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七十八章:看历史人物柔水智慧

咱们来一同探寻《道德经》第七十八章里蕴含的深刻哲理。这一章开篇就提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水,是世间最柔弱的存在,它无色无味、无形无状,却拥有着惊人的力量。它能以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海,也能在日积月累中滴穿坚硬的石头。它没有固定的形态,却能适应任何环境,无孔不入、无坚不摧,没有什么能替代它这种强大的力量。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弱能胜强、柔可克刚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真正能将其运用到实际中的人却少之又少。最后,“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意思是能够承担国家的屈辱和灾难的人,才配成为国家的君主和天下的王者,正面的话听起来却好似反话,这也提醒我们要透过表象去理解深刻的道理。接下来,让我们从历史人物中看看这些哲理是如何生动展现的。

先说战国时期的蔺相如。当时赵国得到了和氏璧,秦国仗着自己强大,提出用十五座城交换和氏璧。赵国君臣都很清楚秦国的意图,这不过是想骗取和氏璧罢了,但又不敢轻易得罪秦国。蔺相如挺身而出,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到了秦国,秦王拿到和氏璧后,根本没有要给赵国城池的意思。蔺相如见状,他知道自己此时面对的是强大的秦国和贪婪的秦王,以自己一人之力,根本无法与秦国的武力相抗衡。于是他心生一计,他谎称和氏璧上有瑕疵,要指给秦王看,巧妙地拿回了和氏璧。然后他靠着柱子,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如果秦王不兑现承诺,他就和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秦王被蔺相如的气势所震慑,不敢轻举妄动。蔺相如又提出要秦王斋戒五日,举行隆重的仪式来交换和氏璧,秦王无奈只得答应。蔺相如利用这五日的时间,派人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蔺相如在这场较量中,以他的智慧和勇气,看似柔弱地与强大的秦国周旋,最终成功保住了和氏璧,维护了赵国的尊严。他没有凭借武力去与秦国硬拼,而是运用了巧妙的策略和坚定的信念,以柔的方式战胜了强大的秦国,这正是“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典型体现。

再说说唐朝的郭子仪。郭子仪一生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西朝,是唐朝的中兴名将。他手握重兵,战功赫赫,但他为人却十分低调、谦逊。当时朝廷中有个奸臣叫鱼朝恩,他嫉妒郭子仪的功绩,多次在皇帝面前进谗言陷害他。有一次,鱼朝恩竟然派人挖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按照常理,以郭子仪的地位和威望,完全有能力对鱼朝恩进行报复。但郭子仪没有这样做,他深知鱼朝恩背后有皇帝的纵容,如果此时他冲动行事,不仅会引发朝廷内部的混乱,还可能给自己和家族带来灭顶之灾。于是,郭子仪在皇帝面前哭诉,说自己常年带兵打仗,手下士兵也难免会挖别人的坟墓,如今自己父亲的坟墓被挖,这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不能怪别人。他的这番话,让皇帝和朝廷大臣对他更加敬重,也让鱼朝恩感到羞愧。郭子仪以他的宽容和隐忍,化解了这场危机。他就像水一样,面对鱼朝恩的刁难和陷害,没有以强硬的态度去对抗,而是选择了柔弱的方式,用自己的品德和胸怀赢得了人心,维护了朝廷的稳定。这正是“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的体现,他能够为了国家的大局,忍受个人的屈辱。

还有明朝的张居正。明朝后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张居正以一介书生之身,成为内阁首辅,开始了他的改革之路。他深知改革的阻力巨大,朝廷中的保守势力盘根错节,他们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张居正没有采取强硬的手段去强行推进改革,而是采用了循序渐进、迂回曲折的策略。他首先取得了皇帝和太后的支持,然后通过提拔一些支持改革的官员,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改革团队。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他对保守势力采取了分化瓦解的方法,对于那些可以争取的人,他以礼相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转变态度,支持改革;对于那些坚决反对改革的人,他也没有急于打压,而是等待时机,在合适的时候进行处理。他推行的一条鞭法等改革措施,虽然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但由于他采用了柔的方式去推进,最终使得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缓解了明朝的社会矛盾,增强了国家的实力。张居正以他的智慧和谋略,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以柔克刚,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可以从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汲取智慧。当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强大的对手或者困难时,不要一味地逞强斗狠,而是要学习蔺相如的智慧,善于运用策略去解决问题;要学习郭子仪的宽容和隐忍,以大局为重,不要被一时的愤怒冲昏头脑;要学习张居正的谋略,采用循序渐进、迂回曲折的方式去推进我们的目标。《道德经》第七十八章的智慧就像一座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和运用。只要我们能够领悟其中的真谛,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我们就能够在面对各种挑战时,以柔弱的姿态展现出强大的力量,走向成功。

朋友们,让我们铭记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传承《道德经》中的智慧,用柔的力量去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人生。相信在这条柔胜之道上,我们能够不断成长,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