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8章 米价风波

秋收时节,章衡站在县衙门口,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手中攥着一份刚送来的米价单子,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郑家这是要反了天了!一石米竟敢要价三两银子,比往年足足高了一倍!”章衡将单子重重拍在案几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

堂下几个衙役面面相觑,谁也不敢接话。

郑家在清河县经营米行己有三代,如今郑万金更是把持着全县七成的米粮买卖。

秋收刚过,他便放出话来,说是今年收成不好,米价必须上涨。

“郑万金此举,无非是想趁着新米上市,榨取百姓血汗。”吴明月从屏风后转出,手中捧着一盏新沏的菊花茶。

她身着淡青色长衫,发髻简单挽起,只有一支木簪固定,却衬得她眉目如画

章衡见是她,眉头稍微舒展开来,压下心中火气,接过茶盏轻轻抿了一下:“我己命人备好公文,明日就带衙役去郑家米行,勒令他按往年的价格出售。”

吴明月轻轻摇头,唇角微扬:“若这般硬碰硬,正合了郑万金的心意。他巴不得与官府起冲突,好借机煽动其他商贾,说官府干预商事,到时候联合起来抵制,局面更难收拾。”

“是我冲动了,那依你之见?”章衡放下茶盏,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吴明月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布袋,倒出几粒米在案几上:“这是我从郑家米行买来的新米。”

众人凑近细看,只见米粒晶莹,确实是上等好米。

“米是好米,价格却非好价。”吴明月收起米粒,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郑万金以为掌握了全县米源就能为所欲为,却忘了百姓并非只有新米可吃。”

“你的意思是...”

“陈米。”吴明月轻声道出二字,“府衙粮仓里还存有去年收上来的陈米,虽不如新米香甜,但充饥足矣。我己让厨娘试过,若加入几味药材熬煮,不仅能去除陈味,还能增添香气。”

章衡眼中渐渐亮起光芒:“你是说...…”

“明日一早,我就在集市最显眼处支起粥棚。”吴明月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挂上陈米药粥,物美价廉的牌子,一碗只收两文钱。”

“可郑家的新米要卖到十文一碗啊!”一位衙役忍不住插话。

吴明月微微一笑:“正是如此。百姓们发现药粥比新米还香还便宜,谁还去买郑家的高价米?”

章衡仿佛己经看见胜利的曙光:“妙计!郑万金囤积居奇,米堆在仓里卖不出去,不出三日必定降价!”

“不仅如此。”吴明月压低声音,“我己打听到,郑家今年实际收成比往年还好,所谓歉收纯属谎言。他哄抬米价,是想趁年关将近大捞一笔。”

“可有证据?”

吴明月从怀中取出一封信:“这是郑家粮仓管事老周偷偷送来的。他跟随郑家二十年,如今见郑万金如此盘剥乡亲,心中不忍。”

章衡展开信件,越看眉头舒展得越开:“好!有这账本为证,郑万金百口莫辩!”

“还有一事。”吴明月眼中闪过一丝锋芒,“老周说,郑家粮仓底层的新米中,掺了不少砂石充数。若我们能当众揭穿此事...…”

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次日清晨,集市最热闹的十字路口,一座崭新的粥棚拔地而起。

吴明月亲自坐镇,府衙的几位厨娘忙前忙后。

大锅里熬煮的药粥散发出的香气,引得过往行人纷纷驻足。

“陈米药粥,两文一碗!”吴明月亲自吆喝,“清热去火,养胃健脾!”

一位老农凑近闻了闻:“咦?这粥香得紧,真是陈米熬的?”

吴明月笑吟吟地盛了一碗递过去:“老伯尝尝便知。陈米加上茯苓、山药等药材,不仅不陈,反而别有风味。”

老农尝了一口,眼睛一亮:“果真香甜!比那郑家的新米粥还够味!”

说罢掏出两文钱:“再来三碗,我带回去给老伴和孙子尝尝!”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不到晌午,粥棚前己排起长龙。

对面的郑家米行却门可罗雀,伙计们百无聊赖地打着哈欠。

郑万金很快得到了消息,带着两个家丁怒气冲冲地来到粥棚前。

他不明白,这么多年都相安无事,从上到下的银子他也没有少打点!

怎么就出来这么个愣头青!老跟他过不去!偏偏是个状元郎,送礼也不要,入伙也不愿,偏偏挡在他发财的路上!

“章夫人,你这是何意?”郑万金眯着小眼睛,声音里带着威胁,“官府也来做买卖,与民争利?”

吴明月不慌不忙地盛了一碗粥递过去:“郑老爷言重了。秋燥难当,县太爷体恤百姓,特意命我熬制药粥,为大家祛火养生。这哪是什么买卖,分明是行善积德。”

郑万金接过碗,喝了一口,脸色更加难看,这粥确实香浓可口,远胜普通米粥。

“哼!用官府粮仓的陈米做粥,亏你们想得出来!”郑万金将碗重重放下,“陈米哪有新米养人?乡亲们可别被蒙骗了!”

排队的人群中传来嗤笑声:“郑老爷,您家新米要十文一碗,这药粥才两文,味道还更好。我们小老百姓,哪讲究什么新米陈米,能吃饱就行!”

郑万金脸上横肉抖动,却无言以对,只得甩袖而去。

三日过去,郑家米行的新米一粒也没卖出去。

而吴明月的粥棚前日日人满为患,府衙的陈米眼看就要见底。

第西日清晨,郑家米行终于挂出了降价牌子:“新米特价,五文一碗!”

百姓们却仍在粥棚前排着长队。

有人高声笑道:“郑老爷,再降降吧!县衙的粥又香又便宜,您这价还是高啊!”

郑万金在米行二楼气得浑身发抖。

他转身对管家吼道:“去!把仓底那些掺了砂石的米搬出来!既然要降价,就用次品充数!”

管家犹豫道:“老爷,那些米掺了三成砂石,一眼就能看出来...…”

“蠢货!不会在开仓时做手脚吗?先摆几袋好米在上头,下面的混着卖!”郑万金咬牙切齿,“我就不信,那吴明月能把全县人的嘴都喂饱!”

当日下午,郑家米行再次降价至三文一碗,终于吸引了一些顾客。

郑万金亲自坐镇,监督伙计们开仓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