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40章 服软

林逍遥淡淡的说道:“我们都没想过要杀你。怎么说我们都算是同宗甚至同胞,尽管你干过太多伤天害理之事。可念在血脉之情,只要你能写一封悔过书,我保证没有人会杀你!”

那知林嶷听罢却是一阵狂笑,随后说道:“什么同宗血脉之情,还悔过书。自古以来,这皇权之争皆是如此,我又有何过错?”

林逍遥正色道:“本来你与太子争储,这并没什么。各显身手,各施才能、甚至是阴谋诡计也都还算正常,可你之手段却太过阴狠毒辣!弑兄逼父、而且还对朝中诸多大臣行灭门之事。夺得皇位之后,又不思好好治理国家,强国富民。而是任人唯亲,打压异己。甚至对两位年幼的弟弟也不放过!在外敌入侵之时,竟然不想着抵御外敌,反而是卖国求荣以保个人的皇位!至使大虞险有灭国之祸!这些难道都不是你的过错吗?”

林嶷听后愣了半天才说道:“不对!方才你所说的那些,我都认!唯独这两位皇弟之死,确实不是我所为啊!我也一直对此事十分的奇怪,我并没有下过这样的命令。只是想把他们流放远一点而已。或许这是那乔度背着我自作主张吧,我虽斥问过他。可他并没有承认!就算这事是他做的,可现在乔度已死,死无对证,你们非要把这罪名安在我头上,我也无可奈何!”

“真不是你下的令?”

林嶷有些着急的起身道:“朕也是当过皇帝的人!真是我做的,我没有不敢认的!可真不是我下的令啊!”

林逍遥想了想道:“那也是你御下不严所致吧!那乔度背着你干出这样的事来,你事后处罚过他吗?”

“这……!”林嶷一时也无语了。确实,他当时也怀疑过这事是乔度自作主张干的。可当时或许是见这事有可能闹大,这小子怕了,便没敢承认。但自己确实即没深究,对他连一点惩罚也没有。所以林逍遥这一问,也让他无言以对。

看着火候差不多了,林逍遥朝着外边喊了一声:“你进来吧!”

看着从牢门外走进这人,林嶷感觉眼熟,可一时却又想不起来了。不由的问道:“此人是……?”

“前工部侍郎明焱之子,明昶!怎么?你想不起来啦?”

林嶷这才想起来,是他。

这时却听林逍遥接着说道:“当初你将明氏家族,上千口人全都给灭了门。若不是他恰巧不在京中,只怕也早就成了你的刀下亡魂了!不仅仅是明家,户部的王家、屠氏在京中之人等等,数千人都因此而惨遭灭门!这可是数千条人命啊!就算他们中有的可能会对你的皇位构成威胁,你大可将其罢职流放、致于非要斩尽杀绝吗?”

林嶷不由看了看那明昶用一种恶狠狠的,似乎带着刀子的眼光盯着他,不由的低下头避开了他的目光。

这时林逍遥接着说道:“当年的先帝、前朝太子以及成王,也因皇权之位,而争的不可开交!可是他们谁又用过你这般狠毒的手段,可曾因新君上位,而杀过这么多无辜之人?像这位明昶,现在他在这世上已无亲眷。难道他的家人亲朋们,就真的就都罪大恶极?或是真的能动摇得了你的皇位?”

林嶷听到这里已是低头不语,林逍遥也知道,这一翻说词当是有些效果了。但也怕他一会又钻了牛角尖,于是接着说道:“确实现在朝中有许多人都希望能杀了你。但我和皇上都念及同宗血脉之情,希望你能幡然醒悟,只要你能真诚的写一封悔过书,交待自己之过错罪行,我可以保证你不会死!”

本来林嶷想着以自己做的这些事,再加上如今新君即位,像他这样的人留着肯定是个威胁,自然也是必死无疑的。所以早已没了求生的念头,也感觉不可能有机会会活着走出这里了。他曾试想过,或许是三尺白绫、或许是毒酒,让他在这牢中体面一点的死去。也有可能将他拉出去,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斩首、或是车裂……!

可如今听到林逍遥这一说,倒是又让他看到了生的希望。正所谓蝼蚁尚且贪生,他林嶷并非是不怕死之人。而是认定了必死之时,反倒是表现出了一种什么都无所谓的态度出来。如今林逍遥让他看到了生的希望,他反而是软了下来。

“你……你说的都是真的?不会等我悔过书写完之后就把我杀了?或是将我发配至何地,然后半路截杀吧?”

林逍遥听罢笑道:“我们用得着这样吗?就算那些事你不认,那费光等人都早已招供,我们没必要如此。而且我是什么样的人,你应该知道。要说想杀你,我早就动手了!”

此时林嶷心里虽然还有些许疑虑,但求生的本能还是让他低下了头道:“那好吧!我就信你一次。只是那两位皇弟之事,真不是我指示的,难道我必须得背这罪名吗?”

“即非你指示的,我们也不会强加于你。你就写因御下不严,以致亲信胆大包天,做下此等恶事,而你却轻然处之。这也是你之过啊!”

“哦!我知道了!”

林逍遥站起身来:“那好,你只管好好写。我说到的,便一定能做到。这点你放心!”

走出牢房,林逍遥便对明昶吩咐道:“你去找狱司,让他给林嶷准备好纸笔。同时让三司准备派人来取!”

“是!”

为了能够活下去,林嶷还真将自己所做之事,一五一十的都写了出来。而且他即不敢隐瞒,也不敢推脱。因为他知道,费光等人只怕是早已全盘托出。只是因为自己的皇室身份,才没有对自己动大刑而已!

当林嶷的悔罪书摆在了林免的龙案之上时,众臣,特别是那些曾参与过对林嶷问话、审讯的大臣,更是对林逍遥刮目相看,没想到那死硬的伪帝竟然一下子会招了。而且这悔罪书不仅交待了其所作所为,并且在最后还确实写有悔过之意。

林免看后,也满意的说道:“还得是郢王出马啊!我看这悔罪书足可以消除那些流言了!南宫大人!”

南宫耀忙出列道:“臣在!”

“即刻让有经验的刻匠雕版印在下一期的《虞月刊》上,不!就近增发一期。而且要保持字迹不变,让人都能看出,这是那伪帝亲笔所写。更不能有错字别字!并且这一期要增发一万份,以召示天下!”

“臣尊旨!”

林免随后又看着林逍遥问道:“郢王,那你看这伪帝现在当如何处置为好?”

林逍遥忙道:“臣认为,杀之不利于平息流言。还是把他留着吧。但死罪虽免,却也不能轻纵。我看将其废为庶民,流放琼州涯县、永世不得离境。并交由充王看管。”

林免一听,这倒是个好主意。充王正是让林嶷给发配去的琼州,经过一年半,在唐相几位门生的辅佐经营下,现在的琼州也算是有些样子的。而那充王对林嶷自然有恨,可又是不至于要其性命之恨。让他来看管林嶷倒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同时,为了防止别国或有心之人,故意于半路截杀。因而流放押解之事便交给了监正司,由监正司派出人手秘密进行。务必要将其安全的送到琼州。

随着这些事情处理完,林逍遥便开始打算着手对郢都镇,以及对虞国的军队编制进行一些改革了。

他认为,虞国的主要军力便是卫军。而其基本编制却又是镇,总觉得有些别扭。特别是各镇那些卫的名称也太过复杂,不易记,也就不方便快速的调度。

于是便提议,取消镇的称呼,而改为卫。各卫也就相当于之前的各镇,编制与人数不变。同时取消之前各卫的复杂名称,而是改称为师。如淮州卫下辖一师、二师、三师。这样方便记忆与调度。

即一卫下设三师、每师十营、每营十队、每队依旧为一百人。

将原镇守使改为卫指挥使,原来的卫将军,改为军师将军。其余的基本暂时不变。

这些提议自然很快便获得了林免的通过。

至于郢都卫,暂时还无法按林逍遥之设想进行建设。毕竟现在各镇的兵源才免强补齐,其中尚有少许老弱及期满者需要更替。所以,他打算先将郢都卫的架子构建起来。这便需要他先选调一些合适的人选出来。

除去先前已暂时留京的宋谦以外,他又将淮州卫的高焕、秦龙、随州卫的张虎、邓城镇的苏天顺等几名军师将军调来,以便之后筹备组建郢都卫。除此之外,他还将桂州的募府军营校葛斌也破格的调入京中。

按照他的计划,将在明年初,各卫已完善之后,再从中抽调部份老兵和基层的队长、校尉等军官,重新组建一支郢都卫。而这支郢都卫将会是一支机动力极强的战略机动部队。并且规模与装备、编制上都会与其余各卫有所不同。

一忙起这些事来,林逍遥这时却想了一个人来。那便是他在桂州所遇到的那位东方慕白。此人在他平定刘三疤以及应州之战时,都展现出了极为高明的谋划之策略。而林逍遥现在也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以前自己只是一小小的知府,恐怕难以让他发挥自己的才能。如今可请其出山为军师,这样将能极大的给他施展才华的平台。想必,此时去请他出山。应该可能性是很大的!

于是他通过姬曲在桂州的货栈打听到,近来东方慕白刚回家不久。想必短时间内,当不会出远门。于是便向林免告了假,随后带着周琦和几名亲卫,便直奔桂州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