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一章 :众妙之门的开启密码

让我们一同走进老子《道德经》的第一章,来探寻其中蕴含的深邃智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道”,如果能够被轻易言说,那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真正的“名”,如果能够被简单定义,那就不是恒常的“名”。它提醒我们,宇宙间最高的真理和本质是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清楚的。倘若能够被我们用平常的语言清晰地阐述出来,那它就绝非那永恒不变、高深莫测的终极之道。同样,真正能够确切定义和描述的“名”,也并非是恒常、不变、涵盖一切的真正之名。这意味着,宇宙间最为根本、最为深邃的真理和本质,是难以用我们有限的言语去完整、精准地表达的。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在天地初始之时,是一片混沌无名的状态;而当有了名称和定义,万物才得以被区分和认知,就好像名称是万物产生的源头。天地初始之时,处于一种无名、混沌、未被定义和区分的状态,这是一切的开端。而当有了名,也就是有了各种概念、定义和称呼,万物才得以被我们认知、区分和归类,仿佛名成为了万物产生和被认识的源头。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所以,常常从“无”的角度,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常常从“有”的角度,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让我们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神奇,“有”让我们看到事物的边界和外在的表现。所以,我们要时常从“无”的视角去观察和领悟,这样才能洞察到“道”的微妙与神奇。“无”并非空无一物,而是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和未被显现的潜能。而常常从“有”的角度去审视,则能够观察到“道”的表现形式和边界。“有”让我们看到事物已经呈现出来的具体特征和规律。

这“无”和“有”,它们实际上都源自同一个根源,只是被赋予了不同的名称而已。它们都是极其深远、神秘而难以捉摸的,这种神秘深邃的特质,我们称之为“玄”。“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这“无”和“有”,其实都源自同一个源头,只是名称不同罢了,它们都极其深奥。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种深奥再深奥的探索,就是打开一切奇妙的法门。不断地深入探索这种玄奥,一层又一层,没有尽头。而正是在这不断深入的探索中,我们才能找到通向一切奇妙、一切真理的大门。

老子在这第一章中,为我们揭示了“道”的神秘和复杂,让我们明白要超越表面的言语和形式,去用心体悟世界的本质。这不仅是一种哲学思考,更是一种生活的指引,教导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既能看到“无”中的无限可能,又能把握“有”中的具体规律。为我们奠定了一个思考宇宙、人生和万物的基础框架。它提醒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表面的言语和现象,而要用心去感悟那无法言说的“道”。在生活中,当我们面对复杂的问题时,既要能从“无”的角度去想象和创新,寻找新的可能性;又要能从“有”的角度去分析和把握现实的状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把握人生,开启那扇通往智慧和真理的众妙之门。

希望我们能在老子的智慧启迪中汲取营养,不断思考,不断成长,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富有内涵和意义,让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