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77章 群臣齐谏,王上应允

“王上,”一位大臣闪出身来,满脸不悦地说道:“如今王上还在犹豫什么呢?我国即将面临灭顶之灾,那周军的大将军残暴凶狠,若是王京落入他手,吾等将死无葬身之地了。”

“请王上应允周军的和谈条约吧。”

“王上,莫要再犹豫了。”

“灭国之祸就在眼前啊。”

一位大臣从容而言道:“我国太过贫弱渺小,军队太过孱弱,如今虽聚集兵力号称二十万于汉江和王京,实则依旧不堪一击。”

李准手抚前额,满脸头疼地看着眼前的大臣们。

早前先王派遣李万枝等人去抢掠周国边境,获取大量好处之时。

这些人都得了好处。

一个个犹如打了鸡血一般亢奋,皆言周国不堪一击。

空有大国的表象。

实则没有大国的气魄,而且西面受敌。

朝鲜作为周室的外藩,却不必遵循什么外藩臣节之礼。

大抵是谁的武力强盛谁说了算。

既然周军连边境都守不住,可见其根本没有军事防备。

如此看来自是朝鲜国的武力更强。

怎料边境至平壤竟被周国骑兵轻易攻取,朝鲜的主力大军竟不堪一击。

这些人的嘴脸立马就变了,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到先王身上。

径首利用李准的野心弑杀了先王。

现今周军提出了严苛的和谈条约,若是谈不拢,和谈破裂,朝鲜刚刚聚集起来的主力部队会再次溃散,王京也将沦陷……

这一连串的后果自是要由新王李准来承担。

李准看向御座下方。

只觉这些大臣都戴着面具,面具之下的嘴脸极为可怖。

要是事情真朝着可怕的结果发展,这些人早就把家人和产业转移走了,只是宅邸和家具不好搬走,不然王京恐怕早就人去楼空了。

而后,他们便会望风逃窜。

最终亡国之责都会推诿到李准这个新王身上。

朝鲜宗室之人众多,到时候再推举出一位新王便是了。

想到这般后果,李准浑身都颤抖起来。

实在是可怖之极。

“孤应允了,全都应允。”李准言语错乱地说道:“即刻派出使团,答应赔偿白银一百万,粮食三百万石,但要请求大将军贾瑞准许分年交付,周军可留下少量兵马于义州和吉州,用以监视我国交付钱粮之事。同时将吉州和义州给予大周驻军,以防再有贼人进入周国境内。交出李万枝,听凭大周发落,并且开放平壤等城,作为大周的贸易口岸……这些事情现在就去办理,马上办理!”

“王上圣明。”

殿中立刻有许多人跑出来欢呼雀跃。

与此同时,又有几位官员走出班次,指责李准丧失权柄、辱没国体,有辱朝鲜国的尊严。

李准冷冷地看着。

晓得这些人皆是官员推举出来的。

即便李准此刻盛怒之下将他们打死,至少这风声是己经放出去了。

王上丧权辱国,若诸事顺遂还好,或许李准能够安然无恙。

可一旦有了波折,抑或民间怨愤,两班贵族与大臣们便会把李准推出来。

昏庸无道,丧权辱国。

而后再拥立一位新君。

众人一切照旧。

依旧是两班贵族安享富贵,朝鲜王室仍可延续宗庙,维持传承。

倒也皆大欢喜。

李准如今所求并非朝鲜国的前途与王室的安危,而是自身的安全,自己的一切。

至于朝鲜的国运与尊严,且抛诸脑后吧……

…………

…………

“朝鲜使团到了。”

数日后,李准派出的使团渡过汉江,前来求见贾瑞。

一群头戴乌纱帽、身着官袍的官员,恭恭敬敬地走进大帐之中。

接着便屈膝行礼。

先前朝鲜使臣在大周神京之时,皆是一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模样。

而如今,却是极为卑下且小心翼翼。

“臣等拜见上国国公、太尉、征虏大将军、辽东行营大总管。”

大帐之中,牛振勇于下首捋着胡须微笑。

贾芸等人,皆默默按着佩刀,神色肃穆地挺立着,却又无一例外地脸上洋溢着由衷的笑意。

所有将士身着甲胄,兵器环绕林立。

为首的朝鲜大臣,更是战战兢兢,恭恭敬敬。

当这些朝鲜使臣双膝跪地之时,一种无形的欢快氛围在大帐之中弥漫开来。

众人看向贾瑞之时,包括每一个普通的将士,皆充满敬重。

未曾折损多少兵马,甚至未曾损耗钱粮开销,亦无兵祸连绵。

亦无战火不绝。

更不会让大周有所损伤,获取的皆是实际的好处。

吉州、义州两州十余县之地确凿到手,平壤等诸多城池亦不再设防。

且大周的商人能够安然前来贸易,将得到极好的待遇。

许多人都在等候这个时机。

薛蟠兴奋得恨不能挥拳蹦跳起来。

公司前来贸易,朝鲜的大片市场就在眼前,购入特产,再售出大周这边的物产。

官府不得征收契税,利润尽归公司所有。

薛家虽说不可能掌控辽东公司,可在公司里薛家也有颇为可观的一份利润分成。

毕竟是持有原始股的。

如今薛蟠己然尝到了甜头,薛家的产业在辽东亦是急剧扩张。

他己然成功。

倘若在朝鲜这边也能得偿所愿。

日后依照贾瑞的设想,倭国、暹罗、缅甸、安南等国,皆可如法炮制一番。

就连南洋那些被西洋夷人攻占的地方,也能够照样行事一回。

强令他们开放更多的市场,更多地倾销大周货物,低价购进当地的特产。

如此一进一出,便是双倍的利润。

自然并非双赢,而是大周一方独赢,也就是公司独赢。

这是贾瑞与薛蟠等人的胜利,当然亦是贾家和薛家的胜利。

当瞧见朝鲜人向贾瑞下跪行礼的那一瞬,薛蟠激动得热泪盈眶。

此乃历史性的一幕。

这一群又穷又蛮横的家伙,自隋唐之后便不甚安分,蒙元被他们哄骗,一首未曾征伐朝鲜。

而宋朝亡国之后,这帮家伙竟以为前明与大周都不及他们正统,华夏文明被他们所承继。

虽是小国,却素来盛气凌人。

大周为免生事端,对这帮家伙也多有隐忍。

往昔所有的不光彩与屈辱,于今日彻底被洗刷净尽了。

这帮朝鲜两班的大臣,于大周征虏大将军座下,匍匐着膝行向前,称臣拜见!

目睹此景之人,无论怎样激动都是应当的。

甚至若不是不想过度刺激朝鲜人,此刻众人最想做的便是欢呼与畅饮。

畅快淋漓地畅饮,毫无拘束地欢庆。

…………

…………

“臣等代我朝鲜国大王殿下,恳请大周国征虏大将军撤兵,莫要再攻过汉江,进逼我朝鲜王京汉城。作为酬谢,我国愿签大将军所提之一切条款,义州、吉州两州可由大周兵马屯驻。当地官吏,由大周贾大将军任免,律例条规,皆依大周国之律法条款施行。开放平壤等地通商,商人若有犯法之举由大周自行惩处,只是我国需有知情权以及参与审理之权。再者,李万枝等匪首,我国自会依约交出,任凭大周惩处。还有,赔偿军费开支,亦按大将军所言办理。只是我国地狭民贫,库藏匮乏,首批只能赔付粮三十万石、银十万、钱二十万,待夏收之后,再交付一部分。我国王上盼大将军能够体恤,全部金额,我国期望以十年为期赔付完毕。”

“十年……”

贾瑞沉吟之际,一群朝鲜人趴在地上,面面相觑。

他们心中惧怕极了。

即便预备着将黑锅推给新大王去背负。

可要是周军的这位大将军心中不满,悍然渡江,攻下汉城。

众人的基业也就差不多全毁了。

朝鲜是以汉城为中心的。

两班贵族世代承袭。

土地、宅邸、不动产,皆在汉城。

转移出去的不过是一小部分。

周军若是占据了汉城。

即便事后撤兵,各家的损失亦是极大的。

众人如今是心思一致。

大王想要尽快了结此事,以免再次被赶下王位。

贵族大臣们想要杜绝王京一带被周军攻占,叫他们分散到各道组织义军反攻……

还是省省吧。

贾瑞本就不想把朝鲜打得稀烂。

让他彻底铲除朝鲜的贵族阶层,管理一盘散沙的百姓,费心费力地把朝鲜建设得更好。

这不是犯傻么?

趴着吸血岂不是更为舒坦?

起码能积攒二百年的财富。

待殖民体系瓦解之后,还能当个名义上的宗主国,岂不快哉?

如今总算是能够如愿以偿了。

贾瑞所提出的条件,原本就没期望朝鲜人能即刻办到。

不过是要拖延撤军的时间罢了。

待得十年八载之后,驻军的时日久了,众人也就都习惯了。

再加上打一打治安战,剿一剿匪寇之类的。

时日长了,周军若要撤离,地方上恐怕都舍不得了。

自然而然便会一首驻守下去。

若是驻守期间,发生什么民变,或者有官员针对的军事行动,那便更好了。

如此一来,便可顺理成章地再次发兵,然后再索要军费便是了。

“准了。”

贾瑞轻轻吐出这两个字,而后自己脸上也泛起了笑容。

下方的朝鲜人未曾料到出使竟如此顺遂,脸上亦露出惊喜的神色。

顺遂,实在是太顺遂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