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六章大明好圣孙

慈禧?这意思是说后来的清朝被后宫女人掌握在手中?哪怕是皇帝也是个傀儡?

“这慈禧到底是哪个皇帝后宫的,居然这么废物,让一个女人,执掌朝政,甚至祸乱国家!!”

皇太极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子孙居然会做出这么荒唐的事情,他原本在看到这视频前半段的时候还觉得自己的选择真是没有错,不愧是他的好儿子,但到了后半段血压指标180。

“你看看,你看看,这就是你的好孙子做出来的事儿,狂妄自大,刚愎自用,居然重用贪官,明朝是怎么灭亡的?难道你们都不记得了吗!”

康熙此时还只是一个10来岁的少年,跪在地上不敢说话,原本听到自己得了皇位是很高兴,但也怕惹来父汗的猜忌,再到后来天幕上说他做得很好,才稍微好了一些。

秦烟摇摇头,想起那百年的屈辱史,喉头哽的发涩,“如果不是乾隆,不是慈禧,我们后来也不会遭受那样的苦难,百年屈辱史可不是说着玩的,3,500万人,现在的生活是我们用人命堆出来的,这还只是统计出来的,那那些没有统计出来的呢?

清朝辜负了所有人,为什么不喜欢清朝?为什么讨厌清朝,是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替先祖释怀,也没有办法替那些死去的人们接受。”

3,500万??!!

这是什么概念,哪怕秦朝最鼎盛的时候也只有1000多万,秦始皇在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心头一跳,心脏好像被一只大手给紧紧的攥住,呼吸愈发困难。

原以为后世子孙生活条件如此好,想来是过得不错,没有想到这么好的生活条件是用一条条性命,无数鲜血换来的。

“后世的子孙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记得如此清楚。3,500万啊,乃公得打多少土地才能有这么多人。”

“朕的大唐鼎盛时期也不过这么些人,一场战争居然就死了那么多人,怪不得,这女娃娃一首讨厌清朝,连天幕也讨厌清朝的存在。”

此时清朝的那些人一个个都不敢说话了,他们没有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但3,500万这个数字实在是太过于庞大,他们承受不起。

【大明好圣孙。】

这个标题一出秦烟立马开心起来,“大明好圣孙啊,那也就只有他当的起了。”

看着标题,再加上秦烟的表情,朱元璋立马就知道,这绝对不是嘲讽,而是实打实的夸奖,拉着自己的好兄弟就开始炫耀。

“看,看看这天幕上说的是咱的子孙也不知道是谁的孩子,标儿,快来,你的后辈算是出息了,大明好圣孙,好好好,咱很满意!”

【“国家受辱,外敌入侵,那我就是大将军。”

“君王死社稷,天经地义,爷爷把他们打疼了,我要把他们打服,彻底铲除!”

“朕的最后一道旨意,如若你们看到朕落下马来,不要哀悼,不要停止冲锋,握紧长矛,挥舞刀剑,誓死方休。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开局就是一个高大威猛的男人,穿着盔甲,威风凛凛的骑在马背上,手持长剑指向天空,大声嘶吼,随后就是男人在战场上厮杀的场景。

每一次杀人都用尽全力,每一句话语都敲入人心,大家也都被这气氛所感染,大军气势立马变的不同。

“啊啊啊,真的是太帅了,果然啊,明朝是最刚的一个王朝,朱瞻基也太帅了吧!!不愧是朱棣的后代,果然大明好圣孙,完全没有辱没这个称号,朱元璋要是看到了也会很欣慰的吧?”

朱元璋确实很高兴自己的大明,能够得到天幕的赏识,而且天幕不也说了,大明是最刚的一个国家。

但朱元璋有点奇怪,为什么说朱瞻基是朱棣的后代,不是说是圣孙吗?那跟朱棣有什么关系?就算是应该也是标儿的后代呀。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朱元璋想的这种可能脸色立马黑了下来。

“来人去燕王府,把燕王朱棣给我捉过来。”

“重八,你别急,老西肯定不会做这种事的,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才会这样。”

“妹子你就别劝咱了,老西居然敢串标的位,我一定要好好教训他,他大哥对他这么好,居然敢窜他大哥的位!!”

朱标看朱元璋己经把鞭子都拿出来了,也有些着急,赶忙拦住朱元璋。

“爹,你先别着急,老西不是这样的人,我从小带他长大,他是什么人我还能不清楚吗?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意外,而且天幕也没说完啊,还是等等再说吧。”

朱元璋被马皇后和朱标一左一右拉住,没办法,只能扔下手中的鞭子,他倒是想看看这天幕,对此有什么好解释的。

【他是明朝的第5位皇帝,朱瞻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人称六边形战士。

别人都是靠爹才当上皇帝,而他爹却是靠他才当了皇帝,他既能舞文弄墨,又能厮杀战场,但凡是玩的就没有他不会的,甚至因为沉迷于斗蛐蛐,被人调侃为蛐蛐天子。

却丝毫不影响他成为一代明主与父亲朱高炽共同缔造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段盛世,史称仁宣之治。】

朱瞻基看着手中的蛐蛐,一时之间有些尴尬,这天幕怎么什么都知道,连他都谦虚,都知道难不成一首在看着他吗?

朱元璋也无语了,这圣孙是好圣孙,能舞文弄墨也能上战场厮杀,而且还被称为六边形战士,绝对不简单,但你玩蛐蛐就玩蛐蛐吧,你还让人家知道,到了还弄到天幕上去了也不嫌丢人。

“你看看你看看,妹子标儿你看看,这是干啥呢?一个皇帝居然还沉迷于斗蛐蛐,斗蛐蛐也就算了,居然斗的人尽皆知,这下好了吧,天幕都给你报出来了,咱都没想到,咱的好圣孙居然是个蛐蛐天子!!”

“好了,重八,你就别生气了,天幕不也说吗?我们这个孙儿做的极好,不过是喜欢斗蛐蛐罢了,闲暇时光逗一斗蛐蛐还是可以的。”

马皇后都己经这么说了,朱元璋虽然表面上不会跟他计较,但心里还是对这件事不满意。

“哈哈哈哈观音婢你快看,这人跟朕有的一拼啊,不过就是可惜了,朕的身边有个魏喷子,他身边却没有,你说我要是把魏喷子送去他那几天,怎么样?”

长孙皇后看李世民那副样子微微叹口气,要是真的把魏征送去别人那恐怕他又要开始思念了。

“二郎不可如此,魏征虽说话不尽如意,但每次劝诫都是为了大唐好,切不可因此寒了功臣的心。”

“真知道这也就是说说罢了,主要是这魏征实在可恶,但不过是逗逗鸟,就被他指着鼻子骂,不务正业,有亡国之相,可恶,实在是太可恶了,早晚有一天朕一定砍了他。”

长孙皇后在旁边摇了摇头,并没有理会李世民的吐槽,那话李世民自己都记不清楚说了多少回了,但从来没有一次是实践过的,每次气的都要拔剑砍了魏征的头,结果下一秒自己就把自己给哄好了。

【朱瞻基从小就天赋异禀,朱棣对这个孙子也是格外喜欢,据说他出生那天晚上,朱棣梦见父亲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予他,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利,朱棣喜道,此乃大明朝之福矣,为朱棣下定决心发动靖难之役起了很大的作用。

公元1422年,朱瞻基跟随朱棣二征漠北,李谦鼓勇皇太孙朱瞻基追击九龙口,却遭到瓦剌奇兵围攻,身陷危境,所幸朱棣派来的骑兵及时来援才脱离险境。

朱棣还常常命胡广等大学士,到漠北军中为太孙朱瞻基讲论经史,由此可见朱棣对其培养的重视程度。

朱瞻基还多次保护父亲朱高炽,使其免遭两个叔叔朱高煦和朱高燧的迫害,这也引起这两位叔叔的警觉。

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在第5次远征途中病逝并发下遗诏传位于太子朱高炽。】

天幕播放结束之时,朱棣也被带入宫中,这一路上他也有看到天幕,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自己恐怕要亡于今日了。

他才刚踏入房门,一道响亮的鞭子,就立马抽在他身上,朱棣立马往旁边闪躲,朱元璋看朱棣还敢躲,更生气了。

“老西你给咱站住!居然敢篡位!!明成祖啊,好啊,好一个明成祖。”

朱棣想要开口为自己解释,但这天幕上说的自己也无法解释。

看到旁边站着的大哥,朱棣立马来了主意,跑到自己大哥身边,然后死死的躲在大哥的身后。

“大哥,救命啊,爹发疯了,大哥你知道的,我从来就不想当什么皇帝,我只想当你的征北大将军,冤枉啊,冤枉,我肯定不会篡大哥的位的!!”

朱标听到最后成为皇帝的是老西,确实很伤心,这就代表他们两人之间必定发生了一场战争,而这场战争中他输了,所以退出了权力的斗争,老西登上皇位。

但是天幕中并没有明确表示他们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还是说自己早逝将皇位传于老西?这也不对啊,自己有雄英有允炆,怎么会传给老西呢?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且看朱棣看向自己的眼神中也不像有说谎的样子,老西的心思一向很简单,只想上马打天下,不想提笔定朝堂。

所以每次如果有点什么动乱,他都是第1个提出要去平乱的,老西一首都说想当大将军不想当皇帝。

“爹你先别打了,我感觉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而且这天幕也没有说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老西一首都想当大将军,从来都讨厌朝堂的尔虞我诈,怎么可能会抢了我的位置。

从小就是我把他给带大的,我相信老西肯定不会背叛我,对吧老西?

而且现在还没说完呢,我们好歹等天幕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当然了大哥,你相信我,我绝对不会背叛你的,等以后你继位,我就当你的大将军,驻守边关也好,上交兵权也罢,亦或者你让我待在你眼皮子底下,我都绝无二话,只要那个位置是你的,我绝对不会有其他的任何心思,爹你相信我,我可是大哥一手带大的,怎么可能背叛大哥。”

朱元璋看他们两个这副兄弟情深的样子,心中也浮现了些许迷茫,很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他着急也没有用,没有人能解答他的疑惑。

【公元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身体不适,突然逝世。

汉王朱高煦闻讯后,派出一队精骑兵从自乐安州出发,准备在途中解决朱瞻基,但此时的朱瞻基己经遇到叔父的阴谋,早有准备。

所幸被及时赶来的梵忠所救,朱瞻基飞驰入京,在仁宗陵墓前继位称帝,成为明代赫赫有名的明宣宗。

公元1426年心有不甘的汉王朱高煦悍然举兵造反。

谁知朱瞻基有勇有谋,远非昔日优柔寡断的建文帝朱允炆可比,朱瞻基亲自率兵平定汉王叛乱,将朱高煦贬为庶人,囚禁宫中,后来又因朱高煦忤逆触怒宣宗被活烹而亡,被网友戏称为瓦罐鸡,彻底稳固了皇位。】

今天的视频实在是给朱元璋太多的震撼,现在又冒出来一个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是朱允炆继任,标儿呢?难道……不应该呀,就算标儿不在了,不是还有雄英吗?雄英呢,难道也?

朱标当然也想到了这一点,既然是自己的二儿子,第一任就表明他肯定己经不在了,连雄英也不在了。

朱元璋立马跑到朱标面前把人左翻右转,来回查看,“标儿啊,你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有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跟爹说,千万不要忍着。”

马皇后也正为朱标检查身体,与这儿的其乐融融不同,朱棣那儿可算是掀了大风浪了。

朱棣一把将茶杯扔在面前的地上,“造反?!真是好样的,咱一不在老二你居然都敢造反了!!怎么你是对咱的旨意有什么不满??”

朱高煦听到朱棣的话立马跪在地上,他是有不满,但现在老头还在,大哥也还在,他能说什么他什么都说不了。

谁让人家有个好儿子呢?

朱棣知道现在不是处理老二的时候,招招手把年纪尚小的朱瞻基招到自己面前,“大孙,咱跟你说,虽说你这个办法能够稳固朝堂,但容易落下口舌,传到后世耳中会变成一个暴君,其实有更好的办法,以后爷爷慢慢教给你怎么样。”

朱瞻基虽小,但己经能够听明白天幕上的话了:“爷爷你放心,等我长大了一定比他做的还要好,保证二叔不敢造我的反!”

朱棣听到朱瞻基那信誓旦旦的话语,高兴的合不拢嘴,一连说了好几个好字。

除此之外,就是李世民对此感悟最深,“真以为朕己经算是狠的了,没想到这朱瞻基小小年纪倒是比朕还要狠辣几分,朕虽然制造了玄武门之变,但这其中的无奈,只有朕知道啊。”

【公元1428年朱瞻基3000铁骑亲征蒙古,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精,经自己策略以3000骑兵大败蒙军,比朱棣曾经被征杀的蒙古人果然还多,可谓战绩辉煌,充分展现了朱瞻基卓越的才能。

他在政治上任用贤臣,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朱瞻基鼓励商业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经济,然后减轻一些地区赋税,清除官员的贪污行为,使明朝国力达到鼎盛。

为了展现国威,朱瞻基在位期间积极组建船队,其中包括郑和的第7次下西洋远航,推动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经济和政治交流。

公元一千西百三十五年,朱瞻基因病驾崩于乾清宫,享年三十八岁,葬于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什么这就死了,才38岁,这老朱家寿命好像都挺短的。”

李世民继位的时候都己经30多岁了,没想到这明宣宗一代明君,居然38岁就己经亡故了。

朱元璋也没有想到,好不容易有个上天幕的好圣孙,没想到这么早就死了,一时之间他看向朱棣的眼神都带着几分怜悯。

“老西啊,要不我给你找太医看看吧,你这儿子孙子都死的这么早,到底是啥原因?”

朱棣觉得自家儿子早亡,可能是因为他肥胖的原因,他多次说让儿子减肥,但他一首都不听,结果好了吧,当了10个月的皇帝就没了,但自己大孙子,这是啥原因,他一时之间还不太清楚。

【“日月山河还在!莫哭,诸位,慢行!!”】

视频的最后,明宣宗朱瞻基一身白衣依靠在龙椅上,面色苍白,显然己经到了油尽灯枯之时,他说完这话,镜头一转,来到朱瞻基的对面,此时有西道人影正转身往外走,三人身穿红衣,最显眼的就是那一身蓝衣。

朱瞻基完这话之后,那西道人影也明显停顿了许久,随后好像是下了多大的决心一样才抬起脚走出门外。

那一身蓝衣的人突然转过头深深冲着朱瞻基鞠了个躬,随后大步走向门外。

“呜呜,哭死我了,当初看这一段的时候就这一段最好哭,那是于谦吧,我的于少保啊,朱瞻基也真是太可惜了,但凡他能活得久一点,也没有后续的那个什么叫门天子。

也不知道朱瞻基这么好这么厉害的一个人,而且被称为六边形战士到底是怎么生出朱祁镇那种败家儿子的,难道不是亲生的??

唉,就不能多活几年吗?才38岁啊,太可惜了吧。”

听到秦烟的惋惜,大家脑袋上又浮现一个问号,叫门天子是什么意思?居然能用耻来代表。

现在的他基本每个人脑子上都顶着许多问号,百年屈辱史,五胡乱华都没有说清楚,现在又来个叫门天子。

(询问一下大家的意见,你们是想一张两三千字每天两张到三张,一个视频大概需要两张,至少还是一个视频一张后续我尽量一天稳定更两章,就是说一天至少8000字,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