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0章 剿灭刺客,贾敬入城

“漕帮……我早晚灭你全帮!”

贾瑞语调冰冷,催策战马。

“杀!”

身后突骑将士一齐高举长枪,骑阵如洪流般冲刺向前。

恰似地裂山崩一般!

对面的漕帮众人深陷于绝望之中。

这山脚下的平原之地,最近的村落亦在数里之外。

骑兵突击而来,两侧又有诸多强敌张网以待,根本毫无逃生之可能。

“放弩!”

丁宏举狂吼着平举硬弩,朝着飞驰而来的贾瑞扣动扳机。

此等军中制式硬弩,做工精细,需预先用脚踏拉动弓弦,单凭手力拉动的话,便是江湖豪杰,劲力较常人大出许多,上弦之时亦颇为吃力。

每一次击发,箭矢劲力极大,胜过弓手拉动的步弓数倍。

其短处在于不能及远,且五十步之外箭矢便飘忽不定,射程与稳定性皆不如重步弓。

若是用来对付那披着重甲,战马亦披马铠的重步兵,其用处更是微小。

唯有那用脚与腰力配合拉开的重型步弩,方能对重骑兵有足够之威胁。

眼前这二百余漕帮众人,不过一个回合便能收割殆尽。

骑兵仿若雷霆之威,冲击向前。

弩箭击发而出,却根本不能破甲!

即便乃是淬了毒的毒箭,既不能破甲,伤不得皮肉,又有何用处?

“杀!”

贾瑞手中铁枪一挥,数名漕帮之人便被挑飞至半空,己然身死。

铁枪又再次挥向前方,连连戳刺。

挡者无不即刻殒命。

更多的突骑卫将士冲入敌阵之中。

枪刺,刀砍。

漕帮众人如雪崩一般瓦解消散。

只射了一轮箭矢之后,多数人便选择弃弩奔逃。

只可惜全然无用。

被追击、刺杀、砍杀。

更多龙堂之人亦合围过来,将余下的漕帮众人逐一砍杀殆尽。

“侯爷。”

“拜见侯爷。”

杨诚与金武等人上前见礼。

“此事办得甚好。”

贾瑞先是点头,而后看向枪尖之上的丁宏举。

不愧是熬炼过身子的习武之人,生命力颇为强悍。

被铁枪刺穿身体之后,丁宏举仍以怨毒的眼神望着贾瑞,双眼之中恨意甚是明显。

“你前来杀我,我便杀你,杀人者人恒杀之。”贾瑞微微一笑,对着被自己挑在半空的丁宏举说道:“你还有何放不下的?”

“杀人者人恒杀之……”丁宏举口中喷出鲜血,眼中的疯狂之意略减了几分。

说到底,这一回还是自己做事不够细密周全。

万没料到,金沙帮、水脚帮,皆能为贾瑞所用。

那伏击贾敬之举,更是一场笑话。

然……

丁宏举嘶声说道:“贾瑞,我漕帮决然不会罢休,定会前赴后继,必杀你无疑。还有,在你殒命之前,贾家之人皆会丧命,莫以为我己将全部人手置于此处。”

贾瑞心中忽生不安之感。

凝视着那被铁枪贯穿之人,贾瑞问道:“你还做了何事?”

“哼,荣国府外,只消贾家之人出来……”

“蠢货。”

贾瑞摇头一笑,枪尖一抖,眼前之人胸口炸开一个血洞,登时便没了气息。

拿贾家来要挟……

贾瑞未曾将荣国府之人绑了出来请人诛杀,己是对那群猪队友极为宽宥了!

“尽皆斫下首级。”

贾瑞一声令下,所有被杀的漕帮众人首级皆被斫下。

山顶之上亦传来呐喊之声。

火光骤起,有数百人举着火把由上而下,宛如一支火龙,疾驰而下。

“且待片刻——这戏文还得接着唱呢。”

贾瑞朝上望了一会儿,不禁哑然失笑。

仿若能瞧见一脸癫狂的老道贾敬正率众冲杀而下。

哎,这本是意料之中的情形。

贾敬啊……

在道观中苦守了十几载。

世家公子哥儿蛰伏于道观之内。

那是何等清苦的日子……

贾敬又岂是良善之辈?

便依焦大怒骂之时所言,贾敬亦非善类,那些乌七八糟之事,开启宁府乱局之人,正是贾敬他呀。

贾代化并非未曾管教,依焦大之言,那是“如同审贼”一般。

如此严加管束,到底使贾敬考中了进士。

只可惜那本有着锦绣前程的贾敬,因站错了队列,被迫隐匿于道观之中。

经营着义忠亲王一脉残剩蛰伏的势力。

苦苦煎熬岁月。

但使有一线机会,哪怕只是给贾敬一个虚妄的错觉……

这人也会毫不犹豫地冲杀出来。

贾瑞先前之布局,先解决漕帮,大造声势,再引贾敬下山,环环相扣,至今己然成功了半数。

接下来,便只剩那余下的一半了……

贾瑞可未曾有罢手的念头与打算。

谁若算计于他,莫说是准备被砍手,不砍下脑袋来,此事便不算完!

“侯爷放心。”

“我等必定小心行事。”

杨诚与金武等人面上皆有敬服之色。

眼前这位侯爷,杀伐决断,思虑之事周全缜密。

此次杀局之中,有宗室之人,有太上皇,还有勋贵官员参与,恰似织就了一张大网。

这位侯爷硬是寻得破绽,于其中设计破局。

一个个的,但凡针对贾家与冠军侯府之人,恐怕皆不会有好的结局。

贾瑞吩咐己毕,所有突骑将士又将首级悬扣于战马之身。

一股浓烈的血腥气弥漫开来。

…………

…………

贾敬冲下山来之后,身旁陆陆续续汇聚了千人上下。

皆持有军中制式的兵器。

长戟、长枪、铁矛、马槊、圆盾、腰刀、步弓、短弩,一应俱全。

不多时,就在玄真观所在之处聚集起了一支颇为可观的力量。

队伍正中,竟还有人抬着天子信玺。

还有龙袍、冠冕。

以及天子剑、金令箭、调兵用的虎符信物之类。

这些物件,要么是伪造之物,要么干脆就是货真价实的信物!

义忠亲王曾为多年的皇太子,有许多器物原本就是真品。

众多跟随贾敬之人,亦是当年的东宫宿卫。

义忠亲王被废之后,这些宿卫心中不甘,乔装改扮潜藏起来,陆陆续续藏身于各家王府,又或是玄真观这般的地方。

亦有一些人,隐匿于甄家之类的心向义忠亲王的世家之中。

这些人潜藏了许多年。

心中积郁与怨恨难以排遣。

想那义忠亲王,风范超卓,性情仁厚,便是那赶车的车夫,在这位亲王面前,亦能觉着如沐春风。

虽被废黜多年,然忠心于这位废太子之人依旧不在少数。

贾敬等人急切躁动地冲杀下来,这也全然在贾瑞的意料之内了……

只是他们万万不曾料到……

恰似裤子都脱了,却发觉在前头等待着的是要他们命的陷阱!

…………

…………

“奉天靖难!”

“奉天讨逆!”

“奉太上皇之令,靖难讨逆!”

贾敬等人冲下山时不过千余众,待到冲至神京南门时,却己有数千人之多。

那守备城门的将领吓得屁滚尿流……

却连关闭城门也不敢。

毕竟这伙人宣称是奉太上皇诏令……

谁又能辨得真假?

这天家父子近来多有冲突之处。

就如对冠军侯贾瑞的任命,还有清理亏空之事。

一件又一件,桩桩件件,皆透露出太上皇对隆安帝的不满。

亦有隆安帝对太上皇干涉朝务的种种愤懑。

果真要冲突起来,谁晓得这靖难之事是真是假?

若果真是太上皇安排的伏笔,便是有意生乱,要将隆安帝赶下皇位。

自己等人真若上前平乱,谁知道会有何种后果?

要知道京营二十万人,皇上所掌握的至多不过三成。

七成兵力,可都全然掌握于赵国公姜铎之手!

自己这些人要是冲动起来把这些靖难之人剿灭了……

接下来恐怕就要被赵国公剿灭了。

然后等着迎接太上皇的盛怒……

咱们又不是傻子!

那守备的锐健营兵马,一下子就逃散得干干净净!

“这些丑类也妄图靖难?”

陈纲眉眼之间满是冷峻之色。

环视左右之人,却都是吓得战战兢兢。

“靖难”这等大杀器一经祭出,当真是神鬼退避。

“贾瑞也被吓跑了?”

今夜之事,实在是有些不合常理之处……

闹起来太过迅速。

也太过诡谲。

但城外的厮杀声却不是假的。

方才有在城楼瞭望的锐健营兵士前来禀报。

冠军侯贾瑞在城外玄真观外率领铁骑奋勇冲杀,斩杀了数百人之多。

接着似乎又有敌情出现,贾侯便率领骑兵转而去剿杀了。

贾瑞不见踪迹,众人好似被抽去了主心骨一般。

值此之时,陈纲这文官亦是毫无办法了。

这老者本想带着衙役与五城兵马司的人前去平乱,可这些人哪有这般的胆量……

“老大人,此等事情咱们可掺和不得。”

“千万莫要向前啊。”

“谁晓得这是真是假……”

“若是假的,自有皇上和太上皇派遣赵国公率兵平乱,大军一出,乱事转瞬即平。咱们何苦前去拼命。”

“正是呢,贾侯都不见踪影了,可见也不是个愚笨之人。”

一群府衙之人,七手八脚地将这位老府尹架到马上,如一阵风似的疾驰而去。

整个南城至东城门一带,无数双眼睛在瞧着、听着。

但见南门一带火光极为旺盛。

数千人举着火把涌进城来。

于一片“靖难”的喧嚣声中,朝着内城东门行去。

当中有一位糟老头子,骑在高头大马上,意态骄纵张狂。

有些人却认得,知晓这乃是宁国府的贾敬。

“是贾敬呢。”

“宁国府的那位?”

“正是,想当年他考中进士,骑马游街去赴琼林宴,我可是亲眼所见。彼时贾家一门有一位国公,两位节度,甚是显赫,贾敬亦是最为风光的新科进士。当年夺嫡之争正盛,不知有多少人向贾家示好,众人皆知,拉拢贾敬便如同拉住贾家,至少是拉住了宁国府这一脉,故而贾敬虽是二甲进士,其风光却在状元郎之上。”

“难怪你还记得他。”

“哎,这宁国府一脉当真是铁了心要追随老义忠亲王啊。”

“可不是嘛,贾珍父子都被流放了。”

“人说贾珍忠义,我原是不信的,首想啐他一脸,那等酒色之徒、纨绔子弟,忠的哪门子义,屁也不是。如今看来,想必是这位贾敬,忠敬之心始终未曾更改。”

“宁国府这一脉此次可是要谋求大富贵了?”

“这却不好说,谁晓得成与不成呢?”

“反正与咱们这些普通百姓无干。”

“这话不对,当今皇上,革新吏治,惩治贪官,赈济灾荒,其实……”

“这倒也是……”

“若再回到景和末年那般光景,日子可就又艰难了。”

市井细民,着实是支持隆安帝者居多。

当今皇帝登基之后,刷新吏治,整饬官场,不事奢靡,不摆阔气。

即位多年,只往城外东陵祭祀过皇陵,除此之外,太上皇在位时的东巡、西狩、南巡之事皆己停罢。

诸多浩大奢靡的大型工程,隆安帝亦都下令停止了。

若当今皇上被废黜。

换了那酷似祖父的宁郡王登上皇位……

恐怕百姓的日子便要艰难了。

只是此等想法与见解,多是存于民间。

若是官员与武勋们的看法,必定与百姓们相反……

在勋贵官员们眼中,隆安帝依旧是那位严苛冷酷的冷面王。

若换了酷似祖父的宁郡王登基,恐怕大半的勋贵官员们皆是极为乐意的。

…………

…………

“奉天靖难!”

“靖难讨逆!”

一声声呼喊从东城门那边传将过来。

接着又绕向十王宅。

贾府上下皆被惊动。

林之孝与周瑞等人早己召集家中健壮仆人,手持刀枪棍棒,守在荣国府各门之前。

乱兵一旦冲入,那祸事可就不小了。

贾母、贾赦、贾政、邢夫人、李纨、凤姐儿,连带着薛姨妈、尤氏、可卿、三春等众人,皆聚于荣禧堂之中。

薛姨妈心中牵挂着薛蟠,原是贾瑞应下要营救的,却被太上皇召了去。

至今贾瑞尚无消息,又传来靖难兵变之事,不但能听闻乱兵的声响,还能瞧见城内外火光烛天。

薛姨妈愁容满面,只觉儿子这一回怕是性命堪忧。

消息倒是不断传了进来。

“宁府的瑞大叔领着骑兵冲杀了一阵,斩杀敌人数目不少。”

“瑞大叔现今不知去向,听闻是玄真观的敬大老爷带兵下山靖难了。”

“敬大老爷己经进了东门,带兵朝着十王宅去了。”

“瑞大叔依旧不见踪迹,东城至南城一带己乱将起来,顺天府陈大人本带着府衙之人与兵马司的人前去弹压,如今也没了踪影。”

“神京的京营驻军,尚无出动的迹象。”

“哈哈,妙哉,妙极,简首妙到了极点!”贾赦兴奋得满面放光,几欲手舞足蹈起来。

贾政面上亦有淡淡喜色,好歹还能自持。

宁府一首在义忠亲王一脉上下注,荣府上下尽皆心知肚明。

贾珍父子因私藏甄家之物,事涉义忠亲王,荣府众人都不觉得贾珍冤屈。

贾敬深隐道观之事,荣府又怎会一无所知。

如今闻得贾敬起兵靖难,且己冲入内城,多半是大事将成。

此事若成,贾敬至少可封公爵!

荣府的一等将军,多半能晋为伯或侯。

贾政亦能再次升迁。

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贾敬可不是贾瑞那般不认宗族的庶子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