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英语考试,考试时间两个小时。
这一考试是季鸢较为有自信的一门,毕竟重生后不停地背单词、背短语、背句子,哪怕是再没有天赋的人,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一些东西。
听力很顺,大概是季鸢平常坚持“磨耳朵”的原因,那些对话清晰地进入了她的耳中,然后自动反应出中文意思。
阅读遇到了不少高级单词,不过得益于季鸢对单词的重视,很多单词她都有印象,倒是让她产生了走在路上偶遇熟人的惊喜感。
而那些没有背过的单词,她也可以结合着上下文语义猜测出大致的含义,并不影响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至于作文,平常背过的地道表达开始起作用,季鸢学习着那些句式努力写出了一篇简洁地道的英语文章。
……
耗时两天,这场月考终于迎来了尾声。
毕竟是老师们出题用来迎接高二学子们进入高三的考试,哪怕季鸢坚持用平常心对待,也不得不承认这次考试比上次月考有难度多了。
她虽然有信心自己会有进步,但到底会考出怎样的一个成绩,在年级的排名又是怎样,她也没有底气。
果然,考完的彭羽有点被打击到,趴在桌子上蔫蔫的。
冯艺倒没什么变化,依然能乐呵呵地和周边的同学们玩笑,只是话题在涉及这次考试的时候,也少不了几句无关痛痒的吐槽。
“该死的月考,这次真有点难。”
旁边的同学也急着附和:“就是啊,老师们还真是狠心,看着我们是准高三了,就来打击我们一下。”
季鸢默默地看着眼前的活页本,结合对这次文综考试的感受,有了新的打算。
“鸢鸢啊,唉,不敢想象,如果不是你和小艺逼着我学会那道题,我的数学成绩得有多差。”
不知道什么时候,彭羽侧着头看了过来,用“劫后余生”的眼神盯着季鸢。
她刚刚大致估算了一下自己的数学成绩,只能说很难说。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那最后一道大题她会写,不出意外十二分是到手了的,
不敢想,如果自己没有学会最后一道大题的思路,她拿不到那十二分,自己现在会有多么崩溃。
要知道,有时候十二分可会产生很大的差距的!
“小羽,别这么打击自己,现实就是你学会了那道题的解题方法,在考场上凭借自己的实力解出来了,那十二分是你该得的,并不存在侥幸。”
季鸢本来在考场写到那一道大题的时候,也有彭羽这样的思想——说到底还是对自己的水平不自信,己经默认了最后一道大题不是自己应得的分数。
可是很快,她就想通了。
她承认自己并不是有数学天赋的那一类人,那这样的她又如何能取得一个理想的数学成绩呢?
只有老办法,不停练题,然后触类旁通,掌握同类题。
如果仅仅因为题目是考前练习过的就否认自己所有的努力,那对于她这样的普通学生来说,岂不是在污名化练题这条道路?
极端一点,那她所有写出来的题目都可以被称作是侥幸了。
所以,季鸢想明白了。
押题是很正常的,只要她问心无愧,把题目的思路弄明白了,那分数就是她该拿到的。
相反,如果江祈、程天、冯艺辛辛苦苦为她们总结重点,她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拿到这点分数,那才是问心有愧。
彭羽似乎被季鸢的回答安慰到了。
“也是,被小艺魔鬼练习了一下,我现在确实不害怕这种类型的题了。”
她托着腮看向季鸢:“现在再给我出几道这种题目,我也会解了。”
季鸢笑笑:“这才对嘛,虽然我们都急于用这场考试证明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但是也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毕竟……这只是一场考试。”
“哪怕是重要如高考,要知道,也不过是一场考试。”
季鸢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悠悠补充道。
她上辈子确实因为高考成绩不佳而在大学自卑犹豫了很久,但她最近好像有点明白了。
困住她的从来不是那不太高的高考成绩。
她现在想考出一个好的成绩,仅仅是因为她想努力一次,仅此而己。
她设身处地去想,如果是江祈,就算是他高考失利,进入她上辈子的普通大学,他也会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来的。
她就是有这样的确信。
彭羽整个人被开导了一番,情绪也高涨了不少,笑着抱了一下季鸢。
“鸢鸢,有没有告诉过你,你真的很会安慰人!”
季鸢愣了愣——是吗?也许是因为彭羽现在经历的自我怀疑、迷惑不解,她曾经也有过吧。
**
月考结束第三天,班主任欧扬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似是有什么好消息。
底下本来还被月考狠狠打击了一番的同学们,经过这两天的疗愈,己经恢复了不少,现在还有心情跟欧老师开开玩笑了。
“老欧,怎么这么高兴啊,不会是月考成绩出来了吧?”
“看样子,我们班考得还行?”
欧扬瞪了说这话的同学一眼:“你好意思说,等会你自己来办公室找我。”
语气严肃了一点,但还是掩盖不住老欧眉宇间的喜气。
蔡骏鹏看到自己的好兄弟撞在了枪口上,颇有些幸灾乐祸。
“看来是我们班考得还行,你不太行啊,哈哈哈。”
他没忍住对着好兄弟开了个小玩笑。
谁知道下一秒,欧扬的话语对准了他。
“蔡骏鹏,你还在这儿给我笑嘻嘻的,下课你们俩一起来。”
这故事的转变之快,让其他同学都差点没憋住笑。
而老欧好似只是打两只出头鸟,下一秒,语气温和无比,眉梢间明晃晃写着两个字——争气。
“同学们,这次月考结束了。”
“虽然这次考试难度有点大,但是还是那句话,只要有真才实学,管他题难题简单!”
“我这次之所以这么高兴,并不是因为我们班取得了多么好的成绩,而是因为我看到了我们班同学的进步。”
“在此,我要专门表扬我们班一位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