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平笑道:“我们这次要出其不意,所有人都以为我们灭了公孙瓒和袁绍,接下来会讨伐曹操,但是我们偏偏反其道而行,先放曹操一马,取过汉中和益州,再收拾孙坚和曹操。”
董平一向雷厉风行,取汉中和益州,不仅可以出其不意,也能以最小的伤亡获取最大的利益。
现在,董平给吕布和徐晃,都增援了五万大军,让他们尽快平定塞外,把鲜卑和乌桓人迁入中原。
还留了五万人守卫冀州,暂时由张绣镇守,防备曹操。
徐晃在幽州,吕布在并州,张绣在冀州,徐荣在南阳。
董平分批分批的向关中增兵,并没有大张旗鼓,丝毫没有引起张鲁的戒备。
董卓临离京之前,还想再参加一次早朝,董平正好马上也要去汉中,便同意了。
这一日,当董卓突然出现在朝堂之上,不少大臣全都吓了一跳。
最近这两年,董卓只是挂了一个相国的虚职,已经很久没有上朝了。
董卓依然站在最前面,居中站立,气势还是那么凶悍,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当初,可把大伙给吓坏了。
等人到齐了以后,董卓环视众人,又看了看刘协,突然放声一阵大笑。
“诸位,怎么?老夫重新执掌朝堂,难道你们不高兴吗?难道不欢迎吗?”
董卓吹胡子瞪眼,一脸的凶相,往日的魔王,再次重出江湖。
董卓的语气依然是狂妄不可一世,“我为相国,天下至尊,敢有不从者,杀!”
司隶校尉钟繇、尚书孔融,太尉杨彪,司空蔡邕等人全都怔怔的看着董卓,埋在心底的恐怖阴影一下子又冒了出来。
就连刘协,脸色也有些发白,董平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什么也没说。
董卓迈步走到众人面前,一个接着一个,和大臣们对视着,甚至,还拔出了宝剑。
“今后老夫要重新执掌朝堂,大小事务,都必须经过老夫的同意,对老夫的命令,你们不得违背,都听懂了吗?”
董卓本来就长得一副凶相,此时拔剑瞪眼,更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大殿里的气氛顿时凝固了,连个大声喘气的都没有。
过了好长时间,董卓提着剑巡视了一圈,就好像是在巡视自己的领地,最后重新回到御台之上,还冷冷的盯着刘协看了一会。
“陛下,老夫想重新回来执掌朝堂,不知圣意如何?”
“这……相国若是想回来,朕自然是…非常高兴的。”
就连刘协都表现的不正常了,磕磕巴巴,一时竟不敢直视董卓。
董卓放声又是一阵大笑,笑的豪迈狂放,把大伙都弄的一愣。
等止住笑声后,董卓脸色一变,怒气全消,赔着笑脸给刘协行了一礼,然后一一给大臣们施礼。
大家更纳闷了,不知道今日董卓这是弄的哪一出,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诸位,老夫今日是来和你们辞行的,老夫已经年过六旬,是该享受天伦的时候了。”
大伙顿时松了一口气,董卓朗声又是一阵大笑。
“之前若是有对不住的地方,请诸位恕罪,不要和老夫计较。”
董卓没有过多的客套,迈步笑着,走下高台,走出大殿,那肥胖的身躯依然雄健,丝毫不显老态。
大家都久久的注视着董卓的背影,直到董卓的背影消失,依然大伙还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
“诸位。”
董平喊了一声,大伙才回过神来。
刚才就像做梦一样,真怕董卓会重新执掌朝堂,可是现在,梦醒了,压在大伙心底的那块石头,总算是没有了。
董平躬身行礼,“诸位,家父之前行事粗莽,多有得罪之处,诸位都深明大义,还望你们能够谅解,家父这次告老还乡,今后就会待在西凉颐养天年,恐怕你们想见他,也很难见到了。”
杨彪率先开口,“董公对朝廷也是立过大功之人,昔日何进谋反,若非董公及时率领西凉兵,局面恐怕难以收拾,虽然董公行事多有不妥,但是大将军却为国为民,披肝沥胆,忠义可鉴,董公纵有不是,也早已被大将军弥补了。”
大家也纷纷点头,不少人纷纷称赞起董卓的功绩。
董平很欣慰,老爹能全身而退,没有留下骂名,他已经很知足了。
…………
接下来,送走家人离开之后,董平也开始准备着手对付张鲁。
队伍抵达陈仓以后,董平亲率大军,走陈仓道,让大将张郃走褒斜道。
董平叮嘱张郃,“从关中到汉中,山路崎岖,道路难行,务必多加注意,一旦引起敌兵注意,务必歼灭。”
张郃刚刚归降不久,董平就让他独自领军,他非常感动,当即领命。
山路难行,董平想到了独轮车,画出一张草图,让工匠师傅们连夜研制,很快,有人就跑来禀告。
竟然真的做出来了,董平大喜,带人检查了一下,因为独轮车并不是很复杂的东西,有了图纸,工匠师傅们聚在一起研究尝试,很容易就搞定了。
董平亲自试了一下,连连点头,“山路狭窄难行,正适合这种独轮车通行,好了,马上批量生产,所有的工匠师傅,都有赏钱,大家多多辛苦一下。”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几年董平一直都坚持屯田,关中这一带也是沃野千里,粮食收成不错,董平根本不用为粮草发愁。
临出兵之前,贾诩还劝说董平,适当在官渡一带增兵,迷惑曹操刘表等人。
董平果断采纳,又给冀州派了三万大军,让他们大张旗鼓,向官渡进兵。
果然,曹操得知此事后,日夜提防,生怕董平拿下袁绍,下一个目标就是他。
在董平向汉中进兵的时候,孙坚经过两个月的猛攻,又攻取了江陵,这一下,整个荆州全部震动,刘表更是吓的病倒了。
…………
刘备又在酒肆遇到了庞统,一见面,庞统就一脸严肃的说:“使君,良机你已经错失,奉劝你速速离开荆州,孙坚来势汹汹,荆州易主为期不远矣。”
“这……难道刘表真的挡不住孙坚吗?”
庞统摇了摇头,“放眼天下,恐怕也只有曹操和董平能够与之交锋,就算现在使君采纳了我上次的建议,也断然没有机会了。趁着现在还有机会,速速离开吧。不然的话,使君就会重蹈昔日徐州的悲剧,孙坚兵锋太盛,根本难以抵挡。”
庞统的意思很清楚,刘备继续留下来,要么替刘表卖命,要么杀了刘表,取而代之,可不论怎么做,都不是孙坚的对手。
“可是先生,若我离开,又当往何处去呢?”
天下之大,刘备一脸的茫然,竟没有一个可以容身的地方。
曹操和孙坚当初都是和他一同参加过会盟的诸侯,可是瞧瞧人家,再看看自己,刘备羞愧的无地自容。
曹操稳固兖州,又夺取了徐州,现在又向青州挺进,实力暴涨,早已成了一方霸主。
而江东猛虎孙坚,短短几年的时间,横扫江东六郡,现在又连夺江夏和南郡,势不可挡,没有外力介入,荆州很快就会落入孙坚之手。
而刘备,则是一直东跑西颠,原地踏步,这些年没有任何的气色。
庞统盯着刘备,一字一顿的说:“使君,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
“请先生明言。”刘备终于放下了身段,躬身行礼,真心请教。
“去益州,取西川!”
“……”
刘备陷入了沉默,庞统分析道:“益州乃天府之国,远离中原,一直被刘焉视为囊中之物,这可是一块风水宝地啊,对外有山川阻隔,即便有十万大军,也难以闯入。对内,河流纵横,沃野千里,乃是天下一等一的粮仓。”
“刘焉刚刚病逝,现在是他最小的儿子刘璋继位,刘璋性情软弱,没有安邦治国的能力,再说了,他本来就是被益州豪族给扶持起来的,几乎没有自主的权利,但是你和他都是同宗,源出一脉,何不前去投奔,然后出其不意,把益州控制在手中呢?”
庞统静静的看着刘备,“使君,你是汉室宗亲,这一层身份,能让你省去许多的麻烦,之前我让你取荆州,你不忍心,现在我劝你取益州,若你还要犹豫,那恕我直言,这天下恐怕再也没有使君的一席之地了。”
刘备终于动心了,他知道,自己的名声已经臭了,单凭依靠仁义,很难有出头之日,再说,也没人愿意追随他,大家都躲着他。
荆州,眼看就要被孙坚占领,不去益州,就只能四处逃命了。
就像当初徐州被曹操攻破一样,刘备像丧家之犬一样,没有目标,没有落脚之地。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刘备沉默了许久,终于目光变的坚定起来。
“备飘零半生,一直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先生若不弃,我愿拜先生为军师,还望先生勿要推辞。”
庞统笑了笑,脸上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统愿追随主公,效犬马之劳。”
一个是被逼得没有露脸机会的皇叔,一个是年轻气盛想在乱世有所作为的凤雏,两人终于找到了彼此的知音。
两人携手并肩,一起往山下走去,路过一个草庐,忽听到了一阵郎朗的读书声。
刘备循声看去,见旁边不远处的一个凉亭中,负手站着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正在吟诵《梁甫吟》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少年俊朗,声音清亮,少年那明亮的眼眸一尘不染。
刘备好奇的问道:“士元,这位是?”
庞统笑着说道:“他和主公差不多同时来到了荆州,都是从徐州避祸而来,他叫诸葛亮,今年十三岁,才智非凡,日后必有一番作为。”
刘备又看了一眼,叹息了一声,“可惜太小了!”
诸葛亮才十三岁,刘备现在有一种非常压抑的紧迫感,他没有太多的时间继续等待虚耗。
这是刘备和诸葛亮第一次见面,可惜两人却错过了。
刘备现在太急了,急于摆脱困境,而诸葛亮实在太小了。
…………
别驾张松拿着一封书信,来到了刘璋的面前。
“主公,有你的一封书信,是从荆州送来的。”
刘璋刚刚继任,却一点都不忙,有庞儀赵韪等人帮他处理,他基本上和刘协一样,只是挂了一个虚名,其实手里没有多少的权利。
按说刘璋排行老四,谁继任,也轮不到他。
但是赵韪却觉得刘璋软弱,便于控制,就联合其他人极力拥护,硬是把刘璋给扶上位了。
现在赵韪大权独揽,被刘璋拜为征东将军,甚至都冒出了打刘表的想法,不过因为近来境内多地发生了叛乱,带头的是娄发、甘宁等人,赵韪暂时领兵前去平叛了。
刘璋看过书信之后,大喜过望,激动的说:“刘备乃是我的宗亲兄弟,他愿前来相助,真是可喜可贺啊,来啊,正愁身边没有帮手,刘备真是我的及时雨啊。”
刘璋虽然怂,虽然软弱,但也不想被赵韪骑在头上,所以,看到刘备的书信,让他心头大喜,顿时燃起了希望。
前往成都的路上,庞统已经把情况都提前摸清楚了,“主公,赵韪图谋不轨,有篡逆不臣之心,他就是益州的吕不韦,我们到成都之后,先帮刘璋除掉赵韪,稳定局势,再找机会取代刘璋,则大业可成。”
“这合适吗?益州的文武会拥护我吗?”刘备多少还是有些顾虑。
“赵韪目中无人,主公帮益州除此巨害,你的能力,必然会有人拥护,刘璋懦弱无能,岂能和主公相比。”
刘备点了点头,到了成都之后,刘备按照庞统的建议,先保持观望,然后再故意挑起刘璋和赵韪的矛盾。
刘璋再软弱,也不想被人骑在头上。
而赵韪本想扶植一个听话的傀儡,刘璋在刘备的撺弄下想要夺权,也让赵韪日益不满。
刘备在两人中间,不断的添油加火,火上浇油,终于让刘璋下定了决心。
“兄长,赵韪能力不俗,成都的兵将几乎都听从他一人的号令,这件事恐怕不太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