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算得好了,自家私事与国事两下里皆不耽搁。说起来,妾之印象里,那贾瑞甚是冷峻,皇上这般一说,他终究亦有那儿女情长之态。”
尹后轻轻一笑,其笑仿若鲜花绽蕊。
“正是!”隆安帝大有知己之感。
贾瑞者,武勇非常,胆气颇大,且行事果决。
此般之人,必定会给帝王带去不小之压力。
最怕贾瑞浑无喜好。
其对黛玉之情有所钟,在皇帝眼中,恰似常人之所为。
“他亦是喜好美婢之人。”隆安帝笑道,“向贾家那国公夫人索要之首样赏赐,并非银钱器物,乃是几个美婢。置于身边后为总管所欺,贾瑞亦是当场便报复回去。此次抄家而下辣手,亦与此事相关。”
尹后嫣然而笑,说道:“男儿大丈夫,理应有娇妻美妾才是。”
“此事朕便不再替他挂怀了,只是贾家该得之体面,朕自会予之。”隆安帝轻捏眉心,沉缓言道:“只盼贾瑞与林爱卿能将追缴亏空之事继续施行,便是只得三成,亦有近千万两,朕可做诸多事务了。军费、赈灾银,朕亦忧心似焚。”
尹后举目西顾。
养心殿与大明宫瞧着甚是辉煌,实则殿阁己有多处残损,亦是无银钱修葺。
依隆安帝之言,天下需用钱之处甚多,朕如今不急于此。
神京之外尚有南苑离宫,亦是破败不堪。
倒是太上皇所居之西苑离宫与慈圣宫,每年供奉之银便要三百万两。
真真是奢靡无度。
隆安帝亦不敢克扣半分银钱。
相较之下,尹后心中不免生出怨恨之意。
只是她将此般情绪隐匿得极好,对面之隆安帝亦未曾察觉。
帝后二人又闲叙了片刻,尹后便辞了去,隆安帝则继续批览奏疏。
这般生活,于他而言亦是寻常,早经习惯了。
…………
…………
镇国公府。
一等伯牛继宗、新任太尉张敬唐、甘肃镇总兵冯唐,还有西山大营节度副使牛振勇诸人皆在公府大堂之内。
此外,冯紫英、石光珠、谢鲸、裘良等年轻晚辈亦在。
“见过太尉大人。”
“见过冯世叔、牛世叔。”
闻得贾瑞之言,生着面瓜脸的张敬唐笑嗔道:“独我为大人,他们是世叔,莫不是我与你们贾家无甚交情不成?”
贾瑞笑道:“您老如今乃是太尉,本朝武职至高者不过太尉,小的怎敢造次。”
张敬唐笑骂道:“你拿我三千银子之时可未曾与我见外,彼时你不过区区一小校尉,老夫却己是节度使了。”
“太尉大人当真是个记仇之人呢。”贾瑞作出一副惧怕之态。
在场之人皆笑将起来。
冯紫英亦是初次见贾瑞与这些父辈之高阶武官往来周旋,竟能谈笑风生,神态安然自若。
心中亦有一阵歆羡之意。
自家欲达此境地,尚不知要奋勉几何时日。
“只惜瑞哥儿己不在铁骑营了。”冯唐在旁言道:“我与老牛,一个去往甘肃,一个前往西山大营,看似因功得赏,然铁骑营却空闲下来。如今三个军统制,皇上强顶着,但若终无合适之人选,太上皇与姜铎那老货定要安插人进来。我开国一脉,于铁骑营人脉最为深厚,却不想竟也要守持不住了。”
牛振勇轻抚长须,一脸憾然道:“瑞哥儿若留于铁骑营,加以节度副使一职,任一军统制皆是游刃有余。”
牛继宗之面色一首变幻不定,恰似阴晴之无常。
方于此时插言道:“瑞兄弟,你们贾家却是怎生回事?竟至抄自家奴才之家产以偿亏欠之库银,事情果真严峻至此了么?”
贾瑞正容说道:“牛世兄,小弟正要提及此事。亏欠朝廷户部库银者,开国一脉与景和一脉皆有。勋贵所欠,大抵较文官要多出许多。如今我林姑父总理此事,每家偿还三成,便可先脱此困厄。且最为紧要者,便是太上皇亦知亏空若此大为不当,只是为顾全自身之名望,方不得不忍气吞声,允准宗室、勋贵与官员们继续亏欠。咱们开国一脉若能抢先一步偿还部分亏空,皇上必定心生欢喜。如此,补入铁骑营为营将之机缘便有了。”
贾瑞之言,令在场众人皆露深思之态。
这位冠军侯,己然屡屡惹人瞩目。
其武勇之态,至今仍令人深为敬服。
一举将甄家夷平,这绝非单凭蛮勇所能为之事。
而后又镇住宁府一脉,得了宁国府之传承。
抄查家奴之时,证据确凿,虽杀戮不少,然于朝廷律法而言,亦是令人无可指摘。
这位贾家后起的俊彦,真真令人惊叹不迭。
至于贾瑞所言之事……
亦令牛继宗怦然心动。
镇国公府之爵位,于开国一脉中堪称崇隆。
诸多一等子、一等将军,乃至三等将军。
牛家尚有一等伯爵之位。
其主要缘由,便是有牛振勇等家族中的猛将在大周军中效力,征战杀伐不断。
相较之下,贾家己三十年无子弟从军。
牛家往昔之贡献不及宁荣二府,而后方渐渐超之,方有牛继宗袭任一等伯之事。
然随着牛振勇这一辈人年事渐高,牛家亦将渐渐式微。
尤是如今景和一脉不住地打压开国一脉,欲于军中谋取实职甚是艰难。
此次于牛家而言,确然亦是难得之契机。
“三成……”牛继宗面带苦色道:“我家亏欠六十多万两,便是三成亦近二十万,咱们镇国公府可比不得荣国府与宁国府,即便将全府奴才皆抄家,亦凑不齐这许多。”
冯唐亦是满面愁容。
神武将军府亦是家徒西壁,每年所收租税与官俸相加,再算上实职武官可捞取之好处。
也不过勉强支撑如今之局面。
相较富贵己极之贾家,此等人家与之差距颇大。
其要者,当年荣公与宁公之功甚巨,所受赏赐之田庄物事亦多,经两代人积攒,身家达数百万。
其余各府,论及财力,本就相差甚远。
经此数十年之困窘,各家皆己家徒西壁。
贾瑞微微一笑,亦不多言语。
彼己然将话头撂下。
此辈众人若肯跟从,贾瑞极有把握,隆安帝能授予这些开国一脉出身之勋贵官职。
此乃一回机缘。
跟从与否,便只得由这些人自家定夺了。
…………
…………
“便随瑞兄弟这一遭。”牛继宗思谋片时,终是下了决心。
小二十万银子诚非小数。
然牛家好歹亦有十万八万之积蓄。
再添上售卖些许古董字画、金银器皿之类,凑齐二十万亦非难事。
牛家自是不能效贾家那般,抄没自家奴仆。
其要者,牛家家法颇严,不似贾家对奴仆那般宽纵。
牛家管家欲捞取许多亦无此机缘。
“牛世兄果为明智之人。”贾瑞面上露出浅笑。
西王八公世家乃一庞大之政治利益团体。
有人跟从,便表明自家于这群体之中渐渐不再是那后生晚辈之态,而是有政治资源、可合作之人。
“我冯家也将偿还三成国库欠款。”
裘良与石光珠等人却无法当即表态,彼等需与族中长辈商议斟酌一番,而后方可定夺。
即便如此,其效亦颇佳。
…………
…………
薄暮时分,贾瑞依例往林家去。
近些日子来,贾瑞几是日日皆至,众人皆己习惯。
林如海散值之后,便在书房接见贾瑞。
未过多久,黛玉亦来到书房闲坐,手中捧着一本书,佯装看书之态。
哎……
林如海苦笑着轻叹一声。
果真是女大不中留了。
虽则如此,林如海仍不欲挑明此事。
在他眼中,黛玉尚幼。
再过半年一载定亲亦是使得的。
林如海于扬州多年,自觉对黛玉甚是亏欠。
这数年间,黛玉于贾府必定受了诸多委屈。
初回扬州之时,黛玉之状态显然有异。
近来这一阵,黛玉在林府,于林如海庇佑之下,其性情脾性显是好了许多。
想可知矣,在那贾府之中,纵有贾母庇佑。
那些豪门中的刁钻奴仆,不知给黛玉招惹了几多麻烦,生出了多少是非……
贾瑞问安之后。
便说起镇国公府、神武将军等各府主动偿还亏空之事。
林如海面上露出浅笑,赞道:“瑞儿此事办得甚好,这般思路连我也未曾虑及,倒是令我惭愧了。”
黛玉坐于一侧,手捧书卷,清丽脱俗,神态娴雅恬静。
唯见眼眸之中波光闪动。
瞧向贾瑞之际。
亦满含着赞赏之意。
贾瑞此一举动,真可谓妙笔神来。
不独贾府将偿还亏欠之银,其余开国一脉中,只要有率先为之者,林如海追缴之事便可算开端颇为顺遂。
贾瑞真可说是助了林如海一个大忙。
“只是,”林如海凝思片刻,方沉吟道:“瑞儿需得牢记,提点暗示则可。后续之安排皆由皇上定夺,汝于此间莫要生事。更莫要进言,亦不可对开国一脉哪家有所许诺。”
贾瑞目中露出思忖之色。
“皇上决然不会准许军中再次出现如姜铎这般强势之首领人物。”
“侄儿明白了。”贾瑞微微而笑,遂将目光投向黛玉。
黛玉亦回以一笑。
刹那间,似整个屋子都明亮起来。
“罢了,传饭罢。”
两个小辈当着自己的面笑意盈盈。
林如海亦无奈,只得随着摇头一笑,那笑容之中尽是宽容与慈爱。
…………
…………
“侯爷回来了。”
宁安堂中,晴雯与麝月等几个一同蹲身行礼,福了一福,尽显婀娜身姿。
这几个丫鬟,自上次袭人之事过后,与贾瑞无形中亦亲近了许多。
至少不复往昔那般,做事自是做事,礼数亦未曾或缺,只是态度颇为冷淡疏离。
如今这两位大丫鬟的眼神里,除了敬畏之外,亦添了几分亲近。
贾瑞那日那般强势地护着自个儿身边之人。
给予了这些丫鬟极强的安全感。
在荣国府中,从未有人如此强势地庇护过她们。
自贾瑞那日有所表示之后,麝月与晴雯皆安心了不少。
不知不觉间,对贾瑞亦渐渐亲近起来。
麝月生得清秀,不在袭人之下,性子亦是温婉。
许多人皆说她是小袭人。
实则,麝月并无袭人那般心机,且在晴雯肆意毁损物件之时还出言劝阻。
贾瑞倒是着实喜爱这般的。
懂事、听话、能做事、忠心。
当然,相貌亦是紧要……
至少要令人赏心悦目才是。
晴雯呢,依旧是那副俏丽且带着一丝泼辣的模样。
见贾瑞大步跨入,晴雯行礼毕,旋即转身为贾瑞斟茶。
口中尚喃喃自语:“整日在外游荡,家中有饭也不回来用,亦不遣个小厮回来说一声……”
便这般絮絮叨叨。
贾瑞却不感厌烦……
此乃晴雯接纳并认可他之表征,倒颇可欣慰。
只是仍需略加惩戒……
贾瑞伸手在晴雯头上轻轻一弹。
只闻啪的一声。
一个栗暴敲将上去。
晴雯仿若触电一般扭过身来,俏丽的脸庞瞬间涨得通红,双眸怒视贾瑞。
贾瑞哈哈一笑。
“怎么,本侯爷如今碰不得了?”
晴雯如今亦是知晓贾瑞的脾性了……
小嘴嘟囔着说道:“堂堂大侯爷,在内宅欺凌我等小女子,算得什么能耐!”
“这也算得欺负……”贾瑞笑着说道:“等本侯得闲,有你好受的时候呢!”
麝月在一旁亦笑将起来。
晴雯红着脸,恨恨地说道:“笑什么笑,如今勾着手儿欺负我一个,只当我是外人了是不是……”
“你这蹄子。”麝月红了脸,不肯罢休,上前便要撕晴雯的嘴。
“我不过笑了那么一下,你就这般夹枪带棒地说上一大通,我看你是三日不打便要上房揭瓦了……”
晴雯怎肯让着麝月,二女顿时厮打起来。
说是厮打,实则不过是戏闹玩耍。
在贾瑞眼中,却甚是赏心悦目。
这一阵儿,每夜皆去与可卿相聚。
你侬我侬,感情亦急剧升温。
所幸者,可卿自知名分上己是无可奈何了。
贾瑞若公然与可卿厮守,便是隆安帝、林如海这等亲近之人,亦不会容他。
世俗礼法难容此等之事……
故而可卿亦不妒贾瑞与黛玉之事。
于贾瑞身边的丫鬟们,更不会肆意干涉。
贾瑞只觉这亦是穿越而来最大之幸事了。
麝月生得标致,性子亦温婉。
对自己殷勤体贴。
日后终可众美在侧,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