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7章 一诊考试

百日誓师大会结束后,教学楼里挂上了很多道红色横幅。

“破釜沉舟拼百日,卧薪尝胆铸辉煌。”

“千锤百炼磨一剑,一朝出鞘试锋芒。”

……

一句又一句铿锵有力的话语,让整个高三的学习气氛又浓厚了很多。

走廊里渐渐少了很多下课闲聊放松的同学,要么就是在抓紧这个时间好好补觉,要么就是在教室里和没有搞懂的难题斗争。

甚至食堂排队的时候,都有不少同学一手拿着自己总结出来的笔记本看两眼,从这些日常生活中挤出一点零散的时间,把那些自己容易遗忘的、容易搞混的知识牢牢记在脑海里。

季鸢虽然看着日子一天一天流逝,也免不了俗地心中有些忐忑。但是得益于自己坚持了这么久的学习计划,她并没有盲目给自己加大学习任务,依然是按部就班地跟着计划表慢慢推进。

就在同学们努力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好好学习的时候,蓉城的一诊考试也悄然来临。

说来也奇怪,在任课老师们当中流传着一个说法——一诊考试的成绩往往能和你的高考成绩差不了太多。

当然也不排除有人一诊考出高分,高考发挥失常或者一诊考得一般,但高考却考出高分的情况,但老师们还是把这个说法告诉了同学们,以期同学们能好好重视这次考试。

“十七班的同学们,我为你们定下的目标很简单,使劲往市排前五百冲!”

“因为根据我们往年的经验,能在蓉城考试中市排名拿到前五百名,那么一般都是能上很好的学校的。”

“也许分数会因为题目的难度会有变化,但是排名是很稳定的,也最能反映你们在整个市的实力。”

“始终要记得那句话,高考是看排名的。”

果然,在今天的一诊考试前的班会课上,十七班的班主任李老师就特意强调了此次一诊考试排名的重要性。

……

一下课,彭羽、冯艺就凑到了季鸢身边来。

因为明天就要一诊考试,所以今天晚上老师们并没有布置作业,而是把时间留给了同学们自习,让同学们自由安排复习时间。

这倒是给彭羽、冯艺、季鸢三人聊天提供了时间和机会。

“鸢鸢,你上次期末考试因为生病,没能参加后两门考试,市排名也不够准确,你这次有信心吗?”

“还可以吧”,季鸢笑笑,把手中一厚叠数学试卷放在了桌面上,展示给彭羽和冯艺两人看,“这几天的小测,我的数学偶尔也能突破140分,这也说明我期末考试考到140多分也不算是偶然。”

“我想着,只要我好好准备,平稳心态,好好表现,问题应该不大。”

冯艺顺势坐在了季鸢的旁边,伸出手翻了一下季鸢的数学试卷,然后欣慰地点点头。

“鸢鸢,太了不起了,你数学真的进步了好多!”

她又指向试卷上花花绿绿的便签贴,有些疑惑:“但这些是干什么的?”

季鸢笑笑,拿过试卷,一点不藏私地把自己最近几天刚发现的新学习方法介绍给两位好朋友。

“我之前不是会花时间把这些做题和经典题专门总结在笔记本上吗?但是你们也知道,这段时间考试太多了,而且到了后半学期,试卷肯定只会越来越多,那么我再抽时间整理错题,感觉效率不是很高。”

她眨眨眼,“然后我就发现了这个东西。”

“便签贴——觉得值得重复复习的题目,就在旁边贴上一个,用圆珠笔写上当天的日期,后面依然是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进行回顾。”

她又笑笑,有些无奈,“当然这个方法可能并不适合小艺你啊,因为数学题用遗忘曲线来回顾,很有可能到后面就会发展成背题的形式了。但是我也没办法,我在数学上真的不算有天赋,我只好功利性地想着用这种方法多得一点分数了。”

“鸢鸢,怎么能这么说呢,这方法太好了吧。”

冯艺一把挽上季鸢的手臂,脸上的笑容真实无比,“刚好我觉得文综题目特别不好整理呢,你这个方法提醒我了,好题就是值得不断重复的,我以后也要用这个方法!”

说着,还看向一旁的彭羽,寻求认同感,“小羽,你说是不是?”

彭羽也忙不迭地点头,就这么一会儿时间己经想好要把这个方法用在哪里了。

“阿泽弟弟不是送了我一套五高三模嘛,我最近就在刷高考真题,高考真题真的出得很有水平的,我如果用这个方法的话,后面也好复习!”

说着,也一脸兴奋地攀上季鸢的另一只手臂,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要爱死你了,鸢鸢,你真的好会发现这些学习方法啊,感觉学习都变得有仪式感起来了,没那么糟糕了!”

三人又小声聊了一些明天考试的注意事项。

在互相祝福一句“明天考试加油”之后,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全身心投入考试前的复习。

**

第二天,蓉城一诊考试准时开始。

蓉城作为S省的省会城市,一诊题是蓉城的教育局专门找一线教学老师模仿高考形式、融合当下热点特意出出来的。

往年的试题水平都不错,以至于几乎整个S省的学校都会用蓉城的一诊考试进行模考。

毕竟这种省会城市,往往教育资源也更好,对出题的把握方向也很不错。

果然,这仔细研究后出出来的题目,写起来确实有点不一样。

语文试卷中,出题人在阅读部分进行了一定的创新,结合前段时间的热点,让大家在时事的背景下对阅读进行理解。

季鸢写起来还算顺利,因为刚好这个热点问题她为了积累相关作文素材有认真了解过,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数学试卷中,题型并没有创新,但是出题人在解析几何的出题内容上动了文章,不过季鸢一写这道题,就觉得有些熟悉,顺利把整个过程全都工工整整写在答题卡上之后,才恍然大悟——这是模仿前五年的一道高考真题,只是故意再加大了一点难度而己。

果然,高考真题是永远的出题指南针,只要把高考真题用的得当,也能从中学到不少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