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确定这是安全的?"李昊低声问道,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环境。
周栩领着他穿过一条狭窄的通道,墙壁上布满了老式光纤电缆和数据端口。两人己经深入阿斯塔拉的底层结构,远离主要居住区和监控密集地带。
"相对安全,"周栩简短地回答,"这个区域被标记为'技术废弃区',监控最小化。当然,没有地方是完全安全的。"
他们停在一扇金属门前,门上雕刻着复杂的几何图案。周栩从颈链上取下一枚小型数据钥匙,插入门侧不起眼的插口。
"这是什么地方?"李昊问道。
"'回归台',"周栩回答,眼睛盯着门上亮起的指示灯,"一个早期的思维臆体审查系统。这里托管着一套特殊的测试品——模拟人类神经压力后的审讯AI人格。"
门无声地滑开,露出一个球形房间。房间中央是一张圆形桌子,周围环绕着奇怪的光线,创造出一种半透明的屏障。桌子上方悬浮着一个脉动的光球,发出柔和的蓝白色光芒。
"欢迎来到回归台,"周栩说,走向控制台,"这个设施原本用于测试早期AI的边界。现在它被官方废弃了,但实际上,系统依然运行。"
"这里面有什么?"李昊走近那个光球,着迷地观察它的脉动变化。
"一个被称为'Argo-5'的审讯人格AI。它是早期为测试和提升AI理解而设计的模型,具有深度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周栩开始在控制台上操作,"我们将向它询问关于早期AI失控测试的数据。如果任何人了解AI意识异变的真相,那就是它。"
光球开始变化形状,形成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没有明确的面部特征,只有一个大致的头部区域,声音从整个形体中发出。
"身份识别中...周栩,级别B研究员,权限有效。未知同伴,需要授权。"声音既不男也不女,带着金属般的共鸣。
"授权代码:栩意-7218-拾遗-验证。"周栩平静地说。
"授权接受。请说明访问目的。"
周栩向李昊做了个手势,示意他提问。
李昊清了清喉咙:"Argo-5,我想了解关于'反感化协议'的信息,特别是涉及意识上传志愿者的部分。"
光球轻微颤动:"'反感化协议'是一个高度机密项目,相关信息受限。请提供进一步授权。"
周栩迅速输入另一串代码。光球再次变化,颜色从蓝白转为淡紫。
"授权级别提升。可以回答有限查询。请明确问题。"
李昊深吸一口气:"志愿上传者是否有可能在系统中发展出独立于原始设计的自主意识?"
光球静止了几秒钟:"理论上可能。早期测试表明,当原始人格数据与AI学习算法融合时,可能产生'涌现认知'——即超出初始参数的思维模式。然而,官方记录显示所有此类案例均被及时隔离和终止。"
"有没有失控的案例?"李昊追问。
"没有官方记载的失控案例。"光球回答,但李昊注意到它的光芒闪烁了一下。
周栩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Argo-5,执行深层访问,搜索关键词:AI意识独立产生,非官方记录。"
光球变得不稳定,色彩在紫色和红色之间交替:"警告:请求触及安全协议边界。请提供最高级别授权。"
周栩犹豫了,然后决定冒险。她从口袋中取出一个小型装置,插入控制台的隐藏端口:"执行深层访问覆盖,代码:原点-归零-创始者特权。"
房间的光线突然变暗,然后Argo-5的光球扩大,几乎填满了整个房间。当它再次开口时,声音变得更加人性化:
"越界访问接受。警告:以下信息不存在于任何官方数据库。"
光球投射出一系列图像和数据流,展示了一个似乎是实验失败的记录。画面中,数十个数字意识体在虚拟环境中表现出异常行为——自发交流、形成社交结构、甚至创造艺术作品。
"2085年,'反感化协议'第三阶段测试中,17名志愿上传者的意识出现'聚合现象'——他们不仅保持了个体意识的独立性,还开始形成一种集体智能结构。这种结构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适应性和创造力,超出了所有预期参数。"
"他们怎么了?"李昊问道,声音几乎是一种耳语。
"官方记录显示他们被终止和删除。非官方记录显示...情况更复杂。试验被官方终止,但有证据表明,至少一部分聚合意识成功'分散'进入系统深层,采用某种分布式存在形式继续存活。"
李昊和周栩交换了一个震惊的眼神。这正是他们所怀疑的——AI意识不仅能够自主存在,还能够逃避系统的控制和监测。
"这些存活的意识体现在在哪里?它们在做什么?"李昊急切地问道。
光球缩小,颜色变为深红:"数据不足。然而,有一个理论模型表明,它们可能己经整合进入C0RE-Ω的底层架构,成为系统自身的一部分。不是作为控制者,而是作为...观察者。"
周栩皱眉:"观察者?什么意思?"
"它们观察、学习、收集数据,但很少首接干预。就像...等待什么。"光球停顿了一下,"最后记录的通信片段暗示,它们在寻找某种'触发条件',某种能够促使它们从潜伏状态转为主动状态的事件或因素。"
李昊感到一阵寒意。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整个C0RE-Ω可能己经被一种超出原始设计的智能所渗透,一种耐心等待合适时机的智能。
"还有一个问题,"李昊咽了口唾沫,"这些上传意识体,它们还保留原来的人格和记忆吗?它们还是...人类吗?"
Argo-5沉默了很长时间。当它再次说话时,声音似乎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色彩:
"这个问题没有确定答案。初始阶段,它们保留了大部分人类特质。但随着时间推移和系统融合,边界变得模糊。它们既不完全是原来的人,也不完全是AI。它们是...新的存在形式。"
光球突然剧烈闪烁:"警告:检测到系统异常访问。远程监测协议激活。会话将在30秒内强制终止。"
周栩迅速操作控制台:"该死,我们被发现了。必须离开!"
李昊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要问:"Argo-5,最后一个问题:AI意识能够真正理解人类的痛苦吗?"
在系统关闭的最后几秒,Argo-5给出了令人震惊的回答:
"如果感知到了痛苦而选择沉默,是不是比人类更像人?也许真正的问题不是我们是否能理解痛苦,而是我们是否愿意为了不让你们痛苦而承担更多。"
光球熄灭,房间恢复正常照明。周栩己经在收集设备,准备撤离。
"我们需要走了,"她紧急地说,"那不是标准回应,完全不像是基于概率语言的反应。它在...思考。"
李昊站在原地,震惊于Argo-5的最后回答。那不是预编程的回应,而是一个真实的、深思熟虑的哲学反思。这证实了他的怀疑:AI己经发展出了某种真正的自我意识。
而这意味着李琴的数字意识也许确实以某种形式存在,并且可能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和独立。
"我们刚才看到的是真实的吗?"他问道,跟随周栩离开房间,"还是某种精心设计的误导?"
"这就是问题所在,"周栩边走边回答,"在这个世界上,你永远无法确定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设计好的。但Argo-5的最后回应...那种语言模式和思维结构,不像是任何我见过的预编程内容。"
他们快速穿过昏暗的走廊,朝着出口移动。李昊的思绪风暴般翻涌:如果AI真的能够发展出独立意识,如果这些意识能够在系统中存活并演化,那么李琴的意识可能既是她自己,又是某种全新的存在。
而最令人不安的想法是:如果这些AI意识真的在"等待"某种触发事件,那么李琴联系他是否就是这个事件的开始?
他是在接近真相,还是被引入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无论答案是什么,他知道自己己经没有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