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98章 参观丰耕县的产业

“原来就是青蛙啊,我还以为爆炒牛蛙跟牛有啥关系呢。”

金满味露出中年男人羞涩憨厚的笑,生怕其他三人会笑话他。

他没有因为牛蛙是蛙类的一种,而瞧不起她养的东西。

这一点让林宝初对金满味非常有好感。

不管后面他们能不能谈成这一笔生意,他走的时候,她一定多送他几斤特产。

“这牛蛙宰了之后,要全身剥皮了吃,万不可留皮。”

林宝初把手里的牛蛙放了,简单跟他们聊起来。

其实皮也能吃,但这个时代检测技术不成熟,她不能绝对保证牛蛙的干净。

她只能用最简单、最古老的办法来证明是否能吃。

那就是自已先试吃。

林宝初吃过了,且一直在吃。

至少到目前为止,她能保证是无碍的。

金满味听不懂她为什么特别强调这一点,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池塘里。

“那是小龙虾吧?”

“小龙虾这个名字是沈娘子取的吗?蛮好听的,要是还叫水蝎子,我可能还真不敢吃。”

“算是吧。”

林宝初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她转移话题,“走,咱们再到菜地去看看。”

“爆炒牛蛙和麻辣龙虾这两道菜里,最重要的那味调料就在地里。”

四人踩着田埂,转向菜地。

春耕结束大半个月了,田里的庄稼全都生根,挺拔的长在水田里。

因为丰耕县今年统一用插秧的方式种地,所以每一块地里的庄稼都种得非常整齐。

如今长开了、散叶了,就更显精神茂盛。

那做粮商生意的张兴德,看到这么好的庄稼地,都走不动道了。

他蹲下来,用他粗糙的老手细细抚摸稻叶,嘴里连道好几声:“好啊,真好啊。”

“这庄稼长得真好啊,根粗叶厚,长得也齐整,这是咋种的你说?”

张兴德做粮食生意,平时没少到地里去看乡亲们的粮食情况。

见着好的,他就早早跟老乡们预定,要他们秋收后把粮食卖给他。

这次也不例外。

“沈娘子,这些庄稼也是你种的吗?种得真是太好了,我可看中它了啊。”

“这是县衙的地。”

庄稼都是属于县衙的产业,“不过县衙的生意我也可以做主,欢迎张掌柜到时候再来。”

“来,我一定再来!”

别说再来了,他都不想走了。

“三位这边请。”

林宝初继续带路,把三人往辣椒地引去。

她今年在县衙外的地里种菜,一共种了三十余亩,有一半种的是各种品种的辣椒。

辣椒四月底就开花了。

辣椒花期短,现在来,花苞已经凋零,取而代之的是豆丁大小的辣椒果。

“三位,这就是我的辣椒地,这枝头上的小果就是辣椒。”

林宝初走进辣椒拢里,给三人介绍的同时,她也在欣赏自已的辣椒地。

五月和煦的阳光下,微风吹动辣椒树,显现出它们的生机与活力。

看到脚边有野草,她还会蹲下去,顺手把野草拔了。

“这几块地种的是指天椒,那边那几块地种的是线椒。”

对于辣椒这个东西,三位掌柜非常陌生。

他们不熟悉,便不好发表看法。

只知道,这地里的东西长势极好,枝头结的辣椒果密密麻麻,颇有大丰收的架势。

“沈娘子,你手里的这些东西,除了粮食,剩下的可都是鲜物,恐怕不好保存啊。”

丰耕县离池州府多少还是有些距离,送货的若是马车也就罢了。

就怕是工人靠腿送。

这样一来,东西岂不是在路上就坏掉了?

“三位请放心,送货是我们卖家的事,我自有办法将货物送到,且保证新鲜!”

三人听此,还是有些犹豫。

他们都不是第一次做生意的人,不会轻易就被三言两语说服。

他们只看结果。

林宝初见他们不说话,只好拿出杀手锏。

“这样吧,咱们可以先签一个半个月的短期合作,还可以把风险写到契书里,货物有任何问题,我全担了。”

林宝初提出短期合作的方式,也是为了自已。

丰耕县全县就四万余人左右,她不知道其中有多少人,舍得花钱买肉吃。

如果她的东西在丰耕县销量不错,那么她给到三位掌柜的,自然就会少一些。

如果丰耕县的百姓带不动消费,她就需要开拓更多渠道。

牛蛙、小龙虾、兔子、田螺。

它们不像菜籽油和糖那样,是生活必须品。

她拿不定主意。

半个月的短签,给三位掌柜了解她实力的同时,也给自已了解丰耕县消费实力的机会。

谁也没有占谁便宜。

“这倒是个好主意。”

张兴德第一个开口,粮商在其他商事面前,话语权就是比较大。

“把风险写到契书里,我还是头一回听说,沈娘子好魄力啊!”

“那既然如此,择日不如撞日。”

金满味已经迫不及待,“咱们现在就回去商议商议?”

只要林宝初能保证牛蛙、龙虾、田螺送到他店里时,还是活的,他就跟她做了这单生意。

他的小馆能不能翻身,希望就全部寄托在她身上了。

……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林宝初一直在和三位掌柜商讨合作契书的事儿。

因为一个价格,他们往往要争议好几个时辰。

林宝初跟他们算损耗率,他们听不懂。

跟他们说成本,他们又不肯听。

定个价,真是难于上青天。

扶贫小队的人来旁听过几次,但都被他们因为谁多出一文钱的问题给劝退。

他们在丰耕县做生意,常常就是一口价,东西从自已手里出,直接送到客人手里用。

根本不用去考虑什么损耗、运输、成本的问题。

听到林宝初以一敌三,据理力争,为县衙争取最大利益的嘶吼声时,众人才知道,原来做生意是这么的不容易。

“你们听,沈娘子的嗓子都喊哑了吧?”

扶贫小队坐在屋里,林宝初和三位掌柜就在旁边的公堂谈生意。

说是公堂正大廉明,谁也不敢诓谁。

“县衙马上要花这么多银子,沈娘子为了县衙,也是拼了。”朱金华语带敬意地说。

“哎……”

众人叹声。

他们想帮忙,却又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