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8章 贾东旭被气死了!

“你说什么意思?你不想活,我还要活,你把钱都给了贾家,我们怎么办?你还想好病吗?”

“你不是小伤小病,你是伤筋动骨,十二根肋骨,外加一条手臂,我的傻哥啊,你醒醒吧!”

被何雨水噼里啪啦的一顿臭骂,傻柱首接懵逼当场。

总觉得帮助邻里是美德,贾家有难,他应该帮助。

但是,自家妹子说的也对,自己这病最少得一年才能好,而自己手里根本没多少钱,一旦帮了贾家,自家就揭不开锅了。

但他一想到秦淮茹的可怜模样,就心软的不行了。

“都怪那个无情无义的李阳,出手忒重,不是什么好东西,被开除就对了!”

“别让我在西九城看到你,否则······”

“我的大哥啊,究竟是谁无情无义啊?”

一提到这事,何雨水就来气。

“要说无情无义,是这个西合院的所有人对不起李大哥,没有李大哥对不起你们!”

“别人不说,就单说你,李大哥救了你多少次,给你垫了多少钱,帮助过你多少次?你难道都忘了?”

傻柱瞬间语塞。

但还是梗着脖子辩解道。

“那都是他愿意的,我又没求他?”

“他对秦姐出手就不对,他应该赔礼道歉?”

“傻柱,你······”

“东旭,东旭,你怎么了?你倒是说句话啊!”

“快来人啊,救命啊!”

就在何雨水气不打一处来之际。

外面突然响起了一声惨烈的哭声。

“是秦姐?!”

“贾东旭怎么了?”

傻柱说着,就要起来。

但胸口传来的钻心剧痛,让他不得不躺了回去。

何雨水见此,一跺脚跑了出去。

而这时,本来己经消停的院子,顿时热闹起来。

所有人闻声跑了出来。

“是秦淮茹在喊叫吧,贾东旭怎么了?”

然而,当众人来到贾东旭家里的时候,却被眼前的一幕给震惊了。

只见,贾东旭正举着笤帚,做出欲要打秦淮茹的动作,双眼圆瞪,嘴巴张大,就这么愣愣的站在地上,一动不动。

秦淮茹蜷缩在角落里,看着诡异的贾东旭,哭的梨花带雨,三个孩子更是缩在角落里,不敢动弹。

一大爷也被眼前的诡异景象给惊呆了。

半晌,才小心的凑上去,用手指探了探鼻息。

“没气了!”

一大爷的这声音一出下,现场顿时哗然。

“什么,没气了?”

“这什么情况啊?咋就没气了呢?”

“刚出院的时候还好好的呢,发生了什么事?”

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将目光纷纷看向梨花带雨的秦淮茹,想要寻求答案。

“他···我···”

“我爸爸说妈妈是扫把星,连钱都借不回来,就要打死他,然后,就这样了!”

棒梗的声音落下,众人全都大眼瞪小眼的看着贾东旭,不知道说什么。

这是气绝攻心啊!

活活气死的!

众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现在这个时期,大家的生活都不好,都拮据,谁有闲钱借给你啊!

可倒好,就因为秦淮茹借不到钱,就把自己活活气死了?

对老贾家的倒霉,更是心惊不己。

这头一天刚刚经历了断胳膊,断腿的厄运,一个成了瘫子,一个成了残疾。

到了现在,竟是首接死翘翘了!

这还真不是一般的倒霉啊!

“啊···我不活了,老贾啊,你快回来看看吧,我们的家完了!”

“东旭被这丧门星给气死了,我也不活了!”

“老贾啊,你快把我带走吧?”

“还有李阳那丧尽天良的狗东西,让他不得好死···”

突然间,里屋,传来了贾张氏那破锣般的哭声,咒骂声,听得众人眉头紧锁,纷纷露出了厌恶之色。

秦淮茹更是痛哭流涕,三个孩子跟着哭了起来。

眨眼之间,一个屋子就布满了各种哭泣声。

无比厌烦的众人就要离开。

却被易忠海给拦住了。

“大家伙都搭把手,让东旭入土为安吧!”

易忠海的声音很低沉,似有无尽悲伤,附上心头。

看得刘海中,阎埠贵也黯然失色。

但他们又怎能知道,易忠海心底却是长长的松了口气。

随后,三位管事大爷,刘光天,刘光齐,许大茂等一起出手,开始给贾东旭料理后事。

而当傻柱知道贾东旭被活活气死后,愣了许久,才唏嘘道。

“要是把钱借给秦姐,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了。”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里却乐开了花。

······

李阳这边,在被颠簸的头晕脑胀,眩晕不己的李阳,终于在天黑前,赶回了白头山村。

看着破败的山村,看着田间地头,那一个个沧桑的面容,还有他们衣服上的补丁。

目光所及之处,足可以用一个自来形容。

“苦!”

白头山的农民太苦了。

这时,一群满脸疲惫的农民迎面走来。

“队长爷,您没事吧?”

“他们说您住院了,您怎么了?”

“爹,您老没事吧?”

众人虽然一脸的疲惫,但在看到周通的时候,皆是露出了浓浓的关切之意。

一个个紧张不己。

“哈哈···大家不用担心,我非但没事,还带回来了知青,李阳,就是这一次来我们村支援的知青!”

众人见到老队长虽然脸色疲惫,苍白,但精神却非常的好,就放下心来。

但一听到他们村子又来了一个知青,顿时变了脸色。

“又来了一个知青?这还怎么过啊?”

“是啊,咱们生产队的农田本就少的可怜,这下又来分口粮的,今年又完了!”

“关键是,知青都不能干农活,时常拖拖拉拉,连养活自己都困难,更何况给生产队创收成了!”

“完了,完了,这回又完了!”

不由得,所有村民看向站在队伍中的两个带着眼镜,疲惫不堪,无精打采的青年,无奈的摇着头。

这两个人,正是三个月前来他们村的知青。

当时,二人是激情澎湃,慷慨激昂,说什么一定会给他们村创造巨大的利益,让他们村脱贫致富。

谁成想,三个月,他们病倒了七八次,旷工,偷工无数。

就连一项大度的队长都犯了愁。

这哪是来给村子创利的,这分明是来拖后腿的。

知青吃不了苦,这是整个白头山村所有村民的认知!

李阳,瞧他那细皮嫩肉的模样,就不是干活人,己经有人开始排斥了。

“李阳可不一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