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街,一家电器维修铺子。
老板沮丧着脸,正跟自家媳妇抱怨呢。
“纺织厂那边的喜顺铺子,真是不给咱活路,他们保修一年,还上门服务,修好给送回去。”
他媳妇也犯愁。
“这弄得咱没生意了,咱两家离得又不远,前两天咱隔壁杂货铺的电风扇坏了,都不搁咱这修,宁愿多跑路,也去了喜顺铺子。”
跟着埋怨了一句。
“做生意的,哪有像他这么做的,谁家修电器,不是修一半,留一半,要是都保修一年,哪有那么多电器修去。”
老板对于喜顺电器维修铺,保修一年的做法,意见最大。
他媳妇跟着叹了口气。
“咱也跟着这样做吧,不然时间长了,咱不等着关门嘛。”
“保修一年也行,他还搞个上门维修服务,咱没有这个人手搞啊,这不扰乱市场嘛。”
老板看了眼工作台,之前都堆着满满待维修的电器,现在空荡荡的,心里愈发不是滋味。
“你说他是不是存心的?就要搞倒咱们?不然我明天回老家,让咱大伯哥从庄里找些人来,去他们店里闹闹。”
他媳妇想着主意道。
把老板给吓一跳。
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使不得,你没听说嘛,他后台硬的很,公安局郑局长家的电视机,都是他给修的,和公安局退休老局长也认识。”
这话听得他媳妇一阵后怕。
“这人从哪冒出来的?以前也没听说过咱同行里,有他这个人啊。”
他媳妇眉毛找眉毛地,苦愁道。
“我跟人打听了,他之前在纺织厂家属院电器维修科打杂,前段时间刚出来单干,但这人奇怪的很,什么电器都会修,好些个进口机子,咱都没见过,他照样会修。”
老板哀声怨道的。
“这不愁死人嘛,咱总不能,找他拜师去?”
“我宁愿关门不干,也不能找他拜师去,咱干多少年了,这面子哪能拉下来。”
两口子正发愁呢,进来三个半大的小伙子。
“老板,歇着呢。”
一个小伙掏出烟,递了上来。
老板瞅着,怎么有些眼熟。
“哎呀,你不是喜顺电器维修铺子的伙计嘛?”
小伙笑了。
“是的,我们三个都是,过来是跟你们谈合作的,咱有生意一起做。”
说话的是小东。
这小子嘴也甜,也谈了不少家了,慢慢摸着了谈事的技巧。
在家里的时候,书成哥大致给他们交代过。
这谈合作,得站在对方的角度出发,尽量说能给对方带来的利益,对方才能动心。
这家维修铺子的两口子,对喜顺电器维修铺子,正是满肚子的怨气。
同行本就是冤家。
喜顺铺子又不按常理出牌,维修技术好就算了,服务还比他们好,又有后台撑腰。
可不止他们一家对喜顺维修铺子有意见。
说句难听的,要不是那小子关系硬,店早给他砸了,让他干不成。
这会儿听他店里的三个伙计找上门来,谈什么合作。
兴趣可不大,准没安好心。
都没给三人让座,当然也不能往外轰人。
“谈什么合作?”
老板敷衍地问了一句。
想着几句话给打发了。
他媳妇更是小心眼地,首言质问了一句。
“你们有钱还能带我们一起赚?”
老板也没拦着媳妇,刚好借着媳妇的嘴,发发心里的牢骚。
小东他们跑了这么多家,没少碰壁。
脸上都挂着笑。
“老板,我们师父说了,以后你们要是抽得开空,去我们家拿货,修理费用你们拿七成,给我们留一点薄利就行。”
小凯说道。
两口子听到这句,脸上稍舒展了些。
“坐着聊。”
老板给让了座。
“谢谢。”
三人各自落座。
他媳妇去给三人倒了茶来。
“你们喝茶。”
“谢谢老板娘。”
三个小子客气答谢。
老板娘回个笑,也搬了个凳子来,跟着一起坐下,听听是怎么个事。
“几位小兄弟,我问句不该问的。”
老板语气己缓和不少。
“老板你说。”
“这些钱你们自己赚多好?干嘛要分给我们呢?”
老板问道。
三人笑了。
“老板,也不瞒你们,我们店实在忙不过来,像前天,我们五个人一起忙,忙到半夜,要是这么下去,身体扛不住。”
“是的,我师父说,同行一家亲,让我们出来看看,要是你们愿意帮忙就更好了,到我家去拿货,给分担一些。”
“知道你们也忙,但咱不是同行嘛,互相帮助下,等哪天你们生意忙不过来了,也能拿我们那去,我们帮着修。”
三个小子这话术,一半是他们师父教的,一半是他们这两天跑下来,自己总结的。
这话让老板两夫妻听得,心里反倒暖暖的。
都说同行是冤家,他们说同行一家亲。
同样的事,就看怎么说话了。
明明是他们生意不好,人家喜顺铺子忙不过来,分些活给他们。
但人家这三个伙计,可是说的“互相帮帮忙”,这面子可给的足足的。
两口子不止对这三个小子印象改观了不少,连着喜顺维修铺子,怨气都没那么多了。
“说的是,同行就是该互相帮忙,那行,我们要是过去拿货,可有什么条件?”
老板问道。
“没啥条件,就是咱行业的规矩,修的质量要有保证,一年内维修的地方,出了问题免费维修。”
“老板你行道比我们深,这方面我们是学生,都不用我们多说。”
“平时怎么修,还是怎么修,你们给我们帮忙,我们还能提什么条件。”
这话让老板心里又惭愧,又不好说什么。
他们行业里哪有这个规矩。
按着行业心照不宣的小心思来,那得是“修一半留一半”。
当时给修好,能用,但拿回去用上一段时间,又会出毛病。
这样才能常拿来修。
可这样的话,哪能拿明面上说?
面前这三个小子,还把他捧那么高。
只得顺着坡下。
“那是,行有行规嘛,多少年都是这规矩,那没问题。”
三人心中暗喜,这次合作多半能成。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签合同的事了。
这年头的人,做什么事多是口头协议,还没习惯签合同。
要是提的方式不对,还容易把人说生气呢。
不过,他们师父在合同这个事上,也教了些话术。
“老板你今天什么时候有空?我们师父说,怕你们不相信我们,咱白纸黑字红手印,签上合作合同,要是我们敢诓你们,你们拿着这合同告我们去。”
“对,绝对一告一个准,我们就是要做到,让合作伙伴对我们完全放心,消除所有顾虑。”
“拿出我们最大的诚意来,合作共赢,一起做强做大,共创辉煌。”
老板两口子听得心潮澎湃的。
鼓起掌来。
“好,你们师父说的没错,人多力量大,合作才能共赢,那行,我今天就有空,随时能跟你们去。”
“那太好了,咱现在就走吧,反正离得也没多远,中午在我们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