魏玲珑必定自食恶果。
最好的结局,是勾住个上了年纪的老富商或老官吏,还不一定能当正室。
但也不值得同情,魏玲珑是魏家的一份子,父兄对她什么打算,她不可能一点儿也不知,知道还全力配合,只能说明她自已也是赞同的。
白宝婵思忖半晌,又道,“妈,魏玲珑不合适,那为什么非得是赵慧莹呢?”
除了魏玲珑,喜欢三哥的小姐也不少。
哪一个都比赵慧莹强。
白大太太叹道,“做人得守信。”
当年她就不是很赞成订娃娃亲,可既然最终还是同意了,那么只要赵家、赵慧莹无太大的恶行,她便不会毁约。
说到底,联姻也像是做生意,自已首肯的,哪怕亏了,也得认。
况且这段时日看下来,慧莹正是她想要的那种儿媳妇。
不精明、不多事、不势利,也不算太蠢,这就足够了。
承璟性格跳脱,正需要敦厚稳重的妻子。
等他再长大几岁,就会知道,情情爱爱都是虚的,本分过日子才踏踏实实。
白宝婵言不由衷地道,“妈说得对,做人是得守信!”
仅仅为了守信?这么简单?
不可能。
嫡母愿意履行婚约,肯定有别的原因,只是藏着掖着,不告诉她。
表面上千好万好,实际上并没有真的把她当成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