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 22 章 梁祝———马文才22

陈夫子紧张不己,他写的表白诗词就被王蓝田在大庭广众之下念了出来,他如何不羞恼?

但梁山伯却以为是祝英台写的,甚至都跟祝英台打好配合就承认了,看的马文才跟盛挽一愣一愣的,马文才还好些,只觉得就算是梁山伯有病写什么情诗,写得明白吗他?

而且他也打探过梁山伯的家境,父亲治水而亡也算是为国捐躯,家里就一个年迈的母亲,还贫困甚至说得上清苦。

梁山伯来尼山学院不好好上学好好考取个功名出来,一天脑子里在想什么?忘了家里年迈的老母亲了?本来就穷,梁山伯又不像他,有钱有势,所以他跟阿挽有资本在一起。

梁山伯又不一样,他要是梁山伯他爹知道梁山伯来书院不好好读书一天整些幺蛾子还没取得成就就跟女人谈情说爱,非得气活不可。

盛挽是知道这诗是陈夫子写给谢夫子的,梁山伯上赶着承认是他写的也不担心祝英台会如何想他?

果然,祝英台看到梁山伯承认这情诗是他写的以为是梁山伯写给王兰的,心里一阵醋意,眼眶也通红。

只是不想下一秒王蓝田又说出这诗是给谢夫子的,原来陈夫子觉得写诗还不够“勇敢”,特地写了是献给谢道韫的,只是还没来得及加上他自己的名字。

这下梁山伯都懵了,脸唰的一下就白了,谁能想到写情诗还会写对方的名字?他以为是祝英台写的,现在更是以为祝英台喜欢谢夫子。

这在他的认知里是不可行的,学子怎可跟夫子……

——————

学堂上顿时有人窃窃私语,还有人拿梁山伯“贱民”的身份说他配不上谢夫子,还有一些学子依然看不起谢道韫,还说梁山伯一个平民配“老女人”很是相配。

陈夫子虽然嫌贫爱富,拜高踩低,但他是真心喜欢谢夫子的,当场就教训了轻贱谢夫子的那几名学子,让他们去食堂帮忙打饭菜,或者挑水砍柴。

对于梁山伯站出来承认情诗这事儿,陈夫子心中有庆幸也有忧愁,忧愁的是梁山伯比他“勇敢”,若是梁山伯真的喜欢上谢夫子,那谢夫子会不会因为梁山伯的勇敢而打动?

庆幸的是他不会在学生面前丢脸,毕竟他都一把年纪了。

他装模作样数落了几句梁山伯,梁山伯也一首受着陈夫子的批评。

中途马文才便看出来了原来爱慕谢夫子的是陈夫子并非梁山伯,自从他尊重女性之后,也开始审视起了男女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陈夫子为人势利,并非谢夫子的良配,谢夫子也不一定看的上陈夫子。

他温柔的目光注视着穿着学生装扮的盛挽,鼻梁高挺,眉眼精致,英气中带着温和,他的阿挽真好看~

盛挽扯扯马文才的衣袖,示意他收敛些:“回去再这般看着我,还在上课呢。”

“好,那回去阿挽补偿我~”马文才总会每次都要些小补偿,他实在是很想跟盛挽亲近,一些小要求盛挽还是会同意的。

“那回去就亲亲。”盛挽勾了勾他的小手指,马文才心花怒放,他也很喜欢跟阿挽亲亲~

——————

当谢道韫知道这事儿后也是一惊,她虽然有独立的女性思想,但在这个时代夫子跟学生是有悖道德的。

她没想到梁山伯竟然如此胆大?

祝英台还真以为情诗是梁山伯写给谢道韫的,为此还去找了谢夫子“麻烦”。

谢道韫这时才觉得祝英石是不是脑子不好?不愧跟祝英台是一个爹娘生的。

因为祝英台化名成了祝英石,还说家中有个小妹叫祝英台,谢夫子是听说过祝家小姐教唆“准嫂子”黄良玉逃婚一事的。

一开始她也觉得祝英台有女性的力量,挣脱这个世道的束缚,支持“自由婚嫁”,但她了解了前因后果后,只觉得祝英台鲁莽,丝毫不顾祝英齐和祝家人的感受,也不顾黄良玉的名声,这个世道对女子的名声有多苛刻?

祝英台身为女子也不知道吗?

现在谢道韫看到了“祝英石”来“质问”她,梁山伯是什么时候喜欢上她的时候她只觉得脑瓜首突突,不是一家人不进家门,这俩人不愧是“兄妹”。

谢道韫这些日子总看见梁山伯与祝英石呆在一块,那眼里有光的样子一看就是“春心萌动”了,她观察过祝英石,她的体型对于男子来说好像过于娇小了些?她都甚至有些怀疑眼前的祝英石是不是就是祝英台?

只不过,她没拆穿就是了。

她倒要看看“祝英石”要搞什么幺蛾子,若真是女扮男装来书院,跟男子同榻而眠,共枕一席,她真的会惊诧住。

况且她要是真心来求学也就罢了,可她也没有啊?整天想着梁山伯跟谁接触了疑神疑鬼,有病似的。

谢道韫知道梁山伯也是个“大暖男”谁有忙他都帮,跟王兰也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

而在她看来梁山伯也有些“懦弱”,太过于良善,知道自己体力不足也不去练习射箭,整日不是跟祝英石腻在一起,就是帮助这个帮助那个,一点儿都不知道提升自己,跟马文才没法比,马文才即使箭术极佳还是每日勤谨好学,能文能武,就是性子嚣张霸道些。

有了“祝英石”的反面教材在这里,谢道韫更加确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她不想嫁人,若以后的夫君跟梁山伯性子相似跟其他女人不清不楚又懦弱,不知上进,她不得怄死?

若是跟马文才性子相似,她恐怕也压不住,要是像什么王蓝田秦京生那般看不起女性那更是惨不忍睹。

盛挽看出谢道韫的想法,很满意祝英台今日闹的这一出。

谢道韫的名字就该“单独”垂柳青史,而不该在王凝之名之后,更不该被一句“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困住。

女性,女性的力量,就该在这个世道崛起,谢道韫只是谢道韫,她不是谁的女儿,不是谁的妻子,她只是“谢道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