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3章 内朝议事

墨晓黑还不知道自家前门主已经到了雪月城。

自从被迫当门主后,墨晓黑已经很久没有休息了,为此他第一次存了私心,动用了墨门的联络系统寻找跑出去逍遥快活的柳月。

柳月躲了墨门弟子有一段日子了,虽然他的排场一直很大,也容易被发现,但是他跑得也快啊。

墨门弟子又不知道他下一次会去哪里,每次只能等听到消息再去查探,好几次都完美地错过了。

这一次知道雪月城的婚礼,墨晓黑猜到柳月可能会去参加。

为了防止柳月参加完婚礼就跑,墨晓黑甚至直接放弃了雪月城这个确定点,送信给离雪月城最近的墨门弟子在几个方向拦人。

这一次柳月果然没躲开,当然,主要是因为柳月也觉得自已差不多休息够了,想回天启看看。

天启。

柳月这幕僚休息了快一年了,连新帝登基都没回来看看,他觉得总得做些什么让人知道他也有在干活。

知道萧若瑾有意提拔寒门,柳月这次回天启可是带着一份名单回来的。

“比起卷首推荐的那两位,孤更想见见后面这几位。”

萧若瑾看完柳月给的名单,直接划掉了前面最优秀的两个。

“陛下是不满意他们的才学还是家世?”

柳月写在卷首的两位虽说是寒门,却与世族有通婚,他也考虑过要不要加上,但是最后却还是因为其他原因将人留下了。

“都不是。”

萧若瑾看柳月的资料写得很详细,剩下的也有百晓堂和冥晓堂互相补充,确认过卷首两位都很优秀,还是划掉了他们的名字。

萧若瑾并非斤斤计较,连与世族通婚的寒门子弟都要防备,而是这两位有一个让他不得不划掉的缺点。

“这二人自恶,如今尚有分寸,待他二人坐上高位,再多的分寸都会被有心人破坏。到时候小事相互使绊子,大事互相踩一脚,久而久之势必会引起党争。孤宁愿可用之人平庸些,也不想要会引发党争的英才。”

每个人的见解都不一样,官员平时朝堂之上政见不同也就罢了,但对人和对事还是得分开的。

萧若瑾认为对一个政权最大的破坏就是党争,一旦官员间相互党争,朝堂之上对人不对事,那这个朝局就垮了一半。

萧若瑾不想要一个互相拖后腿的朝堂,这种苗头一出现他都得掐掉。

“陛下高见。”

萧若瑾无视柳月的奉承,他知道以柳月的聪明,不可能想不到这点,最后却还是交上这份有两处令人在意的名单,这是有意试探他啊。

“这两个可调任地方做官,离得远些就是,其他人请到天启。”

萧若瑾将名单交给冥晓堂,示意柳月跟上。

萧若瑾将官员上朝的明堂后面的内殿改成内朝议事厅,如今柳月正好回来,顺便就参加内朝第一次议事吧。

内朝议事厅中,洛轩是最早到的,他现在任侍中,能出入宫禁。唐怜月和姬若风是跟着萧若风进来的,墨晓黑今日亲自押送柳月进宫,正在闭目养神。

“人到齐了。”萧若瑾的到来让在场几人振奋了一下精神,准备开始这场会议。

内朝目前部分人不在,在天启的只有这么七个人,萧若瑾为了让场面没那么寒酸,又叫来了掌册监瑾玉做记录员。

“今日第一次内朝朝会,不用拘束,有什么事都可以提出商议。”

唐怜月最近在追媳妇,自然没事。

姬若风倒是有事,“之前陛下处理的那八家世族最近似乎有动静,虽然冥晓堂那边一直有派人盯着,但百晓堂最近发现他们与一些江湖好手多有联系,陛下是否要处置?”

百晓堂单独作为一个江湖势力,对涉及江湖朝堂之事颇为关注,再加上姬若风作为天启白虎使,经常进出冥晓堂,所以姬若风对两个情报组织的动向最是清楚,能结合江湖和朝廷的动向来调整自已的行事。

“暂时不用管,等孤见过若风和柳月推举的人后,正需要空出一些官职来安排他们。”

萧若瑾当王爷的时候都能把八只老虎削成八只猫了,如今成了皇帝,他还怕这八只猫挠他吗?

“陛下只要不以身涉险,自然不用在意。”柳月点了点扇子,看了萧若瑾一眼。他还真怕萧若瑾为了一口气搞死天启的世族,以身涉险去钓鱼执法。

“皇兄贵为天子,应以自身为重。”萧若风虽然克制自已不去查当初天启发生的事情,但是从柳月的态度中,他还是发现了萧若瑾趁他不在时兵行险招。

萧若风觉得自家兄长真是越发爱冒险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面对柳月的质疑和自家弟弟的不赞同,萧若瑾有些无奈,所以当初他才想着把事情解决后再登基的。

“天下世族太多,孤能用他们内部矛盾削弱他们的力量,现在却不可能以身犯险挑起他们的欲望。”

萧若瑾知道若他敢以皇帝之身犯险,那些已经清楚他在削弱世族势力的世家们也不介意推出个顶罪的将他真的带走,所以他必不可能以身犯险的。

见现场注意力都要被柳月带偏到萧若瑾身上了,墨晓黑直接掏出自已准备的名单打断了氛围。

“陛下,这是上次墨门提交的名单,如今这部分人已经通过了陛下设下的考核,门内有弟子相互监督,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墨晓黑前段时间举报了不少贪污的地方官员,只能赶紧让当地墨门弟子将合适的人员名单提交上来,由萧若瑾出题,让各地合适的墨门弟子前往考察。

推荐人员的墨门弟子大多是本地人,他们为了当地考虑,一般推荐上来的人员除了可能业务不大熟练,人品上基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所以萧若瑾让墨晓黑给那些喜欢游历四方讲学,与门内弟子不熟,又能秉公执法的墨门弟子送去了他的考察试题前往考察,如今结果也送回来了。

“八十七人,只有三十三人通过考察?”

因为要考察的是地方县级以下官员,所以萧若瑾出的考察试题不难。只要能秉公办理,为百姓做实事的官吏都能通过,结果现在通过的人连一半都没有?

墨晓黑将另外五十四人没通过的原因写在了卷轴后方。

萧若瑾看后面的详细报告,总算清楚怎么回事了。

问题还是在墨门弟子的出身上。

墨门很多没有进入核心的弟子是不识字的,加入墨门只是为了学一门技术生存,这就导致他们很多人的目光有局限,只能看到眼前一亩三分地。

对很多墨门弟子来说,好官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好。

他们不知道怎么做官,只要是公认的好人,他们就乐于推荐,这就导致了他们报上来的人,只能说是好人,但不一定是好官。

萧若瑾本人是考察过墨晓黑给他推荐前往地方考察的墨门弟子的,所以他对墨门弟子的素质比较放心。

但萧若瑾忽略了能游历四方讲学的墨门弟子都是文武双全的人才,这种人在墨门中也绝对不多。

这一次墨门弟子提交上来的名单能超过三分之一,都算是墨门弟子们极为负责的体现了。

能入萧若风和柳月眼的人,基本都是各有各的拔尖,萧若瑾自然敢直接用他二人交上来的名单,将人提拔到天启,但墨门弟子这份幸存的名单,让萧若瑾有些犹豫。

倒不是不信任墨门考核弟子的能力,而是他在犹豫以后还要不要墨门这边的举荐。

虽然地方官员素质可以不用太高,但也不能不会办事啊。每次都要靠着墨门游学弟子考察,效率慢倒还好说,要是时间久了把这么好用的墨门养歪了就麻烦了。

墨门名义上最好还是独立一些好,将墨门弟子当成选官的考察官,这对墨门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