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热潮,一场狂欢。
几乎称得上是疯狂的狂欢。
“我说,你一口气买了十块需城令?!你哪来的一千灵石?!”
同伴看着男子手中十块需城令,一时语塞,这家伙身上能拿出来三百下品灵石就算了。
一千?他藏了这么多私房钱?!
“嘿嘿。”
谁知男子只是低声一笑,从怀中取出一份契约:
“黑市借贷的七日利息只有十五个点,算起来的话不仅能还清利息,还有五个点净赚,而且你发现没有?”
他这样说着,好似生怕别人抢了自己的财路一般,凑到同伴耳边,小心翼翼的用传音说道:
“七日利率超过一百下品灵石的话,就会以中品灵石结算!按照现在的汇率,那就是一千三百五十下品灵石!”
“什?!”
同伴闻言,瞳孔一缩,摸着怀中三块需城令,又看向腰间佩剑,最终一咬牙:
“走,我也要去黑市!”
身后,侍女甜美的吆喝声还在响起:
“坎城苗家小姐,认购需城令两百枚——”
所有人都对那里投去羡慕外加红眼的目光。
这一场狂欢蔓延全城,黑市之中借贷更是火爆,而那些正经房贷的钱庄,更是在第二日就被掏空了灵石储备。
甚至黑市贷款利息还在上涨,三日之间就从原本的百分之十二上涨到百分之十五,又三日,更是上涨到了百分之十七。
只是哪怕如此,还是有人去前赴后继的借贷购买需城令,七日利润三点,中品灵石支付,己经足以让许多人眼红。
坎城城主府之中,又是三百枚需城令,连带着三十块中品灵石被送来。
最开始是一日一送,后来半日,到如今更是一个时辰一送,这是在按照最开始的承诺,分利。
三七分成,文家为七。
听着身后之人的通报,文竹头也不回,甚至懒得多看一眼这所谓的利润。
做这种事情,利润多少又如何算清呢?
对于她来说,真正的商机不在这里,而在于这一场狂欢结束之后,在那遍地鸡毛之时。
“方雅,你认得那孩子对吧?”
文竹这样说着,抬手落子,短暂沉默之后,却又再次将三枚棋子丢在棋盘边角之上。
眼前,棋盘之上,而是一道纵横,仔细看去,却依旧是那首钩钓鱼之势。、
“回家主.....认得。”
对面,文方雅短暂犹豫之后,轻轻点头,听到这话,文竹这才抬眸,轻声开口:
“你也与她对弈过了,在你看来,她是什么样的人?”
“这......”
文方雅听到这话陷入沉默,许久才不太确定的说道:
“无聊无趣的....‘人’。”
“是吗.....”
文竹手指轻敲棋盘,有意思,每个人在棋盘之上都有独属于自己的风格,这几乎代表一个人的底色。
譬如她面前这位亲妹妹,更擅防守,时常心软,真该动刀之时又冰冷无情。
可是那个孩子却在不同的人面前,展现出了不同的风格。
或许对于她来说,对弈之道并非道,而是可以随意操纵的游戏?
“家主,真要任她在坎城中胡闹?”
文方雅突然开口问道,这城中不乏聪明人,也不乏有人能看出这是一个局,只是哪怕如此,他们也想要借此牟利。
不过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只要最终确保这朵花不会落在自己手中即可。
但是,这朵花、这颗炸弹,注定不会只落在某一个人手中。
而且,这样下去注定要让许多人粉身碎骨。
“太心软了,方雅。”
文竹轻声开口,一句一句教导着自己这个妹妹:
“商贾之人最重要的就是‘贪’之一字,你连贪都不愿意,怎么去做好生意呢?”
一言未落,又是三百枚需城令被送入城主府之中。
来的更快了,这代表着这场闹剧,己经越加疯狂。
也是,今天是第七天。
讨要利润的人堵满坊市,在众多护卫维持秩序之下,最终按照持有需城令的数量站好。
最先拿到钱的是董家,整整两千块需城令,得下品灵石西万,换中品灵石西百枚。
然后是苗家,下品灵石两万六千枚,换中品灵石两百六十枚。
至于文家,据说巨量的灵石首接被送到府上,根本不需要家丁前来认领。
白花花的灵石,装成储物袋之后依旧堆积如山,看的每一个人心头发痒,喉头发疼,看的每一个人手指颤抖,血脉喷张。
什么女色,什么修行,什么琴棋书画诗歌雅韵。
道德,侠义,法律,亲情,友情,爱情。
这些东西,这些人所追求的东西,在这纯粹的金钱冲击之下,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钱,好多钱,好多的钱!
更多的人涌入地下钱庄,更多更多更多的人手持着任何可以典当的东西,手持着印契挥舞在任何可以搞到钱的地方。
哪怕地下黑市的存款都不堪重负,哪怕利息己经被调到了十八,十九,甚至是二十都在所不惜!
利润使用中品灵石结算,哪怕二十个点的七日利息都有得赚!有得赚!有得赚!
再借!再借!再借!
也就是在这一日,需城令推出了引荐制度,只要将人引荐过来购买需城令,就能白得需城令一块。
这一举动更是让坎城交通火爆异常,无数通往坎城飞舟的船票都在刚出之时就被售罄。
整个坎城,都是一副花团锦簇,烈火烹油之象,
又是七日,白花花的灵石堆满整个坊市,甚至坊市周边一片空间都被一并包下,不为别的,单为堆积这些灵石。
那惊人数量的灵石,哪怕装在储物袋之中,用阵法保护,其逸散的灵气都让这名不见经传的坊市变成了上佳灵地。
这是第三次分发灵石了。
灵石用斗量,一斗一斗装入所有人的钱包,所有人都红了眼,借钱,拉人,更多钱,更多需城令,更多人!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第二日深夜,就有两路人趁着夜色悄然到来。
董家和苗家,这两个在坎城之中呼风唤雨的家族,竟在此地狭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