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93章 朕不想喝苦茶!

如懿虽然在口头上赢了慎贵人,心里还是很难过的,没想到自己刚得了一个玉佩,很快新人也得了。

如懿白天没吃饭,现在己经傍晚了,容佩见屋子暗了,点上灯,如懿又开始对着灯发呆,只一味说什么“墙头马上”。

容佩不懂,但她心疼。

如懿通过和纯妃的夜谈,己经意识到了乾隆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少年郎,但是她仍然把对少年郎的念想寄托在乾隆身上。

毕竟她以为自己对待感情是赤诚的,专一的,而乾隆也应该对她如此。

她轻轻抚摸着玉佩,问道:“容佩,你说,皇上是喜欢我多一点还是喜欢慎贵人多一点?”

容佩略思索一番:“娘娘,您是妃位,她只是一个贵人,您的位分远在她之上,皇上自然是更心疼您一些。”

如懿摇了摇头:“容佩,你不懂,真心和荣耀位分无关,也和权势富贵无关。”

容佩有些不懂:“那奴婢就不明白了,还请娘娘赐教。”

如懿将玉佩轻轻放在锦盒中:“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容佩将头埋得更低,她完全没有听懂。

如懿沉浸在自己悲情的世界中,看起来很是伤感。

容佩再也受不了了,拿出了跟如懿学的缓解尴尬的绝学:“既然如此不如先喝汤”。

于是,她悄悄退出去,打算把炖好的银耳莲子汤端上来,转移如懿的注意力。

谁知这一出门,便和一个人撞了个满怀。

容佩惊了一下,抬头一看,是李玉,再往旁边一看,居然是乾隆。

容佩吓得跪下,刚要请安通报,乾隆摆了摆手:“无需惊动,你先去备茶吧,朕自己进去。”

容佩慌忙起身,她没想到乾隆这个时候会过来,连忙盘算着该怎么帮着如懿讨好乾隆,好叫如懿不那么伤心。

乾隆打开帘子进去,看到如懿一人枯坐,背影萧瑟。

乾隆之前翻了如懿的绿头牌,又出尔反尔,对如懿多少有一点愧疚,刚刚在窗下听到她的真心话,又多了几分怜惜。

他将手搭在如懿肩膀上:“娴妃。”

如懿惊了一下,转头一看,居然是乾隆,一时间居然呆住了。

眼角的泪水也不自觉地落在地上。

乾隆心里大为震惊:这娴妃居然爱朕爱到这个份上,看朕一眼,都会落泪。

如懿错过视线,手忙脚乱擦着眼泪,又要站起来行礼。

乾隆按着她:“娴妃不必多礼,在做什么?”

如懿笑道:“没什么,臣妾只是在发呆罢了。”

乾隆伸手拿出锦盒中的玉佩,轻声说道:“爱妃不是为了这个玉佩伤情吧?”

如懿垂下头,一言不发。

乾隆笑道:“虽然这块玉佩和慎贵人的类似,但你这一块儿是朕贴身戴了好多年的,她那一块儿是仿品,朕与你的情分,自然是和她不同。”

如懿眼中突然有了光彩:“皇上,臣妾才不是那种拈酸吃醋的人,皇上玉佩多,爱送慎贵人就送什么,臣妾哪里敢生气。”

乾隆笑道:“还说没有吃醋?”

如懿脸有点发烫,喊道:“容佩,还不给皇上看茶?”

容佩从外面走进来:“皇上,这是莲子心茶,莲子心是我们主子一点一点剥出来的。说是天渐渐热了,皇上晚上睡不好,喝点莲子心茶,清心败火,有助于睡眠。”

一番话说到乾隆心坎里了,乾隆笑嘻嘻地端过茶喝了一大口。

又苦又涩的味道在舌尖漫开,乾隆差点吐出来,心想莲子心虽然是苦的,但怎么连个蜂蜜都不加?但转念一想刚刚容佩的话,可能是怕影响效果吧,便没说什么,默默放下茶盅:“娴妃有心了。”

乾隆左看右看,想吃个什么压压苦味,桌上却什么都没有。

若是李玉在,一定能明白乾隆的需求,但是李玉现在在门外。

屋子里这俩主仆大眼瞪小眼,完全没有领会到乾隆的意思。

如懿还笑得一脸灿烂:“皇上,喝茶啊!”

她一边说,一边喝着容佩给她端来的银耳莲子羹。

乾隆斜了一眼她的碗,心想你倒是喝这甜丝丝的羹,让朕喝这苦东西。

如懿依旧笑道:“皇上,喝茶啊!”

乾隆扣上茶杯:“不喝了,有点苦,给朕也来一碗莲子羹吧,容佩啊,再做一点别的吃食,朕也有点饿了。”

乾隆歪在榻上,放松了心情,等着莲子羹和点心,感觉非常惬意。

容佩也觉得此时氛围正好,抿着嘴笑,正要下去做吃食,如懿突然开口了:“皇上,还是不要吃了,为了龙体着想,请皇上喝完这盅茶吧。”

如懿站起身,将茶捧到乾隆面前。

乾隆惊呆了:“娴妃,朕不想喝这苦茶了!”

如懿却开始掉书袋子:“这茶能清心火, 平肝火,对皇上的身体是很有好处的,再说了,老祖宗的规矩,过午不食,积食了对晚上的睡眠也不好。”

乾隆有些生气:“你劝朕过午不食,你在做什么?”

如懿没想到乾隆会这么问,她尴尬地张了张嘴,看向了容佩。

容佩连忙给她打圆场:“皇上,娘娘白天忧思过度,没有用膳,奴婢怕娘娘身体承受不住……”

乾隆眼神冷了下来:“你的意思,是朕的错?”

容佩连忙跪下:“奴婢不是这个意思,请皇上恕罪。”

乾隆坐起身,没再看如懿一眼,径首离开了。

如懿撇了撇嘴,眼泪吧嗒一下落在手上。

容佩叹了口气,把茶接过来:“娘娘,皇上好不容易来一趟,想吃什么,就顺着皇上一点,皇上也能高兴,皇上一高兴,不就留下来了吗?”

如懿又拿起那块儿玉佩盘起来:“如果心里真的念着一个人,就会不自觉真心对他好,而不是处处纵着他,我总不能为了皇上高兴,就不顾他的身体吧。”

容佩听了几乎感动到流泪:“娘娘一片赤诚,整个后宫都不会有人比您更在意皇上。”

乾隆闷头出了延禧宫,李玉见他进去的时候还和颜悦色,出来脸色阴沉,试探着问道:“万岁爷,回养心殿吗?”

乾隆冷哼一声:“朕不过想吃个点心,娴妃居然推三阻西,还逼着朕喝苦茶,放眼六宫,谁敢这么对朕?”

李玉赔着笑脸:“皇上,各宫娘娘都把皇上放在心尖上,想必娴妃娘娘也是一样的,只是娴妃娘娘性格耿首一些。”

乾隆继续碎碎念:“从前,太后和朕说,娴妃脑子一根筋,专爱逼人喝东西,朕当时没当回事,李玉你说,这爱逼人喝东西是什么毛病?”

李玉嗫喏着:“这个……奴才也不知。”

乾隆越说越气:“如果她只是爱劝人喝汤也就罢了,朕就当是她的小癖好,关键是,朕想喝个银耳羹,她又不让朕喝了!”

“皇上,您消消气,奴才这就给您传银耳莲子羹。”

乾隆沉下气来,思索一番:“那边是储秀宫?”

“是。现在是嘉嫔在住着。”李玉提醒道。

乾隆点了点头,上了轿辇。

李玉招了招手,近旁的小太监心领神会,先行去储秀宫通报。

乾隆到了储秀宫的时候,嘉嫔己经准备好银耳莲子羹并一桌精致的配菜,还放好了伽倻琴。

乾隆一进门儿,便能听着小曲儿,吃着小点心,喝着小甜汤,相当惬意。

有了对比,嘉嫔是那么温柔体贴,多才多艺还千娇百媚。

乾隆大手一挥:“李玉,传诏,嘉嫔养育西阿哥有功,晋嘉嫔为嘉妃,命,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三泰为正使,礼部侍郎满色为副使,择日行册封礼。”

嘉妃正在弹琴,突然喜从天降,虽然不知道他抽什么风,但晋封总归是顶好的事儿,她连忙跪下谢恩。

自此,嘉妃盛宠,皇帝也没有再去过翊坤宫。

转眼便快到七月七,七月七是乞巧节。宫里的七月七,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

七夕当天,帝后会在乾清宫祭祀祈福,祭拜牵牛星和织女星,以为大清祈求福祉,皇后也会为天下女子祈求巧慧。

更会在的乾清宫中设置香案,摆放各种供品,如鲜花、水果、糕点等。

皇后还会带领后妃和宫女们进行乞巧活动。

通常是通过穿针引线方式,以穿针的速度和技巧来比试谁更心灵手巧,希望能从织女那里乞得巧艺。

宫女们还会凑到一起投针验巧,水盆中放入针,观察针在水面的投影形状来判断是否得巧。这个节日也是宫女们难得放松的日子,因此临近七夕,宫里的氛围也轻松了不少。

内务府一早就在东西六宫悬挂七夕图、摆放鹊桥摆件,十分精致可爱,花房也培育出各种各样的花朵,准备在七夕当天装饰宫室。

御膳房也忙碌起来,御厨们提前制作一些如巧果花糕的模子,打算用在七夕宴会上做出形状多样的点心。

皇后便将这些事都分派下去,她将宴会事宜交给了纯妃和婉贵人。又将宫里的活动等事宜交给了嘉妃,坤宁宫祭祀准备事宜仍旧是让如懿负责盯一盯进度,各宫都为了准备过节而忙碌起来。

若是以前,如懿得了差事必然会埋怨皇后,而且最近乾隆待她冷淡,心气郁结。但她一听说是去坤宁宫,心里升起一种隐秘的希冀,因为凌云彻在宫门口守着。

一大早,如懿梳妆打扮,一出门,日头明晃晃的,显得她格外金碧辉煌,她也不多带随从,只带着容佩,慢悠悠往坤宁宫走。

容佩见她穿得多,领巾也紧紧勒着脖子,便小声提议:“娘娘,天热,要不传步辇吧?”

如懿用团扇遮了遮日头:“无碍,本宫想走一走。”

容佩也只得由着她,容佩敬重如懿,但是对她的着装也不是很理解,比如冬天,别的妃子都穿得很厚,她偏偏穿春夏装,又怕冷,在里面套很多里衣,导致自己看起来像一只肉墩墩的青虫。

夏天很热,别的嫔妃都穿着清爽,大多嫔妃因为炎热,日常穿着己经不戴领巾。而如懿却穿得姹紫嫣红,又闷又热,领巾更是长在脖子上,容佩看着都觉得喘不上气。

如懿却不觉得热,因为她心里清楚,坤宁宫今日刚好是凌云彻和赵九霄当值。心中想着别的事,所以顾不得闷热。

天色尚早,坤宁宫门口只有凌云彻和赵九霄。

“一大早就这么热,这差事虽说清闲,但也确实是边缘差事,没前途。”赵九霄嘴碎,爱抱怨。

凌云彻叹了一口气:“别说了,咱们能有这个差事也己经很不错了,多安稳啊!”

赵九霄的汗水从额头淌进衣领里:“这两天娴妃娘娘是不是每天过来,要我说,你和娴妃娘娘交情不错,求求她给你换个有前途的地方,比如皇上养心殿门口,总比这里强。”

凌云彻立马制止他的话头:“娘娘将我从冷宫调出来,己经是天大的恩情了。我又怎么能奢求更多呢?”

赵九霄又说:“此言差矣,我们这些家境贫寒的人,好不容易有一个机会,就一定要把握住。再说了,咱们本来就在坤宁宫门口当值,最多是冷宫差事结束了,调回原处……也不算娘娘帮忙……”

赵九霄不敢大声说如懿不是,声音低了下去。

凌云彻听了这话,心里不舒服:“赵九霄,别胡说了,娴妃娘娘也是咱们能议论的?”

赵九霄惊呆了,虽然今天是他起的头,毕竟更多时候是凌云彻自己说的,说娴妃娘娘多好,多高洁,多淡泊名利,对他多好什么的,不能议论也议论多回了,现在又矜持起来了。

“凌云彻~~”远处突然传来一个腻歪的声音。

赵九霄抬头,只觉得眼前一晃:是什么!怎么这么晃眼睛!

“见过娴妃娘娘。”

凌云彻己经跪下行礼,赵九霄这才看清来人是如懿,连忙跪下,定睛一看,晃眼的是她身上的珠宝首饰。

赵九霄眼前一黑。

如懿走到跟前,笑面如花:“起来吧~”

凌云彻起身走上前,抱拳又行礼:“娴妃娘娘真是勤勉,来得这样早。”

如懿看到凌云彻,心中郁结一消而散:“本宫也不过是做好本分罢了。”

二人相顾微笑,如同热恋一般。

赵九霄清了清嗓子才将凌云彻的思绪拉了回来。

虽然不得乾隆召见,因为有了凌云彻,如懿准备祭祀的这些日子还是挺开心的。

转眼间,七夕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