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让三班的同学再次骚动了起来。
要知道老欧是什么人,除非是特别大的进步,否则他也只会微笑着嘱咐一句“戒骄戒躁”。
“是谁啊?能让老欧这么开心?”
“我也想知道,老欧能不卖关子了吗?”
彭羽似有所感,侧头看向自己的同桌——季鸢的情绪没有什么变化,依然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好像无论什么样的结果她都做好了全盘接受的准备。
“鸢鸢,我觉得那个人是你欸。”
季鸢眨了眨眼:“我也不知道,但我应该会有进步吧?有进步就好了,我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
彭羽小鸡啄米般点头:“你说得对,不过我真觉得你这次一定能取得很大的进步的!”
冯艺恰好也回头看了过来,对着季鸢做了一个“加油”的口型,那副样子像是己经笃定了季鸢就是这个进步很大的同学。
因为她们看到了这段时间季鸢的付出,作为朋友,当然希望对方能获得回报。
欧扬清了清嗓子,终于不再由着大家继续猜测了。
“这位进步特别大的同学……就是我们班的季鸢。”
“这次季鸢同学的语文是文科第一,而其他科目老师也给我报喜说都看到了进步!”
这下班上所有同学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季鸢身上,她微微一笑,并没有觉得不自在。
“妈呀,竟然是季鸢!”
“很正常吧,最近季鸢有多努力大家都看得到。”
“这倒是,唉……假如我能像她一样自律就好了,成绩肯定也会有进步的。”
“你大白天做什么美梦呢?自律还不是靠自己管自己,你以为是天然形成的啊?”
只是低头的时候,季鸢也忍不住想——她的语文怎么突然就成第一了?阅历的效果有这么大吗?
老欧继续道:“好了,按照传统,这次也不统一公布排名,大家的成绩单己经在我手里。”
“冯艺……你来吧,发给大家。”
英才是不首接公布排名的,但为了方便学子明确自己在年级中的定位,会给每位同学发一份非常详细的成绩单。
这份成绩单中不止包括单科的分数与在年级中的排名,还包括每一小部分题目的得失分情况。
在方便老师对大众难点进行突破的时候,也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失分点是什么。
冯艺应了一声“好”,快速起身接过成绩单,一一分发起来。
很快就发到了季鸢的,冯艺把成绩单郑重地往桌子上一放,趁机对季鸢俏皮眨了眨眼:“我就说你一定行!”
而发到彭羽的时候,冯艺也一视同仁,悄悄对对方说了一句“小羽,你也很棒啊!”
季鸢垂眸,看向那份静静摆放在桌子上的成绩单,深呼吸了几口气。
她刚刚表现得很淡定,纯粹是因为她好歹也比这些同学们多活了几年,但现在真要来用成绩检验一番最近的付出。
她还是有一点紧张的。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季鸢下定决心,把成绩单翻了过来。
然后,她就看到了让她有些惊喜的成绩——
“语文:127(1);数学:110(89);英语:118(78);政治:70(65);历史:76(23);地理:68(105);总分:569(60)”
她的语文果然如老欧所说,是文科班第一!
季鸢有些激动地去看语文的细分,然后发现基础部分还有丢分,但是她的作文竟然有58分!
要知道英才日常的阅卷也是严格按照高考的标准来的,几位老师都认可了她这篇文章,才会拿到58这样的高分。
饶是季鸢己经做了些心理准备,但是真的看到语文分数的那一刻,她还是久久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她甚至己经激动到有些忘记自己的作文到底写什么了。
更夸张的是,她觉得自己己经快失去对作文题目的记忆了……
好在彭羽察觉到了她的异样,语气温柔地开口:“鸢鸢,呜呜呜,你到时候能不能给我拜读一下你的语文答题卡。”
“我这次语文只有107分。”
季鸢连忙点头:“当然可以,小羽。”
她观察了一下彭羽的表情,还是很平和的,甚至也能发现她在看到几项分数时有一点笑意。
想来,她考得也还不错,至少是有进步的。
为自己取得的语文成绩高兴完,季鸢也冷静了下来,决定认真分析自己其他科目的得分。
她拿出本子,在纸上细细研究起来。
首先是数学,很不幸,蒙的两道选择题都没有对……不过好在大题得分还不错,特别是最后一大答题果然拿到了满分。
季鸢思考了一下,在纸上写到——选填需要专项突破,争取能在五十分钟以内又快又好地做完选填。
其次是英语,听力错了一道,和之前相比肯定有进步,但是季鸢觉得这种失误应该避免才对。
阅读部分得分还不错,只是总归还是太久没有应试练习了,并没有把握到文章考查的逻辑,错了几道。
作文也可以,拿到了22分,相信后面继续坚持这个路线,是会有成效的。
季鸢提笔写下:英语坚持原先安排,但须加大阅读理解练习力度,培养考试思维。
再然后,政治。
季鸢叹了一口气,选择题倒是拿分还可以,错了一道,大题部分,她己经很努力地写了,但也许是和答案要求不符,得分很一般。
她想了想,在“政治”后面画了一个感叹号。
“日常进行专用术语总结,同时提高答题速度以避免手忙脚乱的情况。”
历史。
虽然分数不是很好看,但是看排名倒还过得去。
季鸢犹豫了几秒钟,写到——找找选择题做题方法,总结专业语言,争取回答更加简练准确。
最后,地理。季鸢看到那有些惨淡的分数,无奈摇了摇头。
这门学科常常被文科生们戏称为玄学学科,书上学的和考试考的好似不在一个维度。甚至于有时候标准答案会让人觉得啼笑皆非。
不过这确实是一门拉差距的学科,季鸢觉得以后得多多重视。
“选择题加强练习,日常寻找地理相关的材料进行阅读积累,大题部分务必简练语言,提高答题效率,减少口水话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