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芳坐在野猪旁边等了好久,最后一拍手掌,决定把野猪收进空间里。
管他丫的是什么原因导致野猪喜欢把自己给撞死,到嘴边的肉哪里有不要的道理,这次还是只有自己一个人碰见,那就是属于她自己的。
什么神啊鬼啊的,通通见鬼去吧。
把野猪收进空间后,吴明芳心情十分好,这可都是钱啊,得卖几十块钱,就是不好出手。
反正放空间里也不会臭掉,待她去城里打探打探情况再做计较。
心情好的吴明芳又想去钱家村把那个钱傻根打一顿了。
算算时间,上次打的伤也差不多了快好了吧。
吴明芳背柴下山的时碰见了从地里回来的王大德。
他笑眯眯的夸了她好大一会儿,夸得吴明芳一脸莫名。
好好的咋了,好话不要钱似得往外面蹦。
吴明芳想着有来有往,大队长这么客气她当然得夸回去,又是夸王大德英明神武领导有方,又是赞扬大洋村的建设比起隔壁几个村子,特别是钱家村那是好了不是一星半点的。
听得王大德的脸笑成了一朵菊花。
瞧瞧人家小吴同志,不愧是城里来的读过书,说话就是有水平。
两人心满意足分开各回各家。
到了五月份村里要开始割小麦了,王大德要求吴家必须出两个劳动力。
于是吴明芳一大早起来打猪草,然后就去下地割麦子,每天累得跟狗一样的。
李秀美心疼父女两个吃饭没有油水,拿了钱和票找到张翠莲,让他隔天去城里帮忙带猪肉回来。
张翠莲答应了。
这段时间收麦子,大家伙都累,需要吃点油荤体力才能跟得上,她打算明天去公社看看能不能买到肉。
张芦苇也来了大队长家,央着张翠莲帮忙带半斤肉回来。
“我家双喜实在是吃不消了,还有阿旺和阿禄,眼瞅着瘦了一大圈,再不给补补身体就要垮了。”
张翠莲深有同感,大家的情况都一样,有条件的人家都想着买点肉回家,要不然家里男人的身体受不了。
“你和秀美妹子想到一块去了。”
“她也来过了?”
“是啊,她前脚刚走你后脚就来了了。”
张翠莲把李秀美给的一斤肉片和一块钱亮给张芦苇看。
张芦苇吃惊地嚯了一声。
“想不到啊,这吴家有点子东西。”
一块钱不算什么,其他人家省省也能掏出来。
这一斤肉票可是难能可贵了。
城里工人每个月每人也就一斤肉的定量。
他们乡下人可是没有定量吃,肉票都是用粮食换来的,那更少了。
就张芦苇这半斤肉片还是年前家里杀年猪剩下来的。
她抠抠索索用着,就剩半斤了,人家一个下放的家庭一出手就是一斤肉票,有实力啊。
“毕竟京市来的,再落魄也比咱们这些地里刨食的泥腿子强。”
张翠莲把钱和肉票藏进兜里,叮嘱张芦苇别把吴家的事往外说。
“要是被那起子有心思的玩意知道了,又要打明芳的主意了。”
“嗨,我又不是钱大嘴巴,哪能什么事都往外秃噜,放心,不说的。”
吴明芳这几天累得很,但是她不能说,一首咬牙撑着。
她把最后一捆小麦抱到田埂上,找了快阴凉的地方一屁股坐了下去,拿下头上的草帽开始扇风。
眼看着要进入六月份了,天气越来越热,她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湿,紧紧贴着皮肤,感觉非常不舒服。
出汗之后脸上会沾到灰尘一首痒痒的,下巴那里不知道是过敏还是怎么了,长出了一片红红的小疙瘩。
吴明芳用手挠了挠,有刺痛的感觉传来,就赶紧把手缩了回去。
她拿出自己的水壶喝了一口水。
陆续有人在她身边坐下。
“明芳妹子,你的脸怎么了?”
说话的人是阿旺的媳妇,叫田美娟。
“可能是过敏了吧,没事,我回去洗洗脸就行。”
田美娟仔细看了看,还真是过敏的症状,“要不你下午就别来了,和大队长说一说,这过敏还是要养一养的好。”
吴明芳还没说话,旁边就有人阴阳怪气道:“哟,城里来的人就是不一样,长几颗红疹子就要休息啊,果然是资本家做派,被下放了还改不掉恶习。”
吴明芳和田美娟齐齐看过去。
田美娟瞪了一眼那个人,指名道姓道:“钱阿梅,你能把嘴给闭上吗?嘴巴里喷粪的玩意,张嘴闭嘴就是资本家做派,你懂什么事资本家吗?明芳妹子自从来了咱们大队,偷过一天懒吗?这两天下地割麦子她有多卖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在你嘴里就成了恶习了?”
钱阿梅不服气地顶了回来。
“我有说错吗?咱们这些人有谁割两天麦子就过敏的,这都是城里小姐的富人病,咱们贫苦人间就从来没有这种毛病,不是资本家做派是什么?”
有婶子看不过眼,为吴明芳说话。
“钱阿梅你说过分了哈,人家小姑娘皮肤嫩会长疹子很正常,休息一天就好了,别给人扣大帽子。小吴同志有多卖力我们可都是看在眼里的,你昨天才拿了六个工分,人家小吴同志可是拿了十个工分的。”
“就是啊,别随便给人扣大帽子,影响团结。你要是再这样我就告大队长了。”
钱阿梅一张嘴说不过这么多人,拿着自己的水坐远了一些,那块地方能晒到太阳,她更热了,身上的汗流得更凶了。
田美娟刮了钱阿梅一眼,扭头安慰吴明芳。
“明芳妹子你别往心里去,钱阿梅是钱家村来的,因着上次那件事记恨你呢。”
吴明芳笑笑,“我没事,谢谢嫂子帮我说话。”
“多大的事,不值得谢。我就是看不惯钱阿梅,整天偷懒耍滑还好意思说你。”
田美娟是张芦苇的儿媳妇,听婆婆骂多了钱大嘴巴,她对姓钱的没什么好感。
吴明芳又跟其他几个帮她说话的人道了谢。
大家都觉得很稀奇,不愧是城里来的,礼数还怪周全的。
歇了一会儿,大家就说起了村里的知青。
:“今天那个林知青又没来下地。”
“何止是今天没来,昨天,前天都没来。”
“说是生病了,来不了。”
“那她身子怪弱的,上次就来了地里不到半天,人就被抬着回去了。这样的人大队长也不敢安排了,生病就生病吧,总比倒在地里好。”
“也不知道上面安排知青下乡做什么,整天不做事,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也不知道是来接受再教育的,还是来体验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