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七、增加产量

结果跟张远预想的差不多,

复装子弹的射程只有新子弹的一半左右,

就算这样也把老曹带领的一众战士乐坏了,

每个人拿着几颗子弹,爱不释手的观看着,

那小心翼翼的样子,

估计摸自家媳妇的手都没这么温柔过。

“张远同志,咱这子弹产量怎么样啊。”

兴奋过后,曹队长终于开始关心正事了,

听着老曹那称呼,张远浑身别扭,

“别老张远同志,张远同志的叫了,直接叫张远或者小张就行。”

人家才不关心称呼问题,现在他眼里只有子弹,

听着张远的话也只是敷衍的点点头,

张远无奈,也不纠结了,

在心里算了算,

“按照咱们现在这些人手,如果原料充足,一天能装四五十颗吧。”

“这么少啊。”

“现在只是实验而已,人员也不熟练,工具也太简陋了,效率低很正常。”

看看十来个半大小子,老曹也是了然的点点头,

“那我就组织一些手脚灵巧的人,咱们扩大队伍加大产量,另外需要什么工具,我想办法给你弄。”

其实复装子弹最麻烦的就是处理弹头壳,

这个是需要耐心和细心的,

剩余的工作难度并不大,

所需的工具也并不复杂,

张远也已经构思好了,

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东西,

于是说道:“到不需要特别的东西,工具我跟李老哥一起做就行。”

想了一下又补充道:“装火药这一块要小心,咱们得提前做好安全防护,其他的就没啥了。”

两人简单交流后,就各自忙碌起来,

曹队长一方面安排众人四处收集子弹壳,

一方面组织村民成立生产队,

在张远的提议下,直接采用流水线作业,

直接分成了几个工作组,

专门负责修复弹壳的,

专门打磨抛光的,

专门做锡弹头的等等……

而张远则和李师傅一起,

为各个工序制作一些趁手的简单工具,

给修剪子弹的人做了把类似老虎钳的钳子,

上面做了几个大小不一的圆孔,

配合扩孔器,很快就能把子弹修剪好。

至于打磨子弹的机械就更简单了,

就是在笸箩地下加了个可以转动的底座,

笸箩放在上面不是平的而是倾斜一定角度,

跟滚筒洗衣机的原理差不多,

转起来就能利用摩擦力快速打磨了。

制作弹头的工艺也被张远改进了,

原先冲压弹头壳的方式太过麻烦,

每次冲压过后还得裁边、打磨,

费时费力,还不标准。

索性也改成浇铸,

可是浇铸出来弹头壳外表毛躁,尺寸也有波动,

张远又做了一个类似转笔刀的刀具,

直接把弹头壳夹在手摇钻上转几下就光滑了,

然后直接在弹头里灌注熔锡,

最后在弹尾进行缩尾和收边等工序。

原先用来冲压弹头壳的冲压机也没浪费,

被他加了一根连杆,

改为上下同时用力的,

这样就能把弹头和底火一起压在弹壳上,

组装速度也有了明显提升。

至于装药方面他也没啥好办法,

只能让人细心称重,

这也导致子弹的装药方面误差较大,

不过黑火药威力有限,

倒也不至于会炸膛,

也就是对射程有些影响。

十来天的时间生产队就完成了磨合,

但是由于原材料问题,

每天也能复装二三百颗子弹,

对于这个产量,张远是非常不满意的。

要知道,当时的日本步兵上战场前,

一般能领到两个子弹盒,

这种子弹盒被称为“明治三十年式弹药盒”,

一个盒子里面可以装六个桥夹,每个桥架五颗子弹,

一盒就有三十颗子弹,而每个士兵配置2个,

总共就有六十颗子弹。

按我兔携带量减半,每人三十颗算,

现在生产队每天的产量只够十名战士使用。

不过曹队长却非常开心,

“每天三百颗啊,两天就够一个连用的了,真好!”

这话让张远又emo了,

果然是过惯苦日子了,

每人能有五颗子弹就让老曹开心成这样……

可是张远也没办法,

弹壳的收集的还是太少,

火柴也不够,

想提高产量也没办法啊,

只能是让战士们以后多多注意收集了。

“曹队长,以后战士们领子弹得拿弹壳来换!”

“那必须得,五个弹壳给他们换一颗子弹,哈哈!”

张远真没想到这个一脸正派的老曹,

竟然如此心黑,

不过那也无所谓了,

子弹复装流程弄好了,

剩下也就没张远什么事了,

张远这又开始寻摸着干点别的了。

只要忙起来,他就不会胡思乱想,心里就踏实。

这几天他也了解了一下抗战时先辈们用土方法造武器的信息。

还别说,先辈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

枪、炮、子弹啥的还都给整出来了。

张远拿出一张单子递给了曹队长,

“这是我需要的一些材料,你看能给找着不。”

队长结果纸条认真看了起来,

半晌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我不识字!”

不识字你还那么认真看半天,真是!

张远翻了个白眼,刚要拿回纸条,

就见老曹已经把纸条塞进上衣口袋,

并对满脸疑惑的他解释道:

“下午我带子弹去部队,把这单子交给政委,他可是文化人。”

早在第一次子弹试射的时候,老曹就已经上报过儿,

其实现在生产队里就有我兔的人,

因为他们查了很久也没查出张远的来历,

可这兵荒马乱的,到处都是鬼子的封锁,

想查清楚一个人的来历那是相当麻烦的,

张远身上也没有任何证明身份的凭证,

这就不得不让人多个心眼了。

说句题外话,那就是抗战时期其实也是有身份证明的,

日占区就是传说中的良民证,

光头政府颁发的是《中华民国国民身份证》,

光头本人的身份证号码是0000001。

另外还有结婚证、律师证、中医证等等多种证件,

甚至还有证。

求关注,求收藏,感谢你的支持!

(活动时间:1月28日到2月12日)