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1章 嫉妒得发疯

将军府跟长宁侯府定亲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城,一石激起千层浪,舆论沸腾。

“听说没有,威远将军去向长宁侯府二房的姑娘提亲了?”

“二房的,居然还是个庶女。”

“啊,”人群里有人笑的一脸猥琐,“那威远将军不会是因为没人愿意嫁给他,这才饥不择食,连一个庶女也瞧得上。”

“胡说什么,听说是裴二姑娘去普陀寺祈福偶然救了将军的母亲,将军孝顺,为了感激人家,这才上门求娶。”

“再说了,她一个庶女能嫁给将军,去做将军夫人,这是多好的福气。旁人求都求不来。”

“说来说去,也是将军大仁大义,不计较门第之见。”

客栈大厅里,大家对此事议论纷纷。

不过舆论也是一边倒,大多数都是夸赵闯仁义。

二楼,雅间。

苏怀宁靠在榻上,晃着手里的茶杯,笑的恣意:“没想到赵闯一介武夫,还算有点头脑,知道拿舆论为自己造势。”

若是他就那样一声不吭跑来侯府提亲,只怕传到了陛下耳中,又是另一番意思。

前脚,他刚任命赵闯为禁军统领,后脚他就跟侯府结亲。

以他多疑的性子,必定会给裴羡之上纲上线,认为他有意拉拢赵闯,是心怀不轨。

可是现在赵闯把两家结亲的事摆到了桌面上,且是大张旗鼓的,而且众人都能作证,陛下就算是心里有怀疑,也不会拿到明面上来刁难。

裴羡之点头:“他能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先锋混到如今的地位,自然不是靠一腔热血。”

侯府,二房。

裴云湘听说威远将军来提亲,而且提亲的对象还是嘉芙那个庶女,气得在房里摔了几套茶具。

丫鬟们深知姑娘的性子,全都不敢上前相劝。

一首等到杨氏从外面回来,这才敢靠近,去收拾满地狼藉。

等人都走了,杨氏这才过去看着气得像河豚一样的人说:“你看看你,成什么样子,一点小事就这么沉不住气,日后还怎么担事?”

“娘,那个小蹄子都要嫁到威远将军府了,这还算小事。”裴云湘气急败坏道。

她跟嘉芙年岁相差不大,从小就爱与之攀比,因为她是嫡女,所以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都要比嘉芙好。

以后嫁人,她的夫君自然也要比嘉芙的强。

本来嘛,以她的身份,要嫁也是嫁给那种低贱的商户,可是现在她居然飞上枝头,要去当将军夫人。

这叫她怎能不气。

任何人都能嫁的比她好,就独独嘉芙不行。

她是低贱的商户女所生,又是卑微的庶女,就她这样的,就只配嫁给低贱商人。

可是现在她鱼跃龙门。

嘉芙这样的人都能得嫁高门,那她这个嫡女岂不是成了笑柄。

这才是最让她气愤的地方!

“不过是个武将,能有多大出息,瞧你急成这样?”

“娘,反正我就是见不得她嫁得那么好。”

女儿是个头脑简单的,杨氏没准备把自己的成算告诉她,只安抚:“这段时间你消停点,别折腾。”

“让她蹦跶,登高必跌重,只要你稳得住,咱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裴云湘纵使心有不甘,也只能应下:“娘,我知道了。”

杨氏不放心,又派了自己的心腹嬷嬷过来看着她,顺便再教教她规矩,省的以后入了王府,成了炮灰。

皇宫,御书房。

嘉和帝手里拿着折子,却是一个字都没看进去,过了很长时间,视线愣是还停留在那一页。

王福跟了陛下几十年,就跟他肚子里的蛔虫一样,陛下一个动作,他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昨儿听了宫外探子来报,陛下就心情不畅。

此刻,见陛下心事重重的样子,他主动把茶盏递过去:“陛下既然累了,不若歇会儿。”

“老奴从外面听说了些趣事,正好给陛下解解闷。”

“哦?是什么趣事,说来听听。”嘉和帝放下奏折,起身过去靠在了榻上。

王福默默在心里组织了下语言。

“昨儿个听说威远将军去长宁侯府提亲了,大家都对此事津津乐道。”

嘉和帝挑眉:“赵闯那小子也二十好几了,听说之前相看过不少姑娘,都被他给吓跑了,难为有他能看得上的,那裴二姑娘莫不是有什么惊人之处?”

王福摇头:“非也。”

“陛下有所不知,裴二姑娘只是二房的一个庶女,并无过人之处。”

“能得将军青睐,还是因为她偶然救了赵老夫人。”

嘉和帝听了这话,眉头微蹙,似是在思考这件事的真实性。

王福又说:“裴二姑娘救了老夫人这事,是很多人亲眼所见,想来错不了。”

“而且按照将军耿首敦厚的性子,人家救了他母亲,以身相许确实像是他能干出的事。”

王福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里带了几分打趣。

“你倒是了解他。”嘉和帝抬眼睥了他一眼。

“将军是个实在人,否则在西郊大营也不会一待就是这么多年,愣是一句怨言都没有,陛下最清楚才是。”

当年念及他救驾有功,嘉和帝回来后,许了他高官厚禄。

但是人什么都没要,只表示他喜欢军营生活,希望能继续待在军营里。

皇帝觉得他忠厚,就封他为威远将军,然后让他去西郊大营驻守。

人在那一待就是八年,据营中探子来报,这些年他在那里确实兢兢业业,用心训练士兵。

在皇帝心中,赵闯算是为数不多的真正忠心于他的人。

本来他是很信任他的。

可是这次,他在当了禁军统领后,就跟侯府结亲,这未免太过巧合,让他不得不疑心。

“这么说来,倒是朕多心了,赵闯这么做只是单纯的为了感激人家救了他母亲。”

王福笑道:“赵将军的父亲走的早,他是母亲一手拉扯大,母子情分深一些也是人之常情。”

皇帝不再说什么。

只知道第二天下朝后,皇帝吩咐人送了好些东西到将军府,而且还是王福亲自送去的,都是预祝他定亲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