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青还在犹豫要不要去秦毅那问一下家里的情况,先收到了她哥哥寄来的信。
看完信后她在知青点嚎啕大哭。
林家被查了,她爸妈受到一个案子的波及,工作丢了了不说,夫妻俩双双被发配到广东那边去改造。
她哥倒是没受什么影响,继续在大学当老师,就是己经谈好的婚事没了。
之所以这么久没有联系林青青,是因为她哥哥送父母去了广东安置,没有收到信,回到海市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妹妹回信。
信中还告诉林青青要省吃俭用,家里不可能再给她寄那么多的钱和票了,她哥一个月三十多块的工资要寄一半给父母,一个月只能寄十块钱给她,票是没有了的。
哥哥还是要生活的。
信中特别叮嘱林青青不要再去缠着秦毅了,上次她装病开证明的事给秦家带来了不少麻烦,秦家人对林青青意见很大。
林青青哭得肝肠寸断。
哭过之后她给哥哥回信,告诉哥哥不需要给自己寄钱,她每天都有下地赚工分,可以养活自己。
让哥哥把钱攒起来娶媳妇。
写完信之后她又把自己剩下的钱发出来一半随着信一起寄出去。
李丽听说林青青家出事了,长长叹了一口气。
以后的肉是没着落了。
刘燕子:“李丽,以后青青要是吃不上饭了,咱们一人分她一口吧。”
“嗯,”
林青青这人有很多毛病,唯一的优点就是大方,带着她们两个吃肉从来不小气,这一年来多亏了她两人才能隔三差五吃上一顿肉。
其他人可不是她们这么想的。
林青青平时跋扈惯了,得罪的人不少,这下落井下石的可有的是人。
有一个徐雅的女知青和林青青最不对付了,听说她家里遭了变故,还特地堵在她门口说些阴阳怪气的话。
“大小姐这是家里出事了啊,啧,终于是把自己父母给连累了,整天作天作地的也不知道在作什么。”
“关你什么事!”
林青青擦干眼泪瞪了了徐雅一眼。
“是不关我的事,我就是来看热闹的,有些人啊,就是扫把星的命,害了那么多人还不自知,”
徐雅说完就走了, 她和林青青没什么大的矛盾,就是两人性格不合。
林青青娇气,爱作,什么都要别人让着她,一有不顺心就发脾气。
徐雅呢,脾气火爆,性格强势,最受不了的就是徐青青撒娇发脾气的样子,碰撞了一两次后两人就结下了梁子。
林青青这次没有徐雅继续争吵,她低下头把哥哥寄来的信给收好了,换了一身衣服和李丽,刘燕子一起下地了。
刘燕子叹了一口气。
平时能偷懒就偷懒,今天倒是很积极了。
秦毅也收到了家里的来信,说了林家的事,特别叮嘱他不要和林青青走太近。
秦毅沉默的把信给收好了。
许平君推开门走了进来。
“秦毅你快来看,这个是不是就是隔壁村那个叫吴明芳的姑娘。”
他把一份过期报纸给秦毅看,正是报道吴明芳养猪事迹的那份报纸。
秦毅一个一个字看完,心里难受。
许平君拍着肩膀安慰他,“你也别想着那姑娘了,你和她不可能的。”
秦家的情况许平君还是了解的,秦毅的父母绝对不会让他娶一个成分有问题的姑娘为妻。
两个人注定是不可能在一起的,何必想那么多呢?
而且人家姑娘连看都不看秦毅一眼。
“我没想她。”
秦毅把报纸还给他,口不对心地说道。
他有偷偷去看过吴明芳,在他一帆风顺的前二十年里,他就没见过像她这么鲜活的女孩,只要往那一站,就像有万千光束照在她身上一样,让人挪不开眼睛。
明知道对方对自己没意思,他还是放不下,想要再试一试。
都没表白过,怎么就知道不行呢?
许平君啧了一声说道:“挺漂亮的姑娘,怎么就去养猪了?”
“养猪怎么了,养猪最光荣。”
秦毅瞥着他。
“得了,光荣,光荣行了吧。”
林家的突变在这个时代很是常见,就像吴家一样,前一周还在课堂上教书育人,转眼就被送到乡下来劳动改造。
翻天覆地的变化只在一些人的一念之间。
吴明芳去山上砍柴捡了两只兔子回来。
是真的捡到的,就像上次捡野猪捡山鸡一样。
她没有拿去城里卖给王才友,这事做一次就行了,做多了容易被人揪住小辫子,反正他们家不缺钱。
一只兔子红烧了,一只兔子剥了皮做风干兔。
吴明芳端着红烧兔肉去了牛棚。
汪家爷俩晚上就吃红薯稀饭配咸菜呢。
汪风眠闻见她来了,两眼放光地扑了过去。
“明芳姐,你给我和爷爷送吃的来了?”
“嗯呐,快进去,别被人瞧见。”
吴明芳推着汪风眠进去。
“你晚上咋就吃咸菜,我妈不是送了黄瓜过来吗?”
汪老笑着说道:“风眠不会煮,我想着不要浪费食物了, 生吃吧。”
吴明芳一巴掌拍在汪风眠后脑勺上,“不会就学,你让你爷天天跟着你吃咸菜啊。”
汪风眠委屈巴巴捂着脑袋,“我学,我肯定学。”
吴明芳揪着小汪去外面学炒菜去了。
汪老无奈地笑了笑,起身跟着一起出去学了。
周末王丹丹从城里回来,和王小满拿着课本一起来找吴明芳学习。
两个姑娘一般大,一个上初二,一个还在读小学一年级,这种现象在乡下很常见。
王小满很聪明,自己就把一年级的知识给学完了,她借了王丹丹的课本在学二年的书,每一次考试都是一百分。
她骄傲地和吴明芳说道:“老师说要拿二年级的考卷给我考,考得好让我跳级。我妈可高兴了,说省了不少学费。”
王丹丹却不是很高兴。
“上次我妈和姑姑吵了一架,姑姑倒是不会不让我吃饭了,就是拿到姑姑家的粮食比之前多。我大嫂回来和我妈吵架,说她脑子不清醒,一个丫头片子送去读什么书,年纪到了找个人家嫁了得了。”
大队长家的事说起来能说一箩筐,特别是他家大儿子和大儿媳,在大洋村出了名了。
王全发的工资是一点都不往家里交,每个月还要回家背粮食,说是他们应得的,没分家家里的什么都有他的一份。
二儿子在外面学手艺,还没出师赚不到钱,小女儿还在读书,等于大队长夫妻两个都当爷爷奶奶的年纪了,还像老黄牛一样供养着三个子女。
好在除了大的靠不住,二儿子和小女儿是懂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