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成心里想好了,要买凤凰牌的二八大杠。
走了有二十来分钟,到了市区。
这年头的市区,还没后来的乡镇建设好呢。
街两边多是二层小楼,其中还夹杂着一些,像王书成修理铺那样的砖瓦房。
马路不宽,路况也不怎么好,坑坑洼洼的。
雨天一积水,西处都泥泞的。
路上汽车很少,多是骑洋车子,或是像王书成一样,步行的。
卖洋车子的都扎堆在一条街区。
王书成心里有预期价,大概在180块左右。
先挑一家问。
门口老板娘坐着啃西瓜呢。
她怕瓜水滴身上,抱着瓜,弯着腰。
可不是王书成占她便宜。
自己居高临下的,免不了要大饱眼福。
“老板娘,这二八大杠多少钱?”
王书成问道。
老板娘不确定他要不要买,问价的多,买的少。
也没多热情,嘴里还含着西瓜。
“220。”
王书成先不讲价,多问几家。
讲了价不买,容易吵起来。
“我先逛逛,合适再回来。”
王书成说了句。
老板娘心里也清楚,他得多问问价。
“那你先逛逛。”
接着大口啃起手里的西瓜。
王书成临走,又瞥了两眼。
这西瓜好啊。
前面隔了几家铺子,又有一家卖洋车子的,不过是永久牌的。
永久的贵一点。
都路过这了,问句价吧。
“二八大杠多少钱?”
“260。”
老板回了句。
又是报的虚高价,留了讲价的空间。
可不是说老板奸诈,这是当下做生意都墨守成规的事。
哪怕是上来喊个实诚价,人家也会讲价,不给便宜,总觉得买亏了。
做生意的,不喜欢做熟人的生意,就在这块,尤其是亲戚。
明明给的价很实诚,力没少出,钱也没赚多少。
还容易不落好,亲戚朋友总觉得他们赚大发了。
王书成点了点头,接着又去了下一家。
就这么,把一条街卖洋车子的,都问了个遍。
除了一些杂牌子,要价便宜些,还就一开始吃瓜的那个老板娘,要价相对实诚些。
另外还有两家卖凤凰牌车子的,都是喊的240、260。
这样的就不好讲价。
转过头来,又去了问的头一家。
这会儿老板娘倒是不吃瓜了,坐门口抱着喂孩子呢。
搁这年头太平常不过了,乡里城里都一样,孩子饿了,掀开衣服就喂。
也没几个盯着看的,那不臭流氓嘛。
王书成他媳妇还是比较讲究的,喂孩子都是回屋里喂。
哪怕小东那帮毛小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秀文也没当他们面喂过孩子。
老板娘瞧见王书成回来,知道是先前过来问价的。
这次再见他,就热情些了。
心里有数,他是真的打算要买,不止是问问价。
“大兄弟,逛一圈了?怎么样?没给你要高价吧?”
老板娘笑呵呵道。
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把身旁一个小马扎递过去,算是给王书成让座。
王书成摆了摆手。
“我不坐了,姐,说句实话,我问一圈下来,你们价都差不多,我都没讲价。”
老板娘笑了。
“一样的车子,那价能差哪去,我家是专卖凤凰牌的,旁的那几家,都是带着卖的。”
这话倒是没有假,另两家卖凤凰牌车子的,也带着卖些其他牌子。
就她们家是专卖店。
“老板没在家吗?”
王书成问道。
“出去办事了,我就能当家。”
老板娘笑道。
“你抱着孩子呢,方便吧?”
“方便,你先看看车子。”
老板娘说着,抱着孩子起身。
王书成过去,挑了个车子,试试刹车,看看轮胎,检查下链条,蹬蹬脚蹬。
也没啥要看,品牌的车子,质量是有保障的。
“姐,我这是来第二趟了,也就不用我多说了,你给个差不多的价。”
王书成说道。
老板娘笑了下,稍作思考。
“200块钱吧,再送你一个打气筒。”
“姐,我不是头一天想着买这车子了,都打听好了价,再给低点,一个打气筒几块钱的事,我单买也花不了多少啊。”
王书成笑着道。
老板娘一听,这恐怕是个懂行的。
听他说话也稳当,怕是个有主心骨的人。
干脆也不来虚的了。
“我一口价喊到底,你要合适就买,不合适到别家再看看,你看行不?”
老板娘说道。
“行,姐你说。”
王书成点头道。
老板娘招手让他离近点。
这意思是,她喊的这价,都没给旁人过,照顾王书成,才给的这个价。
做生意的小细节。
增加顾客的信任嘛。
王书成靠近了些,稍低头听她说。
老板娘确实够坦诚。
这个视角更是饱眼福。
“176块,送你个打气筒,够意思吧?”
老板娘小声道。
这个价恐怕真是喊到底了。
王书成点了点头。
“行,这车子是三包的吧?”
问老板娘道。
“三包”是当时的规矩。
谁经销谁负责,7天包退,15天包换,1年保修。
“那肯定的,我们这是专卖店。”
老板娘笑呵呵道。
谈到这一步,生意就算是做成了。
价给讲到这块,那要是不买,准吵架。
“行,我就要刚才看的那一辆。”
王书成说道。
“好嘞,我把娃放屋里去,睡着了,等会儿给你买保修卡。”
“嗯,你先忙。”
老板娘高兴地,抱着孩子往屋里去了。
她挺有福气,身材肥嘟嘟的,这搁当下年代,可不容易。
这年头倒是能吃饱,但油水少,没几个胖的。
刚才离近的时候,就能感受到,自家媳妇照顾孩子的仔细了。
她家孩子身上就一股奶腥味,尤其是现在天气热起来,还一股酸馊味。
可能也是自家孩子,不嫌弃的缘故吧。
反正他抱小媛的时候,没闻到过这么浓的味,小丫头还挺香的。
老板娘没一会儿,小跑出来。
晃晃悠悠,蹦蹦跳跳的。
手里拿着保修卡。
“大兄弟,这个你收好了,这是你买车的凭证,还有保修卡,后面三包的时候,拿这个来。”
“谢谢姐,我把钱给你。”
“下次再给呗。”
这句是客气。
“带着呢。”
这年头都是大团结,别看176块,得数十多张给她。
“姐你看好钱。”
“嗯,看着呢,刚刚好。”
数好了钱,笑容都挂在了脸上,难掩心中的喜悦。
做了笔生意嘛。
“那我就骑走了。”
“中午搁这吃就是了,我当家的一会儿就回来了,我招呼他买菜呢。”
客气道。
“不给姐添麻烦了,我是纺织厂那边开电器维修铺子的,你们要是有什么电器,难修的,拿我那边去,不好搬的话,过去跟我说一趟就行,我们还有上门维修的服务,修好给你们送过来,这街坊邻居的,帮忙多给宣传下。”
王书成还趁机给自家打个广告。
老板娘自是满口答应了。
“行,放心吧,这街坊邻居的,我回头都跟他们说。”
“那我走了。”
“大兄弟慢走,常来喝茶。”
送的打气筒也带上,绑在了后座。
骑着洋车子,往农贸市场去了,先把妻子交代的,买鸡苗的事给办了。
回去的时候,再买菜。
纺织厂前面就有个集市。
这个集市,很快就要搬到他维修铺子斜对面去了。
到时候他那条街,就热闹起来了。
多活一世回来的他,都知道后面的规划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