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意下达后。
咸阳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嬴泽的事迹。
扶苏府邸灭门的消息也传遍了大秦。
所有人都知道长公子一家算是死绝了。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秦太子是如何的无情。
哪怕是亲大哥一家也不留活口。
越来越多的谣言流传在大秦。
谣言为什么是谣言。
因为人都有八卦心理,一句话传到别人的耳里又变成了另外一句话,又是另外的一种意思。
人言可畏。
何况嬴泽的名声本身就不太好。
哪怕他站出来澄清。
哪怕他说干了舌头。
哪怕他以死谢罪。
别人也根本不会相信他的。
何况这也是别有用心的人在幕后推动。
诸子百家害怕嬴泽。
满朝文武害怕嬴泽。
所以他们都在推动这一切。
即便扶苏已经死了。
但仍然有不少人是支持他的。
更别说他前不久才诛杀了蒙家十族。
蒙家作为传承几百年的顶级将门世家。
呼声格外的高。
影响力也格外的高。
当嬴泽触碰到了他们的利益。
当嬴泽威胁了他们的存在。
而他们又不敢去对嬴泽下手。
那么流言蜚语自然就是抨击他最好的手段。
何况嬴泽也没想过隐瞒。
更没有想到封锁这些对他不利的流言蜚语。
人虽然不是他杀的。
但扶苏的一家四口却也因他而死。
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当然。
这些流言蜚语他也没有放在心上。
如果仅仅是一些流言蜚语就让他寻死觅活。
那他杀了两千万多万人。
那他背负如此多的骂名。
那他有十条命也不够死的。
强者都是孤独的。
强者从来不会在乎世人对他的看法。
“小五啊小五。”
“你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吗。”
“后世之人又怎会评价你啊。”
“后世之人又怎会看你啊。”
章台宫。
嬴政格外的惆怅。
他的这个太子哪点都好。
就是背负的骂名太多了。
杀神,魔头,恶魔,人屠,活阎王。
这些都是他的代名词。
而今又多了一条。
杀兄辱嫂欺侄。
也因为这个事情之后。
又一个典故永久的流传了下去。
又一个歇后语诞生了。
盒中无果——请君自摘(裁)。
原本大秦的名声就不是很好。
在嬴泽带领下的大秦。
名声更加的不好了。
每当别人提起大秦的第一印象就是。
那个恶魔所在的国度吗?
那个杀神所在的国度吗?
“尉缭啊。”
“你说寡人是不是看错人了啊??”
嬴政的脸上不喜不悲。
尉缭子笑着开口。
“王上,您不能只看表面上啊!!”
“虽然太子殿下背负万千骂名,但大秦在他的带领下国运不是蒸蒸日上了吗??”
“虽然太子殿下骂声一片,世人称他为杀神、人屠、魔头、活阎王,可我们大秦的百姓哪个不是称他为圣人??”
“百姓的评价才是最真实的。”
“他们如此拥护太子殿下。”
“他们如此爱戴太子殿下。”
“那你说太子殿下真的错了吗??”
“据我所知,凡太子征兵,哪个地方的百姓不是争先恐后的报名,哪个地方不是积极响应太子殿下的号召??”
“以往我们征兵五十万,或许一年也征不到这个人数,如果不让他们强制服役,时间还会延长,两年三年也不一定能征到这个人数。”
“可太子殿下征兵。”
“不到一个月就能征满五十万的名额!!”
“甚至那些人可以不要军饷!!”
“您还真认为他错了吗??”
尉缭子笑着摇头。
对于这个太子。
他是真的一点也看不透。
这样的储君能诞生在大秦。
简直是大秦祖坟冒了青烟。
这样的储君放眼九州历史上都不曾出现。
这样的储君九州未来也不会出现了。
武能上马定乾坤。
文能下马治天下。
文治武功风华绝貌无人能比。
作为当世兵圣。
尉缭的远见无比卓识。
原本他观大秦的国运不会很长。
最多可能也就几十年的时间。
即便大王一统了天下,这个国家也会如同昙花一现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所以他收了一个关门弟子。
让这个关门弟子终结以后的乱世。
然而。
现在的他观大秦的国运已经发生了变化。
大秦的未来已经不可预料了。
大秦的未来已经充满了无限可能。
一统六国??
这不是大秦的极限。
“哎……”
嬴政叹了一口气。
当儿子太过于优秀。
他这个父亲也被衬托得如同一个废物。
“罢了罢了,随他去吧……”
“传寡人旨意,今昭告天下,扶苏勾结外族人残害我大秦将士,坑杀我大秦几百万百姓,其罪孽天理难容,人神共愤,特收回其公子之称,贬为庶人,终生不可入宗庙。”
“扶苏之罪孽形同叛国,叛国者当诛杀九族以谢天下,太子嬴泽大义灭亲,其孝心可嘉。”
“太子嬴泽诛杀扶苏一家四口,乃奉寡人之旨意,若民间再有非议太子者,其罪同谋逆,谋逆者当诛杀九族。”
“另收回李月一品诰命夫人之称,收回嬴子天怀山君的封号,罪人家眷当不得这份荣誉,罪人家眷更不可能葬入皇陵。”
嬴政淡淡开口。
一开口就定下了这件事的格调。
一开口就揽下了所有的骂名。
他知道这么做对不起他死去的大儿子。
但不这么做对不起的是他还活着的五儿子。
生在皇家就不要谈什么亲情。
扶苏能有今天是他咎由自取。
但凡他听话一点。
但凡他不勾结匈奴人。
大秦的大将军未必就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