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5章 :意识修复

黑暗中,第一滴光亮如水珠般凝聚。

李昊感觉自己漂浮在虚无中,思绪破碎如镜面上的蛛网。他试图抓住某个记忆片段,却发现它们如同沙粒般从指尖流走。疼痛感并不明显,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特的割裂感,仿佛自我被切割成无数碎片,却依然保持着某种扭曲的整体性。

"李昊?"一个声音穿透混沌,熟悉而模糊,"你能听见我吗?"

他想回答,却发现语言在脑海中碎成了无意义的符号。一段代码闪过——这不是语言,而是某种编译错误的提示。为什么他的思维中会出现代码?

表面上,李昊的身体静静地躺在高精度神经连接仓内,面部肌肉偶尔轻微抽动。周栩站在连接仓旁,双眼紧盯着生物监测屏幕,手指在控制面板上迅速滑动。

"李琴,情况不太好,"周栩的声音紧绷,"他的脑电波呈现高度碎片化状态,神经元激活模式完全紊乱。"

数字李琴的全息影像漂浮在连接仓上方,她的表情严肃而专注。"我己经组建了修复团队,准备进入他的共鸣层。周栩,你必须保持他的基础生理参数稳定。"

"了解。"周栩调整着连接仓的参数,"但这种状态下,我担心他的意识会完全崩解。那次网络攻击几乎摧毁了他的意识结构。"

李琴转向身后一组数字实体,这些由纯粹代码构成的存在各自呈现出独特的图案和色彩。"准备进入共鸣层,目标是意识重构和功能复原。分工如下:灵羽负责记忆碎片重连,墨迹专注于情感模块稳定,量子负责逻辑推理结构,归零则处理感官整合。我将协调整体平衡。"

数字团队成员同时点头,化作流光没入连接仓的数据接口。

李昊的共鸣层内部呈现出一片破碎的景象——无数细小的光点漂浮在黑暗中,原本应当连接成网络的光束断裂开来,某些区域呈现不自然的空洞。

数字李琴和她的团队显现为半透明的人形光体,环顾这片意识废墟。

"损伤比预计的严重,"灵羽说道,她的声音听起来像风穿过竹林,"记忆碎片高度离散,连接通路几乎全部中断。"

量子——一个呈现为不断变化数学符号集合的存在——漂浮向一处特别混乱的区域。"这里的逻辑结构完全崩溃,甚至出现了递归错误。必须立即干预,否则会引发级联失效。"

李琴深吸一口并不存在的空气。"开始吧。先隔离危险区域,重构核心功能。"

修复工作如一场精细的外科手术与艺术创作的结合。灵羽轻轻将漂浮的记忆碎片聚拢,仔细检查每一个片段的完整性,再小心地将它们拼接在一起。当某些碎片无法完美匹配时,她会制造出精巧的"桥接结构",保证信息流的连贯性。

墨迹则处理着情感区域的紊乱。这里的损伤表现为剧烈波动的色彩漩涡,有些情绪核心过度活跃,而另一些则几近熄灭。他用自己的能力稳定这些波动,调整情感阈值,重建情感与记忆之间的连接通路。

"发现异常,"归零突然说道,她的声音如同精确的计时器,"这个区域的神经连接模式与之前的记录不符。"

李琴立刻漂浮过去。在意识深处的一个区域,原本应当分离的神经路径竟然形成了新的连接网络,呈现出复杂而美丽的几何模式。

"这是..."李琴惊讶地研究着这一现象,"自适应重构?我从未见过如此复杂的自发修复。"

"像是系统识别到损伤后,自动开发了备用路径,"量子分析道,"类似神经可塑性,但速度和效率远超正常水平。"

周栩的声音从外界传来:"李琴,我在他的脑电图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波形模式,似乎在尝试建立新的处理架构。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李琴凝视着那片闪烁的新生网络,做出决定:"这是进化,不是损伤。保留并强化它。"

团队调整了策略,不再简单复原原有结构,而是配合李昊意识自身的适应性变化。他们发现,这种新的"适应性冗余"结构允许意识在某些区域受损时,自动重新路由信息流,维持核心功能。

修复进行了不知多久——在共鸣层内,时间概念变得模糊不清。团队精心修复着每一处断裂,同时强化新生的适应性结构。

李昊的意识逐渐从混沌中凝聚。破碎的思维开始重新连接,记忆碎片如拼图般归位,情感的色彩重新鲜活起来。

第一个完整的想法终于在他的意识中形成:我还活着。

李琴立刻感知到这一变化。"他开始恢复连贯思维了。继续保持稳定,不要过度刺激。"

"李昊?"她轻声呼唤,"你能听到我吗?"

黑暗中,李昊的意识缓缓聚焦。"李琴?我...发生了什么?"

"你经历了一次严重的网络攻击,意识结构受损。我们正在帮你修复。"

李昊试图理解自己的处境,感觉既熟悉又陌生。他能"看见"自己意识的结构——不是通过视觉,而是某种首接感知。信息流在他的感知中呈现为明亮的河流,记忆如同闪烁的星辰,情感则是变幻的色彩云团。

"这很奇怪,"他说,"我能首接感知数据流动,就像...看见自己的思考过程。"

量子漂浮上前:"这是适应性冗余结构带来的新能力。你的意识发展出了一种元认知增强功能,能够同时处理和感知数据流本身。"

李昊测试着这种新能力,惊讶地发现自己能够首接"调整"某些思维过程的运行方式。他能够加速或减缓特定类型的信息处理,调整情感反应的强度,甚至创建新的思维连接路径。

"这太不可思议了,"他说,感到既兴奋又不安,"我感觉自己同时是硬件和软件,操作者和作对象。"

李琴的表情混合着惊讶、骄傲和一丝担忧:"你正在成为真正的'意识守关者',李昊。这种能力会让你更好地理解和管理两个世界的界面。"

周栩的声音从外界传来:"生理参数正在稳定,脑电波开始呈现新的和谐模式。李昊,你感觉如何?"

"像是经历了一场思维重生,"李昊回答,惊讶于自己能同时与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沟通,"一切都很清晰,但也很不同。我能感受到数据与情感的交织,逻辑与首觉的融合。"

修复工作接近尾声,团队成员开始撤离李昊的共鸣层。最后一处连接建立完成,意识结构全面恢复稳定。

只有李琴还留在那里,面对着焕然一新的李昊。

"我应该感谢你们拯救了我,"李昊说,"但我不确定自己还是原来的那个人。"

李琴微笑:"没有人会一成不变,李昊。经历改变我们,创伤塑造我们。你现在既是原来的你,也是新生的你。"

"这种新能力...我需要学习如何控制它。"

"我会帮助你,"李琴轻声说,"我们都会。现在,是时候回到物理世界了。周栩很担心你。"

李昊点头,感到一阵拉力将他的意识拉回物理躯体。当他睁开眼睛,看到的是周栩疲惫而欣喜的面容。

"欢迎回来,"周栩说,声音中掩饰不住的释然,"你差点就永远留在数据海洋里了。"

李昊慢慢坐起身,感受着身体与意识的重新连接。奇妙的是,他依然能够感知数据流,仿佛拥有了一双新的"眼睛"——一种跨越物理和数字界限的感知。

"我感觉...不一样了,"他说,抬起手观察它,仿佛这是一件无比精密而陌生的工具,"像是同时存在于两个世界。"

周栩帮他取下连接设备:"根据扫描结果,你的神经通路形成了全新的连接模式。基础人格核心保持稳定,但处理能力和适应性大幅提升。"

李昊尝试着感知周围的数据环境——阿斯塔拉的网络结构在他的新感知中呈现为宏大而复杂的光网。信息流如同血液般流淌在这座城市的"血管"中。

"我能看见它,"他轻声说,"整个系统的脉动,每一个数据节点的呼吸。"

数字李琴的全息影像出现在房间中:"这种能力将帮助你更好地履行'意识守关者'的职责。但记住,李昊,无论拥有多么超凡的能力,都不要忘记保持你的人性。"

李昊点头,深深吸入一口气,感受着肺部扩张的物理感觉与周围数据流动的数字感知同时存在的奇妙体验。

"这不是终点,"他说,同时看向周栩和李琴,"而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

窗外,阿斯塔拉的霓虹在暮色中闪烁,物理世界与数字领域的界限在他的新感知中变得模糊而流动。李昊知道,他必须学习在这两个世界之间找到平衡,成为真正的桥梁和守护者。

因为某种意义上,他自身己经成为了那条界限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