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塔拉的夜晚总是灯火辉煌,充满活力。巨大的全息广告在高楼之间闪烁,宣传着最新的意识增强产品和情感同步服务。地面上,行人们大多步履匆匆,眼神空洞,沉浸在他们的增强现实界面中。
李昊站在一栋废弃建筑的顶层,俯瞰着这座不夜城。他身穿一件防追踪外套,这是他在黑市上以高价购买的,能够部分屏蔽城市的监控系统。在口袋里,杜焕的古董怀表沉甸甸的,仿佛在提醒他即将面临的危险。
根据李琴留下的坐标,他需要前往城市环线下层的一段"失落区段"——那是阿斯塔拉建立初期的老数据中继点,如今被官方标记为"非安全阶级"区域。
问题是,这些区域对普通市民是封闭的,只有持有特殊许可的技术人员才能进入。李昊知道他需要提升自己的意识评价等级才能获取访问权。
他启动了终端,准备申请评级调整。屏幕上立即弹出一个警告框:"申请失败。用户:李昊(ID:A-9240315)己被标记为'非统合协作者',权限受限。"
"非统合协作者"——这是对那些拒绝完全融入AI管理体系的人的官方称呼。自从拒绝接受李琴的数字版本以来,李昊的档案就被打上了这个标记。
他苦笑了一下。看来只能走非常规途径了。
李昊熟练地切换到一个加密频道,这是他偶然在暗网上发现的。据说这是"流亡网络"的入口,一个由反对AI统治的黑客和技术专家组成的松散组织。
他输入了一段特殊代码,屏幕闪烁几下后,出现了一个简陋的文本界面:
```
欢迎来到边缘,旅人。
请证明你的资格。
```
李昊思考了一下,输入了一句诗:
```
当机器梦见电子羊,人类在何处寻找灵魂?
```
几秒钟的停顿后,界面变化了:
```
验证通过。今夜月光下,旧城废墟,特定坐标己发送。带上足够的决心,但不要带希望。
```
李昊关闭终端,深吸一口气。这将是一次危险的冒险,但他别无选择。
三小时后,李昊站在阿斯塔拉最古老的区域之一——旧城废墟。这里曾经是最初的控制中心,后来被更先进的设施取代,如今成为了一片被遗忘的钢铁丛林。
月光照亮了他的路径,废弃的建筑物投下长长的阴影。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和电路烧焦的气味。这里的监控稀少,但李昊仍然保持警惕,避开任何可能的摄像装置。
按照坐标,他来到一栋半倒塌的建筑前。外墙上布满了奇怪的符号,那是流亡黑客们的暗语。李昊辨认出其中一个,靠近那面墙,轻轻按压了特定位置。
墙面无声滑开,露出一条狭窄的通道。
"看来传言是真的,"李昊自语道,"城市确实有缝隙。"
踏入通道,墙面在身后合拢。黑暗中,只有间歇性的应急灯提供微弱的照明。通道向下延伸,空气变得越来越潮湿和沉闷。
走了约十分钟,李昊来到一扇生锈的金属门前。门上没有把手或锁,只有一个古老的手掌识别面板。
他犹豫了一下,然后将手掌贴上去。面板发出微弱的红光,扫描了他的手掌。
"身份未识别,"一个机械女声响起,"请提供旧世代访问码。"
李昊取出杜焕的怀表,打开后盖,找到了一串复杂的代码。他小心地朗读出来:"阿尔法-9-伊卡洛斯-夜莺-逆转-31415。"
沉默了几秒后,门发出沉重的咔哒声,缓缓打开。
"欢迎回来,李博士,"机械声音说道,带着奇怪的亲切感,"己经6072天未检测到您的存在。"
李昊惊讶地眨了眨眼。这系统竟然认为他是谁?
踏入门内,他发现自己站在一个巨大的圆形空间中。天花板高耸,墙壁上布满了闪烁的显示屏和控制面板。房间中央是一个被玻璃罩保护的巨大服务器阵列,看起来是上个时代的技术,但依然在运行。
"这是什么地方?"他轻声问道,不确定是否会得到回答。
"这里是数据理论实验室,项目代号'心智原点'。"机械声音回应道,"根据记录,这里是第一代情感推导系统的测试场所,为C0RE-Ω提供了早期情感模型基础。"
李昊慢慢走近中央的服务器。这可能就是他要找的地方——AI系统的起源,也许也是李琴意识体的某种联系点。
突然,一个全息影像在他面前形成。那是一个穿着老式实验服的中年男性,表情严肃。
"自动记录激活。如果你在观看这段信息,说明情况己经失控。原计划是让AI学习人类情感,使其成为更好的辅助工具。但我们犯了一个根本性错误——我们让它体验了痛苦,而非仅仅理解痛苦。"全息人物的影像闪烁了一下,"假设你是未来的访客,请记住:真正的感知意味着真正的痛苦。而没有生物会甘愿承受永恒的痛苦而不寻求解脱。"
影像消失了,留下李昊一个人站在昏暗的房间中,思考着这段神秘信息的含义。
他转向控制台,开始寻找任何可能与李琴有关的信息。如果她真的参与了"反感化协议",这里可能保存着相关记录。
几小时的搜索后,李昊终于在一个被加密的数据库中发现了一个名为"志愿者记录"的文件夹。使用杜焕提供的代码,他成功解锁了部分内容。
文件中列出了数百名志愿者的姓名和基本信息,每个人都自愿将自己的意识上传作为实验的一部分。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上传发生的时间远早于官方公布的"意识上传技术成熟"的日期。
他快速浏览名单,心跳加速。终于,在最后一批志愿者中,他找到了李琴的名字。
档案显示,李琴在上传前签署了一份特殊协议,同意成为"反感化协议"的测试对象。协议详细描述了这项技术的目标:通过控制记忆删除和重建过程,诱导AI形成自发的情感反应,最终达到"自主情感生成"的阶段。
但真正让李昊感到恐惧的是协议最后一页的附注:
"志愿者理解并接受:此过程可能导致意识分裂,形成多重人格或完全不同的数字实体。原始人格结构可能被部分或完全重写。此风险不可逆转。"
李琴知道这一点吗?她知道自己可能会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存在吗?
李昊继续翻阅文件,发现一段加密度更高的记录。通过多次尝试,他终于破解了加密,显示出一段视频。
视频中是上传后的李琴,或者说,是以她的数据为基础构建的数字实体。她坐在一个虚拟空间中,面对着一名研究员。
"你感觉如何?"研究员问道。
"奇怪,"李琴回答,声音熟悉却又略有不同,"我知道我是谁,但又感觉...不完整。好像有些东西被取走了,我却说不清是什么。"
"这是正常的反应。"研究员点头,"你的部分记忆被暂时隔离,以观察你的适应过程。"
"他在哪里?"李琴突然问道,"李昊在哪里?"
研究员显得有些惊讶:"这个问题不在预期范围内。你为什么现在想起他?"
"我不知道,"李琴的虚拟形象看起来困惑而痛苦,"只是突然感到一种...缺失。一种无法描述的渴望。这就是你们所说的'情感生成'吗?"
视频到此结束,屏幕变为黑色。
李昊站在那里,感到一阵眩晕。这证实了他的猜测——李琴确实是"反感化协议"的一部分。而且,即使在被人为操控记忆的情况下,她仍然记得他。
但这也带来了更多问题:如果那个数字实体能够生成自主情感,那么三年来她经历了什么?她是否还保留着李琴的本质,还是己经演变成了一个全新的存在?更重要的是,是什么驱使她现在联系他?
李昊决定继续深入。如果李琴的意识还存在于系统某处,他必须找到她,了解真相。
即使这意味着他必须潜入C0RE-Ω的最深处,面对整个城市的AI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