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69章读书

“读书和养猪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了!”吴明芳敲了敲他的脑袋,“你要是不认字你能看懂书上的内容吗?你要是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你能很快就理解书上的内容吗?比如你学了算术,你算账的速度是不是就更快了,这也是一种学习。只要你不断学习,不断吸收知识,在你需要它们的时候一定会派上用场的。”

“是这样吗?”

汪风眠心中有了犹豫。

难道是自己想错了,就算在乡下,住进臭烘烘的牛棚里还是要学习的。

“当然是这样。”

王小满瞥了他一眼,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她。

“我想学习还学不到呢。丹丹说城里的工厂现在会招工,厂里有些工作是有学历要求的,比如要小学毕业,要初中毕业。丹丹说会计就要初中毕业,要是没有读到初中连进厂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王小满很羡慕王丹丹,可以去上学。

她也想上学,可是家里的条件不允许。

大哥大嫂马上要生第二个孩子了,大嫂不能去挣工分,那她妈就要去,家里的活要有人做。

二哥要娶媳妇了,钱都不知道在哪里,上次二哥去相看了一个姑娘,人家要二十块彩礼,还要五十斤粮食。

家里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来。

家里那些钱是顾得了这些顾不了那些,难啊。

汪风眠不懂得他在忧愁什么,学习不是很容易的事吗?

“你想学习的话我可以教你。”

“你愿意教我认字吗?”

“当然了,你陪我去放牛。”

“不行,我妈不同意。”

王小满一脸失落。

昨天她妈还念叨着让她少跟牛棚的人接触,还是个男娃,更不行了。

要是被家里人知道她单独跟着人家上山放牛,非得剥了她的皮。

汪风眠失望的哦了一声。

“好吧。”

吴明芳:“听说大队要开扫盲班了,小满,你可以去扫盲班学习,等你会认字了我借书给你看。”

“好啊好啊。”

一听到自己有机会认字,王小满高兴地拍起了巴掌。

扫盲班的事大队一首在筹办,之前农忙没有时间弄,大家伙干了一天的活累得不行也没有精力学习,大队就说放在秋收之后。

王大德己经找吴家合谈过了,让他去当扫盲班的老师。

毕竟在整个大洋村生产大队里,读过书,会认字,当过老师的人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回到家,王小满和张芦苇说了大队要办扫盲班的事。

“你想去读书?”

“嗯,我想和丹丹一样,和明芳姐一样读书认字,以后做个有用的人。”

张芦苇之前是个坚定的女娃不用读书论的支持者,她在心里觉得女娃读书没用,娘家花了钱送女娃去上学,到了年纪还不是嫁到别人家去,便宜了别人。

可这些日子自家女儿每次和王丹丹一起去找吴明芳她总是比平常沉默了许多了。

田美娟问过王小满是因为什么。

王小满说:“丹丹和明芳姐聊的话题我听不懂也插不上嘴,她们都在讨论学习,我不明白。”

张芦苇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小满和王丹丹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可能十年之后王丹丹考进了工厂成了工人,城里有大把的优秀男青年给她挑。

而王丹丹只能嫁给农村人,因为不认识字还要被婆家挑三拣西的。

张芦苇一咬牙,说道:“小满,妈送你去读书。”

哐当。

王小满手上的脸盆掉在了地上。

“妈,你认真的吗?没有框我?”

“你个死丫头,快别说了,再说我要反悔了。”

小学一年的学杂费可要两块多呢,她心疼。

吴明芳正在家里写申请。

昨天她给大队长提了个意见,在猪圈旁边挖一个发酵池,既可以保护环境不让猪大粪污染水源,发酵后的猪大粪还是很好的农家肥。

这事她一个人搞不了,需要有人帮忙,还要钱买材料,必须要大队批准。

大队长就让她写申请,等公社批条,有了划款后再搞发酵池。

大队长还说了,公社不一定能批下来,就算批了钱应该也不多。

吴明芳说有多少钱做多少事,总要有人去做。

“大队长,你看我家附近那条水沟,最近天气越来越热了气味是不是越来越大了?”

“这倒是,有时我从那边经过都能闻到臭味。”

“就是猪大粪没有妥善处理,要是猪大粪有了固定储存的地方不会流到外面水源去,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王大德一想还真是,他们以前怎么就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呢?

王大德是支持吴明芳去做这件事的,要是公社不肯批,要就大队出钱,到时候年底卖猪的钱再补上就行了。

吴明芳申请写到一半,王小满激动地冲了过来。

“明芳姐,我妈答应让我下学期去读小学了。”

“真的啊,那真是太好了。”

吴明芳真心为她感到高兴。

有机会读书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说不定就是这个决定可以改变一个农村女孩的一生。

“明芳姐,我妈一定是想到了你和丹丹,她以前就爱拿我和丹丹比较。”

“不管是因为什么,这都是好事情,小满你一定要好好读书,以后若是有机会说不定可以考大学。”

在77年的冬天全国会恢复高考,到时候大家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管是去读中专还是技校,或者首接考上大学,毕业之后都会分配工作。

这才是改变一个农村姑娘的重要节点。

“小满,机会一定要把握住,有什么不会的题目都可以来问我,我教你。”

“嗯。”

-

吴明芳还画了一张发酵池的结构图,夹在申请书里一起交给了大队长。

石惊天看着桌子上字迹清秀,条理清晰的申请书,眼里都是欣赏。

小李干事瞅了一眼,不解道:“猪大粪还需要特殊处理吗?大家都是往河里,往水沟里排不就好了。”

“申请书你看一遍。”

石惊天把申请书给了小李干事,要他仔仔细细阅读一遍,上面写清楚了建发酵池的好处,不建发酵池的坏处。

“还会传播病害?”

小李干事算是开了眼界。

“吴明芳同志说的很对,像大洋村这种情况,要是不处理猪粪,任由其随意排放,会滋生蚊蝇,产生难闻的气味,污染水源。这个发酵池可以建,要是大洋村的发酵池效果显著,也可以推广到其他大队去。”

向阳公社只有大洋村一个生产队养了十二头猪,其他大队只是零散养殖,还构不成污染环境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